<menuitem id="r3jhr"></menuitem><noscript id="r3jhr"><progress id="r3jhr"><code id="r3jhr"></code></progress></noscript>
      實用文檔>《整理和復習》教學設計

      《整理和復習》教學設計

      時間:2024-05-30 00:15:26

      《整理和復習》教學設計(精選12篇)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據(jù)教學需要編寫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以提高教學質(zhì)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一份好的教學設計是什么樣子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整理和復習》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整理和復習》教學設計(精選12篇)

        《整理和復習》教學設計 篇1

        教學目標:

        1.通過復習,使學生加深對10以內(nèi)數(shù)的認識,熟練地計算10以內(nèi)的加法減法。

        2.通過復習,使學生更進一步體驗學數(shù)學、用數(shù)學的樂趣。

        教具、學具準備:

        小鹿頭飾、信卡、補充算式的減法表、課件、投影。

        教學設計:

        一、談話引入,揭示課題

        請小朋友想一想:我們本單元學過了哪些數(shù)學知識?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要把學過的這些知識進行整理和復習,比一比哪個小朋友學得好。

        [設計意圖:開課直奔主題,節(jié)省時間。激發(fā)學生參與意識。]

        二、聯(lián)系實際,創(chuàng)設情境

        1.猜一猜。

        出示第78頁第1題主題圖。

        圖上畫了些什么?他們分別說些什么?你能不能根據(jù)他們的談話內(nèi)容,猜一猜小男孩住在幾層?小女孩呢?(小男孩住6層,小女孩住8層。)

        說一說是怎么知道的?

        [設計意圖:密切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充分體驗到數(shù)學就在身邊,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時時用數(shù)學,培養(yǎng)了學生應用知識解決身邊實際問題的能力。]

        2.聯(lián)系生活,說一說你的家住在哪道街?幾號樓?幾單元?幾層?

        三、鞏固練習,發(fā)散思維

        我們已經(jīng)學過10以內(nèi)數(shù)的組成,你都知道哪些數(shù)的組成?

        1、同桌兩人共同表演,用拍手或?qū)诹畹男问礁嬖V給大家。

        2、學生活動,上臺展示。

        根據(jù)學生回答,教師板書出10以內(nèi)各數(shù)的組成。

        [設計意圖:同桌合作,用身體語言表演,復習舊知,學生興趣很高,學習氣氛濃厚。]

        四、自行探究,找出規(guī)律

        1、小小郵遞員的游戲。

        請一生扮演郵遞員小鹿(頭戴頭飾,肩背郵包)。今天,小鹿送的信可真多呀!這些信的信封上寫著10以內(nèi)的加法算式,如果你能算出得數(shù)是幾,就送到黑板上的幾號信箱。

        [設計意圖:利用學生熟悉而且感興趣的游戲形式讓同學們幫助小鹿送信,激發(fā)了全體同學的興趣,使課堂氣氛頓時活躍起來。通過送信,達到了復習舊知的目的`。]

        學生拿到信卡,認真計算后紛紛到黑板上送信。

        2、思考:黑板上的信都是10以內(nèi)的加法算式,這些算式排列在一起,你們有什么感覺?怎么排列比較好?(根據(jù)學生的匯報,重新排列。)

        出示整理的10以內(nèi)數(shù)的加法表,仔細觀察,說一說,豎看、橫看、斜看,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規(guī)律?

        問:根據(jù)算式的特點和規(guī)律,你想想用什么辦法能很快記住它?

        [設計意圖:擴展學生思維,引導學生進一步觀察思考,找出規(guī)律。]

        五、小組合作,實踐操作

        在屏幕上出示如下減法表。

        表中寫出一些減法算式,還有一些減法算式?jīng)]有寫出來。大家仔細觀察這個表,看它是怎樣排列的,然后按表中確定的排列順序把其余的減法算式寫出來。學生分組邊討論邊完成填表的任務。

        [設計意圖:放手讓學生自己去嘗試操作,探索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精神,讓學生廣泛參與,為各層次學生創(chuàng)設充分展示、表述自己見解的機會,體驗成功的快樂。]

        問:請大家根據(jù)剛才填寫算式的過程,看看表里的減法算式是怎樣排列的。

        學生分組討論,交流自己發(fā)現(xiàn)了哪些排列規(guī)律。順著表上某一行算式的順序,讓學生很快說出這些算式的得數(shù)。

        [設計意圖:鞏固所學方法并提高口算準確率和速度。]

        教師任意指定一些算式讓學生很快說出得數(shù)。

        學生分組活動:一個學生任意說出一個加法算式的得數(shù),另外的學生很快說出相應的兩個減法算式和得數(shù)。

        六、應用拓展,解決問題

        課件演示:出示第79頁第5題,誰能解答出這兩道題,誰就能得到智慧爺爺?shù)亩Y物。你想得到這些禮物嗎?

        先講圖意,再說出解決問題的辦法。

        7+3=10

        7-2=5

        [設計意圖:潛心設計智慧爺爺帶來的問題等符合學生年齡特點的游戲,學生興趣盎然。通過找一找、畫一畫、說一說,使學生手、眼、口、腦得到充分的發(fā)揮,培養(yǎng)解決數(shù)學問題的能力。]

        七、全課總結

        教學反思:自主探索、合作學習是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重要方式。教師在減法表的復習中讓學生先觀察思考,鼓勵學生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并與同伴進行交流,把表補充完整。這節(jié)課注意引導學生展開討論,提出問題。小組合作尋找問題答案,培養(yǎng)了學生的合作意識。

        《整理和復習》教學設計 篇2

        教學目標

        1、讓學生經(jīng)歷回顧和整理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的口算、筆算方法的過程,培養(yǎng)學生基本的歸納、整理能力。

        2、培養(yǎng)學生從不同角度觀察、思考問題的習慣,體現(xiàn)解決問題策略多樣化的數(shù)學思想。

        3、使學生熟練掌握運用乘、除法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

        重點難點

        重點:進一步掌握和理解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的筆算方法。

        難點:能用多種方法解決連乘、連除應用題。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設計

        知識回顧

        師:通過本單元的學習,我們已經(jīng)學習了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的哪些知識?

        請同學們回顧并整理知識結構圖,同桌交流后再進行補充整理。

        指名學生匯報展示,師生評價 。

        歸納整理

        1、歸類總結,系統(tǒng)整理。

        教師根據(jù)學生展示交流情況,課件出示知識結構圖。

        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

        口算乘法

        筆算乘法:不進位筆算乘法、進位筆算乘法、用連乘解決問題、用連除解決問題

        2、復習指導。

        師:前面我們學習了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的口算和筆算方法,那么每種方法是怎樣的?計算時應注意哪些問題?請同學們先回顧,再在小組中互相說一說,相互交流。

        師生共同歸納:

       。1)口算乘法:

        兩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可以先用兩位數(shù)的十位(幾十)和個位分別同一位數(shù)相乘,再將計算的結果加起來,例如:計算13×4。

        想:10×4=40,3×4=12,所以13×4=40+12=52。

        乘數(shù)末尾有0的乘法,口算時只要把0前面的數(shù)相乘,再看乘數(shù)末尾一共有幾個0,就在乘得的積的末尾添上幾個0。

        (2)筆算乘法。

       、俟P算不進位乘法:

        不進位的筆算乘法的計算方法:把一個因數(shù)的個位和十位分別同另一個乘數(shù)相乘,再把乘得的.積加起來。例如:計算32×13。

       、诠P算進位乘法:

        進位乘法的筆算算理同不進位筆算乘法的算理一樣,只是在計算中,哪一位上滿了幾十,就向前一位進幾。例如:計算78×26。

       。3)用連乘、連除解決問題。

        在運用連乘、連除解決實際問題時,應確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再列出相應的綜合算式。

        鞏固應用

        1、教材第58頁“整理和復習”第1題。

        學生獨立填寫表格,說說這些積是怎樣得到的?指名展示匯報。

        2、教材第58頁“整理和復習”第2題。

        引導學生讀題,理解題意,獨立解答,集體匯報交流。

        3、教材第59頁“練習十三”第1題。

        學生獨立完成,指名學生回答,集體訂正。

        4、教材第59頁“練習十三”第2題。

        指名學生板演,其余學生獨立練習,集體訂正。

        課堂小結

        通過本節(jié)課的復習,你有哪些收獲?

        課外作業(yè)

        同步練習冊相關習題。

        教學反思

        本節(jié)課是對本單元的內(nèi)容進行整理和復習,首先要求學生對本單元知識進行回顧并整理,分組交流,教師根據(jù)匯報情況進行補充,使學生形成完整的知識網(wǎng)絡,在進行復習指導時,結合例題幫助學生分析算法,理解算理,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地計算。

        《整理和復習》教學設計 篇3

        教學目標:

        1、復習,使學生比較系統(tǒng)地掌握本單元所學的立體圖形知識,認識圓柱、圓錐的特征和它們的體積之間的聯(lián)系與區(qū)別,掌握圓柱表面積、體積,圓錐體積的計算公式,能正確計算。

        2、學生的空間觀念,培養(yǎng)學生有條理地對所學知識進行整理歸納的能力。

        教學重點:

        圓柱、圓錐表面積、體積的計算

        教學難點:

        圓柱、圓錐的特征和它們的體積之間的聯(lián)系與區(qū)別

        教學過程:

        一、復習圓柱與圓錐的特征

        1、圓柱的特征

        (1)教師出示畫有形狀、大小以及擺放位置不同的幾個圓柱的幻燈片.指名讓學生回答:這些圖形叫什么圖形?(圓柱)有什么特點?

       。▓A柱是立體圖形,圓柱有上、下兩個面叫做底面,它們是完全相同的兩個圓。側面是一個曲面.兩個底面之間的距離叫做高.有無數(shù)條高。)

        2、圓錐的特征

       。1)圓錐有哪幾個部分?有什么特點?

       。ㄊ橇Ⅲw圖形,有一個頂點,底面是一個圓,側面是一個曲面。從圓錐的頂點到底面圓心的距離,叫做圓錐的高。只有一條高。)

        (2)做第29頁第1題

        二、圓柱的表面積

        1、出示畫有圓柱的表面展開圖的投影片.先讓學生觀察,然后讓學生回答

        圓柱的`側面是指哪一部分?它是什么形狀的?

        (長方形或正方形)

        圓柱的側面積怎樣計算?

       。ǖ酌娴闹荛L高)

        為什么要這樣計算?

        (因為:底面的周長=長方形的長,高=長方形的寬)

        2、表面積是由哪幾部分組成的?

       。▓A柱的側面積+兩個底面的面積)

        3、第29頁第2題中求圓柱表面積的部分。

        三、圓柱和圓錐的體積

        1、圓柱的體積怎樣計算?

       。ǖ酌娣e高)計算公式是怎樣推導出來的?

       。ò褕A柱切割開,拼成近似的長方體,使圓柱體的體積轉化為長方體的體積。根據(jù)長方體的體積=底面積高,推出圓柱體的體積=底面積高)圓柱體的體積計算的字母公式是什么?(V=Sh)

        2、圓錐的體積怎樣計算?

        (用底面積高,再除以3)計算圓錐體積的字母公式是什么?(V=1/3 Sh)這個計算公式是怎樣得到的?(通過實驗得到的,圓錐體的體積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圓柱體體積的三分之一)

        《整理和復習》教學設計 篇4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體會除法運算的含義,會讀、寫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

        2、使學生初步認識乘、除法之間的關系。能夠比較熟練地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使學生初步學會根據(jù)除法的意義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3、培養(yǎng)學生合作交流的能力。體驗成功的樂趣。

        教學重點:

        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的方法及解決問題。

        教學難點:

        除法的含義和用除法運算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法學法:

        引導梳理合作整理

        教學過程:

        一、單元知識整理

        議一議:本單元有哪些知識點?把這些要點整理出來。

        二、單元復習

        1、復習除法含義

       。╝)舉例說明“平均分”的含義

        什么是平均分?用自己的'方式舉例說一說。

       。╞)寫算式,說除法各部分名稱

        根據(jù)自己的例子,寫出除法算式,并指出被除數(shù)、除數(shù)和商。

        2、整理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的除法算式

        (a)復習2~6的乘法口訣

        將下面的乘法口訣補充完整。

        四五()二六()五()三十

       。╞)鞏固用乘法口訣求商

        根據(jù)乘法口訣說出乘法算式和除法算式。

       。╟)應用口訣求商

        看誰算得都對。

        6×2=12÷3=36÷6=71-50=18÷6=17-9=

        16÷4=30+6=30÷6=3÷3=25+5=8÷2=

        4×5=24÷4=20÷5=18÷3=

        3、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

       。╝)列式計算

        1、14個◇,每2個一份,可以分成幾份?

        2、被除數(shù)是30,除數(shù)是5,商是幾?

        3、25里面有幾個5?

       。╞)解決問題

        有24本練習本平均分給6人,每人幾本?

        1、讀一讀,你知道了什么?

        2、能列出算式嗎?

        3、為什么用除法算?怎樣算的?

        4、解答正確嗎?

       。╟)辨析練習

       。1)每個花瓶插5根孔雀羽毛,4個花瓶可以插多少根?

       。2)每個花瓶插6根孔雀羽毛,24根孔雀羽毛可以插幾個花瓶?

       。3)有10根孔雀羽毛,平均插在2個花瓶里,每個花瓶插幾根?

        (4)有10根孔雀羽毛,插在2個花瓶里。一個花瓶里插6根,另一個花瓶里插幾根?

        小結:本單元結束了,你想說些什么?

        《整理和復習》教學設計 篇5

        一、教學目標

        1、提高運算能力,培養(yǎng)數(shù)感。

        2、運用所學知識靈活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二、教學重點

        熟練掌握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的計算方法。

        三、教學難點

        運用所學知識靈活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四、教學具準備

        課件

        五、教學過程

       。ㄒ唬┗仡櫯f知,梳理知識結構。

        1、請同學們回憶本單元所學習的內(nèi)容,用自己的方式進行梳理。

        2、在組內(nèi)進行交流,然后以組內(nèi)單位進行匯報。

        3、匯報,在學生的整理基礎上進行整理,完善。

       。ǘ┛谒、計算。

        1、完成練習十三第1題

        32×3= 14×5= 190×2= 13×60=

        17×40= 60×90= 24×5= 25×80=

       。1)學生獨立完成。

       。2)小組內(nèi)反饋訂正。

        2、完成整理和復習第1題。

        在空格里填上相應的`積。

       。1)哪些積是口算得到的?是怎樣口算的?

       。2)哪些積是筆算得到的?是怎樣筆算的?

        口算:兩位數(shù)與整十數(shù)相乘,只用兩位數(shù)與整十數(shù)中0前面的數(shù)相乘,然后再在所得到的積后面添上1個0。

        筆算:兩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的筆算乘法,先用第二個因數(shù)各個數(shù)位上的數(shù)依次去乘第一個因數(shù);用哪一位上的數(shù)去乘,積的末位就寫在那一位的下面;最后再把兩次乘得的積加起來。

        3、比較每組算式得數(shù)的大小,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30╳30= 31╳29= 32╳28= 33╳27=

        50╳50= 51╳49= 52╳48= 53╳47=

       。1)個人獨立完成。

        (2)全班交流:

        發(fā)現(xiàn):在乘法中,當兩個因數(shù)的和不變時,這兩個因數(shù)的差越接近,積越大。

        4、比較下列算式得數(shù)的結果,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11╳11= 21╳21= 21╳31= 21╳41=

        51╳61= 31╳61= 41╳71= 51╳81=

        發(fā)現(xiàn):頭乘頭,頭相加,尾乘尾。(夠進位的要進位)

       。ㄈ┙鉀Q實際問題

        1、小王平均每個工作日投送28個快遞郵件。如果每月按22個工作日計算,小王半年一共投遞多少個快遞郵件?

       。1)學生獨立完成。

       。2)集體交流:

        28╳22╳6=3696(個)

        答:小王半年一共投遞3696個快遞郵件。

        2、一輛出租車一周(7天)收入1260元錢。如果每天工作9小時,平均每小時收入多少錢?

        (1)個人獨立完成

        (2)組內(nèi)交流:1260÷7÷9=20(元)

        答:平均每小時20元。

       。ㄋ模┱務劚竟(jié)課有什么收獲或問題?

        《整理和復習》教學設計 篇6

        教學目的:

        1、使學生進一步理解整數(shù)、分數(shù)、小數(shù)等概念的意義,溝通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和區(qū)別。

        2、通過自主探索和合作學習使學生在整理復習中形成知識網(wǎng)絡學會均提高綜合運用能力。

        3、結合教學,滲透人文主義教育和事物之間是互相聯(lián)系的辯證唯物啟蒙教育。

        教學重、難點:

        進一步理解整數(shù)、分數(shù)、小數(shù)等概念的意義,溝通聯(lián)系,形成知識網(wǎng)絡。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練習紙等。

        教學過程:

        一、聯(lián)系實際,引入課題

        1、課件展示信息報道)據(jù)統(tǒng)計,去年我國城鎮(zhèn)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6280元,實際增長6.4%;全國基本普及九年義務教育通過驗收的人口地區(qū)覆蓋率達到85%;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yè)實現(xiàn)利潤為比去年增加1.4倍。人均公共綠地面積從3又9/20平方米提高到6又13/25平方米。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統(tǒng)計公布,我國總人口數(shù)為1295330000人,平均每個家庭的人口為3.44人,我國計劃生育政策取得明顯成效。

        2、從這組信息報道中,同學們主能感受到什么?你是怎么看出的?

        3、揭示課題:數(shù)學在我們生活中應用非常廣泛,我們的生產(chǎn)、生活都離不開數(shù),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整理和復習數(shù)的意義、

        二、復習整理,形成網(wǎng)絡

        1、分組合作,根據(jù)以前學過的知識,把信息中的數(shù)據(jù)分分類。(用展示臺展示反饋)

        2、分類整理,溝通聯(lián)系。

        (1)整數(shù)。

        ①請同學們舉幾個用整數(shù)表示的例子。

       、谀男⿺(shù)屬于整數(shù)呢?(自然數(shù)、0、…)

       、圩匀粩(shù)的意義和單位是怎樣的?請同學們看書回顧。(師板書復習步驟)

        ④介紹自然數(shù)的產(chǎn)生,引入我國著名數(shù)學家華羅庚爺爺?shù)拿?-數(shù)起源于數(shù)

        (2)分數(shù)、小數(shù)。

       、佻F(xiàn)在請同學們自己來整理復習分數(shù)和小數(shù),看看你們打算從哪幾方面來整理?(分組討論)

       、诟鶕(jù)同學們討論的結果,請同學們帶著問題,看書回顧、分類整理。

        ③小組分類匯報結果,并圍繞整理結果提幾個問題,隨意點同學回答并作出評價。

       。3)百分數(shù)

       、佻F(xiàn)在我們還有什么數(shù)沒有復習?

        ②百分數(shù)的`意義是怎樣的?

       、壅埻瑢W們舉幾個用百分數(shù)表示的例子。

        ④介紹幾個百分數(shù)實際應用的例子。(課件展示)

        膠東鄉(xiāng)糧食產(chǎn)量比去年增加三成。

        百貨大樓的帽子按八五折出售。

        ⑤分組討論:百分數(shù)和分數(shù)之間有什么聯(lián)系和區(qū)別?

        3、形成網(wǎng)絡。(課件)意義(略)

        (2)復習計數(shù)單位、數(shù)位、進率等概念。

        (3)讓學生自由看數(shù)位順序表提問質(zhì)疑。

        5、小結板書

        三、綜合運用,拓展提高

        (課件展示)

        《整理和復習》教學設計 篇7

        教學目標:

        1、鞏固小數(shù)除法的計算方法,能正確地進行計算,循環(huán)小數(shù)的概念。

        2、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歸納總結,主動建構知識的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及應用意識。

        4、培養(yǎng)學生自我總結,反思,自主學習的習慣。

        教學重點:小數(shù)除法的計算。

        教學過程:

        一、主動回憶,再現(xiàn)知識。

        1、本單元我們學習了哪些知識?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要把學過的知識進行整理和復習。在組內(nèi)先說說整理后再在全班匯報,互相補充。

        2、小數(shù)除法的計算法則

        學生先獨立完成練習七第1題,做完后再說一說計算法則。

        你在解題中哪些地方容易出錯,哪些地方需要提醒大家?

        師根據(jù)本班情況,選擇前面學習中易錯題鞏固。

        3、取商的近似值應注意什么?

        取商的近似值時要看清題目要求,需要保留幾位小數(shù)就除到后面一位,再用“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值。

        完成練習七第2題。

        4、計算除法時,商會出現(xiàn)哪幾種情況?

        什么是循環(huán)小數(shù)?請舉例說明?

        5、我們還了解了一些需要用小數(shù)除法解決的實際問題,你會解決下面的`問題嗎?P36

       、賹W生獨立作答,再小組討論分析解答過程,請小組代表匯報。

       、谠囍岢鰯(shù)學問題,并解決問題,然后集體訂正。

        二、自主選擇,重點練習。

        1、根據(jù)自己的實際,從課本P371-5中選擇對自己有針對性的題目進行練習。(學生自主選擇,組內(nèi)討論交流)。

        2、討論分析,解答第6題

        A、學生獨立解答,交流

        B、如果大部分學生有困難,可將此題分層提問解答。

        先出示“商就是24.6,求除數(shù)?”

        再和原題比數(shù),讓不同層次的學生有所得。

        三、總結

        注:教師留心學困生掌握情況,及時解決,可根據(jù)本班情況,配針對性的練習進一步訓練。

        《整理和復習》教學設計 篇8

        教學目標:

        1、根據(jù)圓周長與面積的計算公式掌握圓周長與面積的計算方法。

        2、培養(yǎng)學生靈活、全面的運用知識的能力,及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認真審題的良好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靈活運用周長或面積公式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回顧復習。

        說一說:本單元你學習了有關圓哪些知識?

        1、什么是圓?圓的半徑與直徑有什么關系?

        圓是一種曲線圖形;在同一個圓里,半徑的長度是直徑的 ,直徑是半徑的.2倍。 r= d d=2r

        2、圓周長的計算公式是什么?

        圓的周長:C=πd或C=2πr

        3、圓面積的計算公式是什么?

        圓的面積:S=πr2

        二、解決實際問題。

        一個圓形餐桌面的直徑是2m,它的周長是多少米?它的面積是多少平方米?如果一個人需要0.5m寬的位置就餐,這張餐桌大約能坐多少人?

        3.14×2=6.28(米)

        3.14×(2÷2)2=3.14(平方米)

        6.28÷0.5≈12(人)

        說一說:最后一個問題大約能坐多少人,要用“去尾法”。

        三、練習十七

        1、一種汽車的方向盤的直徑是40cm,它的周長是多少?

        3.14×40=125.6(厘米)

        學生獨立完成,指名板演。

        2、用一根長126cm的鐵條焊接成一個圓形鐵環(huán),它的半徑大約是多少厘米?(接頭處忽略不計,得數(shù)保留整數(shù))

        126÷3.14=40(厘米)

        獨立完成,指名回答。

        3、一塊長方形麥田的長是100m,寬是50m。如果用射程是10m的自動旋轉噴灌裝置進行噴灌。大約需要多少個這樣的噴灌裝置?

        100×50=5000(平方米)

        3.14×102=314(平方米)

        5000÷314≈16(個)

        強調(diào):要用“進一法”。

        4、一個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都是1225cm2,一個圓的面積是1256 cm2。這三個圖形的周長哪個最大?哪個最小?如果這三個圖形的面積相等,你能發(fā)現(xiàn)它們的周長之間大小關系嗎?

        先讓學生討論,再集體評講。

        《整理和復習》教學設計 篇9

        教學目標

       。薄W生通過整理乘法口訣,進一步熟練掌握乘法口訣。

        2、引導學生能夠在不同情況下運用乘法口訣,通過自習方向與位置知識,學會觀察物體,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分析能力。

        3、通過本課的學習,讓學生自己動手動腦,去體會數(shù)學的價值,培養(yǎng)學生的數(shù)學學習的樂趣。

        教學重點

        通過把乘法口訣歸類,學生自己整理乘法口訣表,培養(yǎng)學生綜合運用乘法口訣的能力和觀察物體的能力。

        教學難點

        學生在整理乘法口訣表的同時,觀察乘法口訣表的特點與規(guī)律,能對乘法口訣進行熟練地運用。

        教學手段

       。薄⒔滩牡冢罚鬼摰某朔ǹ谠E表一張。

       。、1-9的乘法口訣的卡片共81。

        教學方法

        合作學習交流法。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整理口訣。

       。、吸引學生注意力,進入課前準備。將學生按位置分成三大組,向每組發(fā)放已打亂的乘法口訣卡片各27張。

        2、結合教材第78頁上的要求,向?qū)W生講明意圖:同學們手上所拿到的是被打亂了的乘法口訣卡片,下面我們將兩個相乘數(shù)中所有含有2的卡片歸納出來。

       。、請同學們數(shù)一數(shù)共有多少張,然后想一想為什么。

       。、積極點評學生的敏銳的觀察力,激勵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要善于動腦,就像剛才一樣,多思考問題,然后讓學生繼續(xù)找出兩個相乘數(shù)中含有3的式子。

        5、總結學生的觀察,指出:在完整的1-9的乘法口訣卡片中,兩個相乘數(shù)中含有1-9的'任何的一個數(shù)的卡片都有18張。然后要求學生找出兩個相乘數(shù)中含 有4的式子,且4在式子的最前面。

       。丁⒆寣W生將這次歸納結果交到講臺前面,然后組織學生按上面的要求把1-9的都歸類,全班匯總后交上來。

       。、在學生中巡視他們的歸類,并不時指點。當學生上交完畢后,總結各小組的情況,鼓勵學生間的合作。

        二、動手動腦,整理乘法口訣表。

       。、引導學生回憶本學期我們學過了哪幾個數(shù)的乘法口訣。

       。、引導學生思考:1的乘法口訣該如何編寫?

       。、繼續(xù)引導學生思考:如果加上1的乘法口訣,我們就有9個數(shù)的乘法口訣,同學們算一算它們總共有多少句口訣?

       。础⒊鍪境朔ǹ谠E表。

       。怠⑹O碌目ㄆ騺y,根據(jù)全班同學的人數(shù),每人發(fā)給兩張。按照坐次,組織學生先后上講,依照老師剛才的示范,將卡片貼到表格中的相應位置。

       。、在貼卡片的過程中,積極在一旁輔助學生貼到正確的位置,并鼓勵他們動手能力。

       。贰⒎e極評價學生剛才的表現(xiàn),向?qū)W生展示大家一起完成的“乘法表”,引導學生分組來觀察討論表格,你們從中能夠發(fā)現(xiàn)那些特點或規(guī)律。

        8、把握,當各小組討論基本結束時,鼓勵看哪一組先來匯報,最后看看哪一小組觀察得最好?

       。、表揚各小組的發(fā)言,并總結:這說明只要我們愿意去觀察去發(fā)現(xiàn),就或多或少的能夠得到一些知識。

       。保、引導學生根據(jù)表一起來說一說乘法口訣,然后閉上表格,同學兩人一組練習對口令,強調(diào)練習時要隨意性,不要按照表格上的順序。

        三、成長的足跡。

        1、到現(xiàn)在同學們已學過數(shù)學上的很多知識了,有數(shù)字,有加法、減法、乘除法,以及許多現(xiàn)實生活中的數(shù)學知識,比如觀察物體、認識時間等,請同學們來談一談,你覺得自己最感興趣的數(shù)學問題是什么,為什么?

        2、為進一步了解學生的興趣特長,引導學生業(yè)展示最滿意的一次數(shù)學作業(yè)或作品,談談自己最感到自豪的一次使用數(shù)學知識解決了生活中的哪些數(shù)學問題。

        四、總結: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復習了什么?你有什么收獲?

        五、作業(yè):完成練一練第1-5題。

        《整理和復習》教學設計 篇10

        教學目標

        1.通過對全單元所學知識進行回憶,使學生體驗分類,歸納的方法。

        2.使學生進一步掌握100以內(nèi)整十數(shù)加、減整十數(shù)與兩位數(shù)減一位數(shù)和整十數(shù)的計算方法,加深學生對其計算方法的理解。

        教學內(nèi)容

        教科書第78頁。

        教具、學具準備

        口算卡片、實物投影儀、匯報表

        教學設計

        一、分類

        1.出示一組口算卡片(貼在黑板上)。

        25+839+4036+759+2

        50+1621+642+347+30

        鍛煉孩子們觀察、分析的能力。

        師:小朋友們看一看這些題目都是什么運算?(生:加法運算題)(板書:加法)

        師:請你認真觀察這些題目,把它們分分類好嗎?誰愿意來試一試?

        可能出現(xiàn)以下兩種情況:

        第一種:a.25+821+636+759+242+3

        b.50+1639+4037+40

        第二種:a.21+642+3

        b.25+836+759+2

        c.50+1639+4047+30

        讓孩子們在自己的`過程中學習歸納、。

        師:告訴小朋友們你為什么這樣分好嗎?

       。ㄈ绻霈F(xiàn)第一種情況,在下面計算過程中再繼續(xù)分)

        ┌進位加

       。ò鍟簝晌粩(shù)加一位數(shù)┤,兩位數(shù)加整十數(shù))

        └不進位加

        2.計算各題,計算方法。

        師:這些題都是我們學過的知識,你能很快計算出來嗎?

        a.比一比看誰算得快。

        請算得快的同學說一說是怎么算的?

       。合嗤瑪(shù)位上的數(shù)相加。

        b.突出進位加法。

        師:(指25+8)誰來告訴大家這一題是怎樣算的?

        生1:5+8=1320+13=33

        生2:25+5=3030+3=33

        ……

        兩位數(shù)加一位數(shù)的進位加法仍然是練習重點。因此,進一步讓學生用不同方法計算,體現(xiàn)教學開放性。

        c.練習:

        師:這一類的題目有很多,同時也是一個難點,誰愿意再出幾道這類題?

        找學生出題大家回答。

        把出題權交給學生,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二、分小組活動

        1.談話明確任務、要求。

        師:剛才我們一起進行了加法的有關練習,這一單元我們還學習了減法,減法這一部分和加法有些相似,怎樣呢?我要把這個任務交給小朋友們自己完成,有信心完成這個任務嗎?

        每個小組都有這樣一張表。請你們把表填寫完整,各個小組四個朋友合作完成。

        在引導孩子們加法后,放手讓孩子們自己減法,給了他們一個鍛煉的機會,培養(yǎng)了他們概括、歸納的能力。

        2.小組活動。

        教師巡視。在巡視中,教師可以適當提示:瞧,這一小組四個小朋友配合得真默契,一個填表,一個寫算式,一個算答案,還有一個當小老師檢查對錯呢!

        巡視中,教師提示的話比當做要求提出來要有效的多。因為孩子們喜歡表揚的形式。這樣很多小組就會去模仿。一組做匯報,其他組,既可以做到取長補短的作用,又可以增加孩子們的練習量,比單純做題效果要好。

        3.交流匯報。

        師:誰愿意把你們的結果公布,讓大家評一評。(把匯報表放在實物投影儀上,請小代表做講解。重點提問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

        三、

        本節(jié)課,我們大家一起回憶了100以內(nèi)的加法和減法(板書課題)。小朋友們自己出題,自己做題都很棒。

        課本上有這樣一組題(P78第1題),請直接寫在書上。比一比誰做得又對又快。

        四、作業(yè)

        第79頁的第1題、第2題。

        《整理和復習》教學設計 篇11

        一、 教學目標

        1.在回顧和整理本單元知識的過程中,進一步熟練掌握多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乘法的計算方法,正確的進行乘法口算、筆算、估算。

        2.運用所學知識結合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計算方法,靈活解決生活的.簡單問題。

        3.在復習過程中,滲透學習方法,體會數(shù)學學習的價值。

        二、教學重點

        正確的進行乘法口算、筆算、估算

        三、教學難點

        滲透學習方法

        四、教學具準備

        練習小篇子

        五、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1.今天我們要一起復習《多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板書課題)。

        我們先來回顧一下內(nèi)容。這個單元包括哪些內(nèi)容呢?

        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呢?

        口算:用乘法口決計算再添0,因數(shù)末尾有幾個0就在積的末尾添幾個0。

        估算:注意四舍五入。

        筆算:從個位算起,滿幾十就向前一位進幾。

       。ǘ┨骄啃轮

        1.多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乘法的口算方法

        4×60=(說算法) 80×5=(注意0的個數(shù)) 103×4=(十位要加進位數(shù))

        2.多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乘法的計算方法

       。1)學生獨立完成

        (2)同桌訂正

        (3)全班交流

        3.選擇合適的方法解決下面的問題。

        (1)第1個問題你選擇什么方法?

       。2)第2個問題你怎么選擇筆算呢?

       。3)第3個問題可以估算吧嗎?

        (4)小結:我們要根據(jù)問題和數(shù)據(jù)的特點合理選擇算法,考慮清楚什么時候可以用近似值,什么時候必須用準確值。

        (三)拓展延伸

        1.快速搶答爭第一

        (1)出示題目:

       。2)學生搶答

        2.認真觀察填表格

        (1)出示題目:

        (2)觀察:請同學們認真觀察,看看從第一行的數(shù)怎樣就能得到第二行的數(shù)。

        (3)根據(jù)規(guī)律填數(shù):同學們真的很了不起,通過觀察、計算,大家發(fā)現(xiàn)了第一行的數(shù)乘4就能得到第二行的數(shù),請同學們運用我們發(fā)現(xiàn)的規(guī)律,把表格填寫完全。

        3.趣味數(shù)學找規(guī)律

        (1)觀察:認真觀察下面的算式,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2)發(fā)現(xiàn)規(guī)律:通過觀察,大家發(fā)現(xiàn)了很有趣的數(shù)學算式,你能在方塊里填上合適的數(shù)嗎?

        《整理和復習》教學設計 篇12

        教學目標:

        1. 進一步鞏固對11~20各數(shù)的認識;鞏固掌握20以內(nèi)的數(shù)的順序,并能比較大小。

        2. 鞏固認識“個位”、“十位”的意義,能熟練地口算10加幾及相應的減法算式。

        3. 初步感知整理和復習的作用,進一步樹立學生學好數(shù)學的信心,激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

        鞏固11~20各數(shù)的大小、順序,熟練掌握大于號小于號的用法,練習不進位、不退位的加減法。

        教學難點:

        讓學生感知“整理和復習”的作用。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學生每人準備 。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

        建議:可以預設幾個情景來進行導入。如

        回憶法、復習導入法、故事導入法等。

        談話法:師:同學們,我們回憶下這幾天我們都學會了什么?指名說。

        師生補充評議。

        師:這節(jié)課,我們用兩節(jié)課的時間來復習一下這些內(nèi)容,這樣能讓大家更熟練的掌握這些知識,這節(jié)課是第一課時。板書課題:整理和復習

        【設計意圖】讓學生知道這是復習課,暗示他們體會復習課和新學課的不同處,體會復習整理課可以讓他們鞏固所學的知識,是一種“學習效益”很好、“非常重要的課型”。

        復習導入法

        師:請大家打開課本,看一看這一單元我們學習了哪些內(nèi)容。

        學生可以小組討論交流。也可以學生看書,回憶本單元的內(nèi)容。

        學生匯報自己看到的內(nèi)容。

        師:這節(jié)課我們來復習第一部分內(nèi)容:認識11~20各數(shù)。教師板書:整理與復習

        故事導入法:教師可以選擇最近發(fā)生的一些數(shù)學小故事導入本課。比如

        師:我給大家講一個小故事。剛才xxx同學的.說他一口氣吃了19顆糖,媽媽說她吹牛說大話。你們覺得這是真的嗎?

        學生猜測。教師回答:他吃的是一種很小顆粒的糖,你看,(教師展示)一小袋有10顆,另一小袋是9顆,一共是多少顆?

        師:xxx同學的回答又準確又完整,我可以送你1袋糖。請下課后到老師這里來領取。請其余同學向他學習!

        二、探求新知

        1.教學課本66整理與復習第1題“想一想,說一說”。

        教師出示第1題的圖,學生觀察,這些同學他們都會什么?你會嗎?你還會些什么?

        和同桌說一說。教師巡視指導明了學情。

        指名回答。

        根據(jù)學生的回答的情況,師適當增加一些內(nèi)容。

        例如

        師:誰會從20數(shù)到11? 11和20比誰大于誰?誰小于誰?小于號怎么用?1個十3個1組成什么數(shù)?1個十7個1組成什么數(shù)?16是幾個十幾個一組成的?13+6怎么算?17-4怎么算?……

        練一練:完成課本練習十二的第1題,第2題,第3題。

        第1題的第(2)小題難度大一些。師提示,哪兩個數(shù)之間差2?再讓學生完成。

        完成后讓師生一起訂正。

        【設計意圖】教學中盡量提供學生思考時間,表達機會,讓學生的數(shù)學思維有良好發(fā)展空間。

        2、教學課本“整理與復習”第2題:撥一撥,說一說。

        師:剛才,……同學們做得很認真,很少出錯,你們真聰明。

        現(xiàn)在我們來解決第2題。

        師出示計數(shù)器:問這是什么?這個位置是什么位?這個位置是什么位?這個位置上撥一個珠子,表示多少?這個位置撥一個珠子表示多少?

        誰來撥出12? 誰來說一說12在誰的前面,在誰的后面?

        誰來撥出14?誰來說一說14在誰的前面,在誰的后面?

        師根據(jù)學生的表現(xiàn)給予肯定、鼓勵。

        完成課本67頁第4題。

        師介紹題意后,學生獨立完成。師巡視輔導了解學情。

        【設計意圖】以教師問-學生答的方式來完成這樣類型的任務,速度快,效果好。而如果讓學生分角色合作來做的話,師不怎么好組織,耗費的時間更長,感覺沒有必要。

        三、鞏固新知

        師:通過剛才的復習,這些知識我們更熟悉了,是嗎?不過學會了,我們還要會使用他們解決一些題目。

        完成課本67頁第6題。

        第6題可以同桌合作完成。

        師指導合作過程:學生甲說一個十幾的數(shù),學生乙說4到算式。

        四、課堂小結

        師:這節(jié)課我們復習了哪些內(nèi)容?你有什么收獲呢?你覺得哪些同學值得你學習?

        【設計意圖】回憶本節(jié)課學習的內(nèi)容同時對自己的學習過程、同學的學習過程在腦海里重放,既可以鞏固所學知識,也能幫助學習注意到本節(jié)課的學習過程、學習方法,從而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五、布置作業(yè)

        回家和家長說一說今天復習了什么?你有什么收獲。請你的家長出幾道題給你完成。

        【設計意圖】加強家長和學生的聯(lián)系,給予家長更多的了解自己孩子學習情況的機會。次作業(yè)可以通過qq群來布置。

      【《整理和復習》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數(shù)的整除整理復習”教學設計03-19

      《圓的整理與復習》教學設計(精選17篇)09-14

      比和比例復習的教學設計(通用13篇)05-24

      《復習2》教學設計03-19

      《整理書包》教學設計(通用12篇)08-14

      《運算定律和簡便計算復習課》教學設計(精選11篇)04-29

      教學設計的依據(jù)和原則11-10

      《分數(shù)除法整理與復習》教案范文(精選10篇)10-19

      《年月日的復習》教學設計(通用10篇)04-09

      整理書包教學總結02-15

      用戶協(xié)議
      久久亚洲中文字幕精品一区四_久久亚洲精品无码av大香_天天爽夜夜爽性能视频_国产精品福利自产拍在线观看
      <menuitem id="r3jhr"></menuitem><noscript id="r3jhr"><progress id="r3jhr"><code id="r3jhr"></code></progress></noscript>
        专干国产老熟女视频中文字幕 | 在线播放国产精品大片 | 台湾综合区国产精品 | 亚洲欧美日韩在线不卡 | 久久免费人成看片中文 | 又大又粗又猛免费视频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