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tem id="r3jhr"></menuitem><noscript id="r3jhr"><progress id="r3jhr"><code id="r3jhr"></code></progress></noscript>

      苦澀的反義詞

      發布時間:2017-02-28

        一、【反義詞】甜蜜、甘甜

        二、【基本解釋】

        [釋義]

        (1) 基本義:(名)又苦又澀的味道。他苦澀地笑了笑。(作狀語)

        (2) (形)形容內心痛苦。青蘋果是苦澀的。(作賓語)

        [構成]并列式:苦+澀

        [例句]苦澀的表情。(作定語)

        [反義]甜美

        三、【英文翻譯】

        1.(又苦又澀的味道) bitter and astringent; harsh to the taste

        四、【短語造句】

        1. 生活的苦澀波濤在他周圍洶涌澎湃。

        2. 這一番恭維話博得了對方甜蜜然而苦澀的一笑。

        3. 在這個甜蜜的源泉中間,已經摻和進苦澀的山水。

        4. 在這個甜蜜的源泉中間,已經摻和進苦澀的山水了。

        5. 他一陣沖動想跪下來請求寬恕,可苦澀的憤恨此時在他胸中已燃燒成了狂怒。

        6. 忍耐是苦澀的,但其果實是甜美的。

        7. 為了這一句,斯蒂芬,愛情那苦澀的奧秘。

        8. 沉浸在愛情那苦澀的奧秘里,

        9. 它掩沒苦澀口味和升高味道。

        10. “我從前說過。 ”杰克的聲音苦澀,帶著抱怨。

        五、【詳細解釋】

        ◎ 苦澀 kǔsè

        (1) [bitter and astringent]∶又苦又澀的

        (2) [agonized;pained]∶內心痛苦的

        苦澀的表情

        (1).即苦又澀。 宋 蘇軾 《后杞菊賦》序:“ 天隨生 自言常食杞菊,及夏五月,枝葉老硬,氣味苦澀,猶食不已。” 張天翼 《速寫三篇·“新生”》:“而茶葉--他親自去買來的,據說是頂好的‘祁門’,泡出來只是一味的苦澀,沒一點香味兒。”

        (2).形容詩文崇尚雕琢,語言不流暢,文意晦澀難懂。 唐 李肇 《唐國史補》卷下:“ 元和 已后,為文筆,則學奇詭于 韓愈 ,學苦澀于 樊宗師 。”舊題 宋 尤袤 《全唐詩話·周樸》:“性喜吟詩,尤尚苦澀,每遇景物,搜奇抉思,日旰忘還。” 清 王士 《池北偶談·談藝七·柳開論文》:“予讀 開 《河東集》,但覺苦澀,初無好處。” 陳衍 《重刻<晚翠軒詩>序》:“﹝ 谷 ﹞游 淮 北年,所作數十首,則淵雅有味,迥非往日苦澀之境。”

        (3).形容心情愁苦而聲音沉滯。 巴金 《春天里的秋天》三:“‘ 林 ’,他忽然用苦澀的聲音叫我。” 沙汀 《困獸記》二:“ 田疇 搖一搖頭,用一種深沉苦澀的語調打斷了他,于是 章桐 也就住了口了。”

      更多熱門文章:

      1.

      2.

      3.

      4.

      5.

      6.

      7.

      8.

      9.

      10.

      • 2017-07-21
      • 2017-07-21
      • 2017-07-21
      • 2017-07-21
      • 2017-07-21
      • 2017-07-21
      • 2017-07-21
      • 2017-07-21
      • 2017-07-21
      • 2017-07-21

      精彩搶先看New  Top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最熱文章榜Hot  Top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