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tem id="r3jhr"></menuitem><noscript id="r3jhr"><progress id="r3jhr"><code id="r3jhr"></code></progress></noscript>

      端午節的古詩及注釋

      時間:2021-03-05 10:11:25 古籍 我要投稿

      關于端午節的古詩及注釋

        導語:端午節是吃粽子的節日,這個節日賽龍舟,下面就是小編整理的端午節的古詩及注釋原文,一起來看一下吧。

      關于端午節的古詩及注釋

        《澡蘭香·淮安重午》

        作者:吳文英

        盤絲系腕,巧篆垂簪,玉隱紺紗睡覺。銀瓶露井,彩箑云窗,往事少年依約。為當時曾寫榴裙,傷心紅綃褪萼。黍夢光陰,漸老汀洲煙蒻。

        莫唱江南古調,怨抑難招,楚江沉魄。薰風燕乳,暗雨梅黃,午鏡澡蘭簾幕。念秦樓也擬人歸,應剪菖蒲自酌。但悵望、一縷新蟾,隨人天角。

        注釋

        ⑴淮安:今江蘇淮安縣。重午:端午節。

        ⑵盤絲:腕上系五色絲線。

        ⑶巧篆:精巧剪紙,妝飾于頭發簪上。

        ⑷玉隱紺紗睡覺:玉人隱在天青色紗帳中睡覺。

        ⑸銀瓶:汲水器。

        ⑹采箑(sha四聲):彩扇。

        ⑺寫榴裙:是指在紅色裙上寫字。

        ⑻紅綃退萼:石榴花瓣落后留下花萼。

        ⑼煙蒻(ruò):柔弱蒲草。

        ⑽沉魄:指屈原。

        ⑾午鏡:盆水如鏡。澡蘭:五月五日,煮蘭水沐浴。

        ⑿秦樓:秦穆公女弄玉,與蕭史吹簫引鳳,穆公為之筑鳳臺,后遂傳為秦樓。

        ⒀菖蒲:端午一寸九節菖蒲浸酒,以辟瘟氣。

        譯文

        情人手腕上系著五色絲線,篆文書寫的咒語符篆戴在頭上,以避邪驅疫。在天青色紗帳中,她睡得格外香甜。在庭院中花樹下擺好酒宴,在窗前輕搖彩扇,當歌對飲,往日的美景歷歷在目。當時曾在她的石榴裙上題詩寫詞,今天窗外的石榴已經凋殘,曾經的歡樂已逝,光陰似箭,沙洲上柔嫩的蒲草在風中搖曳,茫茫如一片青煙,請不要再唱江南的古曲,那幽怨悲抑的.哀曲,怎能安慰屈子的沉冤?春風和煦中燕子已生小燕,連綿細雨中梅子已漸漸黃圓。正午的驕陽正烈,美人是否也在幕簾中沐浴香蘭?想她一定會回到繡樓,剪下菖蒲浸酒,自飲自憐。悵望中我仰望蒼空,看那一彎新月冉冉升起,那清淡的月光伴隨著我,來到這海角天邊。

        《端午日賜衣》

        作者:杜甫

        宮衣亦有名,端午被恩榮。細葛含風軟,香羅疊雪輕。

        自天題處濕,當暑著來清。意內稱長短,終身荷圣情。

        注釋

        (1)宮衣,指官服。曾經有諺語說:“未食五月粽,寒衣不敢送。”指在端午節的風俗,吃粽子后穿上畫了圖案的衣裳,可以讓這一年都不再怕風霜。宮衣亦有名,端午被恩榮。指在端午節這天,自己終于可以做官了,757年五月,杜甫官拜左拾遺,這首詩應該是那時候寫的。被恩榮,指得到賞識而覺得榮幸。

        (2)細葛含風軟,香羅疊雪輕。葛,是一種植物,可用來織布,細葛,指用最細最好的葛絲做的布,含風軟,指葛布像風那么柔軟。香羅,羅是一種有孔的絲織品,香羅指羅的香味;疊雪輕,像雪花疊在一起那么輕。這兩句都在形容衣服的材料之好。

        (3)自天題處濕,當暑著來清。題,指衣服的領子部分,濕,不是說濕潤的濕,而是柔軟的料子貼在頸上,涼涼的很舒服。當暑,指在天氣熱的時候,著,指穿著;清,涼爽。全句的意思是衣領部分好像天生就是潤的,天氣熱的時候穿起來一定很涼爽。

        (4)意內稱長短,終身荷圣情。意內,指心里。稱長短,指計算了一下衣服的大小。荷圣情,指充滿圣上的恩情。全句的意思是,心里計算了一下衣服的大小,竟然剛好,感覺全身都充滿了圣上的恩情。

        譯文

        端午佳節,皇上賜予名貴的宮衣,恩寵有加。

        香羅衣是細葛紡成,柔軟得風一吹就飄起,潔白的顏色宛如新雪。

        來自皇天,雨露滋潤,正當酷暑,穿上它清涼無比。

        宮衣的長短均合心意,終身一世承載皇上的盛情。

        《乙卯重五詩》

        作者:陸游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粽包分兩髻,艾束著危冠。

        舊俗方儲藥,羸軀亦點丹。日斜吾事畢,一笑向杯盤。

        注釋

        ①乙卯:指11xx年,宋寧宗慶元元年,作者71歲,在家鄉紹興隱居。重五:因是五月五日,故曰“重五”,即端午節。因這天古人以蘭草湯沐浴,又稱“浴蘭節”。又因這天少女須佩靈符,替榴花,還稱“女兒節”

        ②棕包分兩髻:粽子有兩個尖尖的角。古時又稱角黍。為什么端午節要吃粽子?南朝吳均《續齊諧記》載:“屈原以五月五日投汨羅而死,楚人哀之,每于此日,以竹筒貯米祭之。”最早粽子是黍米蒸制而成。到了宋朝,粽里有餡,中間夾棗、豆、杏之類。

        ③艾束著危悉高高的帽子上插上艾枝。據說艾葉氣,熟芬芳,能通九竅,去疾病,故載于帽子上。危冠:高冠。這是屈原流放江南時所戴的一種帽子,屈原《涉江》一詩云:“帶長鐵之陸離分,冠切云之崔鬼。”

        ④儲藥:古人把五月視為惡日。

        譯文

        端午節到了,火紅的石榴花開滿山村。詩人吃了兩只角的粽子,高冠上插著艾蒿。又忙著儲藥、配藥方,為的是這一年能平安無病。忙完了這些,已是太陽西斜時分,家人早把酒菜備好,他便高興地喝起酒來。

        《和端午》

        作者:張耒

        競渡深悲千載冤,忠魂一去詎能還。

        國亡身殞今何有,只留離騷在世間。

        詞句注釋

        ⑴競渡:賽龍舟。

        ⑵詎(jù):豈,表示反問。

        ⑶殞(yǔn):死亡。

        ⑷離騷:戰國時楚國人屈原的作品。

        白話譯文

        龍舟競賽為的是深切悲念屈原的千古奇冤,忠烈之魂一去千載哪里還能回還啊?國破身死如今還能有什么呢?唉!只留下千古絕唱之離騷在人世間了!

      【關于端午節的古詩及注釋】相關文章:

      夏日絕句古詩的意思及注釋10-13

      王安石《梅花》注釋及古詩賞析12-29

      游子吟古詩譯文及注釋12-05

      杜牧《泊秦淮》古詩譯文及注釋12-26

      曹操《短歌行》古詩原文及注釋07-31

      溫庭筠《利州南渡》古詩及注釋10-22

      古詩文長恨歌譯文及注釋11-09

      蘇軾《題西林壁》古詩賞析及注釋翻譯12-28

      杜牧《旅宿》古詩賞析及翻譯注釋12-28

      元日古詩王安石注釋10-22

      久久亚洲中文字幕精品一区四_久久亚洲精品无码av大香_天天爽夜夜爽性能视频_国产精品福利自产拍在线观看
      <menuitem id="r3jhr"></menuitem><noscript id="r3jhr"><progress id="r3jhr"><code id="r3jhr"></code></progress></noscript>
        久久人人爽人人澡人人高潮AV | 亚洲综合五月天久久伊人 | 色综合久久天天综合绕观看 | 亚洲中文精品久久久久 | 亚洲色婷婷5月 | 亚洲国产欧美不卡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