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tem id="r3jhr"></menuitem><noscript id="r3jhr"><progress id="r3jhr"><code id="r3jhr"></code></progress></noscript>

      《贈裴十四》的全詩翻譯賞析

      時間:2024-11-14 23:20:05 曉麗 古籍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贈裴十四》的全詩翻譯賞析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應該沒有人沒接觸過古詩詞鑒賞吧?古詩詞鑒賞,就是對古詩詞進行分析,從單純的字、詞到句子的翻譯解釋,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了解其中內涵。大家知道怎樣去完成古詩詞鑒賞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贈裴十四》的全詩翻譯賞析,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出自李白《贈裴十四》

        朝見裴叔則, 朗如行玉山。

        黃河落天走東海,萬里寫入胸懷間。

        身騎白黿不敢度,金高南山買君顧。

        徘徊六合無相知,飄若浮云且西去!

        注釋

        ⑴裴十四:當是裴政,為李白好友,“竹溪六逸”之一。

        ⑵“朝見”二句:裴叔則,即晉朝的裴楷,嘗任中書令,人稱裴令公,儀容儁偉。《世說新語·容止》:“裴令公有俊容儀,脫冠冕,粗頭亂服皆好。時人以為玉人。見者曰:‘見裴叔則如玉山上行,光映照人。’”此以裴叔則喻裴十四。

        ⑶“黃河”二句:以黃河入海喻裴十四胸懷的闊大。

        落天:指黃河發源高地,落差很大,水流湍急,飛流直下,其勢猶如從天而落。

        寫:同瀉。

        “身騎”句:《楚辭·九歌·河伯》:“乘白黿兮逐文魚,與女游兮河之渚。”此謂裴十四之才學心胸之深廣,己不敢輕易測度。

        “金高”句:《列女傳·節義傳》:“鄭子瞀者,楚成王之夫人也。初,成王登臺,子瞀不顧。王曰:‘顧,吾又與女千金,而封若父兄。’子瞀遂不顧。子瞀曰:‘不顧,告以夫人之尊,示以封爵之重而后顧,則是妾貪貴樂利以忘義理也。’”此句謂須千金才可買裴十四之一顧,可見李白對友人裴十四推許之重。

        參考譯文

        見君如見晉人裴叔則,如行玉山之上,朗然照人。君之胸懷之闊大,如黃河落天,直入東海,當納入其間矣;君之浩瀚,即使是河伯也不敢騎白黿冒然橫渡;君之高大,即使是金高南山買君一顧,也是值得的。君徘徊于六合之中,而無相知之人,如今看天上的浮云,即將飄然西去矣。

        賞析

        《贈裴十四》約作于天寶十一載(公元752年)李白由洛陽還梁苑時。李白創作的一首贈別詩,此詩以晉之名士裴叔則喻裴十四,稱贊裴十四容儀之俊美,心胸之闊大,態度之高亢,而不為世人所知,只好若天上之浮云,飄然世間而無所用。全詩抒發了與友人分別的離愁別緒,表達了作者對友人欽慕、敬仰的感情。作者頌美友人,引為知音,并在友人的精神風貌里,照見自己的襟懷和人格。

        裴十四,是一位超塵脫俗之士。他即將離別李白而西去,詩人作這首詩贈別。

        “朝見裴叔則, 朗如行玉山。”因為與主人公同姓,詩人借裴叔則代指裴十四,言裴十四儀表堂堂,清朗如玉山,光彩照人。“黃河落天走東海,萬里寫入胸懷間。”黃河水從西部飛流直下流向中原,一瀉萬里,奔流入東海。此詩以奔騰的黃河水,象征裴十四寬闊宏大的襟懷。詩人倒插喻意在前,一筆點醒于后,手法變幻矯健。

        詩至五、六句,轉入別意,敘寫裴十四的遭際和他的不貪圖富貴的性格。“身騎白黿不敢度”,騎白黿,語出屈原《九歌·河伯》。騎黿的人,自然是裴十四。詩人用洶涌的水勢,比喻社會環境的險惡和人生道路的艱難,裴十四身騎白黿,面對洶涌的江水,不敢度過。“金高南山買君顧”句,借用鄭子瞀的故事,見《列女傳》卷五《節義傳》。千金難買一顧,表現鄭子瞀不貪貴樂利的品格;高比南山的金銀,定然也難買裴十四的一顧,運用鄭子瞀的典故,是為了盛贊裴十四的高貴品格。在那險惡的政治環境里,襟懷豪邁的裴十四不肯摧眉折腰,不肯為富貴而忘義;在“眾人皆醉”的庸俗的黑暗社會里,裴十四難覓知音,“徘徊六合無相知”句,揭示了品格磊落的人不容于世的生活真實。結尾“飄若浮云且西去”,寫裴十四即將西去,行蹤飄忽不定,點到贈別上;以飄若浮云狀其人,也為裴十四涂上了靈異脫俗的光彩,與全詩詩意相吻合。

        贈別詩,除了抒寫離緒別情以外,還可以頌美離別者,描繪和刻畫他們的形象、思想、品格、精神面貌,表達詩人對他們的欽慕、敬仰的感情。《贈裴十四》就是如此。李白用詩人的心靈,自己的品格和審美情趣,去感知對方,因此,在裴十四身上,讀者看到了詩人的個性、氣韻和精神。李白也親歷“身騎白黿不敢度”的社會環境,也同樣具有“金高南山”難買一顧的品格,也同樣為世俗所不容,甚至到達“世人皆欲殺”(杜甫語)的地步。用頌美友人的詩贈給友人,引為知音,并在友人的精神風貌里,照見自己的襟懷和人格,是《贈裴十四》詩思想藝術的基本特征。

        作者簡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省秦安縣),先世隋時因罪流徙中亞,他出生在安西都護府的碎葉城(今吉爾吉斯境內),五歲時隨父遷居綿州彰明縣(今四川省江油縣)的青蓮鄉。他在少年時期即“觀百家”,作詩賦,學劍術,好游俠。25歲時,抱著“四方之志”,出川東游,“南窮蒼梧,東涉溟海”足跡遍及大半個中國。天寶初年曾進住長安,供奉翰林,但不久就遭貶去職。

        晚年漂泊東南一帶,六十二歲病死在當涂縣令李陽冰家。李白幼時,他的父親對他進行過傳統教育,青年時接觸過道士和縱橫家,也受過儒家的影響,思想比較復雜,這在他的作品中有所反映。

        他性格豪邁,渴望建功立業,但對當時的黑暗社會現實極為不滿,他熱愛祖國山川,同情下層人民,蔑視權貴,但也有一些飲酒求仙、放縱享樂的思想。他的詩現存九百多首,都收在《李太白集》中。在他所有的作品中樂府詩約占四分之一,其代表作為《蜀道難》、《梁父吟》等,代表了其浪漫主義詩歌的最高成就。

        李白也是五七言絕句的圣手。五絕含蓄、深遠,只有王維可以相比;七絕則韻味醇美,音節和諧流暢,感情真率,語言生動,真正做到了他自己所標舉的“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的標準,和王昌齡的七絕,被評為有唐三百年的典范。

      【《贈裴十四》的全詩翻譯賞析】相關文章:

      李白《贈裴十四》翻譯賞析06-07

      贈裴十四原文及賞析03-03

      李白《贈內》全詩翻譯賞析08-16

      贈裴十四原文及賞析(必備)08-21

      李白《贈孟浩然》全詩翻譯賞析08-27

      王維《贈郭給事》全詩翻譯賞析08-29

      李白《贈汪倫》全詩翻譯賞析09-27

      《贈劉景文》蘇軾全詩翻譯賞析07-13

      《贈衛八處士》全詩翻譯及賞析12-11

      李白《江夏贈韋南陵冰》全詩翻譯賞析10-04

      久久亚洲中文字幕精品一区四_久久亚洲精品无码av大香_天天爽夜夜爽性能视频_国产精品福利自产拍在线观看
      <menuitem id="r3jhr"></menuitem><noscript id="r3jhr"><progress id="r3jhr"><code id="r3jhr"></code></progress></noscript>
        日本嫩草影院久久久精品 | 一本久久精品国产综合 | 日本性爱一二三区 | 尹人香蕉久久99天天拍第一页 | 亚洲а∨天堂久久 | 视频一区中文字幕日本有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