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tem id="r3jhr"></menuitem><noscript id="r3jhr"><progress id="r3jhr"><code id="r3jhr"></code></progress></noscript>

      《選讀》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時間:2023-08-11 22:50:15 秀雯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選讀》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教職工,通常需要用到教學設計來輔助教學,借助教學設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如何把教學設計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選讀》第一課時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選讀》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選讀》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1

        教學目標:

        1、積累文言實詞、虛詞和特殊句式。

        2、通過朗讀和探討引導學生了解孔子的為政主張。

        3、理解推行德政對于國家和百姓的重要意義。

        重點:

        把握德政的內涵。

        難點:

        課后研習探究題的探討乃至領會。

        課前學習:

        1、了解孔子的生平及人格世界。

        2、了解《論語》的精神內涵。

        3、了解孔子提出“為德以政”主張的背景。

        教學引導:

        一、解讀“德”字、導入新課:

        由“德”的本義——心正為德引入課文的學習。

        二、選點突破,以點帶面:

        “為政以德,譬如星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

        三、整合內容、梳理字詞、多維論證、厘清觀點:

        1、富民(3、4、8)

        2、教民(2、3、10、11)

        3、舉賢(11)

        4、正己(4、5、6、7、8、9、11、12)

        四、合作學習、對話探究:

        探究一:孔子一方面主張先“富之”后“教之”,一方面又寧可去“食”留“信”,二者有沒有矛盾?怎樣理解“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這句話?

        探究二:孔子說“均無貧”這個是否和歷史上農民起義的口號“等貴賤,均貧富”的'均相同?

        課外延伸:

        孔子:“道之以德,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韓非子:“故治民無常(沒有永恒不變的常規),唯法為治。法與時轉(法律隨時代而變化)則治,治與世宜(治國的措施適應社會現實)則有功。”

        在“禮崩樂壞”的時代,孔子與韓非子各自提出了不同主張,你對此是怎么看的?

        《選讀》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2

        【教學目標】

        1.掌握周、比、矜、斯、責、舉、道等詞在文中的含義,重點辨析周、比、黨等詞一詞多義現象。

        2.掌握文中出現的動詞活用現象。

        3.理解孔子在察人、擇友、處事、待人方面的主要觀點。

        4.聯系“中庸之道”,深入理解孔子“和而不同”的人際交往原則;思考孔子的人際交往觀在當今社會的時代意義。

        【文化內涵】

        1、理解孔子在察人、擇友、處事、待人方面的觀點;

        2、聯系“中庸之道”,深入理解孔子“和而不同”的'人際交往原則;

        3、深入闡發“君子”的含義;

        4、思考孔子的人際交往觀在當今社會的時代意義。

        【課時建議】

        教學步驟一:疏通文意,背誦課文

        1、疏通文意:

        (1)學生自學注釋和譯文(可在預習中完成)。

        (2)教師適當補充課本沒有給出的注釋,點出重點詞匯,疏通文意(插入完成課后第四題)。

        (3)學生質疑,教師答疑。

        2、指導誦讀:

        (1)老師示范背誦,明確背誦要求。

        (2)組織討論:可以將哪些內容相似的句子放在一起背誦?

        (3)鼓勵學生采取分組競賽形式當場速背,激發學習興趣。

        教學步驟二:深入理解,闡發內涵

        學生討論:將本章節內容分為“察人、擇友、處事、待人”四方面,先概述各方面主要觀點,然后在自己感受最深、啟發最大的章節旁邊寫評注或隨感,小組討論交流,派代表發言。

        察人(1、2、3、4、5章)

        擇友(6、7章)

        處事(12、13、14章)

        待人(8、9、10、11章)

        注:此這個環節中,學生自由發言與老師講解應結合進行。

        老師講解應是對文化內涵的深化——講解焦點:多義性、聯系性、豐厚性。

        多義性:例舉“久而敬之”的多義理解。

        聯系性:例舉“處事”章應與孔子“和而不同”的人際交往原則聯系。

        豐厚性:例舉“察人”章中可補充孔子對“君子”的評判與見解。

        教學步驟三:聯系現實,拓展延伸

        1、聯系《論語》中其他和本課內容相關的語錄,更廣泛的整體理解文化內涵。如1323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2、《論語》原文非常簡約,可以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人生體會,深入討論內涵,將原文具體化。如:517子曰:“晏平仲善于人交,久而敬之。”讓學生從生活中體會如何與人交往,讓人“久而敬之”。

        3、聯系實際,生動理解《論語》在今天的意義。用《論語》具有的警醒意義的話反思我們的言行,鞭策我們進步。如:1517子曰:“群居終日,言不及義,好行小慧,難矣哉!”以此反思自己的集體生活。

        注:活動應充分體現儒家注重內心修養的精神,鼓勵學生反省自我,反思生活,不可泛泛而論。

        (形式:分組討論,就某一論題設正反方辯論,寫小論文。)

        《選讀》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3

        教學目標

        1.理解孔子關于交友目的、對象和態度等的觀點。

        2.對孔子的交友觀作出自己的評價。

        3.掌握“與、友、諒、責、斯、數、道”等詞在文中的含義。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司馬遷《史記》:“詩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然心鄉往之。余讀孔氏書,想見其為人。”(ppt①)

        《周而不比》記錄了孔子說的14句話,這14句話講了一個共同的話題:交友。希望通過這篇課文的學習,我們可以“見孔子之為人”。

        二、探究文本

        (一)交友目的

        我們每個人都有朋友,請問你最好的朋友是誰?你為什么會和他成為至交?

        現在讓我們回到課本,來看看孔子交朋友的目的是什么。請用文中的話回答。

        明確:“以友輔仁”,其中“以”表示“用、憑借”。孔子認為交友的目的是“用朋友來輔助仁德的培養”。那么孔子說的“仁”又是指什么呢?

        南懷瑾《論語別裁》:“所謂‘仁’就是愛人,也是人與人之間相處和自處的高度修養,也可以說是做人的藝術。”(ppt②)

        (二)交友對象

        古往今來,人們對交友一事都很重視,戰國時期茍子就曾說過:“匹夫不可不慎取友也。友者,所以相有也。”意思是說朋友是相互信任、擁有的對象,所以選擇朋友要慎重。那么交怎樣的朋友才能幫助我們提高仁德修養和做人的藝術呢?

        明確:“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

        其中“友直”“友諒”等中的“友”是意動用法,表示“以一…為友”。“直”指“正直”,“諒”指“誠信”。孔子認為交朋友應該有一定標準,那就是與正直的人交友,與誠信的人交友,與博學多聞的人交友。

        同時孔子又指出了三種“損友”——有害的朋友:便辟(諂媚逢迎)者、善柔(假裝和善)者、便佞(巧言善辯)者。整句話可理解為: “與諂媚逢迎的人交友,與態度偽善的人交友。與夸夸其談的人交友,是有害的。”

        為什么和這三種人交友是有害的呢?

        明確(結合歷代名家的注解加深對“損友”的理解):

        ①便辟(pianbi):巧避人之所忌以求容媚。(馬融《論語馬氏訓說》)②善柔:謂面從而背毀者也。(皇侃《論語義疏》)③便佞(pianning):辯而巧也。(皇侃《論語義疏》)(ppt③)

        孔子曾說過:“巧言令色,鮮矣仁。”試想。連自己都很少具備仁德修養,又怎能輔助朋友呢,只能讓人“近墨者黑”。所以和這三種人結交有弊無益。

        (三)交友態度

        北師大教授于丹曾說過: “交到好朋友,等于給自己打開了一個最友善智慧的世界,能夠讓我們的人生具有光彩。”在和朋友交往方面,大圣人孔子有一位自己的“偶像”。此人和孔子同時代,長得又矮又小,而且相貌猥瑣,叫晏平仲。孔子贊揚他“善與人交”,而且達到了令別人“久而敬之”的程度;甚至連司馬遷也說: “如果晏平仲在世,我給他揮揮馬鞭趕趕車,也是很高興和向往的事。”

        在孔子看來,我們怎樣做才會成為像晏平仲那樣的“善交者”呢?請同學們從課文中找出孔子給我們的建議。

        1.子日:“躬自厚而薄責于人,則遠怨矣。”

        明確:“躬自”指“自我”,“責”可理解為“要求”,“厚”后省略“責”,與“薄責”相對。孔子認為和朋友相交,就應該對自己要求嚴格;而對待別人的過錯,就不要像對自己那么嚴格,用現在的話講就是“嚴于律己,寬以待人”。做到這一點,我們就可以遠離朋友的怨恨了。

        2.子游曰:“事君數,斯辱矣;朋友數,斯疏矣。”

        3.子貢問友。子日:“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則止,毋自辱焉。”

        明確:以上兩句講的是如何把握朋友相交之度。“數”讀shu,可譯為“頻繁”,指侍奉君主或和朋友相交煩瑣無度;“忠告”是指“對朋友忠言相告”。“道”意為“勸導”,“毋”指“不要”。前一句可理解為:“侍奉君主,(如果)頻繁地反復提意見,就會招致羞辱;對待朋友,(如果)相交煩瑣無度,就會遭到疏遠。”后一句可理解為:“(如朋友有過失),對朋友要好言相勸,不聽就作罷,不要自討羞辱。”

        朱熹《論語集注》:“事君,諫不行,則當去;導友,善不納,則當止。至于煩瀆,則言者輕,聽者厭矣。是以求榮而反辱,求親而反疏也。”(ppt④)

        你能接受孔子這樣的觀點嗎?請談談你自己的看法。

        有一個故事叫“刺猬取暖”:一群刺猬挨在一起希望用對方的體溫溫暖自己。但靠得太近了,彼此的刺會產生傷害;離得遠了,又不能相互取暖。經過長時間的調整,它們終于找到了最合適的位置。中國文化中友道的精神。在于“規過勸善”,這是朋友的真正價值所在,有錯誤相互糾正,彼此向好的方向勉勵,互相“輔仁”,這就是真朋友。但規過勸善也要有一定限度,娓娓道來,這叫“善道之”,而不應該聲色俱厲。你好好給朋友提意見,但是“不可則止”,朋友一定堅持己見就停下來,不要自取屈辱,這就是朋友之間的分寸把握。

        所以,和朋友交往,有時“距離能產生美”;在給朋友提意見時,應注意把握時機和火候。只有掌握一定分寸,才既能適當地提醒朋友,又能和朋友和諧相處。

        4.或日:“以德報怨、何如?”子日:“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明確:大小多少、以德報怨是老子哲學中一種調和、化解矛盾的思想。有人問孔子“以德報怨,何如?”孔子沒有直接反對。只是在邏輯上作了一個論辯。他說:“人家對我好,我又該怎樣報答呢?”他主張“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直”是什么意思?你是怎么理解“以直報怨”的?

        南懷瑾《論語別裁》: “儒家思想有一點俠義的精神,你打我一拳,我踢回你一腳;你對我不好,我不理你,這很直嘛!……是是非非,善善惡惡,對我好的`當然對他好,對我不好的當然不理他,這是孔子的思想。他是主張明辨是非的。”(ppt⑤)

        所以“直”可理解為“正直的行為”,孔子主張“以直報怨”,’以直道而行。是是非非,善善惡惡,對我好的當然對他好,對我不好的當然不理他,只有這樣,才更能弘揚正氣,打擊邪惡。

        三、交流評述

        你對交友目的、對象的看法和孔子的觀點相同嗎?你怎么看待孔子在交友方面提出的建議?

        明確:這個問題不必有固定、統一的答案。主要是讓學生在誦讀傳統文化經典的基礎上進行個性化解讀,喚起學生切身的生活感受,引導學生在生活感受中達成評判。進而化經典為經驗,突顯《論語》的當代文化意義。

        四、結束

        生活中如果我們用孔子的交友態度去結交朋友,就叫“周而不比”。“周”指“朋友相交以道義合”,而“比”指“以利益合”,整句話可理解為“君子團結而不勾結,小人勾結而不團結”。

        北師大教授于丹:“《論語》的真諦,就是告訴大家,怎么樣才能過上我們心靈所需要的那種快樂的生活。”(pp⑥)

        我想,能夠結交到好朋友。能和朋友快樂地相處,通過朋友不斷提高自己的修養情操,這也是一種人生真諦。

      【《選讀》第一課時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草原》課時教學設計03-13

      《祝福》課時教學設計11-24

      《草原》課時教學設計03-13

      《秋天》第一課時教學設計09-08

      《草原》第一課時教學設計10-18

      《太陽》第一課時教學設計10-18

      雷雨第一課時教學設計12-04

      《鯨》第一課時教學設計12-06

      aoe 教學設計第一課時09-02

      歡慶第一課時教學設計11-18

      久久亚洲中文字幕精品一区四_久久亚洲精品无码av大香_天天爽夜夜爽性能视频_国产精品福利自产拍在线观看
      <menuitem id="r3jhr"></menuitem><noscript id="r3jhr"><progress id="r3jhr"><code id="r3jhr"></code></progress></noscript>
        久久国产精品久久久 | 亚洲人成在线观看天堂网 | 久久免费国产視频 | 亚洲无马在线不卡 | 亚洲精品国偷自产在线99人热 | 性高湖久久久久久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