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tem id="r3jhr"></menuitem><noscript id="r3jhr"><progress id="r3jhr"><code id="r3jhr"></code></progress></noscript>

      《孔子拜師》教學設計十

      時間:2021-03-18 12:41:00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孔子拜師》教學設計十人教版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時常要開展教學設計的準備工作,借助教學設計可以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zhì)量。那么什么樣的教學設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孔子拜師》教學設計十人教版,歡迎閱讀與收藏。

      《孔子拜師》教學設計十人教版

      《孔子拜師》教學設計十人教版1

        學習目標:

        一 知識與技能

        ①認識“兼、仆”等7個生字。會寫“聞、塵”等12個生字。能正確讀寫“遠近聞名、相距、學問”等14個詞語。

        二 過程與方法

        ②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孔子拜師求學的經(jīng)過,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

        三 情感與價值觀

        ③懂得為學要勤奮、謙虛,永不滿足,為人要真誠、無私、尊敬師長。

        4 學會借助課外資料學習語文。

        學習者分析:

        學生對二千多年的孔子及老子很陌生,需要老師的教導。應該在多讀基礎上了解拜師的過程。再來體會他們的品行。

        教學重難點:懂得為學要勤奮、謙虛,永不滿足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情境導入

        談話:同學們,在兩千多年前的春秋時代,我國有一位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叫孔子(板書:孔子)讓我們隨著這段錄像一起走近孔子。

        二、初讀感知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檢查詞語掌握情況。

        指名朗讀這些詞語:日夜兼程 風塵仆仆 納悶 風餐露宿 毫無保留 傳授 佩服。(注意讀準加點字的字音)。

        2、檢查課文朗讀情況。感知課文大意。說說課文講了些什么。

        三、研讀感悟、總結(jié)

        ②讀一讀你畫的語句,把自己的感受說給同座聽。

        ③班級交流讀書感受。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①能正確讀寫“遠近聞名、相距、學問”等14個詞語。

        ②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孔子拜師求學的經(jīng)過,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

        ③懂得為學要勤奮、謙虛,永不滿足,為人要真誠、無私、尊敬師長。

        教學重難點:

        了解孔子拜師求學的經(jīng)過,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①認讀、書寫生字。

        同桌交流記憶這些生字的方法。注意“丘”與“兵”的區(qū)別,“塵”上面“小”字的寫法。然后練習寫生字。

        ②上節(jié)課,我們初讀了課文,孔子、老子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③引入:大家能通過朗讀把你的感受讀出來嗎?

        二、朗讀感悟

        ①生自由練讀。

        ②生讀自己感受深刻的語句(提醒學生讀好寫孔子和老子交往時的態(tài)度的詞語以及禮貌用語)。

        ③師引讀。

        三、演讀感悟

        ①分小組演一演。

        ②推薦小組演一演,進一步加深對孔子、老子的印象。

        抄寫詞語表中的詞語

        先議論一下哪些字寫的時候要特別注意。寫完后適當展示、指導。

        讀書匯報

        學生結(jié)合搜集的資料,班內(nèi)召開“我心中的孔子”和“我心中的老子”讀書匯報會,從多方面介紹孔子和老子(鼓勵學生引用孔子的名言)。

        四、總結(jié)

        孔子、老子是我國的大思想家,他們創(chuàng)立的儒家學說,是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精華。

        板書:

        17、孔子拜師

        遠近文明 風餐露宿

        總覺 不夠 日夜兼程 學無止境

        上前行禮

        課后反思:

        通過學習,達到了預想不到的效果。對字詞掌握很好,理解了課文內(nèi)容,也懂得了孔子、老子的 為學要勤奮、謙虛、等品行。

      《孔子拜師》教學設計十人教版2

        【學習目標】

        ①認識“兼、仆”等7個生字。會寫“聞、塵”等12個生字。能正確讀寫“遠近聞名、相距、學問”等14個詞語。

        ②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孔子拜師求學的經(jīng)過,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

        ③懂得為學要勤奮、謙虛,永不滿足,為人要真誠、無私、尊敬師長。

        【課前準備】

        ①學生讀課文,畫出生字。

        ②自制生字詞卡片。

        ③搜集孔子、老子的有關資料。

        第一課時

        緊扣課題,引入新課

        ①教師提示課題:17、孔子拜師。

        ②感悟題意。

        a。用自己的話把題中暗含的意思表達出來(年輕的孔子拜學問淵博的老子為師,學知識,學做人)。

        b。扣題質(zhì)疑。

        估計學生質(zhì)疑:孔子是怎樣的人?他為什么要拜師?怎樣拜師?

        初讀課文,識字學詞

        ①認讀生字。

        a。同桌互相檢查生字的認讀情況。

        b。指名認讀生字。

        ②給生字找“朋友”。

        a。給這些生字組詞。

        b。讀詞語。

        細讀課文,解難釋疑

        ①孔子是怎樣的人?

        學生結(jié)合教材中的“資料袋”及課前搜集的相關資料研讀課文。

        ②孔子為什么拜師?怎樣拜師?

        學生結(jié)合課文相關語句來理解。

        課件重點出示:

        a。曲阜和洛陽相距上千里,孔子風餐露宿、日夜兼程,幾個月后,終于走到了洛陽。

        b。曲阜到洛陽相距很遠,孔子走了幾個月,才走到了洛陽。

        比較這兩句話,有什么不同?

        從第一句話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課外作業(yè)

        ①把自己喜歡的句子抄寫下來。

        ②摘抄孔子、老子的名言。

        第二課時

        復習詞語

        ①卡片抽讀。教師將詞語卡片隨機抽出,指名學生認讀。

        ②組內(nèi)檢測。小組內(nèi)模仿教師的方法,互相檢查詞語的掌握情況。

        朗讀感悟

        ①自由讀課文,把自己感觸最深的部分讀給同桌聽。

        ②展示讀課文,同桌互讀互聽,互提意見。

        ③表演讀課文,把文中易演的內(nèi)容在朗讀的同時加進動作。

        ④品讀升華。聽了剛才的朗讀,你對孔子、老子又有哪些新的認識?

        指導書寫

        ①請學生當“小老師”,指出書寫生字的注意點,如,“迎”字不要多一點,“塵”字上面的“小”不要帶鉤。

        ②請書法好的學生到田字格內(nèi)范寫生字,注意生字的結(jié)構特點。“仆、授”等字左右結(jié)構,左窄右寬。

        ③學生寫字并寫詞語。

        布置實踐活動

        ①活動總動員。孔子、老子創(chuàng)立的儒家文化是中華文化的精華。中華傳統(tǒng)文化像一座巨大的寶庫,讓我們開展一次活動,去了解一下生活中的傳統(tǒng)文化,去感受一下這豐富多彩的傳統(tǒng)文化。

        ②活動籌備。

        a。命名。根據(jù)教材提示,你想了解生活中的哪些傳統(tǒng)文化?學生根據(jù)自己準備了解的內(nèi)容給本次活動命名。

        b。組織。自由組成合作小組,推薦一名同學擔任組長。

        ③擬定活動計劃。由組長組織討論,共同擬定本次活動的計劃。

        ④交流活動計劃。

        課外作業(yè)

        按照商定的計劃開展活動。

      《孔子拜師》教學設計十人教版3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孔子拜師求學的經(jīng)過,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

        2.懂得為學要勤奮、謙虛,永不.滿足;為人要真誠、無私,尊敬師長。增強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3.學會借助課外資料學習語文。

        教學重點

        了解孔子拜師求學的過程,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

        教學難點

        懂得為學要勤奮、謙虛、永不滿足,為人真誠無私、尊敬師長。

        課前準備

        1.多媒體課件。

        2.“我心中的孔子”“我心中的老子”表格。

        第一課時

        情景導入

        1.談話:

        同學們,在兩千多年前的春秋時代,我國有一位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叫孔子

        (板書:孔子,并正音:子讀zi)

        2.學生展示搜集的孔子資料:聽了有關孔子的介紹,你想說些什么?

        3.引入:為什么孔子能成為一位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學了《孔子拜師》這篇課文,就能揭開這個秘密。(放動畫朗讀)

        初讀感知

        1.初讀課文,感知課文大意:課文講了些什么?

        2.尋求答案,找找孔子拜師的原因。

        研讀感悟

        1.孔子和老子給我們留下很深的印象,請你用“──”標出文中讓你感動的句子,并在文中注一注你的感受。

        2.讀一讀你畫的語句,把自己的感受說給小組內(nèi)的同學聽一聽!

        3.班級交流讀書感受。

        (1)談孔子

        ①他總覺得自己的知識還不夠淵博,三十歲的時候,他離開家鄉(xiāng)曲阜,去洛陽拜大思想家老子為師。

        ②曲阜和洛陽相距上千里,孔子風餐露宿,日夜兼程,幾個月后,終于走到了洛陽。

        ③孔子想: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訪的老師吧!于是上前行禮……

        ④孔子連忙說:“學生孔丘,特地來拜見老師,請收下我這個學生。”

        ⑤學習是沒有止境的。

        ⑥從此,孔子每天不高老師左右,隨時請教。

        (2)談老子

        ①“你就是孔丘啊,聽說你要來,我就在這兒迎候。研究學問你不比我差,為什么還要拜我為師呢?”

        ②老子也把自己的學問毫無保留地傳授給了他。

        (3)學生根據(jù)交流綜合談對孔子、老子的印象。

        4.演讀。

        拓展活動

        學生結(jié)合搜集的資料,班內(nèi)分小組編寫一篇題為“我心中的孔子”和“我心中的老子”的小文章。

        1.自由分組:學生根據(jù)自己的愛好、特點選擇伙伴和標題組成學習合作小組。

        2.明確責任:各小組推薦一名同學作組長,具體負責本小組的活動。

        3.代表朗讀本小組小文章。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孔子拜師求學的經(jīng)過,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

        2.懂得為學要勤奮、謙虛,永不.滿足;為人要真誠、無私,尊敬師長。增強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3.學會借助課外資料學習語文。

        教學重點

        了解孔子拜師求學的過程,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

        教學難點

        懂得為學要勤奮、謙虛、永不滿足,為人真誠無私、尊敬師長。

        課前準備

        1.多媒體課件。

        2.“我心中的孔子”“我心中的老子”表格。

        第一課時

        情景導入

        1.談話:

        同學們,在兩千多年前的春秋時代,我國有一位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叫孔子

        (板書:孔子,并正音:子讀zi)

        2.學生展示搜集的孔子資料:聽了有關孔子的介紹,你想說些什么?

        3.引入:為什么孔子能成為一位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學了《孔子拜師》這篇課文,就能揭開這個秘密。(放動畫朗讀)

        初讀感知

        1.初讀課文,感知課文大意:課文講了些什么?

        2.尋求答案,找找孔子拜師的原因。

        研讀感悟

        1.孔子和老子給我們留下很深的印象,請你用“──”標出文中讓你感動的句子,并在文中注一注你的感受。

        2.讀一讀你畫的語句,把自己的感受說給小組內(nèi)的同學聽一聽!

        3.班級交流讀書感受。

        (1)談孔子

        ①他總覺得自己的知識還不夠淵博,三十歲的時候,他離開家鄉(xiāng)曲阜,去洛陽拜大思想家老子為師。

        ②曲阜和洛陽相距上千里,孔子風餐露宿,日夜兼程,幾個月后,終于走到了洛陽。

        ③孔子想: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訪的老師吧!于是上前行禮……

        ④孔子連忙說:“學生孔丘,特地來拜見老師,請收下我這個學生。”

        ⑤學習是沒有止境的。

        ⑥從此,孔子每天不高老師左右,隨時請教。

        (2)談老子

        ①“你就是孔丘啊,聽說你要來,我就在這兒迎候。研究學問你不比我差,為什么還要拜我為師呢?”

        ②老子也把自己的學問毫無保留地傳授給了他。

        (3)學生根據(jù)交流綜合談對孔子、老子的印象。

        4.演讀。

        拓展活動

        學生結(jié)合搜集的資料,班內(nèi)分小組編寫一篇題為“我心中的孔子”和“我心中的老子”的小文章。

        1.自由分組:學生根據(jù)自己的愛好、特點選擇伙伴和標題組成學習合作小組。

        2.明確責任:各小組推薦一名同學作組長,具體負責本小組的活動。

        3.代表朗讀本小組小文章。

      《孔子拜師》教學設計十人教版4

        一:熱身運動

        師:同學們,咱們上課之前先來個熱身運動,把你積累的孔子名言跟大家分享吧。

        生匯報交流

        二:讀課題

        師:知道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傻囊馑紗?意思是說三個人在一起,其中一定有值得我學習的人。孔子是這么說的,也是這么做的。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17課孔子拜師(學生齊讀)

        師:課題為什么用拜師,而不用求師、認師呢?(出示課件)說文解字說拜者,服之甚也。服,崇敬、佩服。甚,到了極點。誰在讀課題(出示課件)

        學生讀課題

        師:聽出來了,孔子對老子十分的尊敬。我們帶上動作齊讀課題。

        師生帶動作齊讀課題

        三:聽寫生字

        師:學習課文之前,我們先來聽寫本課的生字。

        聽寫生字風塵仆仆學無止境等候傳授

        師評議

        四:學習課文

        (一)師:孔子拜老子為師,師板書老子,關于老子,你知道多少?可以看看老師給你們的資料。

        學生匯報

        師:老子的學問淵博,孔子對他佩服到了極點,所以千里迢迢的來到洛陽拜他為師,孔子是怎樣拜師的呢?打開課文67頁,小聲讀第三段,畫出最能體現(xiàn)孔子拜師艱辛的詞語。

        學生小聲讀課文

        師:誰能說說最能體現(xiàn)孔子拜師艱辛的詞語。

        生:風餐露宿日夜兼程

        (師板書)請跟老師書空

        師:這些詞語寫出了孔子求知路上的不易。聽(出示課件)風聲、雨聲、雷聲。

        學生認真聽

        師:假如你是孔子,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你會怎么做?

        生:我會懷著永遠不放棄的希望向前走著,去洛陽拜師。

        師:又是風來又是雨,孔子你停一停,好嗎?

        生:不好,早點見到老師,就能學到更多知識。

        師:天黑了,孔子你停一停,好嗎?

        生:不好,我得趕路。

        師:困了,孔子你怎么不睡覺啊?

        生:我在樹上打個盹就行了。(全場笑)

        師:餓了,孔子你怎么不吃飯啊?

        生:我會去樹林里找野果子吃。

        師:求學艱辛啊,像這樣白天趕路晚上也在趕路,就是哪個詞?

        生齊說:日夜兼程。

        師:像這樣頂風吃飯在露天睡覺,哪個詞語表達了這個意思?

        生齊說:風餐露宿。

        師:帶著你的理解和感受,誰能把這兩個詞語讀一讀。

        指兩名學生讀

        師:現(xiàn)在,老師把這兩個詞語送到句子中去,(出示課件)誰會讀這個句子?

        生(朗讀):曲阜和洛陽相距上千里,孔子風餐露宿,日夜兼程,幾個月后,終于走到了洛陽。

        師:她讀得怎么樣?

        生:我覺得她讀得好,因為她把“兼”讀得急,看出很辛苦。

        生:我從“兼”字感到孔子日夜趕路,很急、很辛苦。

        師:那你讀一讀。(學生朗讀。)還有誰來讀?

        (一位學生站起來朗讀)

        師:她讀得怎樣?

        生:我覺得她讀得很好,因為她把“終于”讀得很重,說明孔子很高興。

        生:因為孔子終于走到洛陽,可以見到老師,很高興,所以我讀得響。

        師:好,只要你想得有道理,愛怎么讀就怎么讀。請同學們自由朗讀這兩句。

        學生自由朗讀

        (二)師:孔子歷盡艱辛,終于走到了洛陽。師生見面,有一段非常生動的對話,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中描寫孔子和老子對話的片段,把你喜歡的句子畫出來,多讀幾遍。

        師:誰能夠把你喜歡的句子讀一讀呢?

        (指名讀)師:你喜歡讀誰的話?你呢?

        一生讀孔子的話,一生讀老子的話。兩個學生分角色讀(兩組)

        師:請你再來讀讀老子說的第一句話。生1讀

        生2讀(生2):你是——(學生拖長音,讀出疑問的語氣。)

        師:你們喜歡誰的讀法?

        生3:應該帶有疑問的心情(語氣),所以要拖長音,表示我不認識,他怎么認識我?所以“你是——”

        三位學生分別帶著疑問來讀一讀

        師:好,讀出了標點符號。標點符號是無聲的語言,這里的破折號“——”表示疑問。你喜歡誰的話?

        師:誰再來讀一讀你喜歡的句子,可以是其中的一句或者兩句。

        生4:我喜歡孔子的,“學習是沒有止境的。您的學問淵博,跟您學習,一定會大有長進的。”

        師:可是老師有時明白,有時不明白,把老子的知識學完了,學習就到頭了嗎?

        生4:知識很多,永遠學不完。

        師:現(xiàn)在是三年級——

        生4:還要讀四年級,三年后讀中學,再讀大學。

        生5:還要考博士。

        師:學習就完了嗎?

        生6:還要考研究生。

        師:是啊,工作了,還要學習,這就叫——

        生(齊):學無止境。(老師板書)

        師:誰能讀讀這句話?

        指名讀、齊讀(讀出知識的浩瀚無邊)

        師:你還特別喜歡那句話?

        生1讀:老人家,您就是老聃先生吧?

        師:非常好,非常有禮貌,彬彬有禮,有禮有節(jié),值得大家學習。

        生2:學生孔丘,特地來拜見老師,請收下我這個學生吧。

        師:求知心切呀。

        生3:你就是仲尼啊,聽說你要來,我就在這迎候。研究學問你不比我差,為什么還要拜我為師呢?

        師:這個老子真高興,因為他終于見到了孔子。我們來看,句子中有一個詞:迎候,什么是迎候。迎(學生接)迎接、侯(生接)等候。合起來,迎候的意思是?

        生說

        師:像這樣理解一個詞語中的一個字就能理解整個詞語的意思,是一種非常好的'辦法。老子,您老已經(jīng)70多歲了,請您坐在車上等候可以嗎?

        生:不行,我坐在車上等候,表示我對你的不尊重。

        師:多么謙和、知禮的老子呀!假如你就是老子,你會怎樣迎候孔子?

        指生上臺表演(他會怎么說怎么做)

        師:咱們現(xiàn)在要在現(xiàn)孔子和老子見面時的情景,分角色表演,我們同坐兩個先試一試。

        學生試著表演,師相機指導。請一組上臺匯報。

        師:當時的情景是這樣的:在洛陽城外。。。。。。上前行禮,問道:學生表演。

        (三)第三段

        師:從此以后,老子怎么教?孔子怎么學?默讀課文的第三自然段

        師:孔子是怎么學的?

        生(朗讀):從此,孔子每天不離老師左右,隨時請教。

        師:如果用課后孔子的名言來說,孔子怎么學?

        生:溫故而知新。

        生: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學習知道及時復習鞏固,真了不起。

        生: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實事求是,沒有不懂裝懂,學得實在。

        師:老子怎么教?

        生(朗讀):老子也把自己的學問毫無保留地傳授給他。

        師:真是無私呀,不怕孔子超過他。老子還會怎么教?

        生:老子一絲不茍地教孔子,一下也不會覺得孔子很煩。

        生:老子一字不露地教孔子。

        生:老子一心一意地教孔子。

        生:老子專心致志地教孔子。

        師:我們來齊讀這句話。老師領讀,孔子怎么學?生讀

        老子怎么教?生接讀

        (四)師:想不想夸夸他們呀?

        生:孔子的學問很淵博,我尊敬他、佩服他!

        生:我夸老子:老子非常無私,毫無保留地教,不怕孔子超過他。

        生:我夸孔子:他勤學好問,又謙虛。

        生:我夸孔子:孔子的學問已經(jīng)遠近聞名,還去拜師,值得我們學習。

        師:對古人的贊美,可以用一副對聯(lián)——(板書)“孔子拜師學無止境,老子授徒毫無保留”現(xiàn)在要把上下聯(lián)的后四個字換一換,你認為可以用什么詞語?上聯(lián)——

        生:隨時請教謙虛好學勤學好問專心致志謙虛謹慎

        師:下聯(lián)——

        生:一字不露一心一意一絲不茍專心致志不厭其煩

        師:橫批——

        生:虛心接受流傳千古專心致志敬佩敬重

        師:帶著崇敬的心情齊讀對聯(lián)

      《孔子拜師》教學設計十人教版5

        一、交流資料,導入新課

        1、談話:今天我們教室里來了很多老師,大家都以燦爛的笑臉表示對他們最真誠的歡迎。這讓我想起《論語》中的一句話:有朋自遠方來,不亦說乎?知道《論語》這部書中記錄了誰的言行嗎?

        (板書:孔子)

        2、交流:關于孔子,你還知道些什么?(學生課外收集資料)

        同學們能通過問父母、上網(wǎng)查找、看書等多種途徑了解信息,可見大家掌握了一定的學習方法。下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課后資料袋中對孔子的介紹,你還能記住哪些有價值的信息。

        教師小結(jié):一個人能稱為“家”不簡單,孔子卻同時譽為兩個“家”:思想家和教育家,而且是“偉大的”,那就更了不起了。孔子為什么會有如此成就呢,學了今天這篇課文可能會有所啟發(fā)。

        (板書:拜師)

        你看到這個課題,有什么問題想問嗎?

        (板書:向誰、為什么、去哪里、怎樣)

        這些問題的答案都在文章中,相信你們只要用心讀書,一定能把這些問題解決。

        二、初讀課文,讀準讀通

        1、自讀課文

        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讀書時,把生字讀準,把句子讀通順,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

        2、掃清文字障礙。

        看黑板,剛才在同學們讀書時老師發(fā)現(xiàn)有些詞語把同學們給難住了,我們一起把它讀準了。

        等候 止境 傳授 佩服 納悶 品行 曲阜

        風餐露宿 日夜兼程 風塵仆仆

        課文中還出現(xiàn)了一些名字,是不是把你們搞糊涂了呢?

        出示: 孔子 孔丘 仲尼

        老子 老聃

        這到底是幾個人呢?

        師: “子”是當時特別有學問的人才能用的尊稱,可見孔子、老子是學問頗深的人。為什么孔子自稱為孔丘,而老子卻稱他為仲尼呢?古人有姓、有名、有字,在名和字的使用上是有講究的。自己稱自己時,用名不能用字,以表示謙虛有禮。對別人就不能直接稱呼名,而要用字,這也表示謙虛有禮。

        3、再次讀文,說說主要內(nèi)容。

        攔路虎被我們解決了,請你再讀課文,說說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方法:

        a、指名試說。

        b、出示:孔子(什么時候)(為什么)拜(誰)師。

        也許拓展課題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概括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

        生:孔子三十多歲的時候,因為他覺得自己的知識還不夠淵博,所以拜老子為師。

        我們通過拓展課題的方法將文章主要內(nèi)容說得完整而有條理,這個方法不錯,以后我們可以嘗試著使用。

        三、交流已知道的問題。

        有些問題比較淺顯,你能馬上回答出來嗎?孔子向誰拜師?

        (板書:老子)

        你對老子有多少了解呢?原來老子是個這么了不起的人物,難怪孔子要向他拜師呢!

        孔子去哪里拜師呢?你從文中找到答案了嗎?

        孔子為什么要拜師,他是怎樣拜師的,這兩個問題是這節(jié)課我們重點要解決的問題。下面,讓我們走進文章的第一段,你知道孔子為什么為什么要拜師嗎?

        四、讀中感悟,學習品行

        (一)、學習第一段。

        1、指名讀。

        2、孔子為什么要拜師呢?你能找出有關的句子讀讀嗎?

        孔子的知識真的不夠淵博嗎?誰能談談自己的理解。

        什么樣才是遠近聞名,那孔子只是一名老師憑著什么而遠近聞名呢?

        是啊,他學問淵博,人們都愿拜他為師,可是孔子卻覺得自己不夠淵博,可以看出什么?(可以看出孔子謙虛好學)

        (板書:謙虛好學)

        (二)、學習第二段

        1、正是因為孔子謙虛好學,所以他毅然選擇了遠離家鄉(xiāng)去拜師,他是怎樣拜師的呢?拜師的過程一帆風順嗎?請同學們輕聲讀課文第二自然段,劃出孔子拜師艱辛的詞語。

        學生畫:(日夜兼程、風餐露宿、風塵仆仆、終于)

        師:這些詞語都寫出孔子拜師一路艱辛。你們能想象一下孔子這一路上都遇到了哪些困難嗎?

        師:假如你們現(xiàn)在就是孔子,會怎么做?

        生:我會懷著永遠不放棄的希望向前走著,去洛陽拜師。

        師:又是風來又是雨,孔子你停一停,好嗎?

        生:不好,早點見到老師,就能學到更多知識。

        師:天黑了,孔子你停一停,好嗎?

        生:不好,我得趕路。

        師:困了,孔子你怎么不睡覺啊?

        生:我打個盹就行了。

        師:餓了,孔子你怎么不吃飯啊?

        生:我會去樹林里找野果子吃。

        師:白天趕路晚上趕路,就是哪個詞?

        生:日夜兼程。

        師:在露天吃飯在露天睡覺,就是哪個詞?

        生:風餐露宿。

        老師此時也被孔子拜師的執(zhí)著精神打動了,我想用動情的朗讀,讀出對孔子的敬佩之情。同學們閉上眼睛,想像你會看到怎樣的孔子出現(xiàn)在你的腦海中?(師范讀)

        此時的孔子站在你面前會是什么樣?書中的一個詞語概括得非常好——風塵仆仆。你理解“風塵仆仆”的意思嗎?你是用什么方法知道它的意思呢?

        小結(jié):不知不覺中我們就理解了“日夜兼程”、“風餐露宿”和“風塵仆仆”的意思,理解詞語的方法也是多種多樣的,簡單的詞語可以通過字面理解,“風塵仆仆 “這個詞通過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 “日夜兼程”、“風餐露宿”通過合理的想象進行了理解。同學們可以在今后的學習中靈活地運用這些方法。

        你們想讀讀這句話嗎?

        指導朗讀:

        (a)孔子在拜師過程中歷經(jīng)千辛萬苦,讓我們一起來讀出孔子拜師的艱辛。

        (b)孔子戰(zhàn)勝了種種困難,再讓我們讀出孔子的頑強意志。

        (c)孔子終于到達了目的地,讓我們讀出孔子的高興心情。

        2、(出示插圖)好學的孔子終于來到了洛陽,你能看懂圖中所畫的內(nèi)容嗎?

        生:孔子來到洛陽向老子行禮拜師。

        師:拜是古代的一種禮節(jié),不同的場合拜的方式也不同,在這樣的場合,要把左手放在右手的外側(cè),身體前傾,頭略低于手。

        師:現(xiàn)在請你輕輕地起立,讓我們走入文本,隨著孔子去思、去想、去做。

        曲阜和洛陽相距上千里呀,孔子一路上風餐露宿、日夜兼程,風塵仆仆地趕來,此時此刻他看見洛陽城外,一位七十多歲的老人在迎候著他,這就是他尊敬的老師呀。讓我們隨著孔子深深地一拜。(引導學生做拜的動作)

        師:在這一拜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我感覺孔子拜師的心意很真摯,他很想拜老子為師,他是個很懂禮貌的人,他很尊敬老子,并想跟他好好地學習。

        師:孩子們,就將你們感受到的這些融入到課文的朗讀之中吧!請你輕輕地坐下,同桌讀讀老子與孔子的這段對話,把當時兩位圣人見面的情景再現(xiàn)。

        學生自由練習,然后請同學分角色朗讀,直接讀人物語言。

        你是——(學生拖長音,讀出疑問的語氣。)

        師:你為什么要這樣讀?

        生:因為他(老子)不知道孔子是誰,所以老子是問“你是——”

        小結(jié):會讀書的同學,能讀出標點符號所包含的意思。標點符號是無聲的語言,這里的破折號“——”表示疑問。

        3、出示帶有“迎候、等候”的對話。

        你們發(fā)現(xiàn)這兩個句子中的一組近義詞了嗎?這兩個詞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調(diào)換位置讀一下,感覺合適嗎?

        小結(jié):可見作者用詞之準確,我們“讀書須用意,一字值千金呀!

        4、孔子說“學習是沒有止境的。您的學問淵博,跟您學習,一定會大有長進的。”

        師:可是老師不明白,把老子的知識學完了,學習不就到頭了嗎?

        生:知識很多,永遠學不完。

        師:你在生活中看到過學習是沒有止境的人嗎?

        小結(jié):學習是沒有止境的,有的同學學習已經(jīng)很好了仍然很勤奮,爸爸媽媽工作了還在學習,有的爺爺奶奶還在上老年大學呢!你能把這句話換個成語來說嗎?

        (板書:學無止境)

        “學無止境”是孔子對學習的態(tài)度,他向老聃學習禮教;向萇弘學習樂理;向師襄學習彈琴,向郯子請教官制。他常說“學無常師”也就是說學習是沒有固定的老師的,“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保彩撬岢鰜淼摹?/p>

        五、總結(jié)提煉,升華情感

        1、拜師成功后,老子是怎么教授?孔子怎么學?

        生(朗讀):從此,孔子每天不離老師左右,隨時請教。

        師:做到了虛心好學。

        生:老子也把自己的學問毫無保留地傳授給他。

        師:當孔子隨時隨地向老子請教,老子會厭煩嗎?當孔子打破砂鍋問到底,老子會怎樣做?這種不知疲倦,有耐心地把知識傳授給別人,叫“誨人不倦”。

        (板書:誨人不倦)

        2、今天我們透過課文的語言文字,走進了孔子,認識了老子,現(xiàn)在我們要穿越時空的隧道,與古人進行零距離接觸。請你選擇一個方面,說一句或幾句話。說話訓練:

        a、我想對孔子說:

        b、我想對老子說:

        c、我想對孔子和老子說:

        師:對兩位圣人的贊美,老師為他們送上一副對聯(lián)——上聯(lián)是“孔子拜師虛心好學”,下聯(lián)是“老子授徒誨人不倦”,橫批是——學無止境。

        同學們,孔子的虛心好學、老子的誨人不倦被世人稱頌,正是他們做到了學無止境,才學識淵博,得到后人的敬仰。來,請大家拿起課本,朗讀最后兩個自然段,讀出對兩位圣人的敬佩。

        六、推薦作業(yè),課后延伸

        同學們,正因為孔子老子的高尚品格,受到了人們的佩服與敬重。孔子門下有許多的弟子,他的弟子把他的言行記錄了下來,編成了《論語》。而老子撰寫的《道德經(jīng)》,這兩本書對后世都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如一條大河源遠流長,希望這堂課能夠給你打開一扇窗。對圣人的了解不能隨課文結(jié)束而停止,課后大家繼續(xù)搜集有關孔子和老子的文化精髓,進一步感受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魅力。

      《孔子拜師》教學設計十人教版6

        【教學目標】

        1、會認7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遠近聞名、相距、學問、風塵仆仆、納悶、迎候、等候、止境、長進、請教、保留、傳授、敬重、品行”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了解孔子拜師的經(jīng)過,激發(fā)對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崇敬之情。

        4、積累課文中的好詞佳句,能用、聯(lián)系生活或結(jié)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詞句的意思。

        【教學重點】

        1、認寫生字。

        2、流利地朗讀課文,了解孔子拜師的經(jīng)過。

        【教學難點】

        體會重點詞句的意思。

        【課時安排】

        3課時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生字詞語卡片、孔子及老子的圖片及資料;

        學生準備:課前收集了解孔子和老子的資料。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引入課題,交流資料

        1、師引入課題:

        問:通過預習,了解到課文中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生答:孔子拜老子為師的事。

        2、老子是我國歷史上了不起的思想家,孔子則是我國最偉大的教育家,誰對他們有所了解,趕緊介紹給大家。

        3、生介紹。(再介紹過程中分別出示“老聃”、“孔丘”,并認記“丘”。)

        4、看來孔子和老子都是非常有學問,了不起的大學者。那為什么孔子會拜老子為師呢?讓我們帶著這個問題一起到課文中去了解。

        二、初讀課文,理清脈絡

        1、生自讀課文,說說讀懂了哪段?這部分主要講的什么?

        2、生匯報交流,師總結(jié):

        孔子絕意拜師-歷盡艱辛前往洛陽拜師-認真求學-受到人們的敬重

        3、問題探究,引入對全文的品讀:

        師提問:人們敬重孔子和老子的什么品行?從課文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來?

        生思考、交流。

        三、細讀課文,品讀詞句

        1、齊讀一段,提問思考:

        ⑴ 老師提出閱讀要求:

        課文一來就向我們介紹了孔子當時的地位及拜師的原因,齊讀第一段,邊讀邊思考。

        ⑵ 有了這些了解之后,你覺得孔子怎么樣?

        ⑶ 自己再讀第一自然段,看你還能有什么了解和收獲。

        2、反復品讀,揣摩詞句:

        ⑴ 師引入:

        決定拜師以后,孔子便毅然趕往洛陽,一路上歷盡艱辛,孔子最終來到洛陽,拜師成功了嗎?我們一起細細地讀一讀第二自然段。

        ⑵ 提問:這一段寫得很詳細,用詞十分準確,請你自己反復地讀一讀、品一品,看看哪些詞語讓你最感動,哪些地方讓你感受最深刻。再結(jié)合書上的內(nèi)容,看你能不能說說詞語的意思。

        ⑶ 生讀文、勾畫、體會、交流:

        ① 重點詞語理解:

        風餐露宿:這個詞語一般用來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艱苦,說明孔子一路上的艱辛。

        日夜兼程:不分白天黑夜地趕路,表明孔子求知若渴的急切心情。

        終于:曲阜和洛陽“相距上千里”,路途十分遙遠,因此用終于。

        提問:為什么如此艱辛,孔子仍要不遠千里去拜師呢?你從這些感受到孔子都有哪些優(yōu)秀的品質(zhì)?

        ② 分角色朗讀對話,說一說通過朗讀感受到他們說話都怎么樣?

        (謙虛禮貌)

        ③ 對比理解兩組近義詞的不同用法。

        學生找出這兩組近義詞:“拜訪”-“拜見”,“迎候”-“等候”。

        Ⅰ 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訪的老師吧!

        Ⅱ 學生孔丘,特地來拜見老師。

        通過對比朗讀,細細品味:“拜訪”是敬辭,“訪問”的意思,“拜見”是“拜會、會見”的意思,是從客人方面說的。

        ① 聽說你要來,我就在這兒迎候。

        ② 多謝老師等候。

        老師講解“迎候”和“等候”都是等待的意思,但“迎候”是到某個地方等候,“等候”則不表示迎接的意思。

        生體會:老子說:“我就在這兒迎候”“迎候”這個詞讓你對老子有了什么了解?

        “多謝老師等候”換成“迎候”好不好?為什么?

        3、齊讀三段:

        ⑴ 學詞“毫無保留”、“傳授”。

        ⑵ 說說通過學習了這一段,你對孔子和老子又有了什么新的了解。

        ⑶ 誰能把你從課文中了解到的對孔子和老子的認識完整地說一說,先練一練,再舉手匯報。

        三、所以課文最后一段告訴我們

        (生讀)人們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學問,也敬重他們的品行。

        四、再讀全文,再感受

        第二課時

        一、學習生字

        1、認字,并提示重點字音。

        迎yíng 等děng 品pǐn

        2、組詞競賽。

        3、學字:

        重點指導:

        塵:第一筆是豎,不是豎鉤;

        迎:沒有一撇,或一橫。

        等:中間幾橫應長短不一。

        境:右邊是“竟”。

        授:形聲字,右邊是“受”,不是“愛”。

        4、學生說說其他字應該注意些什么。

        5、練習。

        二、交流名言

        1、書上的名言:

        ⑴ 讀一讀。

        ⑵ 背一背。

        2、組交流收集到的名言,最好能簡單地說一說,這句名言想要告訴我們什么?

        3、小組推代表交流。

        第三課時

        (綜合性學習)

        一、教師激情導入

        1、我們的祖國有著五千年的文化歷史,中華文化源遠流長,你都知道我國有哪些傳統(tǒng)文化?

        2、生舉手匯報。

        3、進一步指出:傳統(tǒng)文化不一定都是很古的,我們的生活中就有許多博大精深、豐富多彩的傳統(tǒng)文化,它就在我們身邊,并影響著我們的生活。

        4、設疑進入課文中提示:

        到底都有哪些呢?課文中給我們例舉了。

        二、自學綜合性學習

        1、自己讀一讀綜合性學習的內(nèi)容,你覺得提示了哪幾個方面?請用筆作上記號。

        2、匯報交流。(師:板書分類)

        3、師生擴展開再說一說。

        三、確定目標,準備開展綜合性活動

        1、設想開展活動的方式:

        ⑴ 學生說一說。

        ⑵ 教師建議。

        2、組成活動小組:

        ⑴ 自我選擇合作伙伴,確定負責人。

        ⑵ 確定活動目標。

        ⑶ 擬定活動計劃:

        ① 確定內(nèi)容。

        ② 確定活動方式。

        ③ 確定哪位同學負責哪一部分。

        ④ 設計出活動計劃。

      《孔子拜師》教學設計十人教版7

        【學習目標】

        1、認識“兼、仆”等7個生字。會寫“聞、塵”等12個生字。能正確讀寫“遠近聞名、相距、學問”等14個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孔子拜師求學的經(jīng)過,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

        3、懂得為學要勤奮、謙虛,永不滿足,為人要真誠、無私、尊敬師長。

        【課前準備】

        1、學生讀課文,畫出生字。

        2、自制生字詞卡片。

        3、搜集孔子、老子的有關資料。

        第一課時

        一、緊扣課題,引入新課

        1、教師提示課題:17、孔子拜師。

        2、感悟題意:

        ⑴用自己的話把題中暗含的意思表達出來(年輕的孔子拜學問淵博的老子為師,學知識,學做人)。

        ⑵扣題質(zhì)疑:

        估計學生質(zhì)疑:孔子是怎樣的人?他為什么要拜師?怎樣拜師?

        二、初讀課文,識字學詞

        1、認讀生字:

        ⑴同桌互相檢查生字的認讀情況。

        ⑵指名認讀生字。

        2、給生字找“朋友”:

        ⑴給這些生字組詞。

        ⑵讀詞語。

        三、細讀課文,解難釋疑

        1、孔子是怎樣的人?

        學生結(jié)合教材中的“資料袋”及課前搜集的相關資料研讀課文。

        2、孔子為什么拜師?怎樣拜師?

        學生結(jié)合課文相關語句來理解。

        課件重點出示:

        ⑴曲阜和洛陽相距上千里,孔子風餐露宿、日夜兼程,幾個月后,終于走到了洛陽。

        ⑵曲阜到洛陽相距很遠,孔子走了幾個月,才走到了洛陽。

        比較這兩句話,有什么不同?

        從第一句話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四、課外作業(yè)

        1、把自己喜歡的句子抄寫下來。

        2、摘抄孔子、老子的名言。

        第二課時

        一、復習詞語

        1、卡片抽讀。教師將詞語卡片隨機抽出,指名學生認讀。

        2、組內(nèi)檢測。小組內(nèi)模仿教師的方法,互相檢查詞語的掌握情況。

        二、朗讀感悟

        1、自由讀課文,把自己感觸最深的部分讀給同桌聽。

        2、展示讀課文,同桌互讀互聽,互提意見。

        3、表演讀課文,把文中易演的內(nèi)容在朗讀的同時加進動作。

        4、品讀升華。聽了剛才的朗讀,你對孔子、老子又有哪些新的認識?

        四、指導書寫

        1、請學生當“小老師”,指出書寫生字的注意點,如,“迎”字不要多一點,“塵”字上面的“小”不要帶鉤。

        2、請書法好的學生到田字格內(nèi)范寫生字,注意生字的結(jié)構特點。“仆、授”等字左右結(jié)構,左窄右寬。

        3、學生寫字并寫詞語。

        五、布置實踐活動

        1、活動總動員。孔子、老子創(chuàng)立的儒家文化是中華文化的精華。中華傳統(tǒng)文化像一座巨大的寶庫,讓我們開展一次活動,去了解一下生活中的傳統(tǒng)文化,去感受一下這豐富多彩的傳統(tǒng)文化。

        2、活動籌備。

        ⑴命名。根據(jù)教材提示,你想了解生活中的哪些傳統(tǒng)文化?學生根據(jù)自己準備了解的內(nèi)容給本次活動命名。

        ⑵組織。自由組成合作小組,推薦一名同學擔任組長。

        3、擬定活動計劃。由組長組織討論,共同擬定本次活動的計劃。

        4、交流活動計劃。

        六、課外作業(yè)

        了解孔子其他方面的資料,論著等。

      《孔子拜師》教學設計十人教版8

        教學目標:

        1、會認7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了解孔子拜師的經(jīng)過,激發(fā)對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崇敬之情。

        4、積累課文中的好詞佳句,能用查字典、聯(lián)系生活或結(jié)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詞句的意思。 教學重難點:了解孔子拜師的過程,體會孔子謙虛好學、老子誨人不倦的品行,并在讀懂故事的基礎上對孔子和老子對簡答的評價。

        一、談話:同學們,今天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位了不起的古人,他是誰呢?你們看。 書上的資料袋一句話來評價孔子?

        投影:孔子是我國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我們把這句話讀一讀。

        二、揭示課題,質(zhì)疑問難

        1、揭題:今天,我們就學習一篇有關他的故事,更深入地來了解他。

        板書:孔子拜師。生齊讀課題。

        2、正音:“子”是古代對有學問的人的尊稱,要讀第三聲。跟老師讀 “孔子”。、3、全班齊讀生字詞。

        指名分段讀課文,師正音

        想一想,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歸納課文的敘述順序:決定拜師——不怕艱辛去拜師——認真求學——受到人們敬重

        這樣就把孔子拜師的經(jīng)過說清楚了,我們在寫作的時候也要這樣把事情的經(jīng)過介紹清楚。

        4、那孔子是個怎樣的人呢?請同學們快速瀏覽課文,想一想,孔子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孔子:謙虛、好學、有禮。

        請大家默讀課文,找一找,你從哪些地方體會到孔子的這些品質(zhì),并在書上寫一寫你的感受?

        四、研讀課文,體會情感

        一、研讀孔子

        (一)、第一段

        因為孔子覺得自己的知識不夠淵博,所以才要去拜師。

        師:“淵博”是什么意思? 板書:淵博

        他是不是真的知識還不夠淵博呢?誰來說說,你從哪里讀懂的?

        和“聞名”意思相近的詞有哪些呢?

        小結(jié):是啊,孔子已經(jīng)是遠近聞名的老師了,卻還要去拜師,他多么好學啊!

        (二)、曲阜和洛陽相距上千里,孔子風餐露宿,日夜兼程,幾個月后,終于走到了洛陽。 孔子拜師過程中非常不容易,你又是從哪里詞語體會到的呢?

        a、“相距上千里”說明路途遙遠。(出示地圖)講解長度單位“里”:別看地圖上好像不遠,實際上孔子要走大約50萬米。你們平時在操場上跑一圈兩圈有什么感覺?孔子要走的路程相當于學校操場2500圈。

        表示距離很遠很遠的還有哪些詞:遙遠、千里迢迢、迢迢千里……

        b、風餐露宿、日夜兼程是什么意思呢?

        c、填補文本空白:想一想,孔子走這么長的路,可能遇到什么困難?如果你是孔子,你又是怎樣的克服?

        兩個成語都可以讓我們想到了豐富的畫面,我們在寫作的時候也要學會運用積累的成語。 ⑦ “終于”說明他好不容易才走到了洛陽。

        ⑧想象情景:幾個月后,孔子終于走到了洛陽,這時孔子會是什么樣呢?用書中的一個成語來說就是(風塵仆仆)

        ⑨有感情朗讀:孔子堅持不懈,終于走到了洛陽,真是“功夫不負有心人”啊!我們把這句話讀一讀。

        (三)

        1、 孔子說的這一句“學習是沒有止境的”,你是怎么理解的?

        概括為“學無止境”。

        可是老師有時明白, 有時不明白, 把老子的知識學完了, 學習就到頭了嗎? 生:知識很多,永遠學不完。 師:現(xiàn)在是三年級—— 生:還要讀四年級,三年后讀中學,再讀大學。 生:還要考博士。 師:學習就完了嗎? 生:還要考研究生。 師:是啊,工作了,還要學習,這就叫—— 生(齊) :學無止境。

        能不能聯(lián)系實際說一說,你身邊還有誰也在不斷地學習?

        (四)

        從此,孔子每天不離老師左右,隨時請教。

        孔子是怎么學的?

        如果用課后孔子的名言來說,孔子怎么學?

        二、研讀老子。

        那作為孔子要拜訪的老師——老子,他又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呢?誰來說說。

        老子很謙虛?迎候等候,迎候是什么意思呢?迎就是迎接,候就是等候?那老子為什么不等候,而是迎候孔子呢?

        老子也毫無保留的把自己的知識傳授給孔子。

        毫無保留是什么意思呢?

        老子怎么教?真是無私呀,不怕孔子超過他。老子還會怎么教?

        三、總結(jié)

        就像孔子的名言說的那樣,“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蓖ㄟ^這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對孔子和老子有了更深刻的體會,我們可以從他們身上學習些什么呢?

        再來讀讀這句話,看來要想贏得人們的敬重,不僅要有淵博的知識,更要有崇高的品行。讓我們以他們?yōu)榘駱樱粩嗯Γ幸惶欤材艹蔀槭苋司粗氐娜恕?/p>

        《孔子拜師》教學反思

        《孔子拜師》是人教版第五冊的17課,本篇課文講述了我國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拜老子為師的故事,體現(xiàn)了孔子謙虛好學、孜孜求學的治學精神和老子誨人不倦、愛護晚輩的品行,課文還滲透了“學無止境”的精神。

        在教授這篇課文時,我著力于運用多種方法引導學生體會課文中的重點詞語,體會人物品行。 比如:我用查字典的方法讓學生理解了“淵博”的意思。而在第二段中的“上千里”我則是利用了課件,先讓學生看看地圖上曲阜和洛陽的距離仿佛很近,但實際上孔子要走50萬米,然后在和學生的生活實際結(jié)合起來,把50萬米換算成學校操場的2500圈,這樣就體會了孔子去拜師的路途是多么的遙遠。而“風餐露宿”、“日夜兼程”這兩個重點詞語,先鼓勵學生聯(lián)系上下文初步理解其字面的含義,然后引導學生想象孔子在拜師的遙遠路途中都可能會遇到哪些困難,他又是怎樣克服的?這樣兩種方法結(jié)合起來,學生就準確了理解了這兩個詞的意思。這樣的多種方法的利用,幫助學生更準確的理解了詞語的含義,體會了人物的品行。 同時,我在授課中還注意了拓展教學內(nèi)容,使教學范圍更為寬泛。在講授“學習是沒有盡頭的”我先幫助學習把這句話概括為“學無止境”四個字,然后再讓學生聯(lián)系課文來說說含義,再向生活拓展,說說身邊還有哪些人也是這樣學無止境的?在講孔子求學時,我把課后的孔子關于學習的名言引入到教學中,利用名言說說,孔子還是怎樣向老子學習的,這樣,不僅處理了課后拓展的內(nèi)容,而且更豐富了文本內(nèi)容,加深了理解。

        但這節(jié)課的設計上也存在著很多不足之處,例如:課堂上朗讀的比較少,尤其是孔子和老子見面的對話,更是沒有處理,應該把角色朗讀和理解相結(jié)合,互相促進,這也是這節(jié)的硬傷之處。

      《孔子拜師》教學設計十人教版9

        教學目標:

        針對文本特點和孩子的學習特點,我確定了這樣的教學目標:

        1、準確地認讀“兼”等7個生字,通過聯(lián)系上下文,結(jié)合生活經(jīng)驗等方式,理解“遠近聞名、淵博、風餐露宿、日夜兼程、風塵仆仆、學無止境””等詞的意思。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讀中了解孔子的求學經(jīng)過。

        3、學會用抓重點詞句的方法理解、感悟孔子的品行。

        教學重點:了解孔子拜師求學的過程,感受孔子品行。

        教學難點:懂得學習要勤奮、謙虛、永不滿足,為人真誠無私、尊敬師長。

        教學過程:

        一、啟發(fā)談話,揭示課題。

        1、今天,老師要帶領大家學習我國古代的一位大思想家——孔子拜師的故事。(板書:孔子拜師)

        2、學生交流、介紹孔子和老子

        通過預習和搜查資料,小朋友對孔子一定有所了解,誰先來向大家說說你了解到的情況。

        這么有名的孔子,他拜誰為老師(板書:孟子)孟子又是怎樣的一個人呢?課前了解了嗎?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新詞。

        1、自由讀課文,要求:邊讀邊做記號;注意讀準生字新詞。

        2、檢查自學情況。

        出示新詞:

        日夜兼程風塵仆仆相距止境長進敬重納悶風餐露宿毫無保留傳授佩服曲阜(注意讀準生字的音,特別是讀準:兼、宿) (指名2個讀,開火車讀,齊讀)

        3、再認真、仔細地讀讀課文,了解孔子為什么拜師?是怎樣拜師的?

        三、學習課文第一小節(jié)

        1、指名讀第一小節(jié),(出示):

        孔子年輕的時候,就已經(jīng)是遠近聞名的老師了。他總覺得自己的知識還不夠淵博,三十歲的時候,他離開家鄉(xiāng)曲阜,去洛陽拜大思想家老子為師。

        2、說說孔子為什么要拜師呢?

        3、查字典理解“淵博”:什么叫淵博?師提示:通過查字典,淵就是深,博就是廣,這里“知識不夠淵博”是什么意思?

        【預設:他總覺得自己的知識懂得還不夠多,不夠廣。】

        4、理解:遠近聞名

        孔子認為自己的知識不夠淵博,那他的知識是不是真得不夠淵博呢?你從哪里看出來的?

        5、補充資料,體會孔子的好學:是啊,孔子當時已經(jīng)是遠近聞名的老師,已經(jīng)是一個大學者,甚至連當時的國君魯昭公和秦國的國君齊景公都經(jīng)常向他請教,但是孔子為了獲取更多的知識,更大的成就,還要拜師求學,從中你體會到什么?

        板書:謙虛好學

        6、指導朗讀。

        你能把他這種如饑似渴的好學的精神讀出來嗎?

        7、過渡:為什么知識這么淵博的孔子,總認為自己還不夠呀?請同學們默讀課文的第二段,從第二段中找找答案吧!

        四、學習課文第二段

        (一)、默讀二自然段,劃出有關的句子。

        出示句子:

        學習是沒有止境的。您的學問淵博,跟您學習,一定會大有長進的。

        1、“學習是沒有止境的”概括成一個詞就是——板書:學無止境

        2、聯(lián)系第一自然段,說說“學無止境”意思。

        3、聯(lián)系生活理解學無止境:是啊,孔子當時很有學問了,但是為了獲得更多的知識,還要不斷地去學習,去拼搏。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有很多這樣的人,你能舉個例子說說嗎?

        4、小結(jié):是啊,學習是沒有盡頭的。有句俗話說得好“人活到老,學到老”,只有不斷地去學習,去拼搏,才能獲得更多更豐富的知識。

        讓我們一起讀好這個句子。

        過渡語:好學的孔子又是怎樣拜師的呢?請同學們再輕聲讀讀第二小節(jié),劃出有關孔子拜師的句子。(根據(jù)學生的回答,出示相應的句子)

        (二)出示句子:

        曲阜和洛陽相距上千里,孔子風餐露宿,日夜兼程,幾個月后,終于走到了洛陽。

        1、指名讀句子。這句話中有幾個詞很難讀,老師請幾個小朋友再讀一讀。為什么把“終于”或“上千里”讀得那么強調(diào)?

        2、理解上千里、幾個月:從曲阜到洛陽比瑞安到上海還要遠,而且當時又沒有先進的交通工具,因此孔子足足花了——幾個月的時間,除了感受到路途的遙遠,你還感受到什么?板書:不畏艱辛

        3、想象理解“風餐露宿”:

        (1)可見孔子拜師的旅途是多么艱辛,特別是哪個詞可以看出來——風餐露宿、日夜兼程

        (2)指名讀詞。風餐露宿、日夜兼程是什么意思?

        (3)在這么艱難的旅途中,孔子可能會遇到哪些生活上的困難呢?

        出示句式,學生想象填空:孔子一路走著,有時肚子餓了,就;有時走累了,就;白天,孔子在加緊,天黑了,孔子還;正是這樣風餐露宿、日夜兼程。

        是啊,餓了就隨便吃點干糧,渴了就隨便取點水喝,找不到旅店就在野外住下,像這么艱難的旅途生活就叫——風餐露宿、日夜兼程?

        他為什么日夜兼程不停地趕路?板書:求知若渴

        4、面對如此好學的孔子,不想再讀讀這個句子嗎?

        5、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風塵仆仆”:

        (1)經(jīng)過了幾個月的拔山涉水,千難萬險,孔子終于來到了洛陽,此時站在我們眼前的孔子會是怎么樣的呢?你能從課文中找一個詞來說說嗎?

        (2)風塵仆仆的孔子是怎么樣的?

        過渡語:還有哪些句子也是寫拜師的?

        (三)出示句子:

        孔子想: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訪的老師吧!于是上前行禮,問道:“老人家,您就是老聃先生吧?”“你是——”老人見著位風塵撲仆仆的年輕人一眼就認出了自己,有些納悶。孔子連忙說:“學生孔丘,特地來拜見老師,請收下我這個學生。”老子說:“你就是仲尼啊,聽說你要來,我就在這兒迎候。研究學問你不比我差,為什么還要拜我為師呢?”孔子聽了再次行禮,說:“多謝老師等候。學習是沒有止境的。您的學問淵博,跟您學習,一定會大有長進的。”

        1、從這幾句話中,你又感受到什么?板書:謙遜有禮

        2、快速讀讀這幾句,圈出表現(xiàn)孔子謙遜有禮的詞語。

        3、師生分角色讀。(指名讀、齊讀)

        五、學習第三小節(jié)

        1、出示句子:

        從此,孔子每天不離老師左右,隨時請教。

        (抓住“每天”、“隨時”來理解)

        (1)什么叫隨時請教?(什么時候有問題就什么時候向老子請教。)

        (2)他可能什么時候有問題?(吃飯時、睡覺時、走路時)板書:勤學好問

        如果用孔子的名言來說,就是“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六、觀看圖片,升華主題

        1、出示圖片介紹:正因為孔子如此好學,所以后來成了一位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人們很佩服他,也很敬重他,為了紀念這位圣人,人們?yōu)樗藿ǹ讖R,塑了孔子的行教像。每到孔子的誕辰,孔子的故鄉(xiāng)山東曲阜都要舉辦孔子文化節(jié),進行隆重的祭孔活動。孔子的學說在世界上也有很大的影響。韓國舉行祭拜孔子活動,日本為孔子設立孔廟。美國還把孔子的生日作為教師節(jié)。

        2、看了那么多的圖片,你想說點什么?

        3、帶著敬重、佩服我們再來講講孔子拜師的故事。*齊讀全文。

        4、總結(jié):小朋友,今天我們學習了《孔子拜師》這篇課文,孔子的好學精神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節(jié)課我們談談孔子其他方面的品行以及老子的高尚品質(zhì)。最后,老師想送同學們一句警言“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

      《孔子拜師》教學設計十人教版10

        教學目標:

        1、會認7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孔子拜師的經(jīng)過,激發(fā)對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崇敬之情。

        3、懂得為學要勤奮、謙虛,永不、滿足;為人要真誠、無私,尊敬師長。增強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4、學會借助課外資料學習語文。

        教學重點:

        了解孔子拜師的經(jīng)過,激發(fā)對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崇敬之情。

        教學難點:

        對“日夜兼程、風餐露宿”等詞語的理解

        課時安排:三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nèi)容:

        1、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大意。

        2、通過拓展閱讀、課外資料的展示,了解孔子、老子。交流所收集的孔子、老子的名言。

        3、學寫12個生字。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了解孔子拜師的經(jīng)過,激發(fā)對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崇敬之情。

        2、理解“學習是無止境的”。

        3、積累文中的好詞佳句。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同學們,上節(jié)課,我們認識了兩位古代的大思想家,他們是誰呢?(板書:孔子 老子)

        2、千百年過去了,孔子和老子為什么能受到人們的敬重呢?這堂課,讓我們繼續(xù)在課文《孔子拜師》里,去揭開這個秘密。

        二、整體研讀

        1、故事里,老子是孔子是個怎樣的人,給你什么印象呢?默讀課文,劃起有關的句子,并在旁邊注明你的感受。

        2、讀一讀你畫的語句,把自己的感受說給同座聽。

        三、重點研讀

        緊扣課文中的重點詞句,理解課文。

        (一)談孔子

        ☆曲阜和洛陽相距上千里,孔子風餐露宿,日夜兼程,幾個月后,終于走到了洛陽。

        比較這兩個句子:

        ⑴ 曲阜和洛陽相距上千里,孔子風餐露宿、日夜兼程,幾個月后,終于走到了洛陽。

        ⑵ 曲阜到洛陽相距很遠,孔子走了幾個月,才走到了洛陽。

        (理解:這兩個句子,有什么不同。風餐露宿、日夜兼程——這個詞,你怎么理解?

        風餐露宿:這個詞語一般用來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艱苦,說明孔子一路上的艱辛。

        日夜兼程:不分白天黑夜地趕路,表明孔子求知若渴的急切心情。)

        曲阜與洛陽相距上千里啊,那時,沒有汽車,沒有飛機,孔子是靠著雙腳風餐露宿、日夜兼程走幾個月到洛陽求學。想一想,這一路上,孔子會遇上些什么呢?

        對啊,這一路走來,不簡單啊,讓我們再來讀讀句子,再來感受孔子求學路上的艱辛。

        ☆ 他總覺得自己的知識還不夠淵博,三十歲的時候,他離家鄉(xiāng)曲阜,去洛陽拜大思想家老子為師。

        孔子想: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訪的老師吧!于是上前行禮……

        孔子連忙說:“學后孔丘,特地來拜見老師,請收下我這個學生。”

        從此,孔子每天不離老師左右,隨時請教。

        (理解孔子謙虛、好學)

        ☆學習是沒有止境的。

        這句話,你怎么理解呢?你身邊有這樣的事例嗎?(說話拓展)

        (二)談老子

        ☆ 你就是孔丘啊,聽說你要來,我就在這兒迎候。研究學問你不比我差,為什么還要拜我為師呢?

        (迎候換成等候,可以嗎?為什么?)

        老子也把自己的學問毫無保留地傳授給他。

        (結(jié)合學生的回答板書:有禮 誨人不倦)

        (三)整體回顧課文,感悟孔子、老子的高貴品格

        看板書總結(jié):孔子謙虛好學、不怕吃苦、彬彬有禮,老子謙和大度、誨人不倦,讓一起再來讀讀第二自然斷,再次感受兩位思想大師的高尚品格吧!(分角色讀第二自然段)

        四、拓展閱讀

        1、過渡:正因為孔子老子的高尚品格,受到了人們的佩服與敬重。孔子門下有許多的弟子,他的弟子把他的言行記錄了下來,編成了《論語》。而老子撰寫的《道德經(jīng)》,這兩本書對后世都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課后,大家可以去找來讀讀。

        2、學習是無止境的。古今中外,許多名人為了學問,也有過許多動人的故事,現(xiàn)在,讓我們一同到文章中去讀讀這些故事吧!(閱讀《參考讀物》(下)閱讀天地二)

        五、小練筆

        學習無止境,生活處處需要學習,讀書、做人……你的身邊,有沒有一些刻苦求學的人和事呢?請你寫下來。

        第三課時

        教學內(nèi)容:綜合性學習

      《孔子拜師》教學設計十人教版11

        一、啟發(fā)談話,揭示課題

        1、中華傳統(tǒng)文化像一座巨大的寶庫,讓我們打開這扇門去認識古代大思想家──孔子(出示孔子畫像)。

        2、課前作業(yè)檢查:大家收集一些有關孔子的資料,如:孔子的生平、言論及治學思想等。現(xiàn)在來交流一下,一起來認識這位偉大的思想家。

        3、今天課文會講他的什么事呢?

        揭題,讀題:孔子拜師。

        質(zhì)疑:誰?干什么?那么在拜師的過程中發(fā)生了哪些事情呢?

        二、初讀課文,了解內(nèi)容

        1、自讀課文:要求:

        (1)聽錄音讀課文,糾正自己的發(fā)音問題,做上記號。

        (2)想想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2、檢查、交流:

        (1)出示詞語,認讀。(重點正音“曲阜、日夜兼程、孔丘、仲尼、老聃”)

        (2)找出自己不理解的詞語,能用查字典、聯(lián)系生活或結(jié)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教師隨機指導。

        (3)課文中到底寫了幾個人?讓學生認識到古人在姓后面加子,表示尊稱。如孔子、老子等。

        (4)交流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在交流時,鼓勵學生勇于表達自己的認識,其他學生養(yǎng)成仔細聆聽的習慣。說得簡單和詳細都可以,關鍵在于語句通順,口齒清晰)

        3、以最后一段話為切入點,引導學生體會孔子和老子的品行。

        出示:“人們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學問,也敬重他們的品行。”

        (1)齊讀。

        (2)師:你認為孔子和老子的學問怎樣?(理解課文里的詞語──淵博)

        (3)師:他們的品行又怎樣呢?生默讀,邊讀邊找相關句子。并提示學生把自己的體會批注在旁邊。

        4、交流讀書感受。

        (1)談孔子

        a、他總覺得自己的知識還不夠淵博,三十歲的時候,他離開家鄉(xiāng)曲阜,去洛陽拜大思想家老子為師。

        b、曲阜和洛陽相距上千里,孔子風餐露宿,日夜兼程(重點理解“風餐露宿”、“日夜兼程”,并造句),幾個月后,終于走到了洛陽。

        c、孔子想: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訪的老師吧!于是上前行禮……

        d、孔子連忙說:“學生孔丘,特地來拜見老師,請收下我這個學生。”

        e、學習是沒有止境的。

        f、從此,孔子每天不離老師左右,隨時請教。

        (2)談老子

        a、“你就是孔丘啊,聽說你要來,我就在這兒迎候。研究學問你不比我差,為什么還要拜我為師呢?”

        b、老子也把自己的學問毫無保留地傳授給了他。

        (3)學生交流,綜合談談對孔子、老子的印象。

        【在學生的交流中,在學生的評價中,自然而然地引導他們?nèi)ダ斫馊宋镄蜗螅惺苋宋锩篮玫钠焚|(zhì),同時發(fā)展了學生的評價技能。】

        生匯報。(在匯報過程中,引導學生總結(jié)孔子的品行:謙虛好學,不畏艱辛,求知若渴;老子的品行:愛護晚輩誨人不倦。并相機指導朗讀。)

        (4)學生談感受。

        師:同學們,學了這一課,對于我們今后的學習生涯有什么啟發(fā)呢?

        三、教師總結(jié)

        四、拓展活動

        背誦孔子的著名言論,積累名言。

        五、生字指導:(較難的字,教師書寫演示)

        “塵”:第一筆是豎,不是豎鉤。

        “迎”:里面不是“卯”或“印”。

        “等”:橫畫有長短變化,橫畫間距勻稱。

        “授”:右邊是“受”,不是“愛”。

        六、作業(yè)設計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搜集有關孔子、老子的更多資料。

      《孔子拜師》教學設計十人教版12

        一、復習引入

        1、聽寫生字詞并認讀。

        同桌交流記憶生字的方法。注意“丘”與“兵”的區(qū)別,“塵”上面的寫法。

        2、上節(jié)課,我們研讀了課文,孔子給你留下了哪些印象?

        3、引入:能通過朗讀把你的感受讀出來嗎?

        二、感悟老子的為人。

        1、用上節(jié)課的方法,邊讀邊劃出能表現(xiàn)老子品行的句子

        2、全班交流:

        (1)“老子說:‘你就是仲尼啊,聽說你要來,我就在這兒迎候。研究學問你不比我差,為什么還要拜我為師呢?’”

        感悟品行:愛護晚輩

        (2)“老子也把自己的學問毫無保留地傳授給他。”

        感悟品行:誨人不倦

        3、自由練讀課文的第二自然段。

        “迎候”和“等候”這兩個詞語可以調(diào)換嘛?你是怎么理解的呢?

        “拜訪”和“拜見”呢?

        生讀自己感受深刻的語句(提醒學生讀好寫孔子和老子交往時的態(tài)度的詞語以及禮貌用語)。

        師引讀,演讀感悟,推薦小組演一演,進一步加深對孔子、老子的印象。

        【演讀讓學生進一步受到情感的熏陶與感染,真情面對人物形象。】

        三、讀書匯報

        學生結(jié)合搜集的資料,班內(nèi)召開“我心中的孔子”和“我心中的老子”讀書匯報會,從多方面介紹孔子和老子(鼓勵學生利用教材中的資料袋或引用名言談孔子和老子)

        四、拓展活動

        孔子、老子是我國的大思想家,他們創(chuàng)立了儒家、道家學說。生活中,我們處處可以感受到豐富多彩的中華傳統(tǒng)文化,為了更多地了解生活中的傳統(tǒng)文化,我們準備開展“燦爛的文化”這一活動,用這把金鑰匙去開啟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大門。

        1.自由分組:學生根據(jù)自己的愛好、特點選擇伙伴組成學習合作小組。

        2.明確責任:各小組推薦一名同學作組長,具體負責本小組的活動。

        3.商定方案:各小組在小組長的帶領下,商定準備哪些內(nèi)容、怎樣開展活動,組內(nèi)具體分工等事宜。形成方案與其他小組交流。

        五、課外實踐

        開展“燦爛的文化”這一綜合實踐活動。

        板書:

        孔子 老子

        謙虛好學 毫無保留

        永不滿足 悉心傳授

        學習是沒有止境的

      《孔子拜師》教學設計十人教版13

        【教學目標】

        1、會認7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遠近聞名、相距、學問、風塵仆仆、納悶、迎候、等候、止境、長進、請教、保留、傳授、敬重、品行”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了解孔子拜師的經(jīng)過,激發(fā)對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崇敬之情。

        4、積累課文中的好詞佳句,能用查字典、聯(lián)系生活或結(jié)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詞句的意思。

        【教學重點】

        1、認寫生字。

        2、流利地朗讀課文,了解孔子拜師的經(jīng)過。

        【教學難點】

        體會重點詞句的意思。

        【課時安排】

        3課時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生字詞語卡片、孔子及老子的圖片及資料;

        學生準備:課前收集了解孔子和老子的資料。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引入課題,交流資料

        1、師引入課題:

        問:通過預習,了解到課文中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生答:孔子拜老子為師的事。

        2、老子是我國歷史上了不起的思想家,孔子則是我國最偉大的教育家,誰對他們有所了解,趕緊介紹給大家。

        3、生介紹。(再介紹過程中分別出示“老聃”、“孔丘”,并認記“丘”。)

        4、看來孔子和老子都是非常有學問,了不起的大學者。那為什么孔子會拜老子為師呢?讓我們帶著這個問題一起到課文中去了解。

        二、初讀課文,理清脈絡

        1、生自讀課文,說說讀懂了哪段?這部分主要講的什么?

        2、生匯報交流,師總結(jié):

        孔子絕意拜師-歷盡艱辛前往洛陽拜師-認真求學-受到人們的敬重

        3、問題探究,引入對全文的品讀:

        師提問:人們敬重孔子和老子的什么品行?從課文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來?

        生思考、交流。

        三、細讀課文,品讀詞句

        1、齊讀一段,提問思考:

        ⑴ 老師提出閱讀要求:

        課文一來就向我們介紹了孔子當時的地位及拜師的原因,齊讀第一段,邊讀邊思考。

        ⑵ 有了這些了解之后,你覺得孔子怎么樣?

        ⑶ 自己再讀第一自然段,看你還能有什么了解和收獲。

        2、反復品讀,揣摩詞句:

        ⑴ 師引入:

        決定拜師以后,孔子便毅然趕往洛陽,一路上歷盡艱辛,孔子最終來到洛陽,拜師成功了嗎?我們一起細細地讀一讀第二自然段。

        ⑵ 提問:這一段寫得很詳細,用詞十分準確,請你自己反復地讀一讀、品一品,看看哪些詞語讓你最感動,哪些地方讓你感受最深刻。再結(jié)合書上的內(nèi)容,看你能不能說說詞語的意思。

        ⑶ 生讀文、勾畫、體會、交流:

        ① 重點詞語理解:

        風餐露宿:這個詞語一般用來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艱苦,說明孔子一路上的艱辛。

        日夜兼程:不分白天黑夜地趕路,表明孔子求知若渴的急切心情。

        終于:曲阜和洛陽“相距上千里”,路途十分遙遠,因此用終于。

        提問:為什么如此艱辛,孔子仍要不遠千里去拜師呢?你從這些感受到孔子都有哪些優(yōu)秀的品質(zhì)?

        ② 分角色朗讀對話,說一說通過朗讀感受到他們說話都怎么樣?

        (謙虛禮貌)

        ③ 對比理解兩組近義詞的不同用法。

        學生找出這兩組近義詞:“拜訪”-“拜見”,“迎候”-“等候”。

        Ⅰ 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訪的老師吧!

        Ⅱ 學生孔丘,特地來拜見老師。

        通過對比朗讀,細細品味:“拜訪”是敬辭,“訪問”的意思,“拜見”是“拜會、會見”的意思,是從客人方面說的。

        ① 聽說你要來,我就在這兒迎候。

        ② 多謝老師等候。

        老師講解“迎候”和“等候”都是等待的意思,但“迎候”是到某個地方等候,“等候”則不表示迎接的意思。

        生體會:老子說:“我就在這兒迎候”“迎候”這個詞讓你對老子有了什么了解?

        “多謝老師等候”換成“迎候”好不好?為什么?

        3、齊讀三段:

        ⑴ 學詞“毫無保留”、“傳授”。

        ⑵ 說說通過學習了這一段,你對孔子和老子又有了什么新的了解。

        ⑶ 誰能把你從課文中了解到的對孔子和老子的認識完整地說一說,先練一練,再舉手匯報。

        三、所以課文最后一段告訴我們

        (生讀)人們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學問,也敬重他們的品行。

        四、再讀全文,再感受

        第二課時

        一、學習生字

        1、認字,并提示重點字音。

        迎yíng

        等děng

        品pǐn

        2、組詞競賽。

        3、學字:

        重點指導:

        塵:第一筆是豎,不是豎鉤;

        迎:沒有一撇,或一橫。

        等:中間幾橫應長短不一。

        境:右邊是“竟”。

        授:形聲字,右邊是“受”,不是“愛”。

        4、學生說說其他字應該注意些什么。

        5、練習。

        二、交流名言

        1、書上的名言:

        ⑴ 讀一讀。

        ⑵ 背一背。

        2、組交流收集到的名言,最好能簡單地說一說,這句名言想要告訴我們什么?

        3、小組推代表交流。

        第三課時

        (綜合性學習)

        一、教師激情導入

        1、我們的祖國有著五千年的文化歷史,中華文化源遠流長,你都知道我國有哪些傳統(tǒng)文化?

        2、生舉手匯報。

        3、進一步指出:傳統(tǒng)文化不一定都是很古的,我們的生活中就有許多博大精深、豐富多彩的傳統(tǒng)文化,它就在我們身邊,并影響著我們的生活。

        4、設疑進入課文中提示:

        到底都有哪些呢?課文中給我們例舉了。

        二、自學綜合性學習

        1、自己讀一讀綜合性學習的內(nèi)容,你覺得提示了哪幾個方面?請用筆作上記號。

        2、匯報交流。(師:板書分類)

        3、師生擴展開再說一說。

        剪

        扎

        編

        織

        民間工藝 繡

        (泥人、彩繡、陶藝、微雕、篆刻)

        雕

        塑

        繪

        ……

        傳統(tǒng)文化

        戲劇

        民族藝術 園林建筑

        民族舞蹈

        ……

        節(jié)日風俗

        風俗習慣 各地風俗

        各族民族風情

        ……

        三、確定目標,準備開展綜合性活動

        1、設想開展活動的方式:

        ⑴ 學生說一說。

        ⑵ 教師建議。

        2、組成活動小組:

        ⑴ 自我選擇合作伙伴,確定負責人。

        ⑵ 確定活動目標。

        ⑶ 擬定活動計劃:

        ① 確定內(nèi)容。

        ② 確定活動方式。

        ③ 確定哪位同學負責哪一部分。

        ④ 設計出活動計劃。

      《孔子拜師》教學設計十人教版14

        一、導入新課,整體感知

        1、通過昨天的學習,我們初步認識了古代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孔子創(chuàng)始了儒家文化,開創(chuàng)了興辦私學的先河,以他對東方文化的卓越貢獻被中國人尊為“至圣先師”“萬世師表”。這里有一段關于孔子的錄相,請看:(放錄相)

        2、此時,你的心中對孔子產(chǎn)生了一種怎樣的感情呢?(生自由談)

        3、人們對孔子的感情和你們一樣,課文中有這樣一句話(課件出示句子:人們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學問,也敬重他們的品行。)誰愿意讀一讀?大家一起讀。

        4、孔子和老子的共同之處就在于學問深、品行高。課文在介紹他們的學問和品行時,更側(cè)重于哪一方面呢?(品行高)

        二、研讀感悟

        1、人們敬重孔子和老子的什么品行?課文的哪些詞句能讓你感受到他們品行的高尚?請大家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邊讀邊思考,用“──”標出文中讓你感動的句子,并在文中注一注你的感受。

        2、全班交流,朗讀感悟。(首先我們一起來談談孔子吧,課文中哪些地方寫孔子的語句讓你感動呢?)

        A、談孔子。(生自由匯報,隨機出示相關語句)

        (1)課件出示句子

        孔子年輕的時候,就已經(jīng)是遠近聞名的老師了。他總覺得自己的知識還不夠淵博,三十歲的時候,他離開家鄉(xiāng)曲阜,去洛陽拜大思想家老子為師。

        該生談——其他小朋友也讀讀這句話,有補充嗎?

        師結(jié):到了成家立業(yè)的而立之年,已經(jīng)遠近聞名的孔子還千里迢迢地去追求學問,多么謙虛好學、永不滿足的孔子呀!

        能讀出謙虛好學、永不滿足的孔子的形象來嗎?自己試一試——誰愿意帶著自己的感受,表演讀一次?——齊讀這一段

        (2)課件出示句子

        曲阜和洛陽相距上千里,孔子風餐露宿,日夜兼程,幾個月后,終于走到了洛陽。

        你從這句話中讀出了什么,悟出了什么?哪些詞語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求學的艱難,孔子拜師決心大、意志堅……)

        引導學生抓住“上千里、風餐露宿、日夜兼程、幾個月、終于”等詞語重點感悟。(課件變化,顯示這幾個關鍵詞為紅色)

        上千里的路都是孔子在沒有任何交通工具的情況下一步步、一天天走到洛陽的,而且路途上是風餐露宿,日夜兼程,走了幾個月,才終于走到了洛陽。孔子求學有多么艱辛啊!而孔子拜師的決心是多么的大,意志又是多么的堅啊!

        你能讀出這種感受來嗎?(自由練讀——指名讀——分男女生讀)

        (3)根據(jù)學生的發(fā)言,相機出示其他句子(可引導:課文中還有哪些地方寫孔子的語句讓你感動嗎?)

        孔子想: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訪的老師吧!于是上前行禮,問道:“老人家,您就是老聃先生吧?”

        孔子連忙說:“學生孔丘,特地來拜見老師,請收下我這個學生。”

        孔子聽了再次行禮,說:“多謝老師等候。學習是沒有止境的。您的學問淵博,跟您學習,一定會大有長進的。”

        從此,孔子每天不離老師左右,隨時請教。

        學生說到哪一句,簡短地談談感受,再練習朗讀哪一句(分別由四個大組齊讀)

        重點學習第3句:“學習是沒有止境的”一個成語怎么說?板書:學無止境(課件顯示成語,紅色)

        師:正因為學無止境,所以永不滿足的孔子在已經(jīng)遠近聞名、學有所成的而立之年還要去拜師學習,其實學無止境是孔子拜師的真正原因。(全體同學齊讀這一句)

        師小結(jié):從孔子決意拜師,到他見到老子后的一言一行,我們都認真地進行了朗讀和感悟,此時,你的眼前出現(xiàn)了一個怎樣的孔子呀?(謙虛好學、永不滿足、尊敬老師、講究禮儀……)板書:謙虛好學

        B、談老子。

        (1)老子又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呢?能結(jié)合文中寫老子的有關句子談談嗎?

        課件出示句子:

        “你就是仲尼呀,聽說你要來,我就在這兒迎候。研究學問你不比我差,為什么還要拜我為師呢?”

        老子也把自己的學問毫無保留地傳授給他。

        (2)學生談談自己的體會。相機顯示“迎候”“毫無保留”為紅色字體(老子謙和大度、誨人不倦、關心晚輩、真誠無私……)板書:誨人不倦

        (3)剛才同學們對文章重點語句的揣摩、體會很不錯,老師想和大家一起來讀好2、3自然段,全面了解孔子拜師的過程,感受人物的品行。

        (4)小結(jié):正因為孔子和老子謙虛好學、誨人不倦的品行,才贏得了后人對他們的敬重。讓我們大家再來齊讀課文的最后這段話:人們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學問,也敬重他們的品行。

        3、表演對話,加深感悟。

        (出示課件:課文中的孔子拜師圖)這就是課本上的孔子拜師圖。找到了課文中和這副圖相關的段落和句子嗎?同桌兩人為一組,先準備準備,待會兒請兩位同學上臺來扮演孔子和老子,表揚孔子拜師的場面。

        指名學生上臺表演,再次感悟孔子和老子的高尚品行。

        三、拓展延伸,倡導經(jīng)典。

        1、孔子的一生,留下了許多反映自己思想的名言,他的言行被他的弟子收錄在《論語》中,今天老師就給大家?guī)砹似渲械膸拙洌ㄕn件出示)。先跟著老師讀一讀,老師帶讀后適當講解含義——你能讀好哪一句?——齊讀

        溫故而知新。

        “學而時習之,不亦(yi)說(yue,高興)乎?”

        “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yan )。”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zhì,明智)也”

        “學而不厭,誨(huì,教導)人不倦。”

        2、孔子的許多教育思想對于今天的我們?nèi)跃哂兄笇б饬x,希望同學們今后能去讀讀《論語》,在孔子的言論中更多的去感悟他的學問思想和高尚品行。(課件出示《論語》圖片)

        板書: 17 孔子拜師

        孔 老

        子 子

        謙虛好學 誨人不倦

      《孔子拜師》教學設計十人教版15

        學習目標

        1.認識7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掌握“遠近聞名、風塵仆仆、納悶、長進、敬重、品行”等12個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孔子拜師求學的經(jīng)過,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

        3.懂得為學要勤奮、謙虛,永不.滿足;為人要真誠、無私,尊敬師長。增強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4.學會借助課外資料學習語文。

        課前準備

        1.多媒體課件(孔子畫像、孔子講學、孔子論著以及人們紀念孔子的場景)。

        2.自制生字詞卡片。

        3.學習自讀課文,記下疑問。

        (一)情境導入

        1.談話:

        同學們,在兩千多年前的春秋時代,我國有一位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叫孔子(板書:孔子,并正音:子讀zi)讓我們隨著這段錄像一起走近孔子。

        2.播放多媒體課件:看了這段錄像,你想說些什么?

        (學生根據(jù)課件內(nèi)容談感想)

        3.引入:為什么孔子能成為一位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學了《孔子拜師》這篇課文,就能揭開這個秘密。

        【以課件燃起學生對孔子的景仰之情,并為全文的學習創(chuàng)設情境。】

        (二)初讀感知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

        2.檢查詞語掌握情況。

        指名朗讀:日夜兼程風塵仆仆納悶風餐露宿毫無保留傳授佩服。(注意讀準加點字的字音)。

        3.檢查課文朗讀情況。

        請學生推薦班內(nèi)一兩名朗讀好的同學當“老師”,檢查同學們課文的朗讀情況。

        4.感知課文大意:課文講了些什么?

        (三)研讀感悟

        1.孔子和老子給我們留下很深的印象,請你用“──”標出文中讓你感動的句子,并在文中注一注你的感受。

        2.讀一讀你畫的語句,把自己的感受說給小組內(nèi)的同學聽一聽!

        3.班級交流讀書感受。

        學生結(jié)合文中的重點語句并聯(lián)系生活實際,談自己的感受。

        (1)談孔子

        ①他總覺得自己的知識還不夠淵博,三十歲的時候,他離開家鄉(xiāng)曲阜,去洛陽拜大思想家老子為師。

        ②曲阜和洛陽相距上千里,孔子風餐露宿,日夜兼程,幾個月后,終于走到了洛陽。

        ③孔子想: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訪的老師吧!于是上前行禮……

        ④孔子連忙說:“學生孔丘,特地來拜見老師,請收下我這個學生。”

        ⑤學習是沒有止境的。

        ⑥從此,孔子每天不高老師左右,隨時請教。

        【披文入情,緣情悟文,舍其一,語文的功能就減少了許多。】

        (2)談老子

        ①“你就是孔丘啊,聽說你要來,我就在這兒迎候。研究學問你不比我差,為什么還要拜我為師呢?”

        ②老子也把自己的學問毫無保留地傳授給了他。

        (3)學生根據(jù)交流綜合談對孔子、老子的印象。

        3.引入:能通過朗讀把你的感受讀出來嗎?

        (四)朗讀感悟

        1.生自由練讀。

        2.生讀自己感受深刻的語句(提醒學生讀好寫孔子和老子交往時的態(tài)度的詞語以及禮貌用語)。

        3.師引讀。

        (五)演讀感悟

        1.分小組演一演。

        2.推薦小組演一演,進一步加深對孔子、老子的印象。

        【演讀讓學生進一步受到情感的熏陶與感染,真情面對人物形象。】

        讀書匯報

        學生結(jié)合搜集的資料,班內(nèi)召開“我心中的孔子”和“我心中的老子”讀書匯報會,從多方面介紹孔子和老子(鼓勵學生利用教材中的資料袋或引用名言談孔子和老子)

        (六)拓展活動

        孔子、老子是我國的大思想家,他們創(chuàng)立了儒家、道家學說。生活中,我們處處可以感受到豐富多彩的中華傳統(tǒng)文化,為了更多地了解生活中的傳統(tǒng)文化,我們準備開展“閃光的金鑰匙”這一活動,用這把金鑰匙去開啟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大門。

        學生根據(jù)自己的愛好、特點選擇伙伴組成學習合作小組,走進孔子,老子。

      【《孔子拜師》教學設計十人教版】相關文章:

      《孔子拜師》教學設計(15篇)12-26

      《孔子拜師》教學設計(通用15篇)12-29

      《孔子拜師》教學設計(精選15篇)12-26

      《孔子拜師》教學反思15篇03-16

      《孔子拜師》教學反思集合15篇12-20

      孔子求學拜師的故事04-05

      孔子拜師的小故事11-22

      讀《孔子拜師》有感 5篇02-19

      人教版教學設計《山雨》12-25

      觀潮教學設計 人教版09-27

      久久亚洲中文字幕精品一区四_久久亚洲精品无码av大香_天天爽夜夜爽性能视频_国产精品福利自产拍在线观看
      <menuitem id="r3jhr"></menuitem><noscript id="r3jhr"><progress id="r3jhr"><code id="r3jhr"></code></progress></noscript>
        亚洲精品揄拍自拍第一页 | 在线播放亚洲精品 | 在线看片国产的免费的 | 日韩一区二区三免费高清 | 最新AV网站在线看 | 视频一区视频二区制服丝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