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tem id="r3jhr"></menuitem><noscript id="r3jhr"><progress id="r3jhr"><code id="r3jhr"></code></progress></noscript>

      《中秋節》教學設計

      時間:2021-03-29 16:25:51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中秋節》教學設計范文(精選5篇)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把教學原理轉化為教學材料和教學活動的計劃。怎樣寫教學設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中秋節》教學設計范文(精選5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秋節》教學設計范文(精選5篇)

        《中秋節》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尊敬長輩、尊重老人的意識和情感,弘揚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了解科學技術能拓展人類對自然界的認識。

        2、探究月亮的奧秘,培養學生收集資料的能力和與他人交往的能力。

        3、知道中秋節和重陽節是秋季里的民族傳統節日,了解月亮的一些基本概況和人類探索月亮的相關信息。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認識中秋節和重陽節

        教學難點:

        了解兩個節日與人們生活的關系。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中秋節:

        1、秋天里的節日有很多,你知道秋天里有哪些節日嗎?

        2、聽歌曲《常回家看看》,會唱的同學一起唱。

        3、唱完這首歌,你有何感想?

        4、看圖:說說他們在干什么?他們為什么吃月餅賞月亮?

        5、說說自己家是怎樣過中秋節的。

        6、介紹中秋節的來歷。

        7、看圖聽故事:講嫦娥奔月 回家給家人講一講這個故事

        8、你知道月球上是什么樣子嗎?說一說。圖片

        9、教師介紹人類首次登上月球的情況。說一說嫦娥一號

        第二課時:

        重陽節:

        1、小表演:誰是爺爺奶奶?

        2、說一說,他們這樣對待老人對嗎?為什么?

        3、說說自己和爸爸媽媽是怎樣照顧家里的老人的?

        4、我們國家自古就有尊老的優良傳統,你知道農歷九月初九是什么節日嗎?

        5、教師介紹重陽節的來歷。

        6、看圖:小朋友們是怎樣給老人過節的?你打算怎樣做?

        7、小組交流:在平時我們應該如何照顧老人呢?

        8、小結:教育學生從小就要學會關心、照顧老人,為老人著想。

        《中秋節》教學設計2

        活動目標

        1、 了解中秋節的習俗,體會過節的氣氛。知道中秋節是我過傳統的民間節日。

        2、 初步了解月亮陰晴圓缺的規律。

        3、 激發幼兒探索月球的欲望。

        4、 讓幼兒了解月亮變化的規律。

        5、 交流月餅的形狀和味道。

        重點難點

        月亮為什么有圓缺。

        活動準備

        月餅(若干份)、圖畫紙、彩色水筆、范畫:月之中、月中、月末時的月亮。

        活動過程

        一、出示:月餅。談話導入課題。

        1、 引導幼兒互相交流,說說月餅的形狀和味道。

        2、 向幼兒介紹有關中秋節的習俗,幫助幼兒初步理解中秋節團圓的含義。

        二、了解月亮的變化規律。

        1、 欣賞故事《月亮姑娘做衣裳》。教師節講述故事,幼兒傾聽。

        2、 交流討論。月亮姑娘為什么做不了衣裳?她是怎么變化的呢?什么時候變細?什么時候最圓?什么時候像眉毛(鐮刀、小船、圓盤)?

        3、 教師小結:月亮的大小每天都在變化。月初時,月亮細細的彎彎的,像小姑娘的眉毛,慢慢的月亮越變越大,像鐮刀了,像小船了.......到每個月的農歷十五十六的時候,月亮最圓,像個大圓盤。接著,月亮又開始慢慢的變小,變呀變呀,到月末時又變得細細彎彎的了。

        三、畫一畫:會變的月亮。

        教師出示范畫,向幼兒介紹月初、月中、月末的月亮。讓幼兒了解月亮變化的規律。

        幼兒操作:繪畫《會變的月亮》。畫出月初、月中、月末的月亮。

        教學反思

        通過開展《中秋節》的活動,幼兒在體驗中加深對中秋節的認識,了解一些有關中秋節的基本知識,幼兒對此活動較感興趣,在活動中,發現我為幼兒提問的資源不夠豐富。例如:在活動時,有小朋友問:“老師,月亮到底是什么形狀。”

        如果課前我能準備月球儀或課件。這時就可以出示 月球儀或課件,向幼兒展示并介紹有關月球表面的狀況以及宇航員登上月球的情況。激發幼兒探索月球乃至宇宙的欲望。

        《中秋節》教學設計3

        活動目標:

        1、知道月亮是會變化的,中秋節的月亮是圓的。

        2、在教師的引導下,嘗試學習圍繞主題“月亮”進行談話。

        3、喜歡與同伴交談,并安靜地傾聽同伴說話。

        活動準備:

        1、不同造型月亮的圖片(彎月、圓月)。

        2、有關中秋賞月的1幅圖畫。

        3、幼兒用書、教學掛圖、磁帶、CD、練習冊。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孩子們昨天在家里有沒有吃月餅呀!月餅是什么樣子的呢?昨天為什么要吃月餅呀?(請幾個孩子來回答)

        2、因為昨天是8月15中秋佳節,每個人的家里都有圓圓的月餅吃,圓圓的月餅又香又甜真好吃。

        二、幼兒欣賞中秋節的圖畫。

        1、教師:你們見過月亮嗎?圖畫里的月亮是什么樣子的?你見到過的`月亮是什么樣子的?(請幾個小朋友回答)

        2、幼兒分組討論,教師參與指導,提醒幼兒安靜地傾聽同伴說話。

        教師:一個小朋友在說話的時候,其他小朋友要安靜地聽他說,等他說完以后再補充。

        3、教師邊出示月亮的圖片邊請幼兒回答:月亮有時候是圓圓的,有的時候是彎彎的。

        4、教師完整地朗誦一遍兒歌。

        教師:今天老師還帶來了一首關于月亮的兒歌。我們一起來聽一聽。(提醒小朋友仔細傾聽)

        三、幼兒學習兒歌。

        1、教師:兒歌里說月亮是什么樣子的`?什么時候變成圓圓的呢?(請幾個小朋友來回答,老師給幼兒提示及補充)

        2、兒歌里面說中秋到,月兒圓圓慶國慶,那是因為我們國家的國慶節馬上就要到了。

        3、教師:我們一起來念一念這首兒歌。根據幼兒對兒歌的熟悉度,可重復幾次。

        4、幼兒集體念一遍兒歌。

        小朋友們真棒!我們知道了中秋節的時候,月亮是圓圓的,圓圓的月亮就像我們的小圓臉。

        四、幼兒畫一畫月亮。

        教師:請小朋友們在練習冊上畫一個你喜歡的月亮。

        幼兒傳書(老師繼續教孩子學習傳書)

        《中秋節》教學設計4

        語言活動

        靜夜思

        活動目標

        1、學習朗誦詩句,說出詩句的大概意思。

        2、體會詩中作者思鄉的感情。

        3、喜歡學習古詩。

        活動準備:

        1、打印的古詩一首,《靜夜思》圖片兩張

        2、剛過了中秋節,幼兒知道中秋節有團圓的意思

        活動過程:

        一、引出古詩

        師;小朋友們,誰會朗誦古詩,請你來為大家朗誦一首。

        唐代的詩人李白寫了很多首詩,其中有一首詩是他在外地做客時寫的,流傳了千百年,你們想不想聽?

        二、學習古詩

        1、教師有感情地朗誦古詩

        提問:古詩的名稱叫什么?作者是誰?

        2、理解古詩

        (1)逐句欣賞

        一邊看古詩,一邊聽老師逐句朗誦。

        教師解釋句中“疑”、“舉”的意思。

        (2)說說自己聽了詩后有什么感覺?

        (3)試著說說詩句的意思。

        床前灑滿了明亮的月光,誤以為是地球上鋪了一層銀白色的寒霜。抬起頭,遙望天邊的明月,不由得低下頭來,思念離別的故鄉。

        (4)看圖片,想象詩中的意境,并說一說使人會想到故鄉的什么?

        (5)遷移經驗,聯想中秋節的含義。

        師:中秋節有什么意義?中秋節家家都要團圓,可有很多人在外地工作或上學不能回家,他們都很想念自己的家鄉。

        圖片中的月亮很明亮,李白在外地做客的那一天正好好是八月十五中秋節,詩人看見月亮想起了自己的家鄉。

        3、學習有感情地朗誦古詩。

        三、古詩朗誦表演

        請幼兒大膽地上臺朗誦古詩。

        建議:通過這節古詩欣賞活動,使幼兒對這古詩的意境有了充分的理解,在此基礎上孩子們很快學會了這首古詩,建議如果配上ppt,效果會更好。

        《中秋節》教學設計5

        活動目標:

        1、知道農歷八月十五中秋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

        2、積極嘗試用不同的方式表現自己在活動中的感受和體驗。

        活動說明:

        九月的教師節剛過,孩子們便告訴我:“老師馬上要過中秋節了”。孩子們積極的議論讓我們敏感的意識到幼兒對中秋節的興趣和關注。中秋節,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一個盛大的傳統節日,為了提高幼兒對我國民族傳統文化的了解與興趣,加深對祖國悠久歷史文化和我國勞動人民智慧結晶的熱愛之情,就此,開展了“快樂的中秋”主題活動。

        學習活動:

        中秋夜

        活動目標:

        1、認識傳統節日中秋節,知道其來歷及有關習俗。

        2、自信地在同伴面前大膽講述和表現,體驗分享、合作的快樂。

        活動準備:

        1、有關月亮的圖片、動畫、故事傳說。

        2、活動前與幼兒一起布置活動室,懸掛月亮變化圖。

        3、幼兒與老師一起準備:月餅、水果、賀卡等。

        活動過程:

        1、猜謎:“有時落在山腰,有時掛在樹梢,有時像只圓盤,有時像把鐮刀。”請你猜猜是什么?

        出示圖:月球講講月亮的變化。

        2、介紹中秋節的來歷:古時人們將一年分四個季節,八月正好是秋季中的一個月叫“仲月”,八月十五是這個月中間的一天,所以叫中秋節。這天晚上,月亮最圓最亮,人們吃果實賞月,也希望生活像月亮一樣圓圓滿滿。

        師:中秋節還有很多美麗的傳說和故事,請小朋友講一講。欣賞《嫦娥奔月》的故事

        看看講講《月亮燈籠》

        3、人們怎樣過中秋。

        1)請小朋友說說你們在家里是怎樣和爸爸媽媽一起過中秋節的?

        2)那你們還知道其他地方的人是怎樣過中秋節的?相應資料:人們過中秋

        4、吃月餅,共同分享快樂。

        1)師:你們知道人們用什么方式慶祝中秋節?我還知道,小朋友最愛吃月餅,今天大家帶來了各種各樣的月餅,那就請你來向大家介紹一下你的月餅吧。

        2)教師簡單小結,月餅的分類

        3)幼兒欣賞童謠“中秋夜”,體驗與同伴、老師一起過節的快樂。

      【《中秋節》教學設計范文(精選5篇)】相關文章:

      教學設計范文03-03

      精選《觀潮》教學設計 教案教學設計11-15

      《鄉愁》教學設計范文(精選3篇)12-03

      觀潮教學設計范文11-13

      《觀潮》教學設計范文11-04

      《離騷》教學設計范文12-25

      離騷教學設計范文10-29

      用電安全教學設計范文精選三篇12-25

      觀滄海教學設計范文(精選3篇)12-13

      《鄉愁》的教學設計范文(精選5篇)12-16

      久久亚洲中文字幕精品一区四_久久亚洲精品无码av大香_天天爽夜夜爽性能视频_国产精品福利自产拍在线观看
      <menuitem id="r3jhr"></menuitem><noscript id="r3jhr"><progress id="r3jhr"><code id="r3jhr"></code></progress></noscript>
        亚洲制服丝袜中文字幕自拍 | 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亚洲欧美激情国产一区二区 | 婷婷综合缴情综免费观看 | 综合激情五月丁香久久 | 日韩中文字幕亚洲精品欧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