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tem id="r3jhr"></menuitem><noscript id="r3jhr"><progress id="r3jhr"><code id="r3jhr"></code></progress></noscript>

      《1億有多大》教學設計

      時間:2022-05-11 14:38:42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1億有多大》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教育技術的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運用系統方法設計教學過程,使之成為一種具有操作性的程序。你知道什么樣的教學設計才能切實有效地幫助到我們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1億有多大》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1億有多大》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借助學生熟悉的事物,從不同角度對1億進行感受,發展學生的數感。

        2.經歷課題研究、數學建模的簡單過程,初步獲得一些解決問題的策略和方法,發展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3.在研究過程中,充分發揮學生的創造性,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關系,認識到許多實際問題可以借助數學方法來解決,體會數學的應用價值;培養愿意與他人合作,與人交流,共同解決問題的良好品質。

        教學重點:經歷課題研究、數學建模的簡單過程,培養對1億大小的感性認識。

        教學難點:體會和感受大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進一步培養數感。

        教學準備:課件、一包打印紙、一把大米、尺子、天平、計算器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一)猜想1億有多大

        師:我們學過了許多大數,看,這個數是多少?(課件出示:100000000)對,是1億,1億大嗎?猜想一下1億有多大?(學生大膽猜想,學生根據不同的知識基礎和生活經驗,可能會結合不同的量進行猜想。)

        (二)引入

        師:從同學們的猜想中可以感覺出,大家都覺得1億是個很大的數,確實是這樣的。1億到底有多大呢?這節課我們就來研究一下。

        【設計意圖:根學生運用自己對數的認識的知識和生活經驗,去想象1億有多大,不同的想象會產生不同的猜想從而使學生對“1億有多大”充滿好奇心,產生去探索、研究的興趣。】

        二、活動范例

        (一)確定研究課題

        1.師:(拿出一張打印紙)這是一張紙,它很薄,1億張紙摞在一起呢?猜一猜有多高。

        2.師:大家猜的都不一樣,1億張紙摞在一起到底有多厚?我們從1億張紙有多厚研究起。

        (二)確定研究方案局部推算整體

        1.師:要想研究1億張紙摞起來有多厚,是否真的要找出1億張紙摞起來直接進行測量?不能直接測量怎么辦?(可以先測量一部分紙的厚度,再算出1億張紙的厚度。)

        2.師:真是個好方法,用部分推算出整體,那“一部分”應當取多少張紙呢?(10張、100張、1000張……)

        3.師:有沒有想到362張、1510張的?為什么不選擇這樣的張數?(1億不是362的整倍數,不好推算)

        4.師:再說說我們要怎樣研究?(先量出100張紙的厚度,算出1億是100的幾倍,就用幾乘100張紙的厚度,求出的結果就是1億張紙的高度。)

        (三)進行實驗:測量、計算

        1.師:知道怎么做了嗎?那大家就以小組為單位,取100張、500張或1000張紙來測量厚度,推算出1億張紙的高度。

        2.學生分組實驗。

        學生分成A、B、C三組:

        A組:測量出100張紙的高度,然后推算1億張紙的高度。

        B組:測量出500張紙的高度,然后推算1億張紙的高度。

        C組:測量出1000張紙的高度,然后推算1張億紙的高度。

        教師參與到學生的活動中,有針對性地指導、幫助。

        (四)建立1億表象

        1.師:1億張紙有多高?說說你們的研究成果。

        (1)A組:100張紙大約厚1厘米

        100000000÷100=1000000

        1×1000000=1000000(厘米)=10000米

        (2)B組:500張紙大約厚5厘米

        100000000÷500=200000

        5×200000=1000000(厘米)=10000米

        (3)C組:1000張紙大約厚9厘米

        100000000÷1000=100000

        9×100000=900000(厘米)=9000米

        (4)師:為什么推算出的結果卻不同?(測量的張數越多,誤差就越小。)

        2.建立1億表象

        師:1億張紙大約有1萬米高,你知道1萬米有多高嗎?

        師: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是什么?(珠穆朗瑪峰)它有多高?(8844米)與1億張紙的高度比比,有什么感覺?(比珠穆朗瑪峰還高)

        師:我們站在1億張紙上就能爬上珠穆朗瑪峰了。

        3.小結:我們是怎么研究1億張紙有多高的?

        【設計意圖:學生經歷“確定研究課題、設計研究方案、實驗研究、得出結論”的全過程。在具體情境中體驗1億的大小,培養學生的數感,初步獲得一些解決問題的策略和方法。】

        三、自己設計方案,再次體會

        (一)確定主題

        1.師:剛才我們研究了1億張紙的高度,你們還想研究哪些有關1億的問題呢?(1億粒大米有多重?1億顆黃豆有多重?1億秒有多長時間……)

        2.師:每個小組先確定一個研究課題,設計好研究方案(先測量多少?怎樣推算?),然后開展實驗研究,得出結論。

        (二)學生自主設計方案研究

        (三)匯報

        1.1億粒大米有多重

        (1)100粒大米約重2克

        100000000÷100=1000000

        2×1000000=2000000(克)=20xx千克=2噸

        (2)師:如果一個人一天可以吃500克大米,1億粒大米夠一個人吃多長時間?(一年按365天計算)

        2000000÷500=4000(天)

        4000÷365≈11(年)

        (3)師:我國約有13億人口,如果每人每天節約1粒米,全國1天就可節省大約13億粒大米,這些大米夠一個人吃多長時間?

        13×11=143(年)

        (4)師:全國每人每天節約1粒米,就夠一個人吃一輩子還多,你有什么想法?

        2.1億秒有多長時間

        (1)100000000÷60≈1666667(分)

        1666667÷60≈27778(時)

        27778÷24≈1157(日)

        1157÷365≈3(年)

        (2)師:1秒只是1眨眼的時間,1億秒卻有3年多,再說準確些大約是3年62天的時間,你有什么感想?

        師:是呀,1秒鐘的時間很短,僅僅是一眨眼的工夫,它往往不被我們所重視,但1秒1秒地累加起來,我們就在這眨眼之間浪費了3年多的時光,這就是“光陰如箭,歲月如梭”的含義。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活動中經歷課題研究、數學建模的過程,體驗由局部推算整體的研究方法。積累數學活動經驗。學生在活動交流中,從不同的具體情境中感受1億的大小,發展數感。同時向學生進行節約糧食,珍惜時間的思想教育。】

        四、總結

        師: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你覺得1億有多大?

        1億確實很大,但它再大,也是從1開始,積少成多。節約應從我們每一個人做起,從節約每一張紙,每一粒米,每一滴水做起。

      【《1億有多大》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它們有多大》的教學設計07-09

      《一億有多大》教學設計(通用7篇)06-02

      一億有多大教學反思11-29

      一億有多大教學反思11-29

      一億有多大教學反思07-07

      有關《一億有多大》教學反思11-24

      《1億有多大》的教學反思07-10

      《它們有多大》教學反思(精選20篇)02-14

      四年級上《1億有多大》教學設計06-28

      一億有多大反思11-28

      久久亚洲中文字幕精品一区四_久久亚洲精品无码av大香_天天爽夜夜爽性能视频_国产精品福利自产拍在线观看
      <menuitem id="r3jhr"></menuitem><noscript id="r3jhr"><progress id="r3jhr"><code id="r3jhr"></code></progress></noscript>
        正在播放少妇最爽 | 日韩专码一区二区 | 精品久久洲久久久久护士 | 亚洲欧美中文字幕 | 亚洲高清网站在线 | 最新国产资源网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