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tem id="r3jhr"></menuitem><noscript id="r3jhr"><progress id="r3jhr"><code id="r3jhr"></code></progress></noscript>

      科學教案

      時間:2022-08-09 09:35:11 科學教案 我要投稿

      【熱門】科學教案范文合集9篇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常常需要準備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那么優秀的教案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科學教案9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熱門】科學教案范文合集9篇

      科學教案 篇1

        三年級科學上冊教案身邊的植物

        教學目的:

       。ㄒ唬┛茖W探究目標:

        1、在觀察活動中,能夠調動各種感官識別常見植物,描述常見植物的特 征,會依據不同標準對不同植物進行簡單的分類和比較。

        2、能做一份植物的觀察記錄。

        (二)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1、在具體的實踐活動中運用多種感官多角度觀察植物,激發學生參與科 學學習的興趣和熱情。

        2、想了解與植物有關的事情。

        (三)科學知識目標:

        1、能說出周圍常見植物的名字。

        2、知道植物的特征,包括顏色、氣味、外形等內容。

        教學重點: 識別常見植物,描述常見植物的特征

        教學難點: 會依據不同標準對不同植物進行簡單的分類和比較

        教學準備: 觀察記錄表、放大鏡、植物卡片、各種奇異植物的資料

        教學時間: 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l

        教學導入 提問:同學們,你們知道地球上有多少種植物?那你知道咱們校園里 有多少種植物嗎? l

        教學新課

        一、認識周圍的植物

        1、誰能說說我們周圍有哪些植物?向同學們介紹它的名字及其特征。

        2、看教材活動圖例,讓學生了解可以通過手摸、鼻聞、眼看來掌握植 物特征,認識植物。

        3、提出課外觀察的任務及注意事項,并填寫好觀察記錄表。

        4、分小組進行課外觀察活動,教師巡視。

        5、學生匯報,檢查觀察記錄表的記載情況。

        5、教師小結。 l 拓展延伸 繼續了解認識本地的一些植物。 第二課時 l

        教學導入

        1、介紹我國明代醫學家和藥學家李時珍。

        2、李時珍認識了上千種植物,在《本草綱目》里還給植物進行了分類。 l

        教學新課

        一、給身邊的植物分類

        1、請同學們按照不同的標準,試著給下面這些植物分類,將同一類植 物做上相同的記號。

        2、與同學們交流自己的分類標準。

        3、把自己上節課觀察到的植物按照自己的分類標準進行分類。

        4、學生匯報,教師記錄。

        5、教師小結。

        二、有趣的植物

        1、學生了解書中介紹的四種有趣的植物。

        2、學生展示搜集的有趣植物的資料并相互交流。

        3、教師補充、小結。 拓展延伸 課后繼續搜集了解植物的有關資料。

        板書設計: 略

      科學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知道世界上的動物不僅身體構造不同,生活習性和繁殖方式也不同;

        2.初步了解常見的6類動物分類方法:哺乳類、鳥類、魚類、昆蟲類、爬行類、兩棲類。

        3.初步了解6類動物的主要特點。

        4.能通過合作形式整理總結出動物的共同特征。培養小組分工、整理信息的能力。

        【教學重點】

         尋找動物的共同特征。

        【教學難點】

        根據觀察到的事實做出科學判斷。

        【教學準備】

        教學用的6種典型動物圖片或標本。

        【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

        教 師 活 動

        學 生 活 動

        設 計 意 圖

        一、引入

        1.從舊課引入。

       。ㄌ峁 6種典型動物的圖片,引入教材第一段)

        2.引發學生開展討論。

        3.從討論活動中捕捉探究的問題。

        1.回憶上一課的活動內容。

        2.學生說說這6種動物的特點。

        3.小組討論。

        引發探究的興趣。

        二、尋找相似動物的特點

        1. 提供豐富的動物圖片。

        2.說說為什么這樣找?這樣找的理由是什么?它們怎樣相似?

        1.先找出一種與貓、鴿子、金魚、甲魚、青蛙、蜻蜓相似的動物。

        2.分組將其他的動物分別歸類。

        初步培養學生的分類科學素養。

        三、逐步建立淺近的概念

        1.將看法一致的動物分別列在表格中。

        2.將看法不一致的動物羅列出來。

        3.運用先前達成的共同特征來分析該種動物,如果看法達成一致則列入表格,如果不能達成一致,教師則提供進一步的資料(主要是形體特征和行為方面的)。

        4.提供科學家的分類依據和命名方法,交流:我們的看法與科學家的分類方法有什么相同和不同?需要在哪些方面進行修改和補充?

        1.說說這樣處理的依據是什么?(初步抽象出共同特征)

        2.各方面陳述自己的理由。

        3.進一步抽象各類動物的共同特征,并為每類動物命名。

        4.還有哪些動物和這6類動物都不相似?蝸牛是哪類動物呢?

        初步培養學生根據事實作出判斷的能力。

        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發展學生的科學思維)。

        四、尋找動物的共同特點

        1.這些動物有哪些共同特點?

        2.教師總結動物的共同特征。

        1.小組討論。

        2.交流,達成一致。

        從找相似的動物實踐上升到理性的認識。

        五、作業

        學生完成作業。

        附板書設計:

        2.形形色色的動物

        和貓相似的動物:

        和鴿子相似的動物:

        和金魚相似的動物:

        和甲魚相似的動物:

        和青蛙相似的動物:

        和蜻蜓相似的動物:

      科學教案 篇3

        一、教學目標

        1、能對種子萌發的外界條件進行完整的實驗研究。

        2、能從研究結果中發現新的研究問題。

        3、能通過研究找出對種子進行分類的合理方法。

        4、能制作出規范、美觀的種子標本盒。

        二、重點難點

        重點:指導學生如何制訂較規范的實驗方案。

        難點:同重點。

        三、課前準備

        豆種、布、等配套實驗材料。

        四、教學課時:2 課時。

        第一課時:完成活動開始到撰寫實驗方案部分。第二課時,完成交流及總結部分。

        五、教學過程

       。ㄒ唬⿲耄悍N子在什么條件下才能萌發?

       。ǘ┲笇W生探究種子萌發的外界條件。

        1、讓學生展開討論。

        2、學生匯報討論的結果。

        3、學生分小組觀察教師事先準備好的種子。

        4、學生進行猜想。

        5、學生設計實驗驗證自己的猜想。

        (1) 學生制訂實驗方案。

        (2) 學生交流各自的實驗方案。

       。3) 學生對實驗現象進行解釋。

       。4) 歸納小結。

        6、讓學生提出還想研究的問題。

        7、讓學生閱讀 “科學在線”的內容。

        (三)指導學生制作種子標本。

        六、板書設計

        1、小苗的誕生

        適當的水分

        適當的氣溫

        陽光

        2、 土壤與植物的生長

        一、 教學目標

        1、能與其他同學共同研究三種土壤的主要差別。

        2、能正確使用實驗法研究三種土壤的滲水能力,從而推測出三種土壤的保

        水能力。

      科學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鍛煉孩子使用味覺來對食品開展識別的能力。

        2、充實孩子相關食品味道的了解及修飾詞,充實詞:酸的、甜的、香的。

        教學預備:

        毛絨玩具一個,錄音機、Music磁帶,關于甜味、酸味、香氣的食品數個。

        教學過程:

        1、展示種種味道的食品,通過給學習孩子過生日,來導出教學課題:嘗一嘗味道。

        今日是我們班xx孩子的生日,我們一塊兒給他慶賀生日行不行?他今日帶給我們很多好吃的物品。孩子吃時,瞅瞅你吃的是啥物品?它是啥味道的?孩子一邊吃邊告知周圍的孩子。

        2、探討食品的味道:

        (1)請孩子說一說,你剛剛吃的是啥?它是啥味道的?你還吃過哪一些物品像糖果味一樣是甜的?你還吃過哪一些物品像楊梅味一樣是酸的?你還吃過哪一些物品像花生(又名金果)味一樣是香的?

       。2)充實修飾詞:酸的、甜的、香的。

       。3)孩子你喜愛吃啥味道的物品哩?

       。4)不可以吃過于多甜甜的物品,這樣,牙會吃壞的。

        3、按酸、甜、香的味道來歸類:(展示酸、甜、香的食品請孩子歸類)

        (1)xx請我們進食,我們也送好吃的物品給xx吃好不好?xx要我們把禮品放于三個籃內。把味道是甜甜的放于一個裝糖果的標識的籃內;把味道是酸酸的放于一個裝楊梅標識的籃內;把味道是香香的放于一個裝花生(又名金果)標識的籃內。

        (2)xx講你們分得好好!這就是甜甜的味兒;這就是酸酸的味兒;這就是香香的味兒。感謝孩子送來如此多好吃的禮品。

        4、教學完結:今日xx帶給我們許多味道的食品,有甜的、酸的與香的,感謝xx嘛,那讓我們唱K跳舞來祝xx的生日吧!

      科學教案 篇5

        第一章 生物科學和我們

        【情景點擊】

        【課程目標】

        1.嘗試說出人類健康面臨的挑戰。

        2.舉例說出生物科學與社會的關系。

        3.說明學習生物科學需要正確的方法。

        4.嘗試像科學家一樣實驗。

        【自主預習精細梳理】

        1.人類面臨的問題之一:健康問題

       。1)癌癥是人類健康的殺手,生物因素、物理因素和化學因素,都可能導致癌癥的發生。

       。2)癌癥的預防措施

       、俦苊饨佑|物理、化學、病毒等各種致癌因子。

       、谠鰪婓w質,保持心態健康,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3)高發病率和高死亡率的傳染病

       、侔l病率較高的傳染。阂来螢椴《拘愿窝、肺結核、痢疾、淋病、麻疹、傷寒及副傷寒、梅毒、瘧疾、出血熱、猩紅熱等。21世紀教育網版權所有

       、诓∷缆瘦^高的傳染病:依次為狂犬病、艾滋病、白喉、新生兒破傷風、流腦、鉤端螺旋體病、炭疽病、乙腦、霍亂、出血熱等。21教育網

        2.生物科學與社會:基因診斷和基因治療

       。1)對于缺乏有效治療手段的遺傳病,可通過對胎兒進行產前基因診斷,并對確診患病的胎兒實施人工流產,從而避免遺傳病患兒的出生。

       。2)基因治療是治療遺傳病的新途徑,其基本原理是采用轉基因技術將帶有治療作用的'基因(目的基因),導入患者的受體細胞中,體外培養使其增殖,然后輸回患者體內,以糾正或彌補缺陷基因帶來的影響;或將目的基因通過載體直接送入人體內受體細胞中,從而達到治療的目的。

        【思考】有些糖尿病是由于基因(遺傳物質)突變引起胰島素分泌不足,引起血糖濃度高于正常水平,從而形成糖尿,目前一般采取注射胰島素的方法暫時緩解,但一段時間后血糖又會升高,如何根治?

        提示:采取基因工程的方法把健康基因導入胰島細胞,即基因治療。

        3.21世紀生物科學發展的大趨勢

        對生命現象與生命本質的研究不斷擴大、深入,向微觀和宏觀、最基本和最復雜的兩極發展。

        4.生物學研究的基本方法

        生物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實驗法是生物學研究的基本方法。許多生物現象及規律都是通過科學的實驗法而被發現的。實驗法要遵循一定科學過程,通過雷迪→尼達姆→斯巴蘭扎尼→巴斯德的實驗,不但能體驗到生物科學的研究方法,而且更能感受到實驗法是挑戰偽科學最有力的武器。

        5.生物科學的探究過程

        研究生命科學的程序包括觀察、假設、實驗、對假設的進一步修正,得出結論、進一步地觀察、進入下一個認識周期。在嘗試像科學家一樣實驗的過程中,特別注意以下幾個環節的問題。

       。1)觀察:用一種或多種感官去收集有關這個世界的信息。觀察有時需要使用一些輔助儀器,如光學顯微鏡、電子顯微鏡。

        (2)測量:對被測量的對象用比較精確的數據加以表示。

       。3)實驗設計:預測技能實際上是根據現有證據和既往實驗對將來的事件作出的推論。由于預測只是推論的一種,所以可能出錯,必須通過巧妙設計實驗來檢驗預測的正確與否。在設計實驗時,特別注意遵循單一變量原則、對照原則、平行重復原則、等量原則等。

        (4)收集數據和分析數據:把分類、觀察或測量得到的內容如實地記錄下來的過程叫做數據收集。運用數學知識整理、分析、歸納各種數據,可能會發現事物的內在規律,得出獨到的見解,并通過實驗報告的形式與他人交流。

       。5)安全實驗:科學實驗需要確保實驗安全。只有完全理解并能自覺遵守實驗安全規則才能確保實驗安全。

        【思考】巴斯德的實驗最精巧的一個方面是什么?

        提示:將玻璃瓶頸拉成彎曲的鵝頸狀,如圖。好處是:瓶子雖未密封,卻可以保持無菌。

      科學教案 篇6

        學習目標

        能夠主動探究積極發現,開展拓展性活動。

        能夠在解釋過程中比較變量。

        能夠在解釋中獲得新結論或新發現。

        科學知識

        知道什么是拓展和拓展的意義。

        感受溫室效應及空氣有質量、水的傳熱、空氣動力、熱脹冷縮等原理及其現象。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樂于拓展,增強本領,豐富知識。

        進一步增強對科學的興趣和研究科學的熱情。

        重點難點

        學法指導

        課前準備 尺子、報紙若干、一次性紙杯、一次性快餐盒、試管、金魚、酒精燈、吸管、塑料瓶、墨水、橡皮泥、透明膠帶、熱水、水槽等。

        學習過程 二次備課

        一、導入

        從三年級到六年級,我們已經學習了不少的科學知識,掌握了一些科學探究本領。(可以舉一些生活中的事例讓學生進行解釋,如:地球上的隕石坑等)

        二、探索和調查

        1、其實,像這種利用所學的知識和本領對生活中的現象進行解釋,對問題進行探究就是一種“拓展(開拓發展之意《現代漢語詞典》)”,古人曾說過“舉一反三”和“聞一之十”也是同樣的道理。

        2、讓學生運用學過的知識解釋書上的現象。

        瓶中的草為什么和外面的長的不一樣呢?

        3、學生將自己的解釋填寫在活動記錄上。

        4、先小組交流、然后全班交流。

        5、總結:像這樣用所學的知識對現象和問題進行的解釋就是一種對所學內容的拓展。

        6、學生利用準備好的器材動手探究,并將自己的發現和解釋記錄下來。

       。1)兩人小組完成尺挑報紙的實驗

        (2)四人小組完成金魚在試管中存活的實驗

        (3)每人單獨完成氣墊汽車的實驗

        (4)演示瓶子吹泡泡的實驗

        每一個實驗的過程中都要要求學生進行初步地假設—仔細地觀察—認真地思考—自己的解釋—討論與交流。

        7、像這樣在探究活動中運用學過的知識和技能也是一種拓展。

        三、回顧和解釋

        你還能對生活中發現的哪些現象,利用我們學過的知識去解釋呢?

        當堂檢測

      科學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了解地球表面是在不斷變化的。

        2、能夠對觀察到的現象進行大膽的想象,并應用類比推理對溶洞以及鐘乳石等的形成進行推測。

        3、探究中能夠與人合作、積極交流,不斷體驗成功的快樂。

        4、通過研究溶洞,讓學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麗與神奇,從而更加熱愛大自然。

        教學準備

        1.學生準備:(1)滴管、燒杯、稀鹽酸、澄清的石灰水、吸管、酒精燈、三角架、石棉網、石灰石、鵝卵石等。(2)收集一些溶洞圖片資料,有條件的可以讓學生課前參觀當地的溶洞。

        2.教師準備:(1)有關溶洞的聲像資料。(2)溶洞及鐘乳石、石筍、石柱的成因課件。

        教學過程

        一、認識溶洞及其內部地貌特點。

        1、教師提供生動、豐富的聲像資料,引導學生認識溶洞。

        2、深入仔細地觀察并結合已有的經驗,使學生認識溶洞內的鐘乳石、石筍、石柱、石花,并充分描述其特點。

        二、研究溶洞的形成原因。

        介紹溶洞存在的地理位置。人們經過考察發現,溶洞大多位于石灰巖構成的山中。

        1、提出問題:溶洞大多位于石灰巖構成的山中,溶洞的形成與石灰巖有關嗎?有什么關系?

        (1)學生分組討論。

       。2)提出假設。

        2、指導學生做巖石腐蝕實驗。

        (1)提出實驗要求及注意事項。

       。2)分組實驗。

       。3)師生交流。①在實驗過程中觀察到什么現象?②你們從實驗中發現了什么秘密?(石灰巖的巖石都能被鹽酸腐蝕)

        3、利用類比推理分析溶洞的形成。

        三、研究鐘乳石、石筍、石柱的成因。

        1、學生根據鐘乳石的形態特點和溶洞的形成過程推想其成因,讓學生充分討論生并利用實驗驗證。

        問:當酸性水流經石灰巖表面或沿裂縫滲透到巖石后,流走的水中會增加什么物質?

        2、分組實驗

       。1)用吸管往少量澄清的石灰水里吹氣,會發現什么現象?

       。2)繼續往里面吹氣,又會發現什么現象?

       。3)用酒精燈給再次變清的石灰水加熱,直到水分蒸發,有什么現象發生?

        3、分組匯報并分析實驗結果。

        4、引導學生根據實驗現象推想鐘乳石的成因。

        5、播放鐘乳石形成的課件,讓學生進一步認識鐘乳石的形成過程。

        6、引導學生根據鐘乳石的形成過程,推想石筍、石柱的成因。

        7、播放石筍、石柱的形成課件,讓學生進一步認識石筍、石柱的形成過程。

        四、拓展。

        1、大便器用久了,表面會形成一種難以除去的物質,你們有什么辦法除去它嗎?

        2、炊壺底部的水垢是怎樣形成的?

      科學教案 篇8

        教學目的:

        1、能夠長期觀察一種動物或植物。

        2、能夠對動植物前后發生的變化進行比較。

        3、能夠觀察并記錄自己的發現。

        4、能夠比較出動植物的季節性變化。

        知識與技能:

        1、知道氣候特征是一定地區的規律性天氣現象。

        2、知道季節是根據特定氣候劃分的時間段。

        3、了解四季的氣候特征。

        4、知道一些動植物的季節性變化。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1、感受自然界四季的變化,欣賞四季的美麗景色。

        2、持之以恒地觀察動植物的變化。

        3、養成記錄觀察現象的習慣。

        教學重點:

        1 知道氣候特征是一定地區的規律性天氣現象。

        2、了解四季的氣候特征。

        教學準備:

        1.有秋季特征景致的圖片或錄象資料。

        2.有關春夏秋冬氣候特征的圖片、錄象等視聽資料和設備。

        3.關于動植物的季節性生活規律變化的圖片、錄象等視聽資料和設備

        4.確定觀察的對象,準備好觀察記錄的工具。

        教學時數: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集中話題

        1、提問:你們知道一年有幾個季節

        嗎?

        2、說得真棒!你能再說一說秋季是

        什么樣的嗎?

        引起學生對氣候與季節的興趣。

        二、探索和調查

        1.小組討論匯報:你眼里的秋季是什么樣的?

        認識秋季的氣候特征。

        2.誰能再說一說其他季節的氣候是什么樣的?

        認識春季、夏季、秋季、冬季的氣候特征。

        3.小組討論。

        4.全班交流、補充。

        5.在不同的季節里,動植物有什么變化?

        認識動植物的季節性變化。

        6.學生看圖或音像資料后說,再適當補充。

        7.小結。

        三、回顧和解釋

        1.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懂得了什么?

        (鞏固所學,課外拓展。)

        2.觀察一種動物或植物,記下它在不同時期的變化。

        板書設計:

        氣候與季節

      科學教案 篇9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風可以通過自然界中事物的變化來感知,可以用風向和風速來描述。

        過程與方法:

        自制建議風向標和小風旗。用自制的風向標和小風旗測量風向和風速,并使用適當的方法紀錄觀察結果。

        情感、態度、價值觀:

        感受到使用簡單工具能對天氣觀察活動提供很大的幫助。進一步提高觀察天氣現象的興趣和好奇心。

        【教學重點】能描述風向和風速

        【教學難點】用自制的風向標和小風旗測量風向和風速,并使用適當的方法紀錄觀察結果。

        【教學準備】分組材料:制作風向標的材料;制作小風旗的材料。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師:你們覺得風是什么?能聽到,看到風嗎?能用能想到的描述風的詞語來描述風嗎?

        二、探究內容:

        (一)風向和風向標

        1、出示風向圖,簡單介紹

        簡單介紹,風向是指風吹來的方向,可以用八個方位來描述風向。

        2、你能通過風水動旗面的情況來辨別風向嗎?簡單練習。

        小結:風向可以用風向標來測量,風向標的箭頭指向的是風吹來的方向。

        3、制作風向標,并測量風向

        (1)出示自制風向標。介紹制作方法

       。2)小組討論:風向標的使用方法

       。3)問:我們如何將風向結果添加到當天的天氣日歷上呢?

        (4)我們還可以用哪些方法確定方位和測量風向?

       。ǘ╋L速和風速等級

        1、問:風向可以用風向標進行測量,那么風速也可以測量嗎?

        2、介紹科學家利用風速儀測量風速,熟悉“蒲福風力等級”表。我們制作小風旗來測量。

        3、分組制作小風旗,研究使用方法

       。ㄈ⿲嵉赜^察

        1、測量風向和風速

        2、記錄到天氣日歷中

      【科學教案】相關文章:

      科學教案04-06

      科學教案:蝸牛09-11

      走進科學教案12-08

      春天科學教案03-09

      科學教案《賽車》04-07

      科學教案范文04-06

      身邊的科學教案07-13

      關于科學教案07-24

      關于科學教案07-27

      有關科學教案06-12

      久久亚洲中文字幕精品一区四_久久亚洲精品无码av大香_天天爽夜夜爽性能视频_国产精品福利自产拍在线观看
      <menuitem id="r3jhr"></menuitem><noscript id="r3jhr"><progress id="r3jhr"><code id="r3jhr"></code></progress></noscript>
        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一区二区 | 亚洲九九视频一区 | 天天免费看国产一区二二区 | 久热精品视频在线 | 中文字幕国产精品 | 尤物在线精品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