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振
是你點燃了我們的生命之火
-------- 謹以此文獻給我的漢語言文學引論導師邵子華先生
(一)
初識邵子華先生是從他的那篇佳作《是你點燃了我生命之火》開始的,那時,我還沒有見過先生。但我已經開始喜歡上了先生的文章,因為先生是真實的,他的生命之燈一直燃燒的是他人格的智慧,健康和真誠。
這一切從他的文章之中是可以讀出的.他的生命之燈是從他的戀愛之中璀璨的燃燒起來的.我喜歡邵子華,喜歡他的文章,因為他是一個真實的人.”我也許并不愛你,你也許并不愛我”, ”我的快樂只在見到你的那瞬間,我無法不想你”.他是在愛著,在顫抖中痛苦的愛著,愛的傷心,傷情,傷了靈性,不然,你的淚水為何凝結在"灼熱的面頰",你的靈魂你的軀殼又為何"層層剝離".他又不清楚自己是否在愛著,但他明明又知道自己在愛著.這種復雜的情緒在他的筆下是真實細膩而又動人的.
邵子華先生以他真實的人格燃燒著一顆旺盛的文學種子.他的創作沒有絲毫的造作,沒有絲毫的矯情,.最近他發表的<<走在為詩歌送葬的大路上 >>一論文給人以思想和靈魂的震撼,他細膩的評價了趙思運博士對詩歌的獨特思考,表達了詩歌的一代缺失和對"公眾心靈及其生存環境的戕害"。先生從不對權威的淫威盲目屈從.他表達的一種真誠的痛苦,自然的人性,先生也不會象大凡作家那樣捂著臉捏著鼻子強弄出一些頹廢,虛幻,迷茫,懺悔等的東西.
先生的文學創作如此,做人處世亦是如此.
每每與先生交談,先生的每一句話都足以讓我的思想站立一冬而不顫栗,他直言告戒我:以我的生性和風格,如果我的一生在學問上搞不出名堂,我的生命最終將落拓回歸于頹廢和苦悶.我也時常為自己”瘋的文學”氣質而思考擔憂.
(二)
邵子華先生的課堂教學體現的亦是他坦蕩的人格,細膩獨特的生命感悟.通常評價一個老師的價值往往是從他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成果,而恰恰忽視教師的人格與精神舒展對學生的影響,其實這種潛移默化的影響有時候比他的課堂教學更為重要.
本來中文系的漢語言文學教育就是一種人文教育,文學教育的過程實際上就是教人怎樣做人的過程.邵子華先生非常注重這一點.用他自己的話來說,我的文學教育任務就是要點燃學生的生命之火,撥動學生心靈的琴弦,使他們的春情處于一種激情的狀態.先生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他讓文學教育反撲歸真,重新回到了"人"本身上來,他在講課的同時給予我們表達自我的天然愿望,讓我們不受拘束的表達自己對文學,人生,自然的思考.而現實中的長期文學教育恰恰與此相反,這種教育無時無刻不在誘導學生說假話,讓學生理解接受別人的意圖并用語言很好的表達這種意圖,從而壓抑埋沒自己的想法,這是一種扭捏虛假的痛苦折磨,這種偽裝的虛假長期以往會使人喪失自我,泯滅自我.而我一直以來對任何扭曲著的虛假都感到惡心!連文學教育都可以偽裝,還有什么不可以偽裝呢?
邵子華先生以自己真實的自然人格魅力拯求了我們,拯救了漢語言文學教育,他最近把自己的成果編輯成書,即將付莘出版,這實在是一個令人振奮的消息,我真誠的祝愿先生一路走好.
最后我想說一點,邵子華先生的文學教育還是有著一些微小的不足的,以一個學生看來,他還是沒有很好的把握好課堂間上師生的互動關系.課堂教育是要以老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題,老師引導學生,學生也推動老師,達到老師得心應手,學生如做春風的境地.而這是要更多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的,而先生這方面是有著較大的缺憾的.
(三)
寫完本文,感覺總還有許多話沒有說出來。而一直以來我總想用一句話來概述先生,但我沒有找到;也總想用一篇文來記先生,但我一直沒有寫出來,因為,先生是我的先生!
先生甜酸苦痛的愛情點燃了他的生命之火,而他豐富的智慧動人的才智則點燃了我們的生命之火.再次為我的先生而真誠祝福,祝先生健康平安。
版權所有:請勿轉載使用
作者地址:山東菏澤學院中文系105信箱 郵政編碼274015 劉振收 作者郵箱: canxuefeidao@eyou.com
[是你點燃了我們的生命之火 兼談文學愛情和語文教育(網友來稿)]相關文章:
1.我們的愛情美文
5.現代詩歌:文學與愛情
9.語文教育專家論文
10.語文教育教學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