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tem id="r3jhr"></menuitem><noscript id="r3jhr"><progress id="r3jhr"><code id="r3jhr"></code></progress></noscript>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教案 (教師中心稿) 教案教學設計

      發布時間:2016-1-12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劉星河

      教學目標

      1、 領會本文通過對話表現人物性格的特點。

      2、 體會孔子的思想。

      3、 掌握“如、方、作、撰、傷、與、讓、乎、爾”在文中的含義。

      重點難點

      1 、文言知識積累、學法探索。

      2 、初步了解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政治主張

      課時安排:安排3課時

      一、 導入新課:

      1998年全體諾貝爾獎獲得者共同作了一個宣言:如果人類在21世紀還想繼續生存下去的話,必須回頭到兩千五百多年前,從中國的孔子那里吸取智慧。

      孔子,春秋末期魯國人(前551年---前479年),名丘,字仲尼,儒家學派創始人,被尊稱為圣人,思想核心是仁,政治上主張禮治,鼓勵人們入仕,即“出來做事”。曾周游列國,晚年整理了“六經”(《詩》、《書》、《禮》、《樂》、《易》、,《春秋》)。到漢代以后,孔子的學說成為兩千余年封建社會的統治思想。

      二、了解《論語》

      《論語》是一部語錄體的散文集,它是孔子的門人和再傳弟子所輯錄的孔子的言行錄,全面地反映了孔子的哲學、政治、文化和教育思想,是關于儒家思想的重要著作。宋儒把《論語》《大學》《中庸》和《孟子》全稱為“四書”。《論語》共20篇,492章,12700字。《五經》是指《詩》《書》《禮》《易》《春秋》。

      侍坐:陪從尊長而坐,課文中指陪從孔子坐著。

      三. 重點字

      拼音--俟,音sì 莫,音mù 甫,音fǔ 哂,音 shěn 相,音 xiàng 鏗,音kēng 沂,音 yí 喟,音 kuì 雩,音yú 冠,音guàn

      攝:課文注釋說“夾、迫近”,二者意義差別較大,不宜并選。

      亦:副詞,這里有“只是”、“不過是”的意思。

      毋吾以也:否定句中的賓語前置句,即,毋以吾也,不要。毋,不要。以,認為。這一句省略了成份,還原為“毋吾以于此而不言也。”,

      不吾知也:否定句中的賓語前置句,即“不知吾也”,不了解我們。

      如或知爾:如果有人了解你們 。 如,如果。或,有人。爾,你們

      則何以哉: 疑問句中疑問代詞作介詞賓語要前置,你們打算做點什么呢?

      加之以師旅:狀語后置句,有別國軍隊來侵略它。“以”,介詞, 用。

      四、指名學生口頭翻譯課文,教師點評,掌握重點知識:

      (一)、翻譯下面句子,注意句子順序和現代漢語不同

      1、 不吾知也

      2、 毋吾以也

      3、 則何以哉?

      翻譯以前學過的句子,注意句式特點

      1、 微斯人,吾誰與歸? 2、 忌不自信。

      3、 何厭之有? 4、 何陋之有?

      5、 長安君何以自托于趙? 6、 唯利是圖

      尋找規律和方法 :

      1、 古代漢語的疑問句中,代詞作賓語,賓語前置。

      2、 古代漢語的否定句中,代詞作賓語,賓語前置。

      3、 以結構助詞“是”、“之”提前賓語。

      (二)翻譯下面句子,注意加點的詞

      1、 吾一日長乎爾 2、 乎大國之間

      3、 異乎三子者之撰 4、 浴乎沂,風乎舞雩

      這四個句子中的“乎”都相當于“于”,可翻譯成比、在。

      (三)、翻譯下面的句子,注意“爾”的用法

      1、 子路率爾而對曰 2、 鼓瑟希,鏗爾

      這兩個句子中的“爾”是助詞,表狀態,常放在形容詞或擬聲后,相當于“然”

      3、爾何如?爾:代詞,你

      (四)、翻譯學過的句子,注意“如”的用法

      1、 如或知爾,則何以哉?如果

      2、 如其禮樂,以俟君子。至于

      3、 宗廟之事,如會同。或者

      (五)、翻譯下面句子注意“方”的用法

      1、 方六七十,如五六十 :計算面積的單位,縱橫各一里

      2、 可使有勇,且知方也:正道,指是非準則

      復習學過的知識

      1、 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方形

      2、 方欲行轉視積薪后,一狼洞其中:正,才

      (六)、翻譯下面句子,注意“與”的用法

      1、夫子喟然曰:吾與點也 與:同意

      2、唯求則非邦也與大利 與:語氣助詞

      復習學過的知識:

      1、 失其所與,不知 與:結交、親附

      2、 遂與外人隔絕 與:和

      3、生三人,公與之母 與:給予

      (七)、翻譯下面句子,注意加點詞的用法

      1、宗廟之事,如會同,端章甫章 甫:名詞作動詞,穿著禮服,戴著帽子。

      2、鼓瑟希,鏗爾 鼓:名詞作動詞,彈奏。

      3、三子者出,曾皙后 后:名詞作動詞,落在后面。

      4、浴乎沂,風乎舞雩 風:名詞作動詞,吹風

      練習:指名學生口頭翻譯下面的句子,特別要注意關鍵詞。

      1、 居則曰:“不吾知也。” 2、 千乘之國,攝乎大國之間。

      3、 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4、 方六七十,如五六十。

      5、 舍瑟而作,對曰:“異乎三子者之撰。” 6、 何傷乎?

      7、 吾與點也。 8、 為國以禮,其言不讓。

      五、學生討論:

      1、 這是一篇什么體裁的文章?

      2、 根據內容,課文可劃分為幾個段落?試用簡潔的語言概括段意。

      明確:1、 這是一篇以記敘為主的記敘文。

      2、 第一段(從開頭到“則何以哉”):寫孔子問志。

      第二段(從“子路率爾對曰”到“吾與點也”):寫弟子述志。

      第三段(從“三子者出”到結束):寫孔子評志。

      六、思考并回答:

      (1) 從子路、冉有、公西華的言談中可以看出他們各自的什么性格特點?

      (2) 簡析孔子對三人述志的態度。

      (3) 結合課文中的言、行、神態描寫,具體分析孔子的形象。

      明確:

      1、 子路:有抱負,坦誠,性格也比較魯莽、輕率。

      冉有:謙虛謹慎,說話很有分寸。

      公西華:謙恭有禮,嫻于辭令。

      2、 對子路:贊成他的治國志向,但認為他談話的內容和態度不夠謙虛,這屬于“其言不禮”。對冉有:沒有正面加以評論,但可以看出是滿意的。對公西華:認為他低估了自己完全可以擔任更重要的工作。

      2、 課文中的孔子是一個既熱情而又嚴格的老師。態度謙和、親切,批評含蓄,耐心地誘導、熱情地鼓勵。

      板書設計

      孔子問志 弟子述志 孔子評志

      子路: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哂之(以其言不讓) 如或知爾

      冉有:比及三年,可使足民。 唯求則非邦也與

      則何以哉 如其禮樂,以俟君子

      公西華:宗廟之事,如會同, 非諸侯而何

      端章甫,愿為小相焉

      曾皙: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 吾與點也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教案 (教師中心稿) 教案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1.早教中心親子課程教案

      2.《心聲》 教案教學設計

      3.如何突出中心教案

      4.日月水火教案教學設計

      5.動物過冬教案教學設計

      6.我喜歡教學設計教案

      7.背影教案教學設計

      8.春曉教學設計教案

      9.小數除以整數教案教學設計

      10.成語故事教案教學設計

      久久亚洲中文字幕精品一区四_久久亚洲精品无码av大香_天天爽夜夜爽性能视频_国产精品福利自产拍在线观看
      <menuitem id="r3jhr"></menuitem><noscript id="r3jhr"><progress id="r3jhr"><code id="r3jhr"></code></progress></noscript>
        亚洲理伦片免费观看 | 日本免费高清一级性 | 女同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 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 先锋影音少妇资源 | 伊人色综合久久天天人手人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