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秦安縣興國中學 張小健
一、更新觀念、擺正教師的位置
創(chuàng)新思想要求教師放下架子,積極組織、引導學生大膽思考、大膽想象,讓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得以充分發(fā)揮。只有這樣,學生才會敞開心扉,和老師一起去探究、去創(chuàng)新。
當我給學生布置課前預習作業(yè)時,要讓學生明確預習課文的要求,除了掌握課文的字詞以外,還要找出精美的句段以及本文運用的修辭方法的句子;還有哪些地方存在疑問,反復進行閱讀,這樣學生對全篇課文的思維就有整體感悟。對于疑難問題也就如同一層窗戶紙,教師一點就會明白。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既要用自己的知識去贏得學生的尊敬,同時要以自己的人格去感染力學生的情趣,使學生成為教學過程中最積極、最活躍的主體。特別要注意對學生學習的水平、態(tài)度、情感進行恰當?shù)脑u價,不怕學生犯錯誤,要善于幫助學生成功,這樣才是對學生最大的鼓勵,也才能增強學生學習的信心和興趣。
二、高瞻遠矚、引導學生居高臨下的觀察、思考事物
教學象登山一樣,只有攀登到最高處,眼界才放得開,才能看到壯闊無比的世界,才能領略無窮的風光。站得高,想象才能豐富,思維才開闊。古人云:“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在這個意義下,我們在教學一篇課文時,不論長文短課,都應選擇一個品味的制高點,并且引導學生在這個制高點上,鳥瞰全文,駕馭全篇,只有這樣,才不致于被錯綜復雜的事物所迷惑,才能有所發(fā)現(xiàn)。
《誰是最可愛的人》是一篇寫得很簡練的散文,課題以“問”的方式提出了一個重要的問題,要學生回答這個問題,可謂不費吹灰之力,但是作為培養(yǎng)學生的積極思維來說,重要的不在于這個回答百分之百的準確,而在于形成這個答案的過程:為什么人民志愿軍是最可愛的人呢?這便是思維活動的出發(fā)點(制高點),從這一點出發(fā),志愿軍的革命英雄主義(戰(zhàn)斗場面)、國際主義(搶救兒童場面)和愛國主義(防空洞里吃雪場面)才被一一地發(fā)掘出來。
可見,引導學生站高望遠是學生積極思維、創(chuàng)造思維不可忽視的重要方面。忽視了這一點,教學就有事倍功半的可能。
三、激趣尋源,引導學生大膽的去探求知識的魅力
教學中對學生最有吸引力的是探勝索奇。它應該是語文教學追求的最高境界,是其培養(yǎng)學生求索精神的重要手段。越是奇異幽勝的地方就越是學生感興趣的地方,就越能激發(fā)學生的思考。
如我上《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時,由教室前的“書院” 導入:“課間,同學們常常喜歡暢游于書院的小橋、涼亭、草叢等,去尋找課間的樂趣,尋找我們心中的‘百草園’;哪位同學能為我們描繪最感興趣的景色?”因為密切聯(lián)系了學生的生活實際,有的說畫棋盤下五子棋;有的說到草叢中撲蝶;有的說用草心釣蟲子;有的說翻開斷磚找蟲子;有的說可以嘗到花蕊的甜味……
這樣,既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與課文內容相呼應,同時培養(yǎng)了口頭作文能力。問題的解決過程,是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過程。
四、拓寬路子,引導學生舉一反三地去掌握事物的規(guī)律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知識將越來越豐富,越來越復雜,但事物總有它互相聯(lián)系的一面,知識本身也一樣。因此,語文教學上運用“舉一反三”的原則不僅可能,而且必要。不能“舉一反三”就談不到發(fā)明創(chuàng)造。有人說:“舉一”是容易的。講一篇課文,抓一個問題,解一個詞語都是“舉一”。而“反三”則困難,這就把“舉一反三”簡單化了,“舉一反三”是一個整體,不能孤立來看,“三”由“一”推及,“舉一”正是為了“反三”。 “反”即“推及”之意,“舉一反三”就是由“這一個”推知“那一個”的思維過程,“舉一”而不能“反三”,“舉一”就失去了實際意義。通過“舉一反三”的教學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豐富的想象和聯(lián)想。創(chuàng)造發(fā)明和豐富的想象和聯(lián)想分不開,一個蘋果從樹上掉下來,可以引出萬有引力定律的發(fā)明。鍋里水蒸氣沖開鍋蓋,可以導出蒸氣機的發(fā)明,這些是與想象和聯(lián)想分不開的。豐富的想象和聯(lián)想又反過來給思維以促進,給思維插上飛翔的翅膀。
五、營造和諧,引導學生合作探究的創(chuàng)新精神
從《語文課程標準》新理念看,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是課程改革的重要目標。其核心就是把過去學生的被動接受學習變?yōu)樽灾鳌⒑献鳌⑻骄康膶W習。教師的主要任務是了解學生原有的知識基礎以及對知識的掌握程度,有針對性地指導他們自主地學習,幫助他們自主地建構知識,激發(fā)他們的學習熱情,掌握學習策略,發(fā)展認知能力,促進他們不斷向新的知識領域發(fā)起挑戰(zhàn),所以,教師在教學實踐中,要努力創(chuàng)建一種民主、平等、輕松、和諧的教學氛圍并通過閱讀、思考,讓全班懂得發(fā)現(xiàn)問題,并提出問題,然后全班一齊思考,一齊討論,共同解決問題。靠集體的智慧解決問題,使學生體驗到合作思維的力量和成功的喜悅。
[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人教版九年級教學論文)]相關文章:
3.在數(shù)學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論文
5.九年級人教版《 雨說》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