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tem id="r3jhr"></menuitem><noscript id="r3jhr"><progress id="r3jhr"><code id="r3jhr"></code></progress></noscript>

      《蒹葭》教案 (人教版九年級下冊)

      發布時間:2016-7-7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教材分析:《<詩經>兩首》(《關雎》《蒹葭》)是人教版義務教育九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第22課。這是學生第一次接觸《詩經》,學生對其特點一知半解。教師在設計教學時要充分利用這一看似“不利”因素,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還給學生自由呼吸的課堂。

      一、 課前預習任務(教師要明確具體任務,切忌太過概括。)

      1、 查閱資料,了解《詩經》這部詩歌總集的形成過程、內容、以及與以前學過的詩歌相比的不同的特點(包括詩歌內容、詩歌風格、寫作手法)。

      2、 借助注釋、工具書解決疑難字詞的讀音和意義,整體感知詩歌。

      二、 教學目標

      1、 了解《詩經》相關知識(如形成原因,詩歌內容,詩歌特點,寫作手法等。)

      2、 掌握重點文言字詞和特殊句式。

      3、 理解詩經的寫作手法--賦、比、興及重章復唱,雙聲疊韻,并體會其作用(手法太多可分散在兩首詩中來講。)

      4、 體味詩歌中美好感情及優美意境。

      三、 教學重難點

      1、 掌握重點文言字詞和特殊句式。 (教學重點1)

      2、 體味詩歌中美好感情及優美意境。(教學重點1)

      3、 理解詩經的寫作手法--賦、比、興及重章復唱,雙聲疊韻,并體會其作用。(教學難點)

      四、 課時安排:1課時(45分鐘)

      五、 教學過程

      (一)導入(3分鐘)

      1)老師提問:蒹葭是什么?有誰見過蒹葭?給我們講講吧!

      請同學講講。

      老師播放蒹葭圖片,師生交流蒹葭留給我們的感覺。

      我們了解到的蒹葭隨風飄蕩,柔美可愛給人寧靜的感覺。我們今天要學習的一首古詩就以蒹葭命名,它會寫些什么?會不會如蒹葭一樣美呢?一起來看看吧!

      2)學生交流自己預習所查的關于《詩經》的信息。

      (二)《蒹葭》教學過程

      1、讀:整體感知 (約7分鐘)

      (1)齊聲朗讀:教師點評并給與朗讀指導     (約2分鐘)

      (2)教師配樂范讀或名家范讀,學生聽讀     (約2分鐘)

      (3)學生賽讀:通過賽讀讀準節奏字音        (約3分鐘)

        

      2、練:落實重點字詞 (約5分鐘)

      A.找出意義相同或相近的幾組詞

      明確:第一組:蒼蒼,萋萋,采采        (茂盛、眾多的樣子)

      第二組:(道阻且)長,躋,右   (道路漫長,險阻,彎曲形容難以到達)

      第三組:(在水之) 湄,涘       (水邊,水與草相接的地方)

      第四組:(宛在水中)中央,中坻,中沚  (水中的高地或陸地)

      此處有小小的區別要明確

                  第五組:( 白露未)晞,已         (干,完溯)

      B.找出方向相反的一組詞:  洄,溯游

      3、 品:品味詩歌內容及情感( 約20分鐘)

      第一組: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問:這是一個怎樣的時間怎樣的情景?(引導學生想象聯想,體會詩歌意境)

      明確:A. 深秋的早晨,晨霧氤氳,雪白的霜結在在蒹葭葉片上,慢慢地融化為晶瑩的露珠。蒹葭隨晨風中輕輕地搖擺,露珠輕輕地滑落,摔碎在叢草間,濺落一地的清脆。

            B. 霜 -- 晞-- 已:從秋霜到露水變化看出時間的變化。

      第二組

      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所謂伊人,在水之湄

      所謂伊人,在水之涘

      (1)問:展開想象“伊人”是誰?她是個怎樣的那還?

      明確:“伊人”是男主人公心儀的女孩子,美麗善良,委婉害羞,但是她十分朦朧,看不真切。

      (2)問:(在水)一方--湄--涘:“伊人”的位置變化說明了什么?

      明確:朦朧,漂浮不定,難以追尋。

      第三組:

      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

      溯洄從之,道阻且躋。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坻。

      溯洄從之,道阻且右。溯游從之,宛在水中沚。

      (1)問:此組詩歌講述了什么故事?

      明確:男子逆流而上,順流而下尋找“伊人”。道路漫長而崎嶇,可見追尋“伊人”的路途十分艱難。(可引導學生想象男子怎樣跋涉,怎樣達到穿過艱難險阻,用了些什么方法到達上游)

      (2)問:男子找到心中的她了嗎?

      明確:沒有找到,從三個“宛在”可知女子仍然和他有著一河之隔。若隱若現,如夢似幻。

      4、議:詩歌的結構特點及寫作特色(15分鐘)

      (1)有感情地朗讀詩歌,說說詩歌結構有什么特點,寫作有何特色?

      明確:賦、比、興及重章復唱手法的講解(興的手法在此詩中沒有使用所以只提一下)

      (2)詩中表現了男主人公什么樣的品格?

      (3)詩中“伊人”確實存在還是男子想象的?

      (4)展開想象和聯想“伊人”除了可以指男子愛慕的女孩還可以指喻什么?

      5、練:(5分鐘也可課后作業)

      把詩歌改編成一個小故事,合理想象給這個故事續上一個結尾。

      要求:感情基調,文字風格要與詩歌一致。

       

      肖靜

      [《蒹葭》教案 (人教版九年級下冊)]相關文章:

      1.《蒹葭》的教案

      2.高中課文蒹葭教案

      3.九年級歷史下冊教案

      4.人教版九年級下冊語文《談生命》教案設計

      5.人教版九年級下冊《我愛這土地》教案

      6.九年級人教版《 雨說》教案

      7.人教版九年級《陳涉世家》教案

      8.九年級下冊歷史教案

      9.九年級英語下冊教學的教案

      10.九年級化學下冊《酸和堿的反應》教案

      久久亚洲中文字幕精品一区四_久久亚洲精品无码av大香_天天爽夜夜爽性能视频_国产精品福利自产拍在线观看
      <menuitem id="r3jhr"></menuitem><noscript id="r3jhr"><progress id="r3jhr"><code id="r3jhr"></code></progress></noscript>
        亚洲国产欧美在线一区 | 永久字幕天天综合 | 新强乱中文字幕在线播放 | 一本一道久久综合天天 |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一区 三级国产99在线 | 亚洲天天在线日亚洲洲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