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tem id="r3jhr"></menuitem><noscript id="r3jhr"><progress id="r3jhr"><code id="r3jhr"></code></progress></noscript>

      《菩薩蠻大柏地》教學設計(蘇教版高一必修三)

      發布時間:2016-3-26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一、教學目標:

      1.了解這首詞寫作的時代背景。

      2,讀懂詞句,領略詞中所體現的自然美,語言美和思想感情美。

      3.了解體會詞中描寫的事物和作者的聯想。

      4.學習本課的生字新詞,

      5.背誦這首詞。

      二、教學重點

      1.在想象中再現詞中描繪的自然景色。

      2.理解“當年廖戰急,彈洞前村壁”與“裝點此關山,今朝更好看”之間的聯系。

      三、教具準備

      1.生字生詞卡片。

      2.畫有簡明地圖的小黑板。只要畫出江西。福建兩省的省界以及井岡山、瑞金大柏地幾處地點即可。

      3.印有七色光的圖片一張。

      四、教學時間:

      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學習這首詞的上半闋

      教學過程:

      一、檢查預習和釋題

      1.這篇課文是偉大領袖毛澤東寫的一首詞。你們知道什么是詞嗎?(關于詞和詞牌的知識,只要求學生按照“預習”要求上的說明回答,不必求之過深J

      2.釋題。這首詞的題目是“大柏地”,大柏地在哪里呢?大家看地圖,它在江西省瑞金縣城北25公里,靠近江西與福建的邊界。紅軍曾經在這里同國民黨反動軍隊打過一仗。那是在1929年1月,毛澤東同志和朱德同志率領紅軍從井岡山向贛(江西)南和閩(福建)西進軍。國民黨反動軍隊氣勢洶洶地追來,2月10H紅軍同他們作戰,大獲全勝。那么這首詞是什么時候寫的呢?(學生答:1933年夏。)也就是大柏地戰斗發生四年多以后。那時,毛澤東同志再次經過大柏地,觸景生情,就寫了這首詞。

      3.用生字生詞卡片檢查讀音。注意“橙”字是后鼻音,不要讀成前鼻音,更不能讀成“登”。“橙”是像橙子一樣黃里帶紅的顏色。

      4.指名朗讀課文。

      二、學習課文

      1.學習第一句。

      (1)“赤橙黃綠青藍紫”,七個字代表七種不同的顏色。出示印有七色光的圖片,讓學生把七個字分別同它們所代表的顏色對上號。

      (2)“持”是什么意思?“彩練”是什么意思?讓學生查字典后回答,教師選擇其中準確的加以肯定。(“持”是拿著、握著的意思。“練”是綢帶,“彩練”是彩色的綢帶,這里說的彩色就是赤橙黃綠青藍紫。“彩練”實際指的是虹。)

      (3)小結:這兩句雖然沒有直接點出虹,但是我們卻仿佛看到有人拿著一條七色的彩綢在天上翩翩起舞。這樣就具體描繪出了虹,而且使虹在我們的想象中從靜的變成了動的。多么美啊!

      2.學習第二句。

      (1)同學們看見過彩虹嗎?是在什么情況下看到的?學生如有這方面的生活經驗,能說出在夏天雨后看到固然很好,說不出也不必勉強。

      (2)分別理解句中每個詞的意思,(“雨后”是說夏天陣雨之后,彩虹正是在這種特定的天氣里顯現的。“復”是什么意思?讓學生查字典后回答。“復”是又、重新的意思,這里是說重新出現。“斜陽”是說西斜的太陽。“關山”課本上有注釋,指名一位同學讀一下注釋。注釋中又出現兩個生字,要求學生讀準確。“隘”是指險要的地方,“岳”是指比較高的山。“蒼”是什么意思呢?讓學生查字典后回答。“蒼”是青翠的顏色。“陣陣蒼”是說青色一陣陣時隱時現。原來這時天剛剛放晴,云彩沒有散盡,還在流動,因此,還不穩定,有時陽光普照,關山一片青翠,有時云霞遮掩,關山又暗起來。這里我們可以看到景色變化的復雜過程。)

      (3)連起來說說這一句的意思。

      3.朗讀這首詞的前半閨,即一、二兩句。教師范讀。學生自己練習朗讀。再指名學生朗讀。

      三、布置作業

      反復朗讀這首詞的前半閨,想想其中描寫的是什么樣的景色。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學習這首詞的下半闋 。

      教學過程:

      一、復習

      指名朗讀這首詞的前半閨。

      二、學習課文

      1.學習第三句。

      (1)同學們還記得“當年廖戰急”中的“當年”是指的哪一年嗎?(是1929年1月。)

      (2)“廖戰”是激烈的戰斗。這里介紹一點當年戰斗的情況。 1929年1月,毛澤東同志和朱德同志率領紅軍到達離瑞金25公里的大柏地, 10日(農歷正月初一),國民黨反動軍隊尾追而來。這時,毛澤東同志命令一支小部隊邊打邊退,逐步將敵人主力誘入大柏地,11日清晨,早已隱蔽在大柏地的紅軍主力,突然向敵軍發動攻擊,經過激烈的戰斗,共殲滅敵軍近兩個團,俘虜敵人八百多,還繳獲了大批武器彈藥。這是毛澤東同志利用大柏地以南的有利地形精心設計的一次漂亮的伏擊戰,也是毛澤東同志和朱德同志率領的紅軍部隊離開井岡山后打的第一個大勝仗。

      (3)”“彈洞前村壁”中的“洞”跟我們平常用的這個詞有點不同,它的意思是穿透。這里說的是:子彈射穿了前面村子的墻壁。這一句是從現在寫到過去,由寫景轉入敘事。

      2.學習第四句。

      指導理解句中每個詞的意思。“裝點”是裝扮,點綴。“朝”念zhao,不念zo,“今朝”是今天的意思。

      (2)指名連起來說說這一句的意思。(這一句是說,那前村壁上留下的累累彈痕把群山打扮得更好看了。)

      (3)本來,墻壁上彈痕累累,似乎很難同美聯系起來。那么,為什么說“裝點此關山,今朝更好看”呢?讓我們來討論一下,、討論中不必要求過高,學生只要說出那么一點意思就應當加以肯定。“完整的答案是:在革命者看來,戰爭分為兩類,一類是正義的,一類是非正義的。一切進步的戰爭都是正義的,一切阻礙進步的戰爭都是非正義的。非正義的戰爭是丑惡的,而正義的戰爭則是美好的。只有通過正義的戰爭,人民才能奪取政權,從被剝削被壓迫的地位翻過身來,成為國家的主人,人民的江山是人民戰爭打出來的。因此,在革命者的心目中,當年打敗國民黨反動軍隊的一次漂亮仗留下的彈痕,不僅沒有破壞自然界壯麗的景色,而且使壯麗的景色顯得更美。

      3.練習朗讀第三、四句。

      三、完成“思考練習”

      1.指名學生回答,回答得不準確的請其他學生糾正。

      (1)“彩練”指的是虹。

      (2)“斜陽”指西斜的太陽。“陣陣蒼”指大柏地一帶的群山在天氣剛剛放晴時一忽兒模糊一忽兒清晰的青翠的顏色。

      (3)“裝點”是裝扮。點綴的意思。裝點關山的是四年多以前那場戰斗留在前村墻壁上的彈痕。

      2.把課文的前兩個句子連起來,擺在我們面前的是這樣一幅畫面:夏天雨后的大柏地,天空中架著一道彩虹,就像有人拿著一條七色繽紛的綢帶在凌空飛舞似的。西斜的太陽重新出現,大柏地附近一帶群山的青翠的顏色,一忽兒清晰、一忽兒模糊。這是一幅多么美麗的畫面啊!回答這個問題“要啟發學生發揮想象力,如果說得多一點,只要合乎情理,是好事而不是壞事。

      3.這首詞中,只有“當年廖戰急,彈洞前村壁”是由看到的事物產生的聯想,其他都是眼前看到的事物卜全詞的順序是:當前--過去--當前,寫景一一敘事--寫景。

      4.從“裝點此關山,今朝更好看”中,我們可以體會到革命者對戰爭、對美的看法。這是一種對人民的革命戰爭充滿豪情壯志的思想感情。回轄這個問題只要意思對就行了。

      四、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課文。

      怎樣做到有感情?主要是要在頭腦里想象出詞中描寫的景色,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領略詞中的自然美、語言美和思想感情美。有感情地朗讀數遍后指名學生背誦。

      五、布置作業

      1.練習背誦課文。

      當前--過去--當前

      寫景--敘事--寫景

       

      石俊海

      [《菩薩蠻大柏地》教學設計(蘇教版高一必修三)]相關文章:

      1.高一必修三第一課課件

      2.人教版高一必修《故都的秋》教案

      3.高一數學必修2教案

      4.高一數學必修1教學課件

      5.高一必修一數學課件

      6.高一英語必修1課件ppt

      7.高一必修一英語教案

      8.高一必修五數學教案

      9.高一數學必修四1.5教案

      10.高一必修四數學教案

      久久亚洲中文字幕精品一区四_久久亚洲精品无码av大香_天天爽夜夜爽性能视频_国产精品福利自产拍在线观看
      <menuitem id="r3jhr"></menuitem><noscript id="r3jhr"><progress id="r3jhr"><code id="r3jhr"></code></progress></noscript>
        婷婷色免费看片 | 在线观看片免费人成视频网 | 亚洲欧美日韩一区天堂 | 一本大道香蕉久在线视频 | 一区二区三区免费AV |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一级 亚洲欧美国产制服动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