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tem id="r3jhr"></menuitem><noscript id="r3jhr"><progress id="r3jhr"><code id="r3jhr"></code></progress></noscript>

      《地形和地勢》說課稿

      時間:2021-03-17 11:23:27 說課稿 我要投稿

      《地形和地勢》說課稿范文

      各位領導、老師:

      《地形和地勢》說課稿范文

        你們好!

        今天我為大家講的課選自人教版教材初中地理八年級上冊第二章第一節《地形和地勢》,在講授新課之前,我先就我對本節課教學內容的處理、教學方法的選擇、重點難點的確立等方面的內容作簡單的說明。

        一、教材分析——說教材

        1、教材所處的地位和作用

        《地形和地勢》是初中地理教材八年級上冊第二章第一節的內容。在此之前,學生已學習認識過世界不同區域、國家。對所涉及的地區和國家的地形地勢已有所研究,這為過渡到本節的學習起著重要的鋪墊作用。一般來講,我們在研究一個地區和國家時,都會先了解當地的自然環境,因為自然環境是人文環境形成的基礎,有什么樣的自然環境,才會有與之相適應的人文環境。中國地形和地勢知識不僅是組成中國地理的重要內容,而且也是認識和學習其它中國地理知識的基礎,與其它章節內容有著廣泛的聯系。它不僅直接關系到中國的氣候和河流等自然地理知識的學習,而且也影響到農業的分布、人口的分布、城市規模和分布、交通、貿易以及旅游等人文地理知識的學習?梢,中國的地形地勢這一內容在中國地理中占據著重要地位。同時,通過對這部分教學內容的研究,學生可以更深入的了解中國自然地理環境,更好的指導學生學習其它地理知識,掌握地理知識的學習方法,學會利用地圖去認知地理環境。為其他學科和今后高中的地理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2、教學內容

        本節是中國自然環境的第一節,體現了地勢地形作為自然環境基礎的重要地位。它初步揭示了地形因素對氣候、河流以及中國社會經濟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

        教材從結構上分為三個標題,教學內容的安排從宏觀到微觀,由形象到抽象,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

        地勢西高東低,呈三級階梯狀分布是一種形象的比喻,利于學生掌握中國的地勢特征,并有利于學生進一步研究這種地勢特點對中國氣候、河流及經濟發展的影響。

        地形復雜多樣則需要學生在閱讀地圖的基礎上加以分析,進而認知地形特征,這樣的安排不僅能鍛煉學生閱讀地圖、使用地圖的能力,也更有利于促進學生的思維由具體形象到抽象邏輯的過渡。

        山區面積廣大不僅需要學生閱讀地圖和進行抽象思維活動,還需要學生其它學科知識的輔助,整合學生已有的知識儲備,進行對比分析,獲得結論。

        本節教材中出現了大量的地形名稱,需要學生在頭腦中能初步構建出中國地形圖的烙印,所以掌握這些地形名稱及分布,對學生進一步認識中國地形特征、研究地勢地形對地理環境及人類活動的影響、人類如何去適應、利用和改造這樣的地理環境具有深遠的意義。

        3、我對教材的處理

        明確了教學的地位、作用和教材的內容體系后,我結合自身的業務素養、學生的實際情況、教學環境的特點等條件,對教材進行如下的處理:

        1)確立教學目標、重點、難點

        課程標準在中國地形地勢這一部分要求學生要運用中國地形圖,說出我國地形、地勢的主要特征。我分析課程標準這樣的要求是把地形地勢的特征作為學生必須掌握的一個知識點,同時還有意培養學生的讀圖、用圖能力。所以根據上面對教材和課程標準的分析,考慮到學生已有的知識結構、認知能力和心智特征,我制定如下教學目標、重點、難點: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通過地圖,掌握我國地勢西高東低,呈三級階梯狀分布的特點;掌握主要地形區的分布情況,通過閱讀統計圖表和中國地形圖,歸納出我國的地形具有復雜多樣、山區面積廣大的特點;能結合自己認知,談出我國地形地勢對氣候、河流、農業生產、人口分布、交通等自然和人文環境的影響。

        過程與方法:借助計算機輔助教學,拓寬學生的視野,增加教學的容量,幫助學生認識我國地形地勢的特征;借助地圖或板圖掌握中國主要山脈、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和三大丘陵的空間分布情況,了解我國地形復雜多樣、山區面積廣大的特征;引導學生討論、分析地形地勢對我國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的影響。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對中國地形地勢的教學,激發學生對地理學習的興趣,使學生了解地理知識的功能與價值,形成主動學習的'態度,讓學生進一步了解我國優越、復雜的自然地理環境,熱愛祖國的大好河山,激發學生愛國主義情感,建立和諧的人地關系思想。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我國地勢、地形的特征,主要地形區的分布是本節的教學重點。

        難點:三級地勢階梯分布的空間觀念的形成,地形地勢對自然環境和人類活動的影響是本課教學的難點。

        2)確定教學策略——說教法

        明確了課程標準對學生知識、能力的要求后,結合教材的內容和教學方法的可操作性,我決定在教學中以講授法為主,結合讀圖分析、討論和計算機輔助教學教學、板圖板畫等方法和手段,完成課標要求,突出重點、突破難點,使學生在能力上得到發展,知識上有所收獲。

        3)課時安排

        因為教學過程需要完整性和連續性,同時在教學中能借助計算機輔助教學和板圖板畫等教學方法,所以我把本節教學內容安排在1課時進行。

        二、教學流程

        1、導言:在導言中對前面學習內容的高度概括,幫助學生建立學習的連續性,同時又滲透了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教育,為揭示人與自然的關系做好鋪墊。以宋朝蘇軾的赤壁賦未切入點,揭示地勢對河流流向的影響,展開本節課的課堂教學。

        2、新課講授

        一、地勢呈階梯狀分布

        1、使用中國地形圖,分析不同顏色代表的海拔高低情況,總結我國地勢西高東低的特點。

        2、借助三級階梯示意圖和教師的板圖,掌握我國地勢三級階梯的分布和階梯之間的分界線。

        3、借助中國地形圖,挖掘學生自身的知識儲備,引導學生討論我國的地勢特征對河流、降水、交通和水能資源開發的影響。

        二、地形復雜多樣

        1、借助對日本和巴西兩國的地形圖的分析,對比中國地形圖,總結出這兩個國家地形單一,我國是一個地形復雜多樣的國家。

        2、借助中國五種地形面積比例示意圖、我國地形分布大勢圖和教師的板圖,了解我國主要地形的空間分布情況。

        三、山區面積廣大

        1、借助中國五種地形面積比例示意圖,掌握我國地形的另一個特征——山區面積廣大。

        2、引導學生討論分析,我國山區面積大的優勢、劣勢,并指導學生探究如何因地制宜的發展山區經濟。

        3、鞏固練習

        1)在中國地形區空白圖上填出中國主要的山脈、高原、盆地、平原。

        2)完成教材27頁活動題3,將山脈兩側的地形區填筑在下面的表格中。

        4、課堂小結

        對本次教學內容進行總結,加深學生對本次教學內容的記憶,為后續的中國氣候部分教學內容作好鋪墊,使教學活動得以延續。

      【《地形和地勢》說課稿】相關文章:

      地形和地勢說課稿06-28

      地勢和地形說課稿11-04

      《中國地形和地勢》說課稿01-02

      地勢和地形的說課稿范文11-13

      中國的地形和地勢說課稿11-02

      《地形和地勢》說課稿范文03-03

      《地形地勢特征》說課稿09-09

      《地形地勢特征》說課稿范文08-25

      地形和地勢教學反思07-29

      久久亚洲中文字幕精品一区四_久久亚洲精品无码av大香_天天爽夜夜爽性能视频_国产精品福利自产拍在线观看
      <menuitem id="r3jhr"></menuitem><noscript id="r3jhr"><progress id="r3jhr"><code id="r3jhr"></code></progress></noscript>
        中文字幕日本一区 | 亚洲国产欧美在线看片一国产 | 日韩欧美久久综合一区 | 天堂v亚洲国产v第一次 | 亚洲一级AV在线播放 | 中文字幕免费观看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