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tem id="r3jhr"></menuitem><noscript id="r3jhr"><progress id="r3jhr"><code id="r3jhr"></code></progress></noscript>

      認識人民幣說課稿

      時間:2023-01-14 14:02:07 說課稿 我要投稿

      認識人民幣說課稿15篇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通常會被要求編寫說課稿,說課稿有助于提高教師理論素養和駕馭教材的能力。那么優秀的說課稿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認識人民幣說課稿,歡迎大家分享。

      認識人民幣說課稿15篇

      認識人民幣說課稿1

        一、說教材

        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是“認識人民幣”。人民幣是我國法定的貨幣,它是價值的一般代表,在人們的生活中起著重要的作用。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和已掌握的100以內數的知識認識人民幣,一方面使學生初步知道人民幣的基本知識,提高社會實踐能力,另一方面使學生加深對100以內數的概念的理解,體會數概念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

        這部分內容的編排加強了對人民幣的整體認識,并結合具體操作幫助學生掌握各種面值的人民幣之間的關系。一年級兒童年齡雖小,但對于要用錢才能買到東西這一樸素的等價交換的商品意識是有的。為了突出人民幣的商品功能和在社會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教材在這方面作了精心的安排。如主題圖出示了3幅逼真的購物、乘車、存錢的畫面,即只要進行商品交換,就要用到人民幣。同時,聯系學生的日常生活,教育學生將這些平時的零花錢積攢起來,積少成多后,將這些錢用來辦更多更有意義的事情,如買好書捐贈給貧困的同伴等等。另外,教材還多處精心創設購物情境,讓學生在買賣商品的活動中認識人民幣,通過活動使學生在買賣商品中掌握人民幣的有關知識,提高社會交往和社會實踐能力。

        二、說教學目標

        1、通過對人民幣的系統的整理,使學生對全套人民幣能清晰的識別,以識別過程為載體,培養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

        2、歸納出1元=10角、1角=10分,培養學生歸納推理的思維能力。

        3、在游戲中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4、滲透愛國主義思想教育以及節約用錢的良好習慣。

        三、說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認識人民幣的單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教學難點:人民幣的等價兌換。

        四、說教法、學法

        現代教育理論主張讓學生動手“做”科學,而不是用耳朵“聽”科學。也就是說,在教學中要結合實際給學生創設實踐的機會。這節課的設計我注重讓學生動手操作,通過動手實踐,自主的學會新知。另外,小組討論有利于全體學生主動性的發展,有利于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信息交流,有利于不同思維的碰撞。這節課的教學比較適合運用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通過小組合作進行探究活動,既鼓勵學生獨立嘗試,又注重學生間的合作互助,給學生提供了多向交往的機會,提高學生合作學習的意識。學生在活動中互相交流,提高了觀察分析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五、說教學過程及設計意圖

        1、聯系生活實際,引出課題

        提出問題:“同學們,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要使用錢?”

        學生根據生活經驗列舉自己使用人民幣的例子。

        (出示一位小朋友存錢的示意圖)提問:“誰能說一說零花錢可以用來做什么?”

        在這里滲透德育教育:不亂花錢,積少成多,養成勤儉節約的良好品質,獻愛心等。

        指出:我們國家的錢叫人民幣。這節課我們就一起學習有關人民幣的指示。(板書:認識人民幣)

       。ㄔO計意圖:這一環節的設計師讓學生根據主題圖,聯系生活實際列舉自己使用人民幣的例子,舉例不限于教材上的內容。這個回憶過程幫助教師了解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水平,找準學生的最近發展區,同時讓學生感知人民幣的商品功能和在社會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激發學習興趣,突出知識的生長點。)

        2、認識人民幣

        提出問題:“在日常生活中,你見過、用過那些人民幣?”

        學生自由發言。

        引導:“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見過或者用過的人民幣有的是幾元的,有的是幾角的,還有的是幾分的。你們知道嗎?”

        指出:元、角、分就是人民幣的常用單位。(板書:元角分)

        引導:“同學們已經認識了這么多不同的人民幣,誰能說說你是怎樣認識它們的?”

        學生發表不同意見。

        引導:“同學們真不錯,用那么多方法來認識人民幣。請把課桌上你認識的人民幣,給你的伙伴說一說!

        學生活動,互相說認識的人民幣。

        提出問題:“每個小組的同學能把你們課桌上的人民幣分分類嗎?”

        小組合作,共同完成。

        分完后匯報交流。學生可能從以下幾方面匯報:

        1、我們把元的分成一類,角的分成一類,分的分成一類。

        2、我們把紙幣分一類,把分幣分一類。

        3、我們按數值來分。

        ……

        指出:人民幣上的國徽,代表我們的祖國,我們愛護人民幣,就是熱愛我們偉大的祖國。

        (設計意圖:在這一環節中,教師沒有對“怎樣認識人民幣和怎樣分類”進行傳統的“授予”,而是作為引導者,引導學生互相交流,在師生互動中完成對已有經驗的歸納與延伸。通過小組合作,互相交流,讓全體學生參與學習的過程,在學習的過程中有意識的培養學生注意觀察、細心觀察的良好習慣。)

        3、探索元、角、分之間的關系

        提出問題:“老師這里有1元錢的橡皮,你能想到不同的付錢方法買到這塊橡皮嗎?”

        小組的同學互相討論討論,然后把想好的方案說給大家聽聽。

        可能從以下幾方面匯報交流:

        1、我直接付1張1元的。

        2、我付2張5角的。

        3、我付5張2角的,還可以付10張1角的。

        4、我還可以付1張5角和5張1角。

        ……

        引導:“同學們想出的付錢方法還真多,哪位同學能說說元和角有什么樣的關系呢?”

        學生歸納,教師板書:1元=10角。

        換錢游戲:師生之間、生生之間進行。

        1個5分的可以換()個1分的;

        1張1角的可以換()個2分的,還可以換()個5分的;

        1張2角的可以換()張1角的;

        1張5角的可以換()張1角的;

        1張1元的可以換()張5角的,還可以換()張2角的;

        ……

       。ㄔO計意圖:這一環節的設計是在清晰識別人民幣,掌握元角十進關系、角分十進關系的基礎上,對應用能力和創新精神的培養。游戲在師生之間或小組內進行,為每個學生提供探索、交流的時間和空間。)

        4、模擬購物,實踐運用

        提出任務:“接下來我們開展一個‘購物活動’。每組選出一名超市經理。請‘經理’先介紹一下超市的商品。”

        各組推選出“經理”介紹商品。

        引導:“請大家拿著自己的錢去購買自己喜愛的物品吧!

        學生自由購物。

       。ㄔO計意圖:在這個環節中,尊重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的原則。引導學生進入情鏡,在活動中激起學生的興趣,使學生學得生動、輕松、愉快,學到與實際生活緊密聯系的、有價值的數學。)

        5、評價及小結

        引導:同學們,這節課你們上得高興嗎?你認為這節課誰表現得比較好?你應該向他學習什么?誰來說一說你有哪些收獲?

       。ㄔO計意圖:在熱烈的購物之后,師生小結,學生由此回顧整個學習過程,多方面進行小結,提升成功的意義,滿足學生成功欲望。)

        總之,讓整個學習過程融入學生的生活世界之中,打通書本世界與生活世界的聯系,實現他們之間的有效溝通。那么,學生將在多姿多彩的生活世界中去挖掘無盡的教育財富,生活世界也就成了學生最豐富的學習資源。

      認識人民幣說課稿2

        一、說教材。

        新教材更關注學生的經驗與興趣,通過現實生活中的生動素材引入新知,使抽象的數學知識具有豐富的現實背景,努力為學生的數學學習提供生動活潑主動求知的材料與環境。另外新教材以發展人文精神為宗旨,以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為目標,以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為導向,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由易到難,由淺入深,總把所要學習的知識滲透到特定的情境中,讓學生入境生情,在身臨其境的氛圍中學習數學。

        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是“認識人民幣”。人民幣是我國法定的貨幣,它是價值的一般代表,在人們的生活中起著重要的作用。讓一年級的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和已掌握的100以內數的知識,學習認識人民幣,一方面使學生初步知道人民幣的基本知識和如何使用人民幣,提高社會實踐能力;另一方面使學生加深對100以內數的概念的理解,體會數概念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

        新教材對這部分內容的編排加強了對人民幣的整體認識,并結合具體操作幫助學生掌握各種面值的人民幣之間的關系。一年級兒童年齡雖小,但對于要用錢才能買到東西這一樸素的等價交換的商品意識是有的。為了突出人民幣的商品功能和在社會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教材在這方面做了精心的安排。如主題圖出示了3幅逼真的購物、乘車、存錢的畫面,即只要進行商品交換,就要用到人民幣。同時,聯系學生的日常生活,教育學生將平時的零花錢積攢起來,積少成多后,將這些錢用來辦更多更有意義的事情,如買好書捐贈給貧困的同伴等等。另外,新教材還多處精心創設購物情境,讓學生在購物活動中認識人民幣。通過活動,使學生在買賣商品中掌握人民幣的有關知識,提高社會交往和社會實踐能力。

       。ㄒ唬┍竟澱n的教學目標:

        1、通過對人民幣的識別做系統的整理,使學生對全套人民幣能清晰地識別,以識別過程為載體,培養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

        2、歸納出1元=10角、1角=10分,培養學生歸納推理的思維能力。

        3、在游戲中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4、滲透愛國主義思想教育以及節約用錢的良好習慣。

       。ǘ┙虒W重點:認識人民幣的單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ㄈ┙虒W難點:人民幣的等價兌換。

        二、說教法、學法。

        現代教育理論主張讓學生動手“做”科學,而不是用耳朵“聽”科學。也就是說,在教學中要結合實際給學生創設實踐的機會。這節課的設計我注重讓學生動手操作,通過動手實踐,自主地學會新知。另外,小組討論有利于全體學生主動性的發展,有利于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信息交流,有利于不同思維的碰撞。

        這節課的教學比較適合運用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通過小組合作進行探究活動,既鼓勵學生獨立嘗試,又注重學生間的合作互助,給學生提供了多向交往的機會。提高學生合作學習的意識。學生在活動中互相交流,提高了觀察分析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說教學過程及設計意圖。

        (一)聯系生活實際,引出課題。

        師:同學們,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要使用錢?

        學生根據生活經驗列舉自己使用人民幣的例子。

        出示一位小朋友存錢的示意圖。

        師:誰能說一說零花錢可以用來干什么?

        在這里滲透德育:不亂花錢,積少成多,養成勤儉節約的良好品質,獻愛心等。

        師:我們國家的錢叫人民幣。這節課我們就一起學習有關人民幣的知識。(板書:認識人民幣)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的設計是讓學生根據主題圖,聯系生活實際列舉自己使用人民幣的例子,舉例不限于教材上的內容。這個回憶過程幫助教師了解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水平,找準學生的最近發展區,同時讓學生感知人民幣的商品功能和在社會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激發學習興趣,突出知識生長點。

       。ǘ┱J識人民幣。

        師:在日常生活中,你見過、用過哪些人民幣?

        學生自由發言。

        師: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見過或者用過的人民幣有的是幾元的,有的是幾角的,還有的是幾分的,你們知道嗎?元、角、分就是人民幣的常用單位。(板書:元角分)

        師:同學們已經認識了這么多不同的人民幣,誰能說說你是怎樣認識它們的?

        學生發表不同意見。

        師:同學們真不錯,用那么多方法來認識人民幣,請把課桌上的人民幣中你認識的,給你的伙伴說一說。

        學生活動,互相說認識的人民幣。

        師:每個小組的同學能把你們課桌上的人民幣分分類嗎?

        小組合作,共同完成。分完后匯報交流。

        生l:我們把元的分成一類,角的分成一類,分的分成一類。

        生2:我們把紙幣分一類,把分幣分一類。

        生3:我們按數值來分類。

        師:人民幣上的國徽,代表我們的祖國,我們愛護人民幣,就是熱愛我們偉大的祖國。

        設計意圖:在這一環節中,教師沒有對“怎樣認人民幣和人民幣的分類”進行傳統的“授予”,而是作為引導者,引導學生互相交流,在師生互動中完成對已有經驗的歸納與延伸。通過小組合作,互相交流,讓全體學生參與學習過程,在學習過程中有意識地培養學生注意觀察、細心觀察的良好習慣。

       。ㄈ┨剿髟、角、分之間的關系。

        師:老師這里有一塊1元錢的橡皮,你能想到不同的付錢方法買到這塊橡皮嗎?小組的同學互相討論討論,然后把想好的方案說給大家聽聽。

        匯報交流。

        生1:我直接付l張1元的。

        生2:我付2個5角的。

        生3:我付5個2角的,還可以付10個1角的。

        生4:我還可以付1個5角和5個1角。

        師:同學們想出的付錢方法還真多,哪位同學能說說元和角有什么樣的關系呢?

        生歸納,師板書:1元=10角。

        師:你真了不起,同學們桌上還有一個標價l角的練習本,請你們想出不同的付錢方法來購買這個本,然后互相說一說角和分之間有什么關系?

        生討論后匯報,師板書:1角=10分。

        換錢游戲,師生之間、生生之間進行。

        1個5分的可以換()個1分的;

        1張1角的可以換()個2分的,還可以換()個5分的;

        1張2角可以換()張1角;

        1張5角可以換()張1角;

        1張1元可以換()張5角的,還可以換()張2角;

        ……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的設計是在清晰識別人民幣,掌握元角十進關系、角分十進關系的基礎上,對應用能力和創新精神的培養。游戲在師生之間或小組內進行,為每個學生提供探索、交流的時間和空間。

       。ㄋ模┠M購物,實踐運用。

        師:接下來我們開展一個“購物活動”,每組選出一名超市經理。請“經理”先介紹一下超市的商品。各組推選出的“經理”介紹商品。

        師:請大家拿著自己的錢去購買自己喜愛的物品吧!

        學生自由購物。

        設計意圖:在這一環節中,尊重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的原則。引導學生進入情境,在活動中激起學生的興趣,使學生學得生動、輕松、愉快,學到與實際生活緊密聯系的、有價值的數學。

       。ㄎ澹┰u價及小結。

        師:同學們,這節課你們上得高興嗎?你認為這節課誰表現得比較好?你應該向他學習什么?誰來說一說你有哪些收獲?

        設計意圖:在熱烈的購物之后,師生小結,學生由此回顧整個學習過程,多方面進行小結,提升成功的意義,滿足學生成功欲望。

        總之,讓整個教學過程融入學生的生活世界之中,打通書本世界與生活世界的聯系,實現他們之間的有效溝通。那么,學生將在多姿多彩的生活世界中去挖掘無盡的教育財富,生活世界也就成了學生最豐富的學習資源。

      認識人民幣說課稿3

        [教學內容] 本節課的教學內容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第二冊第五單元 “認識人民幣”的第一課時,認識一元以內的人民幣。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認識人民幣的單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能力目標:通過對人民幣知識的系統整理,能對人民幣清晰的識別,并以識別過程為載體,初步形成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通過模擬購物等活動,在簡單的換錢、算錢、付錢的過程中感知人民幣的幣值和人民幣的商品功能,處理實際生活問題的能力,提高社會交往和社會實踐能力。

        情感目標:使學生在參與數學活動的過程中,了解人民幣與日常生活之間的聯系,感受人民幣的價值,培養愛護錢幣,節約用錢的思想意識。

        [教學重點]:認識人民幣的單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教學難點]:元、角、分之間的換算關系。

        [教學過程]

       。ㄒ唬 創設情境,讓生活進入課堂

        1、出示例題第一幅圖:商場。

        2、提問:這是哪里呀?你們想去嗎?

        在商品玲瑯滿目的商場里,用什么才能買到自己想要的商品呢?有了錢能買到哪些東西呢?

        談話:錢的作用可真大,那小朋友們知道現在我們中國人用的錢叫什么嗎?

        3、揭示課題:認識人民幣。齊讀課題。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的設計是從生活情境出發,喚起學生生活中自己使用人民幣的例子。學生感知人民幣的商品功能和在社會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激發學習興趣,突出知識的生長點。]

       。ǘ┨剿餍轮,關注學生的生活經驗

        1. 認識1元人民幣

       、僬J識1元紙幣

        你們認識人民幣嗎?請你從盒子里找出認識的人民幣,介紹給本組的小朋友聽。也可以找出不認識的問問同學,分組活動。

        學生活動,教師巡視。

        出示:1元紙幣。

        提問:這是多少錢呀?

        請學生上前交流。說說是怎么看出這是1元的。

        根據學生的回答,指出1元人民幣上有個大寫的數字1,邊上還有它的單位:元。

        讓學生仔細看屏幕上的1元人民幣,說說自己在上面還看到了些什么。

        當學生指出國徽時,指出:國徽代表著我們偉大的祖國,小朋友們愛我們的祖國嗎?那我們也要愛護人民幣。并讓學生說說怎么做才是愛護人民幣。

        并對人民幣上的盲文進行解釋。

        看完正面,再仔細觀察反面,指出少數民族的文字。

        根據學生對1元人民幣的認識,讓學生在小信封中找出1元人民幣,并舉起。

        ②認識1元硬幣

        發現有的學生舉起的是1元的硬幣。此時課件出示1元硬幣。提問:這是1元嗎?你是怎么看出來的。

        引導學生說出1元的硬幣證明寫著1、元。

        此時提問:同樣是1元人民幣。(指1元紙幣)這是什么做成的?

        指出:紙做的人民幣我們可以叫他紙幣。

        (指1元硬幣)那這個金屬做成的硬硬的人民幣,我們就可以叫他硬幣。

       、壅n件出示舊版1元,這是1元嗎?說說你是怎么看的。

        介紹:這也是1元,不過這是舊版的1元紙幣,我們現在很少用了。

        2.認識1角

        提問:小朋友,看,這里還有一張1元紙幣(出示1角紙幣)

        哦?有不同意見?

        師:這里也有1啊,怎么不是1元呢?

        引導學生說出單位是角。

        根據學生的回答介紹:原來這是1角啊,角也是人民幣的單位。(板書:角)

        同樣有數字1,單位不同,差的可就遠了。

        所以我們在觀察人民幣的時候不但要看數字,還要看看他的單位是多少。

       。ㄕn件展示1角硬幣)談話:剛才我們認識了1角的紙幣,瞧,這是1角的硬幣,上面寫著一個很大的數字1,邊上還有它的單位:角。

        3.認識其他人民幣

        談話:剛才,我們在課件聽了一首歌叫做:一分錢。那你們能在剛才的粉色信封里找出1分錢嗎?找到的請舉起來。

        師:請一位學生到講臺上指指哪個是一分。

        根據學生的回答,課件圈出一分的“分”,介紹:分也是人民幣的單位。

        (指1分)這是一分,那這是多少?(指2分)這個呢?(指5分)圈出三枚分幣。這三枚硬幣的單位都是分。

        下面誰來做小老師,給我們介紹介紹其他的各是多少錢?(學生上臺指出)。

        4.分一分

        談話:這么多不同的人民幣,你能給這些人民幣分分類呢?

        開始分類之前請小朋友們聽清要求:兩人為一組,還是拿剛才粉色信封里面的人民幣,自己分分類,同桌兩個人可以輕聲的討論。開始吧!

        巡視分類情況。請學生說說是按照什么標準分的。課件出示學生分類情況。

        [設計意圖:在日常生活中學生接觸人民幣機會較多,通過分組找出認識的人民幣,介紹給本組的小朋友聽,或找出不認識的問問同學,這一活動。并組織交流:說說自己認識哪些人民幣,是怎樣看出來的?通過學生間的相互介紹,人民幣的認識建立在學生的已有知識經驗。重點介紹1元的紙幣和硬幣,并講述人民幣的一面印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國徽代表了我們偉大的祖國,所以我們一定要愛護人民幣。規范對人民幣的認識,明確人民幣的單位有元角分三種,在確定人民幣的面值的時候,不但要看數字,也要注意它的單位。在學生認識了1元和1角的基礎上,讓學生用看數字和單位的方法,自主認識其余了1元以內的人民幣。這一環節主要是培養學生交流合作、相互學習、觀察等諸多能力。]

        4.探索元、角、分之間的關系

       、僭徒侵g的關系

        師:出示課件

        認識了這么多的人民幣,現在老師帶你們去文具超市逛逛,好嗎?瞧這里有很多小朋友在買文具呢!

        他們啊想買一本練習本,小朋友幫他們找找,一本練習本多少錢呢?

        請小朋友聽仔細了:小紅買一本1元的練習本,只付了一張紙幣。

        小明買一本1元的練習本,卻付了10張紙幣。

        這是怎么回事?

        10角能買到一本1元的練習本嗎?

        根據學生的回答課件展示。

        出示等量關系:1元=10角。

        老師這有個小練習考考大家?

       。ǔ鍪荆1元= 角,2元= 角,10角= 元,40角= 元)

       、诮呛头种g的關系

        我們知道了1元=10角,那1角等于幾分呢?猜測

        一起來數一數(課件出示)

        明確:1角=10分

        談話:知道了元角分之間的關系,我們來玩一個換錢游戲。

        聽好游戲規則:老師拿出一些錢,你們看看剛才的小信封里的錢哪個可以和老師換,交換的條件是你和老師兩個人都不吃虧。

        課件出示:兩張五角。談話:用什么和老師交換呢,請你舉起來。說說為什么?(出示兩枚5分,五張2角,五枚2分,十枚1角。)

        換錢游戲結束了,接下來我們進行一個比賽:請同桌兩個人,左邊的同學拿信封,右邊的同學把錢放進信封里,比比哪組同桌裝的最快。

        總結:剛才在換錢的時候,我們只要湊滿10角發現就能換1元了,湊滿10分就是1角。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的設計是在認識人民幣和人民幣的單位的基礎上,進一步探索元角分之間的關系,加深對人民幣的認識。通過創設幾個小朋友買一本1元的練習本的不同付法,讓學生思考,幾種方法是否都可以,從而明確1元=10角,兩個五角是10角,10角就是一元。在學生了解元和角之間的關系時,不免會想到,角和分之間應該也存在一定的關系,通過讓學生先進行猜測,再集體數,加深映像。通過這一環節的組織教學,使學生加深對人民幣單位的認識,進一步認識人民幣單位間的進率,并能進行簡單的兌換,培養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

        5.出示小青的儲蓄罐。

        平時爸爸媽媽會給你們零花錢嗎?

        有了零花錢,我們可不能亂花,瞧,這個小朋友小青,她就把零花錢存進了豬豬儲蓄罐里面了。我們一起去看看儲蓄罐里有多少錢。

        第一次小青存入了4枚硬幣:(出示5角、1角、1角、1角)你知道小青第一次存進了多少錢嗎?說說你是怎么算出來的。

        第二次小青又存入了一枚硬幣:(課件出示1元)第二次存進了多少錢?

        那你知道小青兩次一共存進了多少錢嗎?

        根據學生的回答指出:當我們發現答案既有元又有角的時候,我們可以說成幾元幾角。

        那如果第二次小青存入的不是1元的硬幣,而是兩張五角的紙幣,那你知道她兩次存入了多少錢嗎?

        如果第二次存入的是10張一角呢?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讓學生了解到今天認識的人民幣,組合起來能組成很多面值,并且讓學生學會說既有元又有角的時候,要說成幾元幾角。出示不同面值人民幣的組合,讓學生替換組合的多樣性,拓展學生的思路,同時也激發學生的節約用錢的意識!

       。ㄈ⿲嵺`應用,解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

        ①買郵票

        小華上了一年級,非常想念他幼兒園時的好朋友,所以他寫了一封信給他的好朋友,信寄出去之前,我們都知道要貼上郵票。

        小華要買一張1元2角的郵票,這可把他難住了,1元2角怎么付呢?你能幫幫他嗎?

        請小朋友把信封2中的人民幣擺一擺。

       。ㄍ队罢故緦W生作品)

        最后課件展示總結四種不同擺法。

        師:你們幫助了小華解決了一個難題。小華現在終于可以把信寄給他的好朋友。,真是要謝謝你們呢。

       、跒榱霜剟钅銈,老師帶你們去文具超市購物了,想去嗎?

        看文具超市有那么多的文具。

        老師給你們每人1元錢,要你們每人買兩樣東西,正好用完。

        說說你們想買哪些東西?

        [設計意圖:這些問題的提出也有兩個目的:一是繼續提供付幣練習的機會,鼓勵學生用多種方案付幣,體現策略的多樣化。二是借此引出用1元買兩樣東西正好用完的問題。學生利用已有的認知,通過同桌討論,很快地用角幣擺出了多種付1元2角的方法。通過不同組合,既提高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又在活動中激起學生的興趣,使學生學得生動、輕松、愉快,學到與實際生活緊密聯系的、有價值的數學。同時,這里充分利用題目內涵,增多練習的機會,延伸找錢問題,讓學生學會人民幣的簡單加、減計算,提高購物能力。】

       。ㄋ模┤n總結

        出示不同國家的錢幣,使學生知道,除了人民幣之外,世界上的其他國家也有自己的錢幣,拓展學生視野。

        讓學生說說這節課認識了哪些人民幣,說說人民幣的單位元角分之間的關系。

      認識人民幣說課稿4

        評議要點摘錄:

        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是認識1元及1元以下的人民幣,重點是認識1元及1元以下的人民幣和人民幣單位間的進率,難點是1元及1元以下人民幣的換算及應用。雖然人民幣對于現在的孩子來說,不是一個新知識,但是學生對于人民幣的認識只是停留在一個初淺的認識階段。奧蘇伯爾說過:影響學生最重要的原因是學生已經知道了什么我們應當根據學生原有的知識狀況去進行教學。大多數學生認識1元,1角,5角,這些人民幣在生活中比較常見,學生基本都能分辨。但2角的紙幣現在比較少見,所以有可能不認識。至于1分、2分、5分這些已經離我們現在的生活很遠了,對于現在的學生是陌生的。

        首先,教學認識1元及1元以下人民幣時:

        由于一年級的孩子對人民幣已有一定的生活經驗,喜歡買東西,教師以談話形式逛超市引入課題,激發了學生的興趣,然后開展“認一認”活動,使學生在合作交流中自覺的進一步認識了人民幣,但老師要出示各種面值的人民幣,如2角的,完善學生的認識。同時加以愛國主義教育。

        其次,教學人民幣單位間的進率時:

        根據生活經驗,當有學生指出1元就等于10角時,教師應帶著全班同學一起數一數,明確1元=10角,并在頭腦中形成1元與10角的相等關系的表象。知道了1元=10角,引入1角=10分,一起數一數,明確1角=10分。

        然后,練習設計有層次,學生參與面廣:

        針對重點,設計練習:想想做做1“連一連”、想想做做2“填一填”和取幣游戲,通過這些練習來加深學生對人民幣的認識,學會取幣、換幣、付幣和找必的活動過程,初步認識商品的價格,感受一元的實際價值,而且根據學生購物經驗,說說1元能買哪兩樣東西?學生出現了三種情況:不滿1元,應找回多少錢?正好1元和超過1元,還要付多少錢?激活了學生的思維。但老師放手的還不夠,沒有形成思維碰撞的高潮。

      認識人民幣說課稿5

        各位領導、老師們: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幼兒園大班數學活動《認識人民幣》。

        一、說教材。

        對于錢幣的知識孩子們并不陌生,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接觸。但對于幼兒園的還孩子年齡來說還不是很了解,因為他們的年齡小,缺乏社會經驗。家長單獨讓孩子上超市購物的機會很少,對人民幣只是初步的認識。所以我設計了這節活動《認識人民幣》。

        二、說目標。

        活動的目標是教育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著導向的作用,根據大班的年齡特點我確立了以下目標:

        1、認識面值10以內以元為計量單位的人民幣,能說出它們的單位名稱。

        2、認識人民幣有紙幣和硬幣,并有不同的面價。

        3、通過游戲"買文具",初步學習"錢幣"的換算。

        根據活動目標,我把活動的重點定位于:認識人民幣的面值,并能說出它們的單位名稱。

        活動難點是:初步學習錢幣的換算。

        三、說活動準備。

        為了讓幼兒在活動中都有機會參與嘗試和大膽發現的機會。我做了以下準備:

        1、教具:多媒體課件、文具店超市。

        2、學具:人手一份人民幣(1角、2角、5角、1元、2元、5元紙幣和1元的硬幣)四、說教學法。

        根據3~6兒童學習指南里的科學領域中的學習核心是激發幼兒探究興趣、體驗探究過程,發展初步的探究的能力。本次活動中我主要采用的教法有:游戲發、觀察法、操作法、演講法等。

        學法:我采用了視、聽、講合法、操作法、嘗試法、體驗法等。

        四、說活動過程。

        我把活動過程分為三大環節:

        第一環節:初步認識人民幣。

        觀看小視頻,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初步了解錢幣對我們生活帶來的方便。

        第二環節:認識人民幣。

        本環節中我采用了觀察法和提問法等在里面。首先認幼兒觀察多媒體課件里的各種人民幣,活動時鼓勵幼兒主動求知。

        第三環節:了解不同面值貨幣的換算。

        本環節也是活動的重點,難點。首先我會引導幼兒認真仔細觀察每一張人民幣,知道他有多少面值,然后認識它們的單位名稱。最后講解它們之間的換算關系。

        五、說活動反思。

        通過以上活動,我做了以下反思。錢幣在日常生活經常都見到,在我剛出示錢幣時,孩子們都很興奮很激動;顒又泻⒆觽兌己芊e極參與和大膽的求知,通過本次活動孩子們對人民幣都有了新的認識,但在"買文具"的游戲時還是有個別幼兒對于錢幣的換算還不是很會還有待加強。

      認識人民幣說課稿6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

        大家下午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一下《認識人民幣》,下面我將從以下五個方面進行說課。

        一、教材與學情分析

        《認識人民幣》是人教版小學一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的內容,主要是向學生介紹人民幣的單位(元、角、分),讓學生們初步了解各種不同面值人民幣,通過對人民幣的認識,一方面使學生初步知道人民幣的基礎知識和懂得如何使用人民幣,提高社會實踐能力,另一方面,使學生加深對100以內數的概念理解,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系,為以后人民幣的計算奠定基礎。新教材對這部分內容的編排加強了對人民幣的整體認識,并結合具體操作幫助學生掌握各種面值的人民幣之間的關系。一年級兒童年齡雖小,但在日常生活中經常使用人民幣,具有一定的購物經驗,對于要用錢才能買到東西這一樸素的等價交換的商品意識是有的。對于人民幣的面值,大部分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認識,因此,在本課教學中我將采用教師引導、點撥、學生自主合作、探索交流的學習方法,讓他們自己去整理、思考、討論、展示,在這種自主探究和認識的過程中充分認識各種面值人民幣。

        根據教材和學情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二、教學目標:

        1、認識各種面值的人民幣,知道人民幣的單位:元、角、分。知道進率:1元=10角、1角=10分。

        2、充分感受、體驗人民幣中所蘊含的豐富的知識內涵(包括人文、歷史等),尤其是人民幣里所蘊含的數學價值,在數學鑒賞中提高學生的人文綜合素質。

        3、培養學生觀察、分類、抽象、概括、類比、遷移的能力與思維品質。

        4、引導學生學會在熟悉的材料中發現問題、培養問題意識。

        三、設計理念

        (1)以活動為載體,培養學生自主學習

        通過“我來介紹人民幣”,“我會分類整理”等環節,鼓勵學生獨立思考、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給學生較大空間,開展探索性學習,讓他們在具體的操作活動中,獨立思考,與同伴交流,親身體驗學習成功的樂趣。

        (2)在游戲中鞏固深化

        根據一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創設了比比誰舉的快,人民幣王國化妝舞會等有趣的游戲環節,激發學生主動參與數學活動。

        (3)探尋數學課中的人文情懷

        以人民幣這一特殊的材料為載體,把數學作為一種文化來上,努力尋找“人文性”和“數學味”的結合點。讓學生深刻地感受到人民幣的博大精深、人民幣中所蘊涵的豐富的知識內涵,以激發學生對事物的好奇心與興趣以及對數學學科的熱愛;同時又能具有濃郁的數學味,盡量挖掘出人民幣中所蘊涵的數學知識,并有所拓展。

        四、重難點突破

        本節課的重點是認識人民幣的單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難點是人民幣的等價兌換。

        我是通過以下四方面進行重難點突破的:

        (1)利用學生已有經驗,提煉方法

        第一步請學生獨立認一認手中的人民幣,把會認的放在白紙上,不會認的放在白紙外。第二步請學生上臺來介紹自己認識的一張人民幣,以及說說認識的方法。我預設學生可能會出現以下三種方法:1)看漢字;2)看數和漢字;3)看數字。第三步由老師隨機點認人民幣,在點認的過程中依次引出人民幣的三個單位:元、角、分。第四步用剛才掌握的方法再來認一認白紙外的人民幣。這里我考慮到學生雖然已經認識了不少面值的人民幣,有的學生認識全部的人民幣,但對認識人民幣的方法并沒有一個明確的概念。通過師生間的互動交流,完成對已有經驗的歸納與提煉,及時鞏固,達到人人都能掌握認識人民幣最基本的方法——看漢字和數!

        (2)通過分類整理,系統認識

        雖然學生通過剛才的歸納提煉已經掌握認識人民幣的最基本方法,但是對人民幣還缺乏一個整體的感知。所以接下來我會請學生對手中的人民幣進行分類整理。我預設學生可能會出現以下幾種分類方法:

        1)根據單位分類。

        2)根據材質也就是紙幣硬幣分類。

        3)根據面值分類。

        這里我會首先出示根據單位分類的成果,請學生分別找出單位是元,單位是角,單位是分的人民幣有哪些,并且在黑板上進行板書。幫助學生系統了解人民幣三個單位對應的`面值。

        出示紙幣和硬幣分類成果時,請學生說說硬幣、紙幣的優缺點。

        出示面值分類成果,讓學生感知同一面額的可能會既有紙幣又有硬幣。

        通過實際操作,讓全體學生參與學習過程,在學習過程中有意識地培養學生注意觀察、細心觀察的良好習慣。

        (3)拓展深化,培養人文情懷

        出示所有的人民幣,請學生來思考除了用看漢字和數的方法,還有沒有其他的方法可以來判斷人民幣的面值。我預設學生可能會出現的方法是看顏色。鼓勵學生從多種角度出發認識人民幣,培養學生思維多樣化。

        同桌合作再來觀察人民幣,找找人民幣中藏著的知識。讓學生深刻地感受到人民幣的博大精深和所蘊涵的豐富的知識,充分展現數學課堂中的人文情懷。

        (4)聯系生活,掌握元角關系

        在這一環節中,尊重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的原則。引導學生進入情境,在活動中激起學生的興趣,聯系已有的生活經驗,探索元和角之間的十進制關系。

        五、練習設計

        考慮到一年級學生的特點,練習設計都是以游戲為載體,與實際生活相聯系。

       。1)比比誰舉得快

        老師報,學生找到相對應的人民幣并舉起來。

       。2)化妝舞會

        請學生猜猜帶著面具的人民幣,進一步鞏固認識人民幣的方法。這里特別出示了一組顏色較相近的人民幣,2元和2角,讓學生體會到最準確的判斷方法還是看數和漢字!

       。3)換錢

        書P48 這一設計是在認識人民幣基礎上,通過換錢游戲,讓學生掌握元和角之間的十進制關系,以及角與角之間的關系。

      認識人民幣說課稿7

        一、關于教材:

        1、教學內容:教科書46—47頁

        2、教材簡析:一年級兒童年齡雖小,但對于要用錢才能買到東西這一樸素的等價交換的商品意識是有的。因此我根據教材先①集中學習認識各種面值的人民幣。②創設購物活動,同時開展主要用元為單位的人民幣進行買賣的購物活動。

        3、教學目標:

        ①使學生認識各種面值的人民幣。

        ②進一步學習分類方法。

       、弁ㄟ^購物活動,使學生初步體會人民幣在社會生活,商品交換中的功能和作用,并知道愛護人民幣。

       、萁虒W重點:突出以“元”為單位的人民幣的種類,說明這些人民幣在我國商品交易中占主導地位。

        二、關于教法

        本節課屬于認知教學,本節課在教法上力求體現以下幾點:

        1、創設生動具體的`教學情境,使學生在愉悅的情景中學習數學知識,活動中獲取知識。

        2、鼓勵學生獨立思考,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轉變教師角色,給學生較大的空間,開展探索性學習,讓他們在具體的操作活動中進行獨立思考,并與同伴交流,親身體驗學習成功的樂趣。

        3、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滿足多樣化的學習需求。

        三、關于學法

        依據新的課程標準,必須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本節課在學生學習方法上力求體現:

        1、在情景中經歷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體驗探索的成功。

        2、在動手操作進行實踐活動中獨立思考。

        3、聯系生活實際解決問題。

        四、關于教學程序

        創設情景,導入新課,故事導入新課,引出課題,全面認識各種面值人民幣。創設購物活動。

        課堂小結,你學會了什么?

        1、認識了人民幣

        2、學會了怎樣買東西

      認識人民幣說課稿8

        說教材:

        一、蘇教版一年級下冊第五單元《認識人民幣》第一課時。

        二、教學內容的地位、作用和意義:

        本課是在學生學過100以內的數的讀寫的基礎上教學的。因為人民幣單位間的十進關系和計數單位間的十進關系是一致的,所以學生掌握這部分知識,難度不會太大。學過100以內的讀寫法后,認識元、角、分不僅是日常生活的需要,而且對鞏固100以內數的認識也有幫助。

        三、教學目標:

        1、學生在觀察人民幣以及取幣等現實情境活動中認識一元以內各種面值的人民幣,知道元與角、角與分之間的進率。

        2、學生參加教室里的模擬購物活動,初步認識商品的價錢,學會簡單的購物。

        3、在取幣、換幣、付幣、找幣等購物活動中,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與他人合作的態度,以及學習數學的興趣。

        4、使學生受到愛護人民幣、勤儉節約等教育。

        四、教學內容的編排特點、重點和難點:

        教材有層次地呈現了知識結構。老師先拿出一個盒子讓學生來猜和摸里面裝了什么,使學生明白“買東西要使用人民幣”。接著幫助學生認識一元、五角、一分這三種面值較小的人民幣,并由模擬購物中學生與老師的對話,提煉出一元=十角,再聯想到一角=十分。然后認識5角、2角、5分、2分,最后通過“試一試”讓學生把一張1元幣換成二張5角、把五張2角換成一張1元,使學生進一步熟悉元與角之間的十進關系,并為購物時付幣做好準備。教材采用這種知識結構既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又間接溝通了100以內的十進關系。教學重點是認識人民幣。難點是元、角、分之間的進率。

        說教法和學法:

        一、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出發。

        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對元、角、分有一定感性認識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教學時通過創設購物情境,喚起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在此基礎上,把這些知識系統化、數學化。整個教學過程力求體現數學知識、數學問題來源于生活,并應用于生活的思想。

        二、導學生自主探索,培養創新意識和學習興趣。

        針對低年級學生的特點,以動畫導入,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學習。同時采用小組合作學習方式,引導學生觀察、討論、操作、概括,讓他們在活動中、游戲中輕松愉快地學到知識,增長本領,從而樂學、會學、創造性地學的境界。

        三、視應用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培養。

        練習的設計除了注重趣味性和創造性以外,更注重實踐性。如:創設小商店情境,開展購物活動,既聯系了學生的生活實際,又突出了應用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培養。

        說教學程序:

        一、境引入,整體感知人民幣

        1、情境引入,揭示課題。

        老師準備一個裝有人民幣的盒子讓學生去猜、去摸里面裝了什么,進行初步感知人民幣。然后簡單的介紹一下美國的錢叫做美元,英國的錢叫做英鎊,你知道我們國家的錢叫做什么嗎?從而揭示課題:認識人民幣

        2、整體感知人民幣。

        學生在生活中經?吹饺嗣駧牛袝r還使用人民幣,因此首先讓學生交流:你知道有哪些面值的人民幣?然后通過讓小組對人民幣進行分類,知道人民幣可以分為紙幣和硬幣之分。小結:人民幣可多了,有大面值的人民幣,也有小面值的人民幣,對于這些面值較大的就人民幣今天我們暫時不學,今天我們就來研究一些小面值的人民幣。

        這一環節的設計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入手,使學生親身感受、認識人民幣,這樣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增強學生探求新知的欲望。

        二、究新知,認識人民幣

        1、認識1元、5角、1分

       。1)分別拿出1元、5角、1分,在小組里說說面值是多少,怎么看出來的?

       。2)交流:學生自由發言,互相補充。

        引導學生從先從紙幣入手,分別觀察它們的正面和反面都有哪些內容,有哪些相同點和不同點。

        接下來安排同桌互動合作學習和大組交流活動:學生按照一定的順序正確地向同桌介紹不同面值的人民幣。然后交流:在剛才的介紹過程中,你有沒有什么發現?有沒有需要提醒別人注意的地方?通過這兩個問題,我借學生的嘴巴講出有關辨認各面值人民幣的方法。事實證明,學生的發現、學生的經驗是那么豐富。

       。3)師介紹盲點。(老師還有一個問題,在紙幣一元的左下角有一個點,你們知道它有什么用嗎?)

        (4)愛護人民幣的教育。剛才我們認識了人民幣,從哪里知道這是我們國家的錢呢?(國徽)對,它代表著我們偉大的祖國,我們要愛護它。想一想:怎樣愛護人民幣呢?

        這一環節的設計,以學生原有的生活經驗為背景,組織學生進行自主探究性學習,自己觀察、自己發現、自己描述、互相補充,在與他人的交流中輕松學習。

        三、模擬購物

        在這一個環節中,我以購物為主線,組織學習活動,創設多個情境,有易到難地培養學生購物的能力。

        這里以課件為背景,配上輕松音樂,問:今天正

        好是福華商場開業,老師是售貨員,這里有很多優惠的物品,小朋友們想不想買?(想)

        (1)師提出購買要求:以小組為單位準備好零錢,來老師這里買一件物品。

       。2)剛才每個小組都買到了稱心的商品。商場今天還推出了一種特惠商品,這個商品的價格是1元,哪個小組要來購買呢?你有幾種付錢方法?(出示特惠商品)

        這一開放性問題的提出,主要目的有兩個:一是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要求學生人人都有自己的方法和答案。二是在學生交流中自然導出元與角、角與分之間的進率關系。

        這里我讓學生各抒己見,老師適時總結點撥。根據學生提出的付法,引導學生有條理地思考、操作,并用人民幣擺一擺:用一種人民幣,還可以怎么付?用兩種人民幣,還可以怎么付?用三種人民幣,還可以怎么付?根據學生的付法,適時提問:為什么這么付,能說說理由嗎?從他的發言中你發現了什么?……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出元與角、角與分之間的進率,1元=10角、1角=10分。最后總結概括不管拿幾種人民幣來付,付出的人民幣的總數都是10角,都是1元。

        總結并板書:1元=10角 1角=10分

        這一環節的設計,改變傳統教學進率的方法,通過假設生動有趣的模擬購物情景,饒有趣味在得出1元=10角,1角=10分,讓學生的形象思維得到較好的發展。

        三、應用創新,體驗生活。

        過幾天就是豆豆的好朋友過生日了,豆豆想給他寄一張生日賀卡。他先乘公共汽車去郵局,我們來看看發生了什么事情?(出示課件)

        這里通過出示一個小朋友到郵局去買郵票,售貨員阿姨告訴他一張郵票的價格是80分的郵票時,他是怎么付錢的?(隨著科技的發展,電話、電子郵件已經基本代替了寄信,學生對寄信這一事情知道很少,因此這里提醒學生要關注生活,建議課后到郵局去調查一下,寄一封普通的信需要貼多少錢的郵票。)

        這一問題的提出也有兩個目的:一是繼續提供付幣練習的機會,鼓勵學生用多種方案從角幣中取錢。二是借此引出找幣問題。

        學生受第一次模擬購物方法的遷移,通過同桌討論,很快地用角幣擺出了多種付80分的方法。

        隨后老師拋出一個問題:如果身邊沒有幾角的零錢,怎么辦?學生根據生活經驗很快地想到可以付1元,然后找回2角。這里自然地引出了找錢問題。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這一環節的設計,努力挖掘數學的“應用性”,對教材進行重新整合,設計了模擬購物的場景,讓學生經歷換錢和找錢的過程,打破傳統封閉式的教學過程,構建生生互動的“開放式”教學過程,既培養了學生的合作精神,又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

        四、請學生欣賞歌曲《一分錢》

        師:小朋友們學了這么久,累不累?下面老師給你們放一首歌曲,讓小朋友們輕松一下好嗎?

        聽完后師問:你們知道剛才那首歌說了一件什么事嗎?從而對學生進行拾金不昧和不浪費的教育。

        這一環節的設計可以以使課堂變得輕松明快,讓學生在一個相對輕松的環境的環境下進行學習。

        五、猜價格游戲

        師:今天小朋友們表現得非常好,老師給你們帶來了幾個小獎品要送給大家,如果誰能在最短的時間內猜出物品的價格,我就把物品送給誰,好不好?

       。ń處熛冉o出價格的范圍,例如在5元到8元之間,再根據學生猜的價格,老師給出高了或是低了的提示)

        這一環節是在學生已經掌握了人民幣的一些基礎知識上進行的,對本節課的學習內容起到了一個深華的作用。

        六、全課總結

        今天我們認識了哪些人民幣?回家后,請把學到的知識講給爸爸媽媽聽,然后到超市去調查一下還有哪些商品的價錢大約是1元。

      認識人民幣說課稿9

        【說教材】

       。ㄒ唬┙滩姆治觯

        平面圖形的拼組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一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的內容。本單元內容是在上學期“認識物體和圖形”的基礎上教學的,通過上學期的學習,學生已經能夠辨認和區分所學平面圖形(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形)和立體圖形(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體)。這里主要通過一些操作活動,讓學生初步體會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的特征,并感知平面圖形之間的聯系,和平面圖形與立體圖形的一些關系。教材把感知平面圖形的特征和感知平面圖形的關系用一課時進行教學,我根據學生實際情況把這個內容分成兩課時進行教學,第一課時通過讓學生折一折、剪一剪、做一做的活動,體會和發現長方形、正方形邊的特征,并感知平面圖形之間的互相轉化過程,這一課時主要通過擺一擺、拼一拼的活動讓學生在充分地動手操作中認識平面圖形的特征,感知平面圖形間的關系,從而學習用聯系變化的觀點看事物。

       。ǘ┙虒W目標:

        1、通過觀察、操作,使學生初步感知所學圖形之間的關系。

        2、通過數學活動,培養學生用數學進行交流、合作探究和創新的意識。

        3、通過學生大量拼擺圖形,發現圖形可由簡單到復雜的變化及聯系,感受圖形美。

       。ㄈ┙虒W重難點:感知平面圖形間的關系。

        【教法學法】

        學生是開放的、有創造性的個體,他們會帶著自己的經驗和興趣參與課堂學習;他們會用自己的猜想、驗證來豐富課堂,使數學課堂充滿活力、充滿生命氣息。因此,在動手操作中讓學生經歷數學知識的形成過程,建立幾何模型。在課堂導學中加深對幾何概念的理解。具體的方法如下:

        1、注重思維能力的訓練,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數學教學的目的在于發展學生的思維,空間與圖形單元的教學重點是要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基于以上兩點,在每一個操作活動前,我都讓學生想一想,可以拼成什么樣的圖形,然后在動手拼一拼,驗證自己想的和拼的是否一樣。

        2、在充分的動手操作中,建立幾何模型

        創造操作的機會,給足操作的時間,讓學生在動手操作中理解圖形的特征和聯系,在實踐中進行探究性學習,從而建立幾何模型。進一步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創造力和應用能力。

        3、深化導學課堂,加深對幾何概念的理解

        新課程倡導自主、探究、合作、實踐的學習方法,要求教師引導學生主動參與、親身實踐、獨立思考、合作探究交流。教學中,教師組織引導學生,并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提出交流的方法和步驟,讓學生有序、有目的、有方法的交流,提高交流的實效性,從而加深對幾何概念的理解。

        4、聯系生活進行教學

        數學來源于生活,而又服務于生活。我利用生活中一些平面圖形的拼組(地板磚、墻面磚)應用引入新課,這樣熟悉的圖片,學生會感覺到數學就在生活中,它離我們是這樣近。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最后我又讓學生去觀察生活,找出一些平面圖形的例子。

        【說教學流程】

        一、激趣導入(課件出示圖片)

        師:老師給同學們帶來了幾張漂亮的圖片,想看嗎?認真觀察它們是由哪些平面圖形拼組成的(課件出示)學生欣賞。

        師:你們自己想拼一拼嗎?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平面圖形的拼組。(板書課題:平面圖形的拼組)

        設計意圖:聯系生活,利用生活中的平面圖形的拼組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感知到原來平面圖形通過拼組可以變成很多漂亮的圖形,以此激發學生也想要拼一拼的欲望,為新知的學習奠定情感需求,變要我學為我要學。

        二、活動導學

        (一)引導探究——長方形的拼組

        1、想一想:用兩個一樣的長方形可以拼成什么平面圖形。

        2、擺一擺:利用手中的圖形拼一拼。

        3、說一說:利用兩個一樣的長方形拼成了什么圖形。

        4、小結:利用兩個一樣的長方形可以拼成長方形也可以拼成正方形。

        設計意圖:老師引導學生學習長方形的拼組,在學習過程中給予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先動腦想一想,再動手擺一擺,然后動口說一說,讓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掌握一些數學探究的方法,發展學生的思維和空間觀念,為后面的自主探究奠定基礎。

       。ǘ┳灾魈骄俊叫蔚钠唇M

        師:你能用幾個正方形拼成其他的圖形嗎?

        1、出示要求

       。1)想一想:用幾個相同的正方形可以拼成一個什么圖形?

       。2)擺一擺:利用手中的學具拼一拼。

        (3)說一說:把你拼成的圖形和你的同桌說一說。

        2、學生自主探究

        3、全班交流

        設計意圖:給學生可操作的學習提示,學生在老師的提示下一步步地進行自主探究,給足充分的時間讓學生動手操作,在操作中理解幾何感念,提高自主學習的有效性。

        三、趣味導練(課件出示)

        師:小精靈聰聰看同學們學的很認真,想出幾道題考考你們,敢挑戰嗎?

        1、認真觀察,下面的哪兩個長方形可以拼成正方形。

        2、在能拼成正方形的后面打√,不能拼成正方形的后面打×。

        設計意圖:教材給定的圖形非常特殊,如長方形的寬是長的一半,本節課圖形的拼組重點是讓學生理解圖形的拼組必須是一樣的圖形才能拼組,于是我設計了這樣兩道題檢測學生是否真正建立了幾何模型,平面圖形的特征是否真正掌握。

        四、拓展延伸

       。ㄒ唬┬〗M合作,探究三角形的拼組

        師:利用三角形可以拼組成什么圖形呢?

        1、學習提示:

       。1)想一想,你準備拼成什么圖形,需要幾個三角形。

       。2)拼一拼:利用手中的三角形拼一拼,看看和你想的是一樣的嗎?

       。3)說一說:和你小組的同學說一說,你用三角形拼成了什么圖形。

        2、小組合作探究。

        3、全班交流。

       。ǘ┞撓瞪钫f一說

        師:生活中有很多地方利用了平面圖形的拼組,你能說一說嗎?

       。ㄈ┬蕾p拼組的圖形。(課件出示)

      認識人民幣說課稿10

        教材分析

        《認識人民幣》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人教版)一年級下冊第5單元的教學內容。人民幣是我國法定的貨幣,在人們的生活中起著重要的作用。讓一年級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和已掌握的對100以內數的認知,認識人民幣。一方面使學生初步知道人民幣的基本知識和懂得如何使用人民幣,提高社會實踐能力;另一方面加深對100以內數的概念的理解,體會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

        學生分析

        一年級兒童年齡小,缺乏社會經驗,上市場購物的機會也少,對人民幣只是初步的認識,對于要用到錢才能買到東西這一樸素的等價交換的原則只有初步的意識。本節課的教學會使學生對人民幣有進一步的認識,使學生在簡單的活動中感知人民幣的幣值和人民幣的商品功能。

        設計理念

        數學知識要加強與社會生活的聯系,培養學生對數學的興趣,使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

        適當調整教材的呈現方式,力爭體現《數學課程標準》的理念。課堂上以“聰聰”和“明明”兩個小精靈為主線,讓它們成為學生學習的伙伴,幫助學生解決難題;當它們自己遇到難題時,讓學生幫助解決,進一步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

        教學目標

        1.認識人民幣的單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

        2.培養實際生活中的購物能力,提高社會交往和社會實踐能力。

        3.通過購物活動,初步體會人民幣在社會生活、商品交換中的功能和作用,并知道愛護人民幣。

        課前準備

        多媒體課件、玩具熊,筆、橡皮、尺、練習本等。

        每個學生一個錢袋(內裝各種面值的人民幣)。

        教學流程

        一、導入:

        從生活出發,創設情境,引出課題。

        1.老師出示一件物品,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師:猜一猜,用多少錢買來的?

        2.日常生活,哪些地方要使用錢?(請學生回答。)

        師:好的,下面我們來看一段錄像。教師邊看邊問:在什么地方?在干什么?

        3.出示一位小朋友存錢的示意圖,問:“零花錢可以用來干什么?”

        【滲透德育:保管好錢,積少成多,養成勤儉節約的良好品質,獻愛心等!

        小結:我們國家的錢叫人民幣。(板書:認識人民幣。)

       。ǹ凑n件)今天,老師請來了兩位小朋友:

        (課件播放配音)“我叫聰聰。我叫明明。嗨!大家好,認識我們嗎?我們一起來認識人民幣。比一比,看誰學得好!

        師:同學們,加油呀,可不能輸給聰聰和明明。

        二、新授:

        認識人民幣。

        1.認識人民幣。

        師:我們現在使用的是我國發行的第5套人民幣(出示課件)。

        請同學們仔細看,這些錢你們都認識嗎?

       。1)區別新版和舊版:以10元為例。

       、僬n件顯示放大的“10元”,問:這是多少錢?你是怎么認識的?點擊數字“10”和漢字“拾”,點擊單位“圓”(大寫)。

       、谡n件顯示放大的“10元”(新版),問:這是多少錢?你是怎么認識的?

        小結:對!看人民幣上的數字和數字后的單位就能知道它的面值。

       、蹍^別:這兩張10元的人民幣有什么不同?(圖案、大小、顏色,等等。)

        ④聯系實際:10元錢可以用來干什么?

        (2)區別紙幣和硬幣。

       、僬n件顯示5角紙幣,問:你是怎樣認識的?

       、谡n件顯示5角硬幣,認一認。

       、壅n件同時出現5角紙幣和硬幣,區別不同。

       、苷n件出示背面,問:背面是什么?(國徽。)

        小結:國徽是我們國家的標志。人民幣上都有國徽,所以我們應該愛護它,不要隨意損壞它。

        2.隨意點幾張大額人民幣,集體回答。

        20元,50元(新、舊版),100(新、舊版)。

        3.老師給每位小朋友準備了一些人民幣,把它拿出來。

        活動形式:兩人一組,一個拿,一個認。

        4.分類:這么多的錢放在一起,多不整齊,請小朋友想辦法分類整理一下。

       。1)按單位分:元、角、分(板書)。

       。2)按質地分:紙幣、硬幣。

       。3)按數字大小分。

       。4)按新版、舊版分。

        請學生匯報:展示臺上展示。

        5.請小朋友們把錢推到左上角,將書翻到第47頁,你發現書上的人民幣和我們平時所見到的人民幣有什么不一樣?(課件顯示。)

        小結:像這樣,在人民幣的左下角有一道紅色斜線,這樣叫樣幣,是不可以使用的。

        三、換錢游戲:

        進行簡單的計算。

        1.師:我們已經認識了人民幣,不知道聰聰、明明認識了沒有?

        (課件播放配音)“我們已經認識了人民幣,還知道人民幣按單位有元、角、分。那么它們之間有什么關系呢?讓我們來做一個換錢游戲,好嗎?”

        一張2角可以換________個1角。

        一張5角可以換________個1角。

        小朋友們,動手換一換吧!

        活動形式:兩人一組,可以左右兩人一組,也可以前后兩人一組。

       。ㄒ龑В┬∨笥眩覀兛绰斅、明明在干什么呢?

        2.情景對話:出示課件并配音。

        聰聰:“明明,明明,你到哪去?”明明(手里拿著一堆錢):“我拿10個1角錢去買一把尺!

        聰聰:“你拿這么多1角錢,丟了一個多可惜呀!”“那怎么辦呢?誰來幫幫我?”

        請學生回答。

        明明:“謝謝你!現在我知道了。1元錢可以換10個1角錢!

       。ò鍟1元=10角)

        四、實踐活動。

        (課件顯示,配音)我們不僅認識了人民幣,還知道元、角之間的關系,同學們想不想活動活動,老師準備了一些小獎品,獎給活動中表現好的同學。

        1.師生互換:老師手中有1元錢,能換你手中幾張2角錢?(同桌可以互相幫忙。)

        2.生生互換(解決不同的付錢方法):找方法多的和最簡便的。

        師:(拿一件玩具)買這件玩具要花1元1角,有幾種付錢方法?

        四人小組合作交流討論。

        請小組匯報(組員可以幫忙),發給點子最多那組獎品,表揚他們團結合作的精神。

        許多種方法,再說出哪種方法最簡便。

        3.(課件播放配音)小朋友們想不想用自已手中的錢去買自已想要的東西?好,讓我們去“小小超市”看一看吧。ㄅ湟魳罚

        選四名售貨員,開始自由下座位買。

        【購物時要守秩序,講文明,用過錢后洗干凈手,買自己需要的東西,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

        五、總結。

       。ㄕn件配音)小朋友,這節課我們上得真愉快,學會了很多知識,你們都學會了什么?

       。ㄕn件配音)你們說得真好,小朋友們再見。

        生:聰聰、明明再見!

        (作者工作單位:安徽省蕪湖市師范附。

        評析(謝文霞)

        聰聰和明明是本套新教材新引入的小精靈。它們扮演的角色是:遇到難題讓學生幫助(以達到激趣的目的);也可以幫助學生解決問題(以達到解困的目的)。整節課上以這兩個小精靈為主線,成為本節課學生學習上的伙伴。

        人民幣的認識對學生來說有初步的概念。但在實際生活中,只認識人民幣是遠遠不夠的,認識人民幣的目的是為了會使用它,體現它的社會價值。而一年級的學生年齡小,缺乏社會經驗,上市場購物的機會肯定也少。怎樣彌補學生學習上的這個不足?本節課上,教師多處創設了良好的購物環境,讓學生在模擬購物活動中認識并使用人民幣。

        為了能讓學生切實認識人民幣,教師給每個同學都準備了錢袋,錢袋中有收集的各種元幣(10元、5元、2元、1元),角幣(5角、2角、1角)和分幣(5分、2分、1分)。這樣,使學生在學習上有了直觀的感受,認識人民幣自然就不困難了。

        認識之后便是會使用人民幣,體現它的社會價值。首先,教師創設了良好的購物環境。在課前,教師拍攝了一段錄像,讓學生在觀看錄像的過程中感受到生活中處處要使用到人民幣,體現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人人學習有價值的數學。其次,讓學生學會用多種付錢的方法去買東西,開拓思路,體現了開放性,趣味性;在掌握多種方法的基礎上,找到最簡便的付錢方法,體現了數學的簡潔美,并體現了實用性。最后,“小小超市”活動,配以動聽的音樂,讓學生仿佛處在真實的購物環境中,利用自己手中的錢去買自己喜歡的東西,教師在此準備了許多的物品,任意讓學生購買。而學生在買的同時,經歷了用一定數量的錢買單一物品;用一定數量的錢買多種物品;用錢買過物品后,售貨員阿姨找回相應的錢數等。這些活動讓學生充分感受到了買東西的樂趣,使學生在模擬買賣物品活動中掌握人民幣的有關知識,提高社會交往和實踐能力。這是學生本節課中最大的收獲;顒右婚_始,學生就情緒高漲,活動過程中,體現出學生之間團結合作的精神,在此學到了平時沒有學到的知識,活動結束時還意猶未盡。

      認識人民幣說課稿11

        說設計思路:

        幼兒對知識的掌握是在自我探索、動手操作的過程中獲得的,《綱要》中也指出要從生活和游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系,并體驗到數學的重要和有趣,所以我選擇認識我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人民幣,讓孩子通過看一看、說一說、用一用的方式去認識1元、5元、10元三種錢幣的特征,采用游戲的形式,使幼兒在玩中認識人民幣的面值。

        說活動目標: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認知特點,目標從兩方面設定。

        1、知識與技能---------認識三種面值人民幣,能正確辨認三種面值人民幣,能用錢幣購買相應價格商品。

        2、方法與過程---------運用游戲的方式,讓孩子們體會人民幣在商品交換中的功能和作用說教材:

        人民幣是我國法定貨幣,它在人們生活中起著重要作用,《認識人民幣》是大班數學中重點章節內容,學習認識人民幣,使幼兒初步知道人民幣的知識和如何使用人民幣,提高社會實踐能力,現代教育理論主張讓幼兒動手"做"數學,在教學中要結合實際給幼兒創設實踐機會,這節課的設計我充分利用幼兒已有的經驗,把這一學習設計成實踐活動,讓幼兒通過游戲認識錢幣。

        教學重點:認識三種面值人民幣教學難點:能正確使用人民幣購買相應價格商品教學方法:

        幼兒的數學學習應該是在數學活動中完成,幼兒掌握知識的最終目的在于應用,經過自身實踐獲得的知識和經驗才是最有價值的,獲得的方法才是最有效的,所以通過用錢幣進行商品交換的游戲,讓孩子們體會到認識人民幣的樂趣,體驗到數學的重要和有趣。

        活動過程:

        這節課我設計了四個環節,第一個環節認一認,我準備了1元、5元、10元三種錢幣(選擇這三種是因為他在我們的生活中比較常見),帶小朋友認識后,請小朋友通過觀察想辦法快速分辨錢幣,這一個環節主要是認識錢幣,讓小朋友對這三種錢幣有初步印象,第二個環節是個小游戲,通過這個小游戲孩子們可以進一步熟悉錢幣,第三個環節我準備了很多分別貼有1元、5元、10元價格的玩具,另外還為每個孩子準備了三種面值的錢幣,讓孩子們在前面兩個環節學習的基礎上運用錢幣,請小朋友利用自己手里的錢幣買自己喜歡的玩具,這個環節要求小朋友要會分辨錢幣面值才能買到自己喜歡的玩具,這主要是鞏固的過程,孩子們在這個環節可以體驗到運用錢幣交換商品的樂趣,也是一個實踐的過程,最后一個環節是小結,讓小朋友知道人民幣有很多面值,而且還有其他種類,錢幣在我們生活中很重要,整節課都是以游戲的形式進行,做到了讓孩子們"玩"中學,"做"中學。

        教學反思:

        這節課中,我覺得我的活動提問較之前有了很大的提高,提問的效果也很好?梢哉f在大家的討論下,提問的有效性有了很大的提高。幼兒不僅會說了,而且還更會問了。這樣的自由探索活動吸引了孩子們的注意力,也激發了他們的學習熱情。孩子們在輕松、愉快地氛圍中,發揮了他們在活動中的主動性,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發展。

      認識人民幣說課稿12

        說設計思路:

        幼兒對知識的掌握是在自我探索、動手操作的過程中獲得的,《綱要》中也指出要從生活和游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系,并體驗到數學的重要和有趣,所以我選擇認識我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人民幣,讓孩子通過看一看、說一說、用一用的方式去認識1元、5元、10元三種錢幣的特征,采用游戲的形式,使幼兒在玩中認識人民幣的面值。

        說活動目標:

        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認知特點,目標從兩方面設定。

        1、知識與技能---------認識三種面值人民幣,能正確辨認三種面值人民幣,能用錢幣購買相應價格商品。

        2、方法與過程---------運用游戲的方式,讓孩子們體會人民幣在商品交換中的功能和作用。

        說教材:

        人民幣是我國法定貨幣,它在人們生活中起著重要作用,《認識人民幣》是大班數學中重點章節內容,學習認識人民幣,使幼兒初步知道人民幣的知識和如何使用人民幣,提高社會實踐能力,現代教育理論主張讓幼兒動手"做"數學,在教學中要結合實際給幼兒創設實踐機會,這節課的設計我充分利用幼兒已有的經驗,把這一學習設計成實踐活動,讓幼兒通過游戲認識錢幣。

        教學重點:

        認識三種面值人民幣

        教學難點:

        能正確使用人民幣購買相應價格商品

        教學方法:

        幼兒的數學學習應該是在數學活動中完成,幼兒掌握知識的最終目的在于應用,經過自身實踐獲得的知識和經驗才是最有價值的,獲得的方法才是最有效的,所以通過用錢幣進行商品交換的游戲,讓孩子們體會到認識人民幣的樂趣,體驗到數學的重要和有趣。

        活動過程:

        這節課我設計了四個環節,第一個環節認一認,我準備了1元、5元、10元三種錢幣(選擇這三種是因為他在我們的生活中比較常見),帶小朋友認識后,請小朋友通過觀察想辦法快速分辨錢幣,這一個環節主要是認識錢幣,讓小朋友對這三種錢幣有初步印象,第二個環節是個小游戲,通過這個小游戲孩子們可以進一步熟悉錢幣,第三個環節我準備了很多分別貼有1元、5元、10元價格的玩具,另外還為每個孩子準備了三種面值的錢幣,讓孩子們在前面兩個環節學習的基礎上運用錢幣,請小朋友利用自己手里的錢幣買自己喜歡的玩具,這個環節要求小朋友要會分辨錢幣面值才能買到自己喜歡的玩具,這主要是鞏固的過程,孩子們在這個環節可以體驗到運用錢幣交換商品的樂趣,也是一個實踐的過程,最后一個環節是小結,讓小朋友知道人民幣有很多面值,而且還有其他種類,錢幣在我們生活中很重要, 整節課都是以游戲的形式進行,做到了讓孩子們"玩"中學,"做"中學。

        教學反思:

        在本次活動中,通過讓幼兒摸摸、看看、分分、說說,發現了硬幣和紙幣的不同和相同之處,充分體現了幼兒在自我操作中獲得知識的特點。幼兒參與積極性特別高。

        本次活動以游戲為主,激發了幼兒的學習興趣,初步掌握了購物的基本常識,教育幼兒養成不亂花錢的好習慣,讓幼兒充分積累社會活動經驗。

        在購物環節,有個別幼兒取錢后不會購物,在今后的教學活動中應先充分了解幼兒的經驗水平,適當進行活動調節或個別指導。

      認識人民幣說課稿13

        《認識人民幣(一)》這一課是蘇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第二冊第五單元的內容。我根據教材的編排要求并充分考慮學生原有的基礎,制定了以下4個教學目標:1.學生在觀察人民幣以及取幣等現實情境活動中認識一元以

        內各種面值的人民幣,知道元與角、角與分之間的進率。

        2.參加教室里的模擬購物活動,初步認識商品的價錢,學會

        簡單的購物。

        3.在取幣、換幣、付幣、找幣等購物活動中,培養學生思維

        的靈活性,與他人合作的態度,以及學習數學的興趣。

        4.使學生受到愛護人民幣、勤儉節約等教育。

        為達成這4個目標,我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以購物為主線,設計了4個教學環節來組織教學活動。

        一、情境導入

        通過播放學校在20xx年9月28日舉辦的第三屆紅領巾跳蚤市場活動的錄像片段,喚起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使學生想到“買東西要使用人民幣”。

        又因為這些一年級學生在去年的紅領巾跳蚤市場活動中,沒有

        直接參與活動,只當過觀眾。所以在這里借此機會激發學生想不想在今年的跳蚤市場活動中露一手呢?從而引出課題:認識人民幣

        二、認識人民幣

        學生在生活中經常看到人民幣,有時還使用人民幣,因此我首先讓學生交流:你知道有哪些面值的人民幣?根據學生的回答,老師有序地進行板書:1分、2分、5分

        1角、2角、5角

        1元、2元、5元

        10元、20元、50元

        100元

        老師有序的板書為下面學生按順序同桌介紹人民幣提供了必要的支持和幫助。這里老師指出本節課先認識1元以內的人民幣,讓學生明確學習的內容。

        接下來安排同桌互動合作學習和大組交流活動:學生按照一定的順序正確地向同桌介紹不同面值的人民幣。然后交流:在剛才的介紹過程中,你有沒有什么發現?有沒有需要提醒別人注意的地方?通過這兩個問題,我借學生的嘴巴講出有關辨認各面值人民幣的方法。事實證明,學生的發現、學生的經驗是那么豐富,

        他們發現1元、1角的人民幣有紙幣還有硬幣,硬幣有新舊兩種,圖案不同;5角的人民幣有紙幣還有硬幣,硬幣是金色的,最容易區分;2角的人民幣只有紙幣,沒有硬幣。他們認為在辨認人民幣的時候要能認識大寫的1、2、5,認為在辨認人民幣時,可以看顏色、圖案、大小、數字,但最主要的是要看數字后面的單位。

        三、模擬購物

        在這一個環節中,我以購物為主線,組織學習活動,創設多個情境,有易到難地培養學生購物的能力。

        A.模擬購物(一)

        這里通過錄像情境提出問題:跳蚤市場上有一個可愛的芭比娃娃,售價是一元,如果我們來買,你準備怎樣來付一元錢?

        這一開放性問題的提出,主要目的有兩個:一是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要求學生人人都有自己的方法和答案。二是在學生交流中自然導出元與角、角與分之間的進率關系。

        這里我讓學生各抒己見,老師適時總結點撥。根據學生提出的付法,引導學生有條理地思考、操作,并用人民幣擺一擺:用一種人民幣,還可以怎么付?用兩種人民幣,還可以怎么付?用三種人民幣,還可以怎么付?根據學生的付法,適時提問:為什么這么付,能說說理由嗎?從他的發言中你發現了什么?……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出元與角、角與分之間的進率,1元=10角、1角=10分、1元=100分。最后總結概括不管拿幾種人民幣來付,付出的人民幣的總數都是10角,都是1元。

        B.模擬購物(二)

        這里通過出示班上邵亦鍇同學收到的他爸爸從山東諸城寄來的信提出問題:先猜猜信封上郵票的價錢是多少?猜猜邵亦鍇的爸爸在買這張價格是80分的郵票時是怎么付錢的?(隨著科技的發展,電話、電子郵件已經基本代替了寄信,學生對寄信這一事情知道很少,因此這里提醒學生要關注生活,建議課后到郵局去調查一下,寄一封普通的信需要貼多少錢的郵票。)

        這一問題的提出也有兩個目的:一是繼續提供付幣練習的機會,鼓勵學生用多種方案從角幣中取錢。二是借此引出找幣問題。

        學生受第一次模擬購物方法的遷移,通過同桌討論,很快地用角幣擺出了多種付80分的方法。

        隨后老師拋出一個問題:如果身邊沒有幾角的零錢,怎么辦?學生根據生活經驗很快地想到可以付1元,然后找回2角。這里自然地引出了找錢問題。

        C.模擬購物(三)

        老師逐步出示五種商品,并提問。

        付1元錢分別買一塊價格是2角的橡皮、一把價格是4角的小刀、一個價格是3角的書簽、一把價格是7角的尺子,應找回多少錢?怎么算?

        付1元錢買一盒價格是1元4角的鉛芯,夠不夠?還要付多少?如果付1元5角,要找回多少錢?如果付2元,要找回多少錢?

        如果用1元錢去買這幾樣東西,最多可以買幾樣?哪幾樣?如果買兩樣,可以怎么買?

        這里充分利用題目內涵,增多練習的機會,延伸找錢問題,讓學生學會人民幣的簡單加、減計算,提高購物能力。

        四、實踐活動

        組織學生在小組范圍內開展紅領巾跳蚤市場活動。這一環節的安排呼應開頭.

      認識人民幣說課稿14

        今天我上的內容是一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的第一課:認識1元以內的人民幣。

        根據教材內容,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認識人民幣的單位以及相鄰單位間的進率,難點是:各種面值人民幣之間的簡單換算。

        根據對教材的理解和內容的分析,我將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定為:

        1、在觀察人民幣以及換幣、取幣等活動中認識1元以內的人民幣,知道元與角、角與分之間的進率。

        2、初步認識商品的價格,學會簡單的購物,培養思維的靈活性、與他人合作的態度以及學習數學的興趣。

        3、對學生進行愛護人民幣和勤儉節約的教育。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思維的特點,我設計了如下的教學過程。

        為達成這3個目標,本節課我主要使用了情境法、直觀演示法、講授法進行教學。在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基礎上,我設計了3個環節來組織進行教學。

       。ㄒ唬、情境導入

        通過師生談話,喚起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使學生想到“買東西要使用人民幣”。從而引出課題:認識人民幣

       。ǘ、認識人民幣

        學生在生活中經?吹饺嗣駧,有時還使用人民幣,因此我首先讓學生交流:你是怎么認識人民幣的?根據學生的介紹,老師提問有沒有直接簡單的方法,一看就知道是面值多少的人民幣,從而明確主要是看數字和單位,同時有序地進行板書:元、角、分。

       。ㄈ⒛M購物

        在這一個環節中,我以購物為主線,組織學習活動,創設多個情境,有易到難地培養學生購物的能力。

        A、模擬購物

        這里出示一支筆提出問題:老師這里有一支筆,售價是一元,如果讓你們來買,你準備怎樣來付一元錢?

        這一開放性問題的提出,主要目的有兩個:一是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要求學生人人都有自己的方法和答案。二是在學生交流中自然導出元與角、角與分之間的進率關系。

        這里我讓學生各抒己見,老師適時總結點撥。根據學生提出的付法,引導學生有條理地思考。當出現拿一個1元的和10個1角的時候,引導學生建立“元”與“角”之間的進率關系

        B、模擬購物

        創設六一節的情境,小明要買禮物,通過幫小明算錢、付錢等活動,讓學生學會人民幣的簡單加、減計算,提高購物能力。

        本節課上下來,我覺得有以下幾個不足的地方:

        1、對學生的預設及生成把握的不夠充分及到位,甚至在出現意料之外的回答時變得慌張。

        2、在教學過程中還是自己說的太多,就怕學生不會說,不敢讓他們發言。

        3、分幣的教學不夠理想。因為“分”在實際生活中已經很少使用,所以學生對分幣比較陌生,因此我就想輕輕帶過。其實這是認識人民幣的起始課,分幣的認識同樣重要,雖然分幣不大使用,但是讓學生建立元、角、分的觀念,理解元、角、分的關系,分幣的認識不容忽視。

      認識人民幣說課稿15

        一、說教材

        1、教材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一年級數學下冊認識人民幣第一課時。

        2、教材分析

        本單元的內容包括認識人民幣的單位元、角、分和它們的十進關系,認識各種面值的人民幣,能看懂物品的單價,會進行簡單的計算。人民幣是我國法定的貨幣,它是價值的一般代表,在人們的生活中起著重要的作用。讓一年級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和已掌握的100以內數的知識學習認識人民幣,一方面使學生初步知道人民幣的基本知識和懂得如何使用人民幣,提高社會實踐能力;另一方面使學生加深對100以內數的概念的理解,體會數概念與現實生活的聯系。

        3、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人民幣,知道人民幣的單位是元、角、分,懂得1元=10角,1角=10分。

        (2)通過人民幣的教學,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實踐能力和學習的主體意識。

        (3)結合教學內容,對學生進行勤儉節約和愛護人民幣的教育。

        4、教學重點:認識各種面值的人民幣,知道人民幣的單位是元、角、分。

        教學難點:了解元、角、分之間的關系,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關鍵:創設有趣的實踐活動,讓學生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掌握人民幣的相關知識。

        二、說教法學法

        為了組織好學生的學習活動,我課前準備了多媒體課件,模擬人民幣、橡皮和“幸運星”等教學學具。

        教無定法貴在得法。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我結合實際給學生創設實踐的機會。圍繞教學重點設計以小組為單位,將準備好的模擬人民幣進行分類的活動。通過分類活動歸納出我國發行人民幣的種類,以及每種人民幣的面值和圖案、色彩特點,使認識各種面值的人民幣的活動落到實處。為了很好地突破教學難點,教師根據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創設了2個購物情景,并組織學生開展有趣的換錢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理解元、角、分之間的十進關系和1元、1角幣值的大小。這節課比較適合運用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通過小組合作進行探究活動,既鼓勵學生獨立嘗試,又注重學生之間的合作互助,給學生提供了多向交往的機會,提高學生合作學習的意識。

        三、說教學程序

        (一)聯系生活實際,引出課題

        老師請學生根據生活經驗列舉自己使用人民幣的例子。在學生踴躍發言、興趣盎然的前提下多媒體出示一位小朋友有錢的示意圖,讓學生說說零花錢的用處。隨機對學生進行不亂花錢,積少成多,養成勤儉節約的良好品質的教育,揭示課題。這個過程有利于幫助教師了解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水平,找準學生最近發展區,突出知識生長點。

        (二)認識人民幣

        在認識人民幣這個過程中,老師先提出一個問題組織學生進行交流,然后開展2個學生活動。所提出的具體問題是在日常生活中你見過、用過哪些人民幣?學生自由發言,教師在學生發言的基礎上小結出元、角、分就是人民幣的基本單位。接著鼓勵學生說出自己認識這么多不同人民幣的方法。只要學生說的合理,都給予肯定。之后開展2個學生活動:1以課桌上的模擬人民幣為參照,互相說認識的人民幣;2把課桌上的模擬人民幣分分類;顒又型ㄟ^小組合作、相互交流,讓全體學生參與學習過程。在學習過程中有意識地培養學生注意觀察、細心觀察的良好習慣,教育學生愛護人民幣。

        (三)探索元、角、分之間的關系

        1、創設情景一:老師這里有1塊1元錢的橡皮,你能想到不同的付錢方法買到它嗎?小組討論交流,引導學生歸納1元=10角。

        2、創設情境二:桌上還有一顆標價1角的幸運星,請你想出不同的付錢方法來購買它。然后說一說角和分有什么關系?引導學生小結1角=10分

        3、游戲活動:換錢(投影儀出示)

        1個5分的可以換( )個1分;

        1張1角的可以換( )個2分,還可以換( )個5分;

        1張2角的可以換( )張1角;

        1張5角的可以換( )張1角;

        1張1元的可以換( )張5角,還可以換( )張2角

        游戲在師生之間或小組內進行,為每個學生提供探索、交流的時間和空間。這樣的設計有利于學生清晰識別人民幣,掌握元、角、分之間的關系。

        (四)模擬購物,實踐運用

        1、每組選一名“超市經理”。

        2、“經理”介紹商品。

        3、學生自由購物。

        引導學生進入情景,在活動中激發學生興趣,使學生學得生動、輕松,學到有價值的數學,尊重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的原則。

        (五)課堂小結

        教學認識人民幣這一課時,教師創設了學生熟悉的購物情景,使學生明白認識人民幣的必要性,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如何引導學生在多姿多彩的生活中去挖掘無盡的教育財富。打通書本世界與生活世界的聯系還需在以后的教學中不斷探索與努力。

      【認識人民幣說課稿】相關文章:

      說課稿:認識人民幣07-22

      《認識人民幣》說課稿06-20

      認識人民幣說課稿06-11

      人民幣的認識說課稿03-10

      《認識人民幣》說課稿06-21

      認識人民幣說課稿07-21

      《認識人民幣》的說課稿03-01

      《認識人民幣》的說課稿   01-05

      《認識人民幣》說課稿12-06

      關于《人民幣的認識》說課稿03-10

      久久亚洲中文字幕精品一区四_久久亚洲精品无码av大香_天天爽夜夜爽性能视频_国产精品福利自产拍在线观看
      <menuitem id="r3jhr"></menuitem><noscript id="r3jhr"><progress id="r3jhr"><code id="r3jhr"></code></progress></noscript>
        在线观看午夜福利片日本 | 亚洲欧美自拍制服丝袜另类图 | 色婷婷亚洲一区二区综合 | 日本一本久a久久精品综合 亚洲一级人成字幕 | 亚洲原创久久精品 | 婷婷丁香五月激情亚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