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寶寶長牙期要注意的10件事
寶寶長牙期該注意的10件事
1、寶寶長牙期該注意的10件事
1.1、第一顆乳牙冒出來的時間通常在寶寶6個月大到1歲之間。
1.2、在冒出第一顆牙齒的時候,一定要幫寶寶清潔好牙齒,別讓不干凈的口腔環境增加寶寶牙齦的負擔。
1.3、雖然每個寶寶的乳牙發育時間不會完全相同,但是總體來說,都是有跡可循的。
1.4、如果寶寶超過1歲仍未長出牙齒,必須盡快請專業的牙科醫師做檢查。
1.5、母乳和牛奶是流質食物,所以誤以為喝完后不需要潔牙,如果奶垢得不到清除,一樣會囤積在牙齒表面和縫隙中。
1.6、寶寶正在長牙,愛亂咬東西,需要給他的牙齒加上特別的固齒器1.7、如果寶寶生了蛀牙,需要看牙醫并治療。
1.8、要讓寶寶擁有一口好牙,就必須從0歲開始幫寶寶養成清潔口腔的好習慣。
1.9、要預防奶瓶性齲齒,每次喂完奶都要用白開水給寶寶漱口,或直接幫寶寶刷牙并清潔口腔。
1.10、在寶寶滿1歲之后,至少每半年為寶寶做一次口腔檢查。
2、出牙期寶寶補鈣食譜
2.1、菜米糊
原料:米粉(或乳兒糕),魚肉和青菜各15—25克。
制法:將米粉酌加清水浸軟,攪為糊,入鍋,旺火燒沸約8分鐘;將青菜、魚肉洗凈后,分別剁泥共入鍋中,續煮至魚肉熟透,調味后即成。
營養分析:魚肉中富含鈣,不僅能夠促進寶寶長個子,為骨骼發育添磚加瓦,還可促進腦發育,滿足身體對多種營養素的需求,不妨經常給6個月以上的寶寶做一些吃。
3、寶寶出牙情況及解決辦法
3.1、輕微的咳嗽
出牙過程會分泌出較多的唾液,過多的唾液會使寶寶出現反胃或咳嗽的現象。只要不是感冒或過敏,就不必擔心。
3.2、疼痛
疼痛和不舒服,是出牙過程中不可避免的。疼痛的原因,是因為牙床發炎,而發炎是柔軟的牙床纖維對付逼近的牙齒唯一的辦法,尤其是長第一顆牙及臼齒時最不舒服3.3、易怒當齒尖愈來愈逼近牙床頂端,發炎的情形愈嚴重,不斷的疼痛使寶寶變得易怒和煩躁。
寶寶長牙太慢的原因
1、先天遺傳
寶寶長牙太慢可能來自遺傳,包括家庭病史、種族等,性別也會有所影響,女孩的長牙時間會比男孩早些。
2、后天因素
后天環境可能間接造成長牙緩慢。比如早產兒的長牙時間就必須要先扣除早產時間。低重兒也可能會出現長牙較慢的問題。
3、系統性疾病
包括唐氏癥、腦下垂體分泌異常、外胚層發育不全癥候群等,需要通過酬謝檢查才能確定病因。
4、外傷和感染
乳牙出現高低不一,可能是牙齒受過外力撞擊,導致與牙齒相連的韌帶壞死,而以新生骨頭取代(骨粘連)。外觀看上去,只是某顆牙齒生長較慢,實際上會影響到恒牙萌發。如果幼兒乳牙提早喪失,牙齦表面便會生成結締組織,一旦恒牙此時還未充分成長,就會受到壓迫而導致恒牙出牙較慢。此外,有時幼兒所服用的藥物會讓牙齦增厚,牙齒不易冒出,父母會誤認為牙齒生長較慢。
寶寶長蛀牙的危害
1、繼發其他牙病
蛀牙可發展為牙髓炎、根尖周圍炎、牙源性囊腫或間隙感染等。乳牙的尖周炎還可波及到恒牙,導致恒牙硬組織發育不全。
2、引起感染性疾病
兒童蛀牙引起根尖周圍感染時,往往會成為感染病灶,造成全身性感染。與此有關的疾病有視力降低、關節炎、腎炎、心肌炎、長期低熱等病。
3、造成面部發育不對稱
蛀牙疼痛,導致兒童養成偏側咀嚼習慣,久而久之容易造成面部發育不對稱。
4、頜面部畸形
乳牙是兒童時期的咀嚼器官,由于咀嚼功能的刺激,才能促進頜骨的正常發育。失去了這種正常生理刺激,頜骨的正常發育受到影響,可造成頜面部輕重不等的畸形。
5、影響生長發育
由于蛀牙疼痛及乳牙齲壞早失,會導致咀嚼功能降低、胃腸消化吸收減弱,造成機體營養不良,使兒童生長發育受到影響。
【寶寶長牙期要注意的10件事】相關文章:
夏季帶寶寶出門要注意什么06-21
寶寶喝奶要注意哪些事項12-30
要注意有些寶寶對于母乳也會過敏11-12
寶寶乘飛機要注意哪些方面07-27
寶寶是否有好性格要注意九方面03-06
嬰兒長牙哭鬧的解決辦法05-24
為寶寶換保姆要注意的五大原則07-31
蠶寶寶作文(優選10篇)07-05
可愛的蠶寶寶作文(集錦10篇)07-07
影響寶寶智力的爸爸的10個行為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