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tem id="r3jhr"></menuitem><noscript id="r3jhr"><progress id="r3jhr"><code id="r3jhr"></code></progress></noscript>

      戴叔倫《蘭溪棹歌》鑒賞

      時間:2024-06-10 18:06:27 好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戴叔倫《蘭溪棹歌》鑒賞【熱】

        《蘭溪棹歌》

        唐代:戴叔倫

        涼月如眉掛柳灣,越中山色鏡中看。

        蘭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鯉魚來上灘。

        《蘭溪棹歌》譯文

        一彎蛾眉月,映射著清冷的黑暗,低掛在水灣的柳梢上。越中水清如鏡,兩岸秀色盡映水底。

        蘭溪在接連下了三天的春雨后,溪水猛漲,魚群竟在半夜中涌上了溪頭淺灘。

        《蘭溪棹歌》注釋

        蘭溪:蘭溪江,也稱蘭江,浙江富春江上游一支流,在今浙江省蘭溪市西南。棹(zhào)歌:船家搖櫓時唱的歌。

        涼月:新月。

        越:古代東南沿海一帶稱為越,今浙江省中部。

        桃花雨:江南春天桃花盛開時下的雨。

        棹歌:漁民的船歌。

        三日:三天

        《蘭溪棹歌》賞析

        這是一首富于民歌風味的船歌。全詩以清新靈妙的筆觸寫出了蘭溪的山水之美及漁家的歡樂之情。

        歌唱當地風光的民歌,除有特殊背景外(如劉禹錫《踏歌詞》)取景多在日間。因為在麗日艷陽照映下,一切景物都顯得生氣蓬勃、鮮妍明媚,得以充分展示出它們的美。此篇卻獨出心裁,選取夜間作背景,歌詠江南山水勝地另一種人們不大注意的美。這是它在取材、構思上的一個顯著特點。

        “涼月如眉掛柳灣”“涼月”二字,既寫出月色秀郎,又點出春雨過后涼爽宜人的氣候。“掛柳灣”,使人想象月掛梢頭,光瀉蘭溪,細絳弄影,溪月相映增輝的情景。

        “越中山色鏡中看”是低頭觀看溪水,把蘭溪山水寫得極為飄逸迷人。“鏡”,是喻溪水,并且暗示出月光的明潔,溪面的平靜,水色的清澈。這里,詩人沒有著意渲染疏星秀月,夾岸青山,只說了“鏡中看”三字,而豐富的韻致恰恰就在這里。它啟發讀者去想象那幽雅的蘭溪山色,在溪水的倒影中,搖曳生姿,朦朧而飄渺,使人如墜入仙境一般。淡淡的筆墨,描繪出一個多么美妙的藝術境界。

        這兩句是詩人的視覺感受。首句是仰望天空。次句寫俯察,一俯一仰,景象清新。“涼月如眉”,“山色鏡中”,都是比喻一明喻山色之形,一暗喻溪水明凈。掛字比擬,看字更點明人在景色之中。閃光水色有了人的活動,則更顯得靈動,跟顯生機,使蘭溪有勝似仙境之感。

        “蘭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鯉魚來上灘。”船繼續前行,不覺意間已從平緩如鏡的水面駛到灘頭。聽到灘聲嘩嘩,詩人才聯想到連日春雨,蘭溪水漲,灘聲聽起來也變得更加急驟了。在灘聲中,似乎時不時聽到魚兒逆水而行時發出的潑刺聲,詩人又不禁想到,這該是撒歡的鯉魚趁著春江漲水,在奔灘而上了。南方二三月間桃花開時,每有綿綿春雨。這種持續不斷的細雨,能使江水上漲,卻不會使水色變渾,所以次句有水清如鏡的描寫,如果是北方的桃花汛,則自無“山色鏡中看”的清澈之景。由此可見詩人觀察事物描寫景物的真切。因是夜中行舟,夜色本來比較黯淡朦朧,這里特意選用“桃花雨”的字面,感覺印象中便增添了黑暗的冬天色彩;夜間本來比較寧靜,這里特意寫到鯉魚上灘的聲響,遂使靜夜增添了活潑的生命躍動氣息。實際上,這里所寫的“三月桃花雨”與“鯉魚來上灘”都不是目接之景,前者因灘聲喧嘩而有此聯想,后者因游魚潑刺而有此猜測。兩者都是詩人的想象之景。正因為多了這一層想像的因素,詩情便顯得更為濃郁。

        這首詩,從頭至尾沒有寫到“人”,也沒有寫到“情”,而讀來卻使人感到景中有人,景中有情。詩人將山水的明麗動人,月色的清爽皎潔,漁民的欣快歡暢,淋漓盡致地展現在明澈秀麗的畫卷中,讀后給人以如臨其境的美感。從詩的結構看,前二句是靜景,后二句是動景,結句尤為生動傳神,一筆勾勒,把整個畫面畫活了,使人感到美好的蘭溪山水充滿蓬勃生機,是全詩最精彩的點睛之筆。

        《蘭溪棹歌》創作背景

        戴叔倫于公元780年公元780年(公元780年)五月至次年春曾任東陽(今屬浙江)令,蘭溪(又稱蘭江,是富春江的上游支流)在東陽附近,這首詩具體創作時間不詳,大約是在這一期間所作。

        《蘭溪棹歌》作者介紹

        戴叔倫(732—789),唐代詩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潤州金壇(今屬江蘇常州)人。年輕時師事蕭穎士。曾任新城令、東陽令、撫州刺史、容管經略使。晚年上表自請為道士。其詩多表現隱逸生活和閑適情調,但《女耕田行》、《屯田詞》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艱苦。論詩主張“詩家之景,如藍田日暖,良玉生煙,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詩體裁皆有所涉獵。

      【戴叔倫《蘭溪棹歌》鑒賞】相關文章:

      蘭溪棹歌原文及賞析02-26

      《扶風豪士歌》鑒賞11-26

      王叔的作文12-28

      游蘭溪地下長河作文12-17

      叔于田原文翻譯及賞析12-18

      優選游蘭溪地下長河作文(19篇)08-08

      戴口罩作文12-07

      戴戒指的含義03-06

      戴眼睛了作文10-14

      李二叔的發明夢作文12-15

      久久亚洲中文字幕精品一区四_久久亚洲精品无码av大香_天天爽夜夜爽性能视频_国产精品福利自产拍在线观看
      <menuitem id="r3jhr"></menuitem><noscript id="r3jhr"><progress id="r3jhr"><code id="r3jhr"></code></progress></noscript>
        日韩亚洲国产综合一区 | 亚洲狠狠婷婷综合久久久久图片 | 亚洲49vv在线观看 | 在线观看你懂的亚洲 | 偷拍亚洲第一成年网站 | 亚洲乱码高清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