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tem id="r3jhr"></menuitem><noscript id="r3jhr"><progress id="r3jhr"><code id="r3jhr"></code></progress></noscript>

      各地過小年的習俗

      時間:2024-03-04 14:52:40 好文 我要投稿

      各地過小年的習俗

      各地過小年的習俗1

        小年到來,眾多村民會忙于趕制熱氣騰騰的年糕,整個加工場內散發著糯米香味。新年臨近,仙居城鄉居民都有打年糕、吃年糕的習俗,各地的年糕加工廠又為村民加工年糕忙開了。

      各地過小年的習俗

        吉林

        商販會在街頭叫賣的傳統節令食品——灶糖。灶糖,外面有一層芝麻,里邊是用麥芽糖凝固而成的,有健脾胃、滋陰清火、潤肺止咳的.功效。民間傳說,每年臘月二十三,灶王爺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稟報這家人的善惡,讓玉皇大帝賞罰。于是人民便敬獻祭灶,意為用糖糊住灶王爺嘴,上天后說些甜言蜜語。

        湖北襄陽

        當農歷臘月二十三到來,民間稱“小年”,民間有祭灶和吃灶糖、灶餅的習俗。在當地馬王廟街上,市民排隊兩個小時,只為吃灶餅。據了解,許多市民提前三天都已經預定灶餅,攤位當天排隊加上預訂能賣出近萬個灶餅。

        河南許昌

        當地飯店員工會舉行“祭灶”儀式。當臘月二十三一到,俗稱“小年”,是人們吃灶糖、祭祀灶王爺的日子。

        遼寧沈陽

        農歷小年時候,帥府內會貼春聯、掛燈籠,用大紅燈籠連接成一片紅火的燈海,再現帥府當年過年時紅紅火火、吉祥喜慶、歡樂祥和的節日氣氛。燈籠象征著團圓喜慶,過春節掛燈籠、貼春聯的習俗也是為取迎祥納福、吉祥喜慶之意,帥府還邀請著名書法家在小年當天現場書寫春聯,將福氣和喜氣送給游客們。

      各地過小年的習俗2

        1、貼灶神畫像

        祭灶,其實小年這一天最重要的活動,除了供奉糖瓜、糕點,還要換灶神畫像。把舊的灶神畫像揭下的同時,家家戶戶也都要“請”回來一幀新的灶王像。

        2、趕亂婚

        過了二十三,民間認為諸神上了天,百無禁忌。娶媳婦、聘閨女不用擇日子,稱為趕亂婚。民謠有“歲晏鄉村嫁娶忙,宜春帖子逗春光。燈前姊妹私相語,守歲今年是洞房”的說法。

        3、大掃除

        “塵”與“陳”諧音,故而掃塵旨在除舊迎新,拔除不祥。掃帚將墻壁上下掃干凈、擦洗桌椅、沖洗地面……各家各戶都要不留死角地徹底清掃,做到窗明幾凈。同時小年的`這一天,也有“有錢沒錢,剃頭過年”的說法。

        4、放鞭炮

        過小年時,還有放鞭炮的習俗,因為這是年前的第一炮,很重要。中國人過節都喜歡熱熱鬧鬧的,鞭炮的聲響,可以渲染過節氣氛,但是由于空氣污染等因素,近年很多城市都是不讓小年賣鞭炮、放鞭炮了。其實最重要的只要人團圓,家就熱鬧了,節日的氣氛也就有了。

      各地過小年的習俗3

        1、年糕

        年糕以諧音取“年年高”之意。農歷小年又叫辭灶,就是吃了糕送灶王爺上天上去匯報工作。蒸了糕,放上棗,蘸上糖給他甜住嘴,叫他到玉皇大帝那里去說說民間的好事。

        相傳伍子胥在建姑蘇城時城磚不是泥土做的,而是用糯米磨成粉后做成的“磚”,百姓曾用“糯米城磚”解決了一時的危機。蘇州人為紀念伍子胥,此后每到寒冬臘月,就準備年糕。蘇州年糕的造型與城磚相似,而且煮后不膩,干后不裂,久藏不壞。

        2、米餅

        農歷臘月廿三,民間俗稱“小年”,廣西武宣、桂平等地民間有做米餅的習俗。米餅是用糯米粉作主料,花生、芝麻、白糖作配料,放入模具打制成圓形,再經高溫蒸熟,吃起來別有風味,有“團團圓圓”的寓意。

        3、灶糖

        灶王糖,是用麥芽,小米熬制而成的糖制品,售期最短,只有過小年前后才上市的糖果。用這種糖祭灶,意在用灶糖粘性,粘住灶神的嘴巴,使其“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

        4、甘蔗

        小年這天的甘蔗特別好賣。甘蔗因為“節節高”的美好寓意,是祭灶的必備。甘蔗是灶王爺登天的梯子,一節一節向上攀登,而甘蔗帶尾梢有一種無止境的意思。

        相傳宋朝福州有個窮書生,祭灶日買不起供品,只好撿別人丟掉的甘蔗頭供奉灶公灶婆,還剪了個紙馬,寫道:“一匹烏騅一條鞭,送你灶公上青天;玉皇若問人間事,謂道文章不值錢!”那日,灶公上天把此事告訴玉帝,玉帝十分同情,讓書生中了狀元。所以,在福州傳統的祭灶日里,至今還有吃甘蔗一定要完整保留甘蔗頭的講究,這樣才有“節節高”和“金榜題名”之意。

        5、元宵

        惠州民間稱“送灶君”,也稱為“送灶主阿公上天”、“祭灶君”等。在送灶君這一天,大家都要燒香燭、備元宵、柑桔、紅蘿卜、茶水,外加兩條帶尾梢的甘蔗。元宵、柑桔、茶水自然是給灶君吃的,而元宵是必備品,意思是用來糊灶君的'嘴,讓他不要亂說凡人是非。

        6、荸薺

        老福州祭灶,甘蔗和荸薺是必不可少的,有“甜甜蜜蜜”的含義。荸薺,則是為了取其福州方言的諧音,寓意“好運從年頭一直延續到年尾”。

        7、廿四團

        “廿四夜吃團子”是江南許多地方的風俗,寓意著一家團團圓圓、幸福美滿。在蘇州,每年臘月二十四過“小年”,做團子、送團子、吃團子是必備的一道年味。

        蘇州人祭灶中最重要的祭品便是團子,過去叫做“廿四團”。“廿四團”用糯米粉制作,餡兒有鮮肉、豆沙、蘿卜絲等多種。蒸制好的團子上都要點印子,有圓的、方的、花瓣形的,用以區別不同的餡兒。

        8、年粽

        南寧人有過小年吃“年粽”的習俗,年粽是新年吉祥的象征,俗話說:“年粽年粽,年年高中(粽)”。年粽跟端午節的涼粽不一樣,它有餡,有大有小,有長有短,有圓有扁。剝去葉子后,皮是糯米,餡是綠豆和豬肉,也有人放自己喜歡的食品做餡料。

      【各地過小年的習俗】相關文章:

      全國各地過小年的習俗03-04

      過小年習俗03-02

      國內各地過白露的習俗03-04

      世界各地奇葩的圣誕習俗05-03

      各地過花山節的習俗有哪些06-30

      各地拜月光習俗詳細介紹及來源09-27

      過小年11-24

      [精選]過小年作文10-04

      過小年作文09-14

      久久亚洲中文字幕精品一区四_久久亚洲精品无码av大香_天天爽夜夜爽性能视频_国产精品福利自产拍在线观看
      <menuitem id="r3jhr"></menuitem><noscript id="r3jhr"><progress id="r3jhr"><code id="r3jhr"></code></progress></noscript>
        亚洲精品乱码不卡在线 | 亚洲AⅤ日韩AV电影在线观看 | 在线亚洲人成电影网站色 | 亚洲va在线天堂va欧美va | 亚洲中文字幕欧美另类 | 亚洲欧洲AV一区二区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