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tem id="r3jhr"></menuitem><noscript id="r3jhr"><progress id="r3jhr"><code id="r3jhr"></code></progress></noscript>

      《兩小兒辯日》原文、翻譯

      時間:2024-07-25 08:14:48 文圣 好文 我要投稿

      《兩小兒辯日》原文、翻譯

        《兩小兒辯日》是戰國時期思想家列子創作的一篇散文。此文亦是一則極具教育意義的寓言故事。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兩小兒辯日》原文、翻譯,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兩小兒辯日

        孔子東游,見兩小兒辯斗。問其故。

        一兒曰:“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也。”

        一兒以日初出遠,而日中時近也。

        一兒曰:“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盂,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兒曰:“日初出滄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此不為近者熱而遠者涼乎?”

        孔子不能決也。

        兩小兒笑曰:“孰為當多知乎?”

        譯文:

        孔子往東方游學時,看到兩個小孩在爭論,孔子問他們爭論的原因。

        一個小孩說:“我認為太陽剛出來時距離人近,而正午時距離人遠。”

        另一個小孩認為太陽剛出來時離人遠,而正午時離人近。

        一個小孩說:“太陽剛出來時像個大圓車篷,等到正午時就像個盤子或盂,這不是遠處的小而近處的大嗎?”

        另一個小孩說:“太陽剛出來清涼寒冷,等到了正午,它熱得像把手伸向熱水里。這不正是近的就覺得熱,距離遠就覺得涼嗎?”

        孔子不能夠斷定誰是誰非。

        兩個小孩笑著說:“誰說你知道的事情多呢?”

        注釋

        1.此文節選自《列子·湯問》第七章。文題為后人所加。

        2.東游:向東游歷。

        3.見:看見。

        4.辯斗:辯論,爭論,爭辯。

        5.其:代詞,代“兩個小孩”。

        6.故:緣故,原因。

        7.以:認為。

        8.始:剛剛,才。

        9.去:離。

        10.日中:正午。

        11.初:剛剛。

        12.車蓋:古時車上的篷蓋,像雨傘一樣呈圓形。

        13.及:到。

        14.則:就。

        15.盤盂(yú):古代盛放食物的器皿。圓者為盤,方者為盂。

        16.為:說,通“謂”。

        17.滄滄涼涼:形容清涼的感覺。滄滄:寒冷的意思。

        18.探湯:把手伸向熱水里,意思是天氣很熱。湯,熱水。

        19.決:判斷。

        20.笑:在這里不是嘲笑,采用了反問的句式突出了孩子們的天真可愛。

        21.孰(shú):誰。

        22.汝(rǔ):你。

        23.知:同“智”,讀zhì,在這里指智慧。

        創作背景

        戰國時期是一個社會大變革的時期,同時也是學術思想百家爭鳴的時期。寓言作為諸子散文的重要組成部分,成為了戰國諸子闡明各自的政治觀點、學術思想以及進行論辯的有力武器。

        《列子》即是在這樣一個時代背景下,列子及其弟子所編著的寓言和神話故事集。此文即節選自《列子·湯問》第七章,文題是后人所加。此文記錄的是春秋時期,兩小孩與當時的大學問家孔子的故事。

        賞析

        此文通過描寫兩個小孩爭辯太陽在早晨和中午距離人們遠近的問題,反映出中國古代的人們對自然現象的探求和獨立思考、大膽質疑、追求真理的可貴精神。

        這則小故事用對話貫串始終。全文以孔子的見不能決為貫串線索,頗有條理地敘述了兩小兒辯日的過程。

        先寫兩個小孩分別就太陽距離人的遠近鮮明地提出看法,引人思考。

        接著又分別擺出根據。兩人互不相讓,都使用反問句式,扣住了題目中的“辯”字,增強了論辯性。

        兩小兒在對話中都使用生動形象的比喻,并用比較的方法,證明自己觀點的正確。第一個小孩用面積大小相比,帶有直觀性,似乎是有理的。第二個小孩比較了人對太陽在不同時間冷和熱的感受,似乎也是有理的。可見他們勤于思考,富有想象力;從他們針鋒相對的論辯中還能體味出對話者的虎虎生氣和音容笑貌。但他們的認識畢竟都停留在表面現象上,只能各執已見而不能獲得正確的答案。

        最后兩小節寫兩小兒譏笑在他們爭論面前“不能決”的孔子。

        從故事本身看,兩小兒敢于探討艱深問題,不管多么幼稚和膚淺,卻反映了古人渴望認識自然現象的強烈愿望,這種探求精神是值得贊許的。孔子作為大學問家,也不能通曉各科知識,而況當時人類認識自然現象的水平還很低。孔子“不能決”承認自己無知,這種態度是對的,不該受到譏諷。

        關于太陽離人在不同時間的遠近問題,通俗的解釋是這樣:由于地球的自轉和公轉,太陽在早晨和中午與人的距離確有一些變化,但微乎其微,憑肉眼難以覺察。這種情況對于氣溫的影響也是微不足道的。對于兩個小孩為什么觀點不同,那是因為他們看事物的角度不同:一個從視覺出發,用“如車蓋”和“如盤盂”的比喻,生動形象的寫出了太陽形狀的大小;另一個從觸覺出發,用“如探湯”的比喻生動形象的寫出了太陽在中午時的灼熱。由于中午的照射角大,地球表面獲得的熱能多,因而氣溫高;早晨照射角小,因而氣溫低。至于太陽“早晨大,中午小”,則完全是人視覺上的錯覺,由于早晨背景小而暗,因此覺得太陽大一些,而中午則有廣闊而明亮的天空做太陽的背景,看起來就覺得它小一點了。

        作者簡介

        列子,原名列御寇,中國戰國時期鄭國圃田(今河南省鄭州市)人。戰國前期思想家,是老子和莊子之外的又一位道家思想代表人物。其學本于黃帝、老子,主張清靜無為。著有《列子》。全書共載民間故事、寓言、神話傳說等134則,對后世哲學、文學、科技、宗教影響深遠。

      【《兩小兒辯日》原文、翻譯】相關文章:

      兩小兒辯日兩小兒辯斗原文翻譯09-30

      “兩小兒辯日原文及翻譯10-05

      《兩小兒辯日》教學實錄03-13

      兩小兒辯日教學實錄03-16

      (經典)兩小兒辯日課堂實錄03-03

      兩小兒辯日情景劇06-20

      兩小兒辯日課堂實錄03-02

      兩小兒辯日作文(精選25篇)06-12

      兩小兒辯日作文(通用34篇)07-19

      久久亚洲中文字幕精品一区四_久久亚洲精品无码av大香_天天爽夜夜爽性能视频_国产精品福利自产拍在线观看
      <menuitem id="r3jhr"></menuitem><noscript id="r3jhr"><progress id="r3jhr"><code id="r3jhr"></code></progress></noscript>
        日韩视频中文字幕视频一区 | 日本韩国亚洲综合日韩欧美国产 | 中文1区1区产品乱码免费 | 亚洲欧美精品综合在线观看 | 五月婷婷激情六月 | 亚洲免费在线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