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豐縣丁寨鄉灣田小學 覃柏洲 咸豐縣丁寨鄉龍潭壩小學 秦家宇
簡言之,德育是為了使一定社會或階級的思想、政治觀念和道德要求轉化為人們的內在品質,形成思想準則和行動規范所進行的教育。
從現行的教育來看,從根本上說是優化民族素質的教育,把學生培養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紀律的社會主義一代新人,是關糸到我們國家前途,民族興衰的大事。重視學生思想品德教育,是我們社會主義教育的本質特征之一。我們不僅要把德育教育放在教育工作中的首位,而且要努力實踐,不斷地探索德育教育的新路子。
中小學學生正是長身體、長知識的時期,是形成良好的道德情操、心理品質和行為習慣的關鍵時期。俗話說,“樹要從小育,人要從小教。”講的就是把握時機,對學生進行早教育。目前,中小學生極會受到當前社會上一些不良習慣和風氣的影響,特別是行為習慣、道德觀念和意識較差。如:文明禮儀教養差、集體觀念淡薄、不愛惜公共財物、生活上貪圖享受、缺乏自理能力、依賴性大、討厭家庭和學校管教、紀律約束、不懂得理解和尊重別人、環境保護意識差、不樂意幫助別人等等。
大家都知道,我們的教育必須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我們培養出來的學生必須德才兼備,才能適應社會主義建設和振興中華的需要。因此,在平常的教育活動中,應把德育教育放在首位,并將德育滲透到各科教學和各項活動之中。現代的課程論也越來越強調學科間的聯系與滲透,以增強各門類知識間的綜合運用。作為一名教師,在教育教學工作中,不僅是傳授新知識,更重要的是在傳授知識的同時,要重視學生道德品質的培養,把學生的道德行為教育滲透到各科教學及各項活動之中。如:在教學語文課《燕子專列》這篇課文時,對學生進行愛護小動物教育,讓學生懂得珍惜生命,與自然和諧相處的道理;在教學《可貴的沉默》一文時讓學生懂得如何尊重父母、關愛父母;在教學《她是我的朋友》一文時,教育學生懂得關愛他人;在教學《雷鋒叔叔,你在哪里》一文時,讓學生懂得要向雷鋒那樣奉獻愛心、樂于助人等等。在科學課堂教學中,可以滲透環境教育思想,對學生進行尊重生命,學會站在他人的立場上思考利益關系,辯證地、全面地看待科學問題等教育,在培養學生科學素養的基礎上,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使學生從小親近自然、欣賞自然、珍愛生命,善待周圍環境中的自然事物,追求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
總之,教師應根據各學科教學特點,聯糸實際,抓住典型事例和人物形象等對學生進行良好的品德教育。同時,教師應注重為人師表,注重師德修養,注重自己的職業形象和職業語言,時時處處用自己的言行去影響和教育學生,使學生自覺形成一種良好的道德意識和行為習慣。那么,我們的教育目的又何嘗不能達到呢?
[淺議如何將德育滲透在語文教學之中]相關文章:
8.
9.滲透測試簡歷模板
10.德育自我鑒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