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中的父子 教案示例
【教學目標】
1.認識8個生字,會寫11個生字。正確讀寫、理解“昔日、廢墟、疾步、絕望、瓦礫、開辟、破爛不堪”等詞語。積累文中關于人物外貌、語言描寫的佳句。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從課文的具體描寫中感受父親對兒子的愛以及兒子從父親身上汲取的力量。
4.領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語言、動作進行描寫,反映人物思想品質的表達方法。
【教學重點】
了解課文主要內容,抓住人物外貌、語言、動作的重點句子,體會父親對兒子深沉的愛及兒子從父親身上汲取的力量。
【教學難點】
領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語言、動作表現父愛的表達方法。
【教學準備】
媒體資源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1.同學們,你們還記得2008年5月12號的四川大地震嗎?地震給中國人民帶來的災難是無窮的,然而 ,在災難中人與人之間表現出來的情感是震撼人心的,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這樣一個發生在美國洛杉磯的感人故事--《地震中的父與子》。
2.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自學生字詞
1.輕聲朗讀課文,把課文讀通順,借助工具書自學生字、新詞。
2.小組合作:學習并互相檢測生字。
3.教師檢測學生生字的掌握情況。
4.指名讀課文,檢查學生是否讀準字音,把句子讀通順、流利。
教師播放課文朗讀的媒體資源,加深學生的生字詞學習。
三、再讀課文,梳理文章內容
1.默讀課文思考: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事情是怎樣發生的,經過怎樣?結果又是怎樣的呢?
2.匯報交流讀書情況,鼓勵學生用自己的話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
四、精讀課文,體悟情感
1.自由朗讀課文,在自己感動的句子旁做上標記,也可以寫下自己的感受。
2.小組內部交流討論讀書體會,隨機指導學生朗讀。
四、作業設計,預留問題
1.抄寫文中生字詞。
2.想一想文章哪些地方描寫了這對父子了不起,這些句子表達了怎樣的情感。
3.為什么文中反復出現“不論發生什么,我知道你總會和我在一起!”
第二課時
一、聽寫詞語,復習導入
1.聽寫生字、新詞。
2.復習內容: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二、品讀感悟,體驗情感
1.讀文章最后一自然段“這對了不起的父與子,無比幸福地緊緊擁抱在一起。”說說你對這句話的理解。
(這是提領全文的關鍵句。抓住“了不起的父與子”品讀全文,也可以參考其他重要語句。如,“他挖了8個小時,12小時,24小時,36小時,沒有人再來阻擋他。”“他滿臉灰塵,雙眼布滿血絲,衣服破爛不堪,到處都是血跡。”“不論發生什么,我總會跟你在一起!”)
2.這對了不起的父與子包含了幾層意思?從哪里可以看出這對父子了不起,找到相關的句子讀一讀,想一想讀懂了什么?
3.學生匯報交流:重點引導學生理解感悟父親和兒子的了不起。
(1)說父親了不起,是因為,其他孩子的父親“哭喊過后,便絕望地離開了。”而這位父親一直不停地挖掘。人們勸阻他,“這位父親雙眼直直地看著這些好心人……他便埋頭接著挖。”“他挖了8小時,12小時,24小時,36小時,沒人再來阻擋他。”“他滿臉灰塵,雙眼布滿血絲,衣服破爛不堪,到處都是血跡。”為了兒子,決不放棄,實現對兒子的承諾。多么堅忍不拔、決不放棄的父親!多么恪守諾言、有責任感的父親!
(2)說兒子了不起,是因為在長達38小時的漆黑的瓦礫堆下,沒有水,沒有食物,只有恐懼與危險。然而7歲的阿曼達卻能在這種環境下,告訴同學們不要害怕,堅持生的希望。當得到父親的救援時,他首先想到的是“先讓我的同學出去吧!”同死神搏斗,最終生還,巨大的精神力量來自對父親真誠諾言的信賴。奇跡的出現來自偉大的父愛。
4.文中反復出現“不論發生了什么,我知道你總會跟我在一起。”為什么?
文中出現了3次,因為它是父親對兒子的承諾,是兒子在絕望中滿懷信心的力量源泉,也是父親堅持到底決不放棄的原因。反復出現,多處呼應,通過父親的責任感充分表現了崇高的父愛,通過兒子對父親諾言的深信不疑說明對父親多么信賴。
三、感悟寫法,讀寫結合
1.引導:這篇課文生動感人。那么,你認為哪里寫得好呢?課文是怎樣通過人物外貌、語言和動作的描寫來歌頌偉大的父愛,贊揚深厚的父子之情?
讓學生抓住描寫人物外貌、語言和動作的具體語句感悟。
2.今天我們從課文中體會到了偉大無私的父愛,可是生活中并不是每個人都能經歷這種驚心動魄的事。父母的愛啊就是早起為我們熱好的牛奶,就是上學路上一聲聲的叮嚀,就是風雨中加在我們身上的棉衣……每一天我們都感受著父母那種無微不至、體貼入微的關愛。請你描寫自己生活中關于親情溫暖的一件事。
四、布置作業
1.有興趣的同學可以把文章改編成課本劇。
[地震中的父與子教案示例 (人教版五年級上冊)]相關文章:
3.《地震中的父與子》閱讀答案
6.約分優秀教案示例
7.地震安全教育教案
9.防地震安全教案
10.愛國敬業教案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