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5805182
年級不詳
談 學 生
兒童的天性就是貪玩,這是上帝賜予他們最純真、最完美的勞動。假如一個兒童不會玩,就得置疑天生弱智或心理殘疾。作為老師忽視了這一點,就等于泯滅了一半兒童成長的生態環境。聰明的老師總是與學生一起游戲、活動,在玩中學,學中玩。既學到了知識,又放飛了理想,也開發了智力,這叫一舉三得。
讓兒童坐在教室內,抬頭、挺胸、背手,整整四十幾分鐘,別說兒童就是大人也難支撐。這樣的教學氣氛輕說是呆板、僵化,重說是摧殘兒童。兒童好動,注意力不集中,這是他們共有的特點,我們教師要懂兒童心理,不然,會給教育帶來多么大的負面效應。創設活躍的課堂氛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有組織、有目的的進行課堂教學使學生在快樂中學習成長,我們何樂而不為呢?
人的成長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難免犯錯誤走彎路,學生正處在身心發育時期,犯點差錯是再不能平常的事情。我們要正確看待和處理這些問題,不能恐嚇、諷刺、挖苦,這樣只能使事情更糟,有時后果不堪設想。
一娘生百子,學生間存在著千差萬別?创龑W生要用發展的眼光,不能一棍子打死人。大腦的差異,能力的高低不能斷定學生以后的前途和發展。老師要即時發現學生的閃光點,營造展示才能的平臺,鼓勵他們發展特長;老師要留給學生足夠的活動空間,讓他們放飛理想,拓寬視野,培養他們開拓創新的精神。
學科成績僅僅反映了學生的一個狹窄面,不能用它來衡量一個學生的素質和智商。我們的教師在這方面就犯了一個不小的錯誤,拿分數分好壞,用桌次劃優劣。深深的挫傷了學生的自尊。學生需要的是了解關懷,不是盲目指責;學生需要的是喚發求知,不是灌輸知識;學生需要的是平等互助,不是另當別類;學生需要的是說服教育,不是專橫強制。教學育人與加工零件有天壤之別,它不是一兩次的技術革新就能成功,而是一個充滿關愛的、復雜的、多變的、漫長的、人性化的艱難歷程。
上橋小學教師 喬文平
2007年10月8日
作者郵箱: zhangailing333@163.com
[談學生的差異化發展(網友來稿)]相關文章:
2.談素質教育與全面發展論文
3.淺談科技創新與可持續發展論文
5.談生命學生讀后感
6.淺談科技創新與可持續發展的論文
10.《談讀書》課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