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tem id="r3jhr"></menuitem><noscript id="r3jhr"><progress id="r3jhr"><code id="r3jhr"></code></progress></noscript>

      包公審驢 教案教學設計

      發布時間:2017-3-7 編輯:互聯網 手機版

        教材分析

      本單元以“智謀”為題,選編了兩篇傳統智謀故事作為主體課文。通過學習課文,不僅要使學生了解賀龍和包拯兩位歷史人物,而且要引導學生從他們處理事情的方法和態度上懂得智慧的重要作用,從小養成在學習、生活中認真觀察、勤于動腦的習慣。

      《包公審驢》是單元主體課文之一,它講述了一個充滿智慧的斷案故事,整個故事以毛驢為線索,主要講了王五的好毛驢在市鎮被人偷換成了一頭瘦驢后,氣憤地到官府報了案。包公運用智慧,從毛驢身上找到突破口,巧妙地破了案。全文可以概括為“狀告毛驢--細審毛驢--找到毛驢”三個部分,贊揚了包公辦案足智多謀、出神入化。

      教學目標

      1.自學課文的生字新詞,重點理解“驚慌失措”、“懊惱”、“聞所未聞”、“冒名頂替”的意思。

      2.引導學生閱讀課文,概括故事內容和列小標題,培養學生的概括能力。

      3.引導學生抓住課文中描寫包公語言、動作、表情的詞句體會包公辦案的深思熟慮和足智多謀。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指導學生編排課本劇,培養學生語言表達和合作能力。

      教學準備

      1.學生搜集有關包公的資料。

      2.教師準備小黑板或課件,檢測學生自學生字詞的情況。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猜一猜”游戲(教師說,學生猜。)

      “火盡爐冷平添心猿意馬。”猜一個字。(“驢”字)(教師板書:驢)

      我國宋代有一個著名的清官。廬州人,執法嚴明,善于斷案。(教師板書:包公)

      2.說說你對包公還有哪些了解?(生說)教師肯定學生所說的有關包公的事,補充解說:“公”是古人對人的一種尊稱,他原名包拯,有多個官銜當過開封府府尹。因為北宋建都在開封,開封府尹也就是北宋首都的“市長”了。是個大官。

      3.今天我們要讀的故事就發生在包公身上,還與驢有關。(教師板書:審)學生齊讀課題。

      4.讀了這個題目,你有什么問題?(包公為什么要審驢?驢子不會說話,他怎樣審驢的?)那好,我們就帶著問題一起來讀讀這個故事。

      二、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1.學生帶著問題自由讀課文,用自己的方法學習生字詞。

      2.誰來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學生概括,教師指導。)

      3.看來“驢”在這個故事中是不可缺少的哦!那你能不能按照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給課文加三個小標題。(驢被偷換,狀告毛驢;細審毛驢;找到毛驢。)

      三、檢查學生自學情況

      (教師展示小黑板或課件)

      1.認讀詞語:掙(zhèng)錢 轡頭 聽差(chāi) 耷拉  圈(juàn)欄 審 衙役 懊惱 一聲不吭 聞所未聞 驚慌失措 冒名頂替

      2.指名學生讀,師生共同正音。

      3.特別指導學生注意多音字:掙、差、圈

      4.對比記憶字形。

      審( ) 案( ) 吭( ) 衙( ) 役( )

      神( ) 按( ) 炕( ) 銜( ) 投( )

      5.選擇你理解的詞語練習說話,提出你不懂的詞語。

      6.教師特別引導學生理解詞語:聞所未聞、 驚慌失措、冒名頂替、 懊惱。

      四、朗讀課文

      自由選擇合作學習伙伴朗讀課文,注意把課文讀順。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板書課題,今天我們繼續學習這個斷案故事。

      2.用簡單的話說說故事的主要內容。

      二、品讀課文

      1.引讀故事的起因。

      (1)包公為什么要審驢?課文哪幾段寫了?

      (2)學生自由讀課文一、二自然段,劃記出描寫毛驢的句子,仔細讀一讀,找出它們的不同之處。

      (3)學生交流回答。教師出示句子,對比朗讀:

      王五像愛護珍寶一樣愛護它。他不但把這頭驢喂得毛色發亮,還親手給毛驢做了一個漂亮轡頭。

      驢還拴在樹上,驢背上鞍子還是那個鞍子,套在驢嘴上的轡頭也是自己親手做的那個漂亮的轡頭,可是驢卻是一頭毛色難看的瘦驢了!

      (4)順勢引導、朗讀:想想王五面對兩頭毛驢時是什么心情?指名練習有感情的朗讀句子。

      (5)過渡:就這樣,王五帶著滿腔憤怒和希望來到了包大人面前。面對著這樣一位特殊的被告,包公如何審案的呢?

      2.細讀故事經過。

      (1)帶著問題小組合作朗讀課文3~9自然段。說說你讀懂的句子或提出你的問題,小組交流。

      (2)小組合作學習課文。

      (3)小組匯報共同學習讀懂的課文。教師引導學生抓住重要的句子有感情的朗讀,體會包公的足智多謀。 

      “包公了解了案情,皺著眉頭想了想,把驚堂木一拍,大聲喊道……”(包公能快速找到辦案的方法,很聰明。)

      “不要給它吃,不要給他喝,把它嚴嚴實實關上三天!到時我再來審它!”“把這頭冒名頂替的蠢驢打四十大板,要用勁打!”(包公十分熟悉驢的本性,他的足智多謀來源于他淵博的知識。)

      “現在把它放了,隨它愛上哪就上哪。”(說明包公知道毛驢會逃回自己的家,心里很有把握抓到偷換毛驢的賊。)

      (4)問題解答場:學生提出疑問,師生共同思考解答。

      (5)讀了這部分課文,包公給你留下怎樣的印象?(教師板書:足智多謀)

      (6)包公審驢的過程讓人疑團重重,也讓人不由自主的為包公喝彩。咱們把它排成課本劇,再現當時的情景,怎么樣?

      (7)提出要求:小組合作排演課本劇,注意角色的分配和合作;每個同學要投入角色,聯系故事情節,體會角色說話時的神態、動作和心情;角色的語言可以根據自己的理解適當改動。

      (8)生排練、表演,師生共同評議。

      3.齊讀故事結果。

      (1)過渡;瘦驢在包公的審訊下飛奔出了公堂。它跑到哪里去了?偷換毛驢的賊被捉住了嗎?

      (2)生齊讀課文第10、11自然段。

      三、延伸拓展

      1.想一想,這個故事里都有誰使用了計謀?結果如何?

      (包公使用了計謀,巧妙的抓住了小偷。小偷也使用了計謀,他將驢偷偷調換,這樣既可以掩人耳目,又可以讓自己逃脫罪責,但這樣的計謀是害人害己。王五也使用了計謀,他的計要是正當的。)

      2.其實,古代人們利用智慧解決問題的小故事還有很多,比如《草船借箭》、《司馬光砸缸》等,讀一讀這些故事,體會他們的聰明才智!

       

       

      [包公審驢 教案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1.小狗包弟教案

      2.關于小放驢教案

      3.《小毛驢》教案

      4.沙包活動教案

      5.小毛驢歌唱活動教案

      6.小狗包弟優秀教案

      7.《心聲》 教案教學設計

      8.背影教案教學設計

      9.日月水火教案教學設計

      10.我喜歡教學設計教案

      久久亚洲中文字幕精品一区四_久久亚洲精品无码av大香_天天爽夜夜爽性能视频_国产精品福利自产拍在线观看
      <menuitem id="r3jhr"></menuitem><noscript id="r3jhr"><progress id="r3jhr"><code id="r3jhr"></code></progress></noscript>
        免费va国产在线 | 天天综合网久久网亚洲 | 亚洲日韩国产片三区 | 日本有码中文字幕第一页在线播放 | 日本中文字幕免费精品视频 | 欧美啊v手机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