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給父母家庭教育的建議
過去的認識里,家庭教育通常認為是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長(其中首先是父母)對其子女實施的教育。即家長有意識地通過自己的言傳身教和家庭生活實踐,對子女施以一定教育影響的社會活動。下面和小編一起來看給父母家庭教育的建議,希望有所幫助!
家庭教育提倡什么
提倡好的習慣,好的作風。特別是家長要以身則。
主要有以下幾點:
1、用過的東西放回原處。這不僅有利于培養孩子思維的有序性,也有益于孩子責任心的養成。但應從小教育,一旦錯過最佳教育時期,再去矯正將相當困難。
2、及時感謝別人的幫助。對一切來自他人的幫助都應心存感激,對于一切妨礙他人的行為都應心存愧疚。如能養成及時表達內心感受的習慣,既可以與他人心靈溝通,又可以避免遺憾的產生,從而使自己處于健康、積極、主動的生活狀態。
3、做事有計劃。做大事要從小事開始。不能太寬容孩子的心血來潮和胡思亂想,要讓孩子習慣于行動之前做計劃,并使計劃切實可行。
4、講究衛生,干干凈凈地迎接每一天。孩子的形象與狀態容易影響孩子的心態。如:剪去長指甲,經常換洗衣服,經常洗澡,不使自己發出異味、書本上不亂涂亂畫等。
家庭教育反對什么
1、反對將就孩子的壞脾氣。孩子的性格、脾氣對孩子后天的的影響是極其重大的。
2、反對給孩子造成一些“隱性壓力”。弄不好會造成難以挽回的后果。
3、反對對孩子自信心的傷害。每個孩子都有其成功的落腳點,都有可能成為社會有用之才。孩子有獲得公正評價的需求。要從尊重孩子的人格去滋潤孩子的心田。
4、必須堅決反對“家長作風”,改變學習是孩子唯一出路的觀念。今后的社會承認的是孩子的能力和素質,而不是學習成績。學科學習對孩子來說只是一個墨點,更重要的是人格的培養。如果孩子學科學習不好,萬萬不要放棄,只要把孩子培養成為有道德、有愛心、有公德心的人,將來一定會對社會有用的。
給家長的30條建議
1、夫妻共同做家務,以便夫妻雙方都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關注孩子的教育。
2、將一切時間都獻給孩子,形成以孩子為主的生活日程表。
3、做有預見性的父母,不做事后諸葛亮。
4、不以自己的模式塑造孩子,支持孩子走自己選擇的道路。
5、持之以恒,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
6、不向孩子隱瞞生活中的陰暗面,并根據孩子年齡和成熟程度慢慢給孩子解釋。
7、夫妻共同研究如何培養子女,并努力保持一致。
8、重返童年,陪孩子一起娛樂、玩耍。
9、父親努力去說:“我愛你,孩子!”,并用行動傳達你的愛。
10、避免說謊話、假話、臟話、牢騷話,以免污染孩子的心靈。
11、夫妻之間避免吵架,以免使孩子產生恐懼和不安,或上行下效。
12、避免在孩子面前談論單位人事方面的分歧,以免因自己的好惡影響孩子對人對事的看法。
13、避免在面前流露對錢、權的不正當想法,以免使孩子產生特權思想和金錢至上的意識。
14、不占公家的便宜,以免使孩子受到不良影響。
15、孝順長輩,為孩子做出表率。
16、不要動不動就讓孩子寫檢查,以免使尊重與被尊重、教育與被教育漸漸易位、談化、走形。
17、與孩子一起學習使用計算機和互聯網,最好能先行一步,使孩子能從一開始就養成良好的習慣。
18、讓孩子多多體驗成功。這是抵御不良媒體的關鍵。
19、孩子上網之前先立下規矩。如:每天使用計算機一般不超過一小時,不泄露個人和家庭秘密,學會選擇瀏覽健康網站等。
20、豐富孩子的生活,培養孩廣泛的興趣,尤其是熱愛戶外運動。
21、引導孩子學會交往。讓孩子從小就生活在在伙伴的友誼之中,是避免虛擬時空誘惑最重要的保障。
22、全面了解孩子身心發展的實際水平,做到量力而行。要使教育獲得成功,遵循孩子的生理和心理的發展規律,以此考慮教什么、怎么教。
23、要循序漸進地傳授知識,培養能力,不要急于求成。
24、家庭成員相互配合、協調一致,使孩子的品德和行為按統一的要求發展。
25、把對孩子的早期教育和家庭生活實踐結合起來,讓孩子在一個和睦、文明的家庭環境中接受教育,健康成長。
26、有理智、有分寸地關心愛護孩子,正確對待孩子的要求,力戒溺愛。
27、根據孩子的身心發展水平和年齡特點嚴格要求孩子,嚴而不厲,嚴而不出格。
28、努力提高自身素質,為孩子做出榜樣,即要言教,又要身教。
29、讓孩子在自己的世界里成長。家長不必要時時處處都參與孩子的生活空間,孩子有孩子的世界。要引導處理好同伴關系。
30、家長要以自身的實際行動,表現出在追求知識上的自強不息的精神,并以此來影響、教育孩子,激發孩子的主動性,進而轉化成自身的不懈努力。
改變孩子要從改變父母開始
總有父母在抱怨:
“為什么自家孩子不愛學習,不愛看書?”
“為什么孩子對手機、游戲如此上癮?”
“為何孩子不愛運動,懶洋洋?”
這些問題背后,父母有沒有反思過自己?
父母自身是否做到了榜樣作用,是否都能帶領孩子養成學習、運動,以及戒掉手機的好習慣。
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鏡子,父母是孩子的影子。孩子身上所產生的問題,往往都能在父母身上找到答案。有句話說得好,唯有擠掉自己身上的毒素,才能“更配”為人父母。育兒路上,父母要做自我教育者,學習教育知識,和孩子一起成長。
家庭環境決定孩子的性格品行
家庭是孩子成長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在家庭這所“學校”里,良好的環境對孩子的成長來說至關重要。有調查表明,孩子若長期生活在父母打架、吵架的氛圍里,患精神疾病的概率較高。而在溫和、充滿愛意的家庭環境中成長起來的孩子,性格基本不會出現大問題。也就是說,所有孩子的優秀或頑劣,都并非與生俱來,而是家庭環境,以及家庭教育的結果。所以,育兒不僅僅是對孩子進行教養,更要經營好家庭關系,為孩子創造一個健康和諧的家庭氛圍。因為好的家庭氛圍,才更能養育出優秀健康的孩子。
父母陪伴有方,勝過孩子十年寒窗
孩子開學,神獸歸籠,并不意味著父母可以就此輕松、懈怠;無論什么時候,父母都是孩子教育的“第一責任人”。父母的陪伴,是孩子成長的基石,孩子成長路上,父母陪伴必不可少。對于孩子而言,父母陪伴的時間越長,孩子成年后遇到的麻煩將越少。不要總是以“忙碌”為借口,錯過孩子的成長,錯過孩子的教育。父母要明白,掙再多的錢,等到年老時,一切都將是過眼云煙,但是一個不成器的孩子,足以讓自己晚景凄涼。教育好孩子,比掙錢更重要。教育好孩子,才是每個父母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業。
父母的支持與鼓勵,是孩子的成長營養劑
當孩子不斷成長往前走時,他回頭最渴望看得到的是父母鼓勵的目光。作為父母,請發自內心地多給孩子鼓勵和肯定,因為這是讓孩子感受到父母在愛他的最直接的證據。父母的支持與鼓勵,可以不斷滋養孩子養成健康的心態,給予孩子成長必不可少的養分。
很認同這么一段話:
孩子不需要擔心,而需要關心;
孩子不需要責罵,而需要理解;
孩子不需要說教,而需要分享;
孩子不需要考驗,而需要分擔;
孩子不需要冷落,而需要疼愛;
孩子不需要寄予希望,因為他本身就是希望。
請給孩子多一些正面的關注,相信孩子會回饋給你更多積極的成長訊息。
孩子的未來掌握在父母手里
很多父母會覺得,孩子的未來,取決于學校的教育結果,取決于孩子的努力成果。其實不然!孩子的未來不是掌握在學校,而是掌握在父母手中。與其期待社會、學校的教育變革,不如先從家庭教育做起。父母有效的管教,才是決定孩子未來的關鍵。所以,合格的父母,都在家庭教育上下功夫,而非將希望寄托于外界對孩子的影響。開學了,記得每天給孩子一個擁抱,開啟幸福的一天。
其次、新學期,家長和老師應引導孩子養成哪些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呢?
一、早起半小時,做時間的富者
各位家長,從現在開始,讓孩子早起半小時,整理好自己的房間,推開窗呼吸新鮮空氣,打開嗓子讀讀想讀的文章,為一天的學習蓄積能量。
二、勤于思考,養成隨時記錄的習慣
成功的人往往善于思考和總結,他們能夠將腦海中一閃而過的“靈感”積累下來,沉淀為思想的深度,在學習、工作中隨時遷移,為自己所用,這就是記錄的意義所在。
三、整理錯題的習慣
有些學生雖然也有錯題本,但他們只是單純地服從老師和家長的要求。他們不理解制作錯題本的意義在哪里,誤認為錯題本就是抄錄錯題的本子,遇到了錯題就記下來,但是卻不會應用。
成績好的同學多是善于通過利用錯題本,將平時容易犯錯的知識內容掌握扎實,避免重復犯錯,同時不斷提升自己的思維水平、解題經驗和技巧,使自己的學習效率成倍提升,學習效果自然會好。
四、適度使用電子產品,培養自我管理能力
孩子養成良好的使用電子產品的習慣,需要家長的共同努力。首先家長要以身作則,在孩子面前不做“低頭族”;其次,對孩子想玩手機的訴求,家長也應適度允許。可以和孩子一起建立規則,規定時間和周期,讓孩子遵守約定去執行。有些家庭每周會陪孩子一起玩一次電腦游戲,因為是一起玩,孩子并不會過分沉迷于游戲本身,而是享受與家人在一起的過程。最后,重要的是孩子自身態度要端正,學會控制自己的欲望,才能成就更好的自己。
五、擺脫拖延癥,培養時間觀念
拖延癥是很多學生存在的通病,如果每天都有事情拖到第二天再去解決,總有一天會堆積出問題,從而變得焦慮。因此,家長培養孩子“今日事今日畢”的習慣非常重要。家長要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讓孩子明白什么時候應該做什么事情,今天的事情絕對不能拖到明天去做。只有養成了今日事今日畢的好習慣,孩子才會懂得珍惜時光。
六、列一張讀書清單,堅持閱讀習慣
堅持閱讀是能夠影響孩子一生的好習慣,看喜歡的課外讀物能拓展孩子的視野,提高孩子的學習積極性,使他們主動認知、主動吸收知識,并積極運用這些知識開動腦筋去思考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新學期列個新書單,孩子根據自己課外時間的多少,合理安排閱讀時間,切忌貪多嚼不爛。囫圇吞棗十本,不如讀透一部。
七、每周花點時間做喜歡的運動
空閑下來只想坐著癱著躺著?那可不行!運動是孩子感受生活的一種重要方式,堅持運動能帶給孩子自律、自信、自強,培養孩子的規則意識,以及異于常人的定力和意志。這些精神都將在潛移默化中幫助孩子從學習、生活各個方面提升自己。
八、保持書桌清潔,培養長期專注力
書桌是孩子每天面對的東西,有的孩子桌子上有各種小擺設,有的孩子喜歡在桌面上貼貼畫畫,寫座右銘。當孩子全神貫注學習之時,要保持注意力長期集中,本身就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書桌上與學習無關的東西,會使注意力分散,干擾學習。
新的學期,爸媽可以建議孩子從整理好家里的書桌開始,逐漸養成每天清理課桌表面的好習慣,清潔的課桌能帶給孩子清爽的心情!
九、回顧上周所學,學會溫故知新
單純記憶和經過思考過程的知識,在孩子心中留下的印象可大不一樣,在學習過程中要養成邊學邊思考的好習慣。鼓勵孩子周末給自己留點時間,思考學過的內容,不僅能更加深刻地理解知識,而且能與下個階段的學習更好地銜接起來,養成溫故知新的好習慣。
十、認真寫好每一個字,養成一絲不茍品質
我們都知道“字如其人”,由此可見寫一手好看的字有多重要。一手漂亮好看的字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練成的,必須長期堅持,養成認真書寫的好習慣。練字的初衷,并不是要成為書法家,而是在練字的過程中,收獲更重要、更有價值的東西——一種認真、細心的習慣。
朋友們,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如何教育培養孩子是父母一生中最重要的課題。改變孩子要從改變父母開始,在溫和,充滿善意的家庭中成長起來的孩子,性格不會出現大問題,孩子性格與品行出問題,責任基本出在父母身上。與其期待社會的教育變革,不如從家庭教育做起,孩子的未來掌握在父母手中。有教養的父母不一定能培養出有教養的孩子,但父母缺乏教養,孩子必定會輸掉未來。放低對孩子的期望值,最終決定孩子未來的,不是他的學習成績,而是繼續學習的信念。每一個孩子都有他成長的密碼,父母要相信,每一個孩子都能創造生命的奇跡。
【給父母家庭教育的建議】相關文章:
對父母的建議作文11-19
家庭教育中父母的角色03-04
孩子給父母的建議書03-20
家庭教育父母的心得體會06-27
卓越父母家庭教育心得(精選7篇)10-21
家庭教育做智慧父母心得05-18
家庭教育中父母應做到什么03-23
家庭教育中父母容易陷入的誤區09-20
父母應該了解的家庭教育法則10-11
與父母溝通建議英語作文通用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