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xx年工作總結
20xx年,我局在市委、市政府和省交通廳、港口局的正確領導下,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開拓創新,銳意進取,認真貫徹落實沿江開發、江海聯動等各項戰略,切實履行港口管理職責,服務發展,服務企業,為我市加快全面小康進程作出了應有的貢獻。
2007年,南通港口生產在高位平臺上繼續保持快速增長的良好態勢。全年完成港口建設投資15.7億元;完成港口貨物吞吐量1.23億噸,同比增長18.8 %,為年度計劃的102.8%;完成集裝箱吞吐量42.8萬TEU,同比增長18.7%,為年度計劃的112.6%;以上指標均創歷史最高記錄。沿江泊位功能調整和升級改造取得重大進展,新建、改建5萬噸級以上泊位17座(累計25座),接卸超大型船舶能力明顯增強;洋口港開發建設強勢推進,黃海大橋工程量完成70%,太陽島LNG接收站區塊圍填成功;呂四港2個5萬噸級(兼顧船型)散貨碼頭建設正加快步伐。全年各項工作任務圓滿完成。
(一)全力改善管理服務,營造和諧有序的港口發展環境
完善服務促生產。推進信息系統建設,繼續完善港口公共服務信息平臺和港口生產管理信息系統建設,應用現代化手段,促進生產能力提升;高效辦理許可事項,在碼頭建設、業務管理方面,積極為企業提供“快車道”,提供優質便捷的服務;加強港口統計工作,開發統計軟件,及時投入使用,為及時和準確提供保障;著力培育、規范特色市場,積極發揮行業組織作用,做大做強“砂石”品牌;加強專業技術培訓,幫助港口企業提高從業人員業務素質,增強企業的市場競爭力;落實企業港口設施備案工作,化解企業“資金難”矛盾,積極服務于企業的擴大再生產;加強研究論證,重點協調突破,全力推進通呂碼頭和華能橫港沙外側直輸煤碼頭工程,順利搬遷華能姚港煤碼頭,煤炭中轉實現零過渡,同時推進中遠川崎二期擴建工程。
創新思路謀發展。在建設管理思路上,針對港口行業投資多元化實際,對招投標工作實施差別化操作,加強監管,簡化程序,全年港口項目公開招標2個,邀請招標2個,總金額6億元,未發生招投標投訴情況。在建設前期工作上,創新建立港口工程前期工作代理制,加快項目前期工作進度,方便港口企業,優化投資環境。如碧路生物柴油碼頭工程項目實行代理后,以較短的時間、最快的速度完成了工可等一系列前期工作,受到業主好評。在港口建設發展上,創新港口建設模式,我局的《南通市實施地主港型港口模式研究》通過了部省專家組的評審和國家港口科技進步獎的答辯,榮獲首屆中國港口科技二等獎。地主港建設模式也得以在沿江通呂碼頭、沿海洋口港區開發中推行,取得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在港口建設施工中,針對我市港口位于長江下游河口及黃海輻射沙洲的特殊地帶,我局下發《建設創新型港口行業工作實施方案》,及時積極推進新材料、新技術及新工藝在港口建設中的運用。一年多來,在水運工程建設中共采用的新材料1項、新技術8項、新工藝12項。
加強督查保平安。嚴格落實港口安全生產責任,簽定《南通市港口安全生產責任保證書》55份。督促安全預評價、驗收評價和現狀評價工作,整治“三無”船舶,強化“兩防”措施。組織港口安全生產檢查,消除隱患300多條。及時傳達和落實上級安全生產的規定和要求,確保了防抗風暴潮和防臺防汛期間的安全生產。嚴格危險貨物作業許可,完善“危險貨物港口作業網上申報系統”,實行24小時在線申報核準。成立安全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深入工程現場調查摸底,加強港口建設項目安全監管。編印《安全生產簡報》。積極開展港口設施保安履約的各項工作,與長航公安南通分局、糧油碼頭等單位成功開展“2007年南通市港口設施保安暨重特大事故應急救援演習”。加強了農民工安全知識及技能培訓,選擇港口集團作為試點單位,抓教育,抓制度,抓培訓,取得了良好效果。先后部署開展了“安全管理基礎年”活動和“安全生產月”活動,確保了港口安全的平穩態勢,被省港口局評為港口安全先進單位。
依法治港強監管。健全港口法規體系,匯編《港口法律法規規章》,盡力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積極參與制訂《江蘇省港口條例》。我局起草的《江蘇省港口煙花爆竹集裝箱作業安全管理辦法》得到省廳的肯定,現已印發實施。積極推行臨時許可制度,制定《港口經營許可證管理辦法》,規范港口經營許可工作,全年核發港口經營許可證30份。深入貫徹落實《港口法》和《港口經營管理規定》,執法公正透明,嚴肅查處違規現象,規范企業經營行為,維護正常市場秩序。摸底調查全港的船舶供應及油污處理企業,行政處罰無證經營單位2家,對超范圍經營單位下達限期整改通知書4份。及時規范超經營許可范圍接卸危險品箱的行為;及時化解港口企業與后沿被服務企業之間的利益矛盾,協調價格糾紛,避免惡性競爭,規范了市場秩序。加強與口岸聯檢單位的合作,不斷完善港口市場管理網絡。加強港口規費征收力度,實現增收較大增長。加強工程質量監督管理,共對市內13項港口工程實行了安全質量監督,覆蓋率達到100%,交(竣)工工程優良率達到100%,切實保證了港口工程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