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tem id="r3jhr"></menuitem><noscript id="r3jhr"><progress id="r3jhr"><code id="r3jhr"></code></progress></noscript>

      葉圣陶《記金華的雙龍洞》教學設計及反思

      時間:2021-12-16 11:37:08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葉圣陶《記金華的雙龍洞》教學設計及反思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時常要開展教學設計的準備工作,教學設計把教學各要素看成一個系統,分析教學問題和需求,確立解決的程序綱要,使教學效果最優化。如何把教學設計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葉圣陶《記金華的雙龍洞》教學設計及反思,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葉圣陶《記金華的雙龍洞》教學設計及反思

        【教學內容分析】

        課文記敘了作者游覽金華雙龍洞的經過,表達了作者對祖國山川的熱愛。全文是按游覽順序寫的,依次寫了游雙龍洞的路上見聞,游外洞、內洞、出洞。從外洞進入內洞的情形,采用了借其他事物、人物的感受及心理活動的方法,是教學的重點。

        【教學目標】

        1.會寫13個生字,重點把“簇、額、蜒、乳”等字寫規范、漂亮;理解“明艷、突兀森郁、孔隙、蜿蜒、變化多端”等詞語的意思。

        2.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能按照游覽順序畫出游覽線路圖,簡要概括出景物的特點。

        4.了解一些句子在文章中的過渡作用。

        【教學板塊設計】

        第一課時

        一、板題導入(3分)

        這節課,我們跟隨葉圣陶爺爺的腳步,一起到浙江金華去游玩,課題是——(板書:記金華的雙龍洞)

        1.課題中的“記”是什么意思?(“記”即記錄之意,記的是游覽的經過情形。本文是一篇游記。)

        2.簡要回憶學過的游記,知道游記一般是按照游覽的先后馴順寫的(移步換景),如:頤和園。

        3.交流收集的有關雙龍洞的資料。

        二、交流自主學習情況,掃清字詞障礙(9分)

        1.學生交流自主學習反映出的問題,教師相機指導:

        (1)難讀:突兀森郁、孔隙、臀部等

        (2)難寫:簇等

        (3)易錯:額、蜿蜒

        2.課件出示讀記

        浙江 油桐 一簇 臀部 稍微 額頭

        擦破 蜿蜒 石鐘乳 依據 源頭 濃淡

        突兀森郁 變化多端

        3.提出不理解的問題

        【意圖】此環節是為了做到先學后教,以學定教,為學而教。

        二、通讀全文,整體感知文意,理清順序。(15分)

        1.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讀完課文,你知道了什么?

        (學生根據自讀印象從課文內容、表達情感方面隨意說。)

        2.再讀課文,按照游覽順序畫出游覽線路圖,簡要概括出景物的特點。

        (1)教師引導

        教師讀第1段,第2段首句,提煉出游覽順序的關鍵詞——金華—羅店—入山。

        教師邊讀課文2、3段邊指導學生把握句意,體會過渡句的重要作用——“入山大約五公里就來到雙龍洞,那溪流就是從洞里出來的。”

        (2)小組合作,完成游覽示意圖,畫出過渡句。

        形式:1人讀,其他聽讀,關鍵處停下來畫詞句,完成線路圖。

        交流、展示。(方法指導:檢查完善,不遺漏;過渡句的提醒)

        【意圖】此環節是考慮到了文本的特點(游記類文章),根據文本的特點選取了教學的價值。為單元的習作“我們的校園”做好鋪墊。

        三、默讀課文,概括景物特點(10分)

        1.默讀4—7自然段,批注出洞口、外洞、孔隙、內洞的特點。

        2.交流:

        洞口:寬

        外洞:大、高

        孔隙:小、矮、窄

        內洞:黑、奇、大

        【意圖】此環節是為了真正讓學生掌握概括景物特點的方法。

        四、總結全文,談談收獲(3分)

        總結說說自己學到了什么?

        預設:寫作順序、過渡句、邊讀邊想概括景物特點等

        【意圖】此環節重在對學生學習方法的總結,內化于心。

        教學反思:

        《記金華的雙龍洞》是四年級下冊第一單元課文,備課時我力求實現幾個轉變:一是盡量避免陶醉于教師的“講”之中,還“講堂”為真正的“學堂”。二是由“教內容”向“教方法”轉變,把課堂的著力點放在學習方法、閱讀方法的學習上。三是嘗試版塊設計教學,盡量簡化教學環節,去繁瑣存樸實,達到一課一得。

        第一課時的教學設計了導入、學詞、理清游覽順序、概括景點特點、總結收獲五個環節,其中重點是理清游覽順序,難點是概括景點特點。理想的美好和現實的落差不是幾步十幾步之遙。課罷,感覺上得很粗糙,反思存在的幾個大問題:

        1.學詞膚淺,不深入。交流預習情況時,學生基本上是圍繞諸如“油桐”的“桐”字的書寫這些非生字打轉轉(這也從側面傳遞出一個信息,學生的現有認知就是停留于此),而有意無意回避著本課的生字新詞。教師應該及時引導讓學生交流不理解有疑問的生詞,諸如:明艷、十來進、水程等,給以再充足的時間,只有時間充足才能保證交流的深入、有效。

        2.質疑問難,少時間。預習檢測時原本安排有“提出不理解的問題”,因時間不足,我就急著向下推進教學。在另一節課上,我讓孩子們提不理解的問題,孩子們提出了許多有價值的問題。有的關注到了作者的.表達,如“山上開滿了映山紅,無論花朵和葉子,都比盆栽的杜鵑顯得有精神。”這句話中為什么要用映山紅和杜鵑作比。再如,“大約行了二三丈的水程吧”,為什么說是二三丈,還加了語氣詞“吧”。關注詞語意思的則更多,如“山上沙土呈粉紅色”的“呈”字,“一路迎著溪流”的“迎”。學貴有疑,有疑問的地方就有思考。這才是真正的學習,本節課教學教師還是過多的牽著學生走,“放手”小心翼翼。

        3.學情把握,欠準確。理解本課的重點我采用畫游覽示意圖的方法,教師先引導找出前三個金華、羅店、入山,再小組合作完成后五個洞口、外洞、空隙、內洞、出洞。可能因為本課的順序很分明,也可能四年級上冊學過游記的文章吧,孩子們幾乎全部正確,并且很完整。而相對于難點初步概括出景點特點,給的時間既不充裕教師指導也不夠。這再次給我一個提醒,教師要先知先覺,學情了然于胸才不致于偏離課堂的航標。

        一節課,看似微不足道,但卻是教師專業成長中至關重要的元素,是建起學生知識大廈的重要基石。在課堂的教學中,也只有上好了這一節節課,也才真正挑起了教育的擔子。失敗、遺憾并不可怕,因為轉變需要經歷陣痛。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交流:同學們,你們喜歡去旅游嗎?你都去過哪些地方旅游過?

        2.小結:正所謂“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多出去走走,可以開闊我們的視野,增長我們的見識,可以感受大自然的奇麗壯觀。今天,我們就跟隨葉老先生繼續到浙江金華的雙龍洞游玩,好不好?

        3.板書課題,齊讀

        二、復習舊知

        1.填空

        這篇課文的體裁是( ),課文是按( )順序寫的,先后描寫了金華雙龍洞的( )、( )、( )、( )。

        2.回顧

        葉老筆下描寫的路上景色雖然簡潔但是非常漂亮,最突出的特點是什么?雙龍洞洞口的特點和外洞的特點又如何呢?

        三、賞析孔隙

        1.師生對話,猜測“孔隙”的特點

        2.學生自由默讀課文第五段,邊讀邊劃出:能表現孔隙窄小的句子。

        3.班內交流

        句子一:怎樣小的小船呢?兩個人并排仰臥,剛合適,再沒法容第三個人,是這樣小的小船。

        (1)學生讀說體會

        (2)比較句子,學生說說哪個句子好?好在哪里?

        (3)思考:這段話僅僅是在寫小船的小嗎?作者實際上是在寫什么?

        (4)指導朗讀

        (5)小結:作者并沒有用具體的數字寫孔隙的窄小,而是用看到的小船的小襯托出孔隙的窄小,這種寫作方法真好!

        句子二:眼前昏暗了,可是還能感覺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擠壓過來。我又感覺要是把頭稍微抬起一點兒,準會撞破額角,擦傷鼻子。

        (1)學生讀說體會

        (2)引導學生理解“擠壓”一詞

        (3)指導朗讀

        (4)小結:作者通過描寫自己內心的感受來說明孔隙的窄小。

        句子三:我懷著好奇的心情獨個兒仰臥在小船里,自以為從后腦到肩背,到臀部,到腳跟,沒有一處不貼著船底了,才說一聲“行了”,船就慢慢移動。

        (1)學生讀說體會

        (2)交流:“沒有一處不貼著船底了”誰能把這個雙重否定句改成陳述句?這句話又告訴了我們什么?

        (3)指導朗讀

        4.小結:同學們,作者通過描寫小船的小和過孔隙的感受側面襯托出孔隙的窄小,讀完后,讓人印象深刻,仿佛自己也坐著小船同作者一起過了一次孔隙,用一個詞來形容,就是“身臨其境”。

        5.指導朗讀,再次感受孔隙的“險”。

        四、賞析內洞

        1.學生默讀課文第六段:邊讀邊劃出表現內洞特點的句子。

        2.班內交流

        句子一:內洞一團漆黑,什么都看不見。工人提著汽油燈,也只能照見小小的一塊地方,余外全是昏暗,不知道有多么寬廣。

      【葉圣陶《記金華的雙龍洞》教學設計及反思】相關文章:

      1.記金華的雙龍洞教學反思(15篇)

      2.記金華的雙龍洞教學反思(匯編15篇)

      3.記金華的雙龍洞教學反思(精選9篇)

      4.《記金華的雙龍洞》教學說課稿

      5.記金華的雙龍洞閱讀答案

      6.金華雙龍洞龍頭的圖片

      7.葉圣陶先生的二三事教學設計

      8.四年級語文記金華的雙龍洞教案

      9.《背影》教學設計及教學反思

      久久亚洲中文字幕精品一区四_久久亚洲精品无码av大香_天天爽夜夜爽性能视频_国产精品福利自产拍在线观看
      <menuitem id="r3jhr"></menuitem><noscript id="r3jhr"><progress id="r3jhr"><code id="r3jhr"></code></progress></noscript>
        在线中文字幕亚洲日韩日本 | 亚洲午夜成aⅴ人片 | 夜鲁夜鲁夜鲁很鲁在线视频 | 亚洲福利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人成电影在线 | 日韩AⅤ精品国内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