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item id="r3jhr"></menuitem><noscript id="r3jhr"><progress id="r3jhr"><code id="r3jhr"></code></progress></noscript>

      教學設計方案

      時間:2022-01-07 12:03:24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實用的教學設計方案合集5篇

        為了確定工作或事情順利開展,常常需要提前制定一份優秀的方案,方案是計劃中內容最為復雜的一種。那么優秀的方案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教學設計方案5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實用的教學設計方案合集5篇

      教學設計方案 篇1

        教學目標:

        1、能從字里行間體會到作者對秋天的熱愛和贊美之情。

        2、初步領略詩歌簡潔的語言中的意蘊,并能抓住其中的一幅景象說一段話。

        3、能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難點:通過誦讀感受新詩的美。

        教具準備:秋景的多媒體課件或幻燈片

        教學設計:

        一、復習導入積淀情感

        1、昨天我們學習了《秋天》,知道了這首詩描寫了秋天田野里、小路旁、果園里的美麗景色和豐收景象。我們也知道了語言其實是有生命的。今天我們就來細細地品這位兒童作家寫給我們讀的詩歌,看看他的語言到底是不是有鮮活的生命,在這首詩歌的字里行間又蘊含著怎樣的情感。

        2、指名一位學生朗讀課文。

        3、教師:;這位同學的朗讀來我感受到了語言文字的生命和活力,我眼前仿佛出現了一幅幅美麗的秋景圖。我相信同學們昨天在自學時也肯定有很多想法。

        4、那么我們也首先用聲音來告訴我你們的理解集體朗讀全文。

        二、品詞析句感受秋景之美

        1、秋天一到,秋風習習,那么秋風到過哪些地方呢?他們在那兒干什么?你能用一句詩一樣的語言來說一說嗎?

        板示:秋風來到________________,在那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是啊,她所到之處都留下了秋的足跡。你能舉出生活中的例子,說一說嗎?

        板示:秋風飄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師隨機發現學生講述中出現的好詞好句,加以點評。

        3、教師小結:看來同學也可以當詩人,因為你們也有讓語言充滿生命與活力的本領。接下來,我們再來看看課文,用你詩人一樣的眼光,來欣賞這首詩的某一句話,或某一個段落。然后將自己欣賞所得和大家做一次交流。今天我們就評出幾個鑒賞專家。

        4、學生默讀詩歌,做發言準備,教師巡視了解學情,相機指導。

        5、引導學生交流

        打滾、奔跑寫出了秋風的調皮可愛,從中體會到作者對秋風的喜愛,對秋天的喜愛。

        抓一把香氣輕輕涂掉寫出了秋風的調皮、可愛,體會到夏秋之交空氣的清香,也可以看出作者對秋天的喜愛。

        嚷著、舉著、穿紅襖、披紫袍、紅著臉把原本靜止的畫面寫活了,這就是動詞的作用。這些句子也讓我們產生了對這些景物的喜愛之情。似乎這些植物也有了性格。這就是擬人的作用。我們讀著讀著,就很容易在內心油然而生一種情感秋天,我愛你!

        6、學生選擇其中任意一段練習感情朗讀。

        7、指名學生分小節(第二、三、四、五小節)朗讀。

        三、深入理解課文意蘊

        1、面對著這樣美麗的秋景,詩人的內心又涌出怎樣的想法呢?我們來看詩歌的第六小節。

        2、指名朗讀。

        3、你是怎么理解這兩句話的?

        ①柔韌的梳子、井井有條許多植物的果實成熟了,高低錯落,顏色分明,讓人賞心悅目,顯得井井有條。

        ②發亮的汗珠、閃耀秋天這個豐收的季節里,人們在田野上辛勤勞動,灑下勤勞的汗水,然而內心卻是喜悅的,他們收獲的不僅僅是成熟的果實,更是一種希望。這句話也暗含著:只有付出辛勤的汗水,才能收獲累累碩果。

        4、教師小結:你們看,詩人就是使人,他們的詩句中往往是話中有話。所以我們又是在讀詩歌的時候也要學會讀言外之意,弦外之音。

        5、老師又要考考大家了,你認為詩歌的最后一個小節,作者又蘊含了怎樣的言外之意呢?

        (黃葉是秋天的象征,因為作者喜愛秋天的美麗景色,喜愛秋天的豐收景象,她想讓這醉人的景色永留心田,永駐人間,哪怕只是一年的光陰,他也希望能透過這片枯黃的樹葉來勾起對秋天的美好回憶。通過珍藏、黃葉來表達了世人對秋天的贊美和依戀之情。)

        6、練習讀好最后一個小節。

        7、練習感情朗讀全文,嘗試背誦部分內容。(配樂《秋日的私語》)

        四、布置作業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選擇詩中所描繪的一種景象,以走進秋天為題寫一段話。

      教學設計方案 篇2

        【學習目標】

        1、正確認讀蔓,籠,瞅,雛等13個生字,學習積累重蔓,斑斑駁駁,生意蔥蘢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體會作者蘊涵的情感,并會抄寫優美的句,段。

        3、繼續練習用比較的速度默讀課文,提高默讀能力。

        【教學流程】

        一、聯系生活,自然導入

        1、同學們,當你從別處領養一只陌生的小狗時,你是怎樣對待它的呢?和它和睦相處的呢?是它喜歡上你的呢?

        2、你如果沒有喂過狗,沒有和它們相處過,我們今天學習馮爺爺的課文,教你一招。

        3、學習課文時,你要細細體會作者的找。想想,作者是怎樣和怕人的珍珠鳥和諧相處?我們又怎樣才能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建立和諧的社會?

        (簡評:因為我們都是農村小學,學生喂貓或狗是常事,所以教師在引入新課時設計以上問題并有意停頓一下,這樣使問題貼近文章的內容,貼近生活,更讓學生思考其中的竅門,讓作者的寫作意圖,教育目的隨時豁然開朗。)

        二、激情誦讀,感觸內容

        1、快速默讀全文,畫出生字生詞并很快熟悉。

        2、交流對生字生詞的理解及找出認為好的句子,段落。

        3、教師泛讀,注重情感投入。

        4、以小組為單位,學生選讀,精讀。

        (簡評:教師強調誦讀,這樣不僅讓學生熟讀課文內容,為進一步分析課文打下基礎,更主要的是讓學生多次與作者進行情感交流,對話。學會體驗,同時培養學生閱讀,分析,賞析能力。)

        三、情境創設,角色互動

        1、學生自由朗讀1~7段。

        2、解決以下問題:

        ⑴ 老鳥與人的關系?

        ⑵ 作者開始怎樣接觸小鳥,打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⑶ 老鳥與作者的關系有沒有變化?表現在那些地方?

        ⑷ 作者是怎樣照顧小鳥的?

        ⑸ 小鳥長的啥模樣?

        ⑹ 作者對小鳥的情感怎樣?文中那些部分表現出來呢?

        3、學生自由朗讀8~13段。

        4、解決以下問題:

        ⑴ 小鳥的活動范圍有那些?與以前相比怎樣?

        ⑵ 小鳥的膽子有沒有變化?與以前相比怎樣?

        ⑶ 小鳥與我的關系怎樣?有什事例說明?

        ⑷ 我對小鳥的感情怎樣?

        5、學生自由朗讀14~15段。

        6、解決以下問題:

        ⑴ 作者通過與鳥的相處有何感觸?

        ⑵ 你如何理解作者的感觸?

        ⑶ 你如何與一個陌生人搞好關系,和睦 相處? 簡評:教師緊緊抓住小鳥與人的關系這個竅,去啟發學生,讓學生自然地感觸到作者的寫作意圖與教育目的,達到了瓜熟蒂落,水到渠成的自然功效。這種協助學生破出重重難關,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喜悅的教育模式順應當前教改的主題,適應學生的個體發展。

        四、構建平臺,體驗成功

        1、快速朗讀課文。

        2、找出體現作者對小鳥情感的句子。

        3、展問話題──讓語文教學延伸到生活之中:

        ⑴ 作者把小鳥放了,它會回來嗎?

        ⑵ 你怎樣和小狗作朋友?

        ⑶ 一只被拋棄的小貓,你會收養嗎?

        ⑷ 同學欺負了別人,你會不會管?

        ⑸ 爺爺病了,你會不會管──

        4、課后練習:

        ⑴ 擇抄優美的句段。

        ⑵ 寫一篇學習心得。

        (簡評:教師授生以漁,不越庖代廚,把課堂還給學生,把過程留給學生,火候恰當,讓學生思考,又品嘗了得失,鍛煉了能力,很值得倡導。)

      教學設計方案 篇3

        教學目標:

        1、學習課文2—5自然段,理解“理所當然”、“協調有序”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重點段。

        3、感受鄉親們相親相愛,友好互助,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精神,并從中受到熏陶。 教學重難點:

        讓學生從鄉親們擺搭石,走搭石的一幕幕情景中,體會其中的人性美。

        教學過程:

        一、文本導入,引出搭石

        1、從課文情境入手,引出課題。

        2、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整體感知,初識搭石

        1、自讀課文:搭石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2、交流學習“什么是搭石”。

        3、交流搭石給人留下的印象。

        三、精讀課文,感悟“美”。

        出示自讀提示:讀2—4自然段,用“——”劃出描寫家鄉風景美的句子,用“﹏﹏”劃出描寫家鄉人心靈美的句子,并寫寫感受。

        (一)體會風景美的句子(走搭石一段)

        每當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時候,動作是那么協調有序!前面的抬起腳來,后面的緊跟上去,踏踏的聲音,像輕快的音樂;清波漾漾,人影綽綽,給人畫一般的美感。

        1.你從哪些詞體會到這畫面的美?

        2.理解“協調有序”在文中指的是什么?

        3.師范讀“清波漾漾,人影綽綽,給人畫一般的美感。”生展開想象,并用生動的語言描繪一下,仿佛看到什么?

        4.通過朗讀感受畫面美。

        5.好一幅讓人陶醉的畫,難怪作者會說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

        (二)體會人物美的句子(“早早”、“一定會”、“總會”、“總要”、“協調有序”和“理所當然”)(擺搭石兩段)

        1.上了點年歲的人,無論怎樣急著趕路,只要發現哪塊搭石不平穩,一定會放下帶的東西,找來合適的石頭搭上,再在上邊踏上幾個來回,直到滿意了才肯離去。

        (1)如果你是其中一位老人,看到搭石不穩,你會怎么想?怎么做?

        (2)你感受到這些老人有什么樣的品質?(無私奉獻)

        (3)誰能讀出這種美?指導朗讀。課件劃線

        (4)你們還從哪些詞感受到為他人著想這種美?

        (5)多么可親可敬的老人,讓我們用深情的朗讀來感謝他們!(站起來齊讀)

        (6)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這是一道(無私奉獻)的風景。

        2.如果有兩個人面對面同時走到溪邊,總會在第一塊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讓對方先走,等對方過了河,倆人再說上幾句家常話,才相背而行。

        (1)真是一幅溫馨的畫面,能談談你對這幅畫的感受嗎?

        (2)好一個謙讓,請男同學一同來感受這份美。

        (3)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這是一道(互相謙讓)的風景。

        3.假如遇到老人來走搭石,年輕人總要伏下身子背老人過去,人們把這看成理所當然的事。

        (1)哪些詞特別能打動你,說說你的體會。

        (2)理解“理所當然”、“伏”。

        (3)透過“理所當然”“伏”看出這里的人(敬老)。

        (4)朗讀感受美。

        4.這一排排搭石,每天該有多少人走啊!請同學們想象一下,還會有哪些人來走,我們還會看到哪些溫馨的畫面?

        假如(碰上趕集的日子??人們把這看成是理所當然的事。)

        假如(遇到了下雪天??人們把這看成是理所當然的事。)

        假如(遇到孩子上學??人們把這看成是理所當然的事。)

        假如(????)

        是啊,正是這一幕幕熟悉而感人的畫面,傳遞著鄉民們互相謙讓、互相幫助的美好情感,也讓——(齊讀:“這搭石構成了家鄉的一道風景。”)

        四、總結升華,贊頌“美”。

        1.這美,撞擊著作者的心靈,并發出由衷的感嘆,讓我們齊讀最后一句。

        2、課件展示文章結尾段:誦讀

        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們聯結著故鄉的小路,也聯結著鄉親們美好的情感。

        3、透過這一排排搭石,你還感受到了什么?(反復的朗讀,提升情感。)

        (預設:一排排搭石,象征著村民們一顆顆善良的心、是傳遞村民們情感的紐帶、更是家鄉人無私奉獻精神寫照??)

        4、課外拓展,感悟情懷。

        5、作者贊揚搭石什么樣的精神。(無私奉獻)

        僅僅在贊揚搭石嗎?還贊揚(鄉親們)

        贊揚鄉親們什么樣的美好情感。

        6.齊讀最后一句,讀出內心的感動。

        五、拓展延伸,發現“美”。

        同學們,搭石的美,我們看在眼里,搭石人的美,我們記在心里,其實,這樣的美也在你我身邊,就蘊含在那一件件微乎其微的小事中。

        讀讀句子,請大家用這種句式把找到的美說一說。

        美就在身邊,美就是媽媽千萬次的嘮叨。

        美就在身邊,美就是校園中伸手撿紙的彎腰。

        美就在身邊,美就是

        六、布置作業

        同學們,美是一把雨中的小傘;美是一句風中的問候;美是一個關懷的眼神;美是一片溫暖的陽光??美的事物很多很多,用我們的眼睛、用我們的心靈、用我們的雙手,去尋找美、發現美、欣賞美、感受美、體會美、創造美!回家后把你發現的美寫出來。

      教學設計方案 篇4

        教學設計題目:《美麗的折紙》

        折紙是一種材料簡單、操作方便、效果顯著的手工創造勞動,是深受學生喜歡的一種小工藝,它通過剪、折,粘貼、描繪等手段,巧妙地把紙制成各種生動有趣的形象。如人物,動物,服裝,建筑,花卉等。可以有效地培養和發展學生思維、想象、創造等多種能力。由于折紙的過程是將點、角、線等反復重合,構成三角形、正方形、菱形等各種形狀,折紙時必須遵守從前至后的折疊步驟,有效地促進了學生數理概念的形成和空間知覺的'發展。學生在折紙的過程中,通過手部肌肉群的運動,能促進學生大腦相應部位的發育,能培養學生認真觀察的習慣和做事的順序性、調理性教學重點:折紙的基本方法的掌握。

        教學難點:學生創作構思的過程

        教學方法:引導法、討論法、比較法、講授法

        教具:多媒體計算機、投影、課件

        教學過程設計:

        一、引課

        《千紙鶴》flash入課。歌曲的名字是什么,紙鶴代表著什么?

        二、講授新課

        我為學生提前準備好步驟圖,以利于學生自己主動看圖進行折紙活動。出示《紙鶴》步驟圖,要求同學們先自己研究,然后找個同學上來帶著我們一起來操作。這樣,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就很高了,這樣在興趣十足的狀態下開始了自己的折紙過程,學生的自信心和成功感也在我的“幫助”過程中培養起來了。他們自己進行折紙的時候,很輕松的就折出來了,因為他們已經很清楚折紙的方法了。

        三、實踐練習、展示學生作品

        通過折紙鶴已經初步掌握折紙技巧,下一個環節就是讓學生創作作品的階段,我為學生提供了大量的折紙教程,人物、動物、植物、事物等等。以小組為單位,每一組選擇一個主題折紙。寓言故事,童話故事等等,學生可以到老師的網站去查找,也可以是課下老師讓他們自己到網上去查找相關折紙的內容,已經會

        的折紙直接折疊,自己創作也可以。每一組的成品都讓其他小組去猜測是什么,比如“守株待兔”、“三只小豬”、“刻舟求劍”等等。展示作品的時候,不僅僅要展示他們的折紙,也要講述和表演這個故事,這樣也大大的提高了學生們的興致。通過學生自己的創作、講述和表演,學生有了很強的成就感。

        四、發散思維

        折紙是中國的民間藝術的一種,你們還知道那些民間藝術,有很多民間藝術已經失傳,課后可以關注一下你所喜歡的民間藝術。

        由此可見,學生的學習,并非只是教師教學的結果,也是學生主動獲得經驗的過程。這種學習形式是學生自主發現式的學習,即:老師象一個學習者一樣提問問題,他們像教師一樣說出如何進行,教師則根據學生說的方法進行操作。因此我們教師只有善于發現孩子感興趣的事物中所隱含的教育價值,滿足孩子的探索興趣,才能使學生的學習變得更有意義。總之,通過各種感官,學生親自動手,動腦去嘗試,探索,并發現問題,且通過互動來解決問題,享受活動和成功的樂趣。我覺得,學生通過折紙活動不僅是要獲得淺顯的折紙知識技能,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在自主活動學習中去探索,去嘗試,培養他們認真的探索精神以及耐心細致的學習習慣,增強興趣,為學生的終身學習,今后適應時代的需要,打下良好的基礎。

      教學設計方案 篇5

        教學目的

        1.通過解答一組相關的應用題,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復合應用題是怎樣在簡單應用題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2.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分析應用題的方法,進一步提高學生分析和解答應用題的能力。

        3.培養學生認真負責的態度和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

        能夠掌握復合應用題的結構,正確解答復合應用題。

        教學難點

        使學生掌握復合應用題的關系。

        教學過程

        一、基本訓練。

        1.口算。

        2.54 127+28 0.37+1.6 8816

        3.37+6.63 8.40.7 0.1258 1.02-0.43

        1.25+ 1 16

        2.要求下面的問題需要知道哪兩個條件?

        (1)實際每天比原計劃多種多少棵?

        (2)桃樹的棵數是梨樹棵數的多少倍?

        (3)五年級平均每人捐款多少元?

        (4)這堆煤實際燒了多少天?

        (5)剩下的書還需要多少小時能夠裝訂完?

        (6)小明幾分鐘可以從家走到學校?

        教師總結:

        應用已經學過的數量關系,根據題目中的問題考慮需要哪兩個直接條件,是我們分析和解答簡單應用題的關鍵。

        二、歸納整理。

        揭示課題:這節課,我們復習復合應用題(板書課題)。

        (一)教學例2:

        a.學生夏令營組織行軍訓練,原計劃每小時走3.75千米;實際每小時走4.5千米。實際比原計劃每小時多走多少千米?

        b.學校夏令營組織行軍訓練,原計劃3小時走完11.25千米;實際每小時走了4.5千米。實際比原計劃平均每小時多走多少千米?

        c.學校夏令營組織行軍訓練,原計劃3小時走完11.25千米;實際2.5小時走完原定路程。實際比原計劃平均每小時多走多少千米?

        1.指名讀題,學生獨立解答。(學生板演)

        2.小組討論:這三道題都有什么聯系?這三道題有什么區別?

        聯系:這三道題說的是同一件事,要求的問題也相同,都是求實際比原計劃平均每小時多走多少千米?要求最后問題都需要先知道原計劃每小時走的千米數和實際每小時走的千米數。

        區別:

        a、實際每小時走的和原計劃每小時走的千米數都是已知的,只需要一步計算;

        b、實際每小時走的千米數是已知的。原計劃每小時走的千米數是未知的,需要兩步計算;

        c、實際每小時走的千米數和原計劃每小時走的千米數都是未知的,需要三步計算。

        3.教師質疑:對于不能一步直接求出結果的應用題,我們應該怎樣進行分析呢?請你們以小組為單位試著分析b、c量道例題。

        4.教師總結:從上面這組題我們可以看出,復合應用題都是由幾個簡單一步應用題組合而成的。在分析數量關系時我們可以從所求問題出發逐步找出所需要的已知條件,直到所需條件都是題目中的已知的為止。

        5.檢驗應用題的方法。

        我們想知道此題目做的對不對,你有什么好辦法嗎?

        (1)按照題意進行計算;

        (2)把所求得的問題作已知條件,按照題意倒著算,看最后結果是否符合題意。

        三、鞏固反饋。

        1.解答并且比較下面兩道應用題,說說它們之間有什么區別?

        (1)時新手表廠原計劃25天生產手表1000只,實際每天生產50只。實際比原計劃提前幾天完成任務?

        (2)時新手表廠原計劃25天生產手表1000只,實際比計劃提前5天完成任務。實際每天生產手表多少只?

        2.判斷:下面列式哪一種是正確的?

        (1)一個修路隊要筑一條長2100米的公路,前5天平均每天修240米,余下的任務要求3天完成,平均每天要修多少米?

        A:2100-24053B:(2100-240)3

        C:(2100-2405)3

        (2)一個裝訂小組要裝訂2640本書,3小時裝訂了240本,照這樣計算,剩下的書還需要幾小時才能夠裝完?

        A:(2640-240)240B:2640(2403)

        C:(2640-240)(2403)

        (3)一個機耕隊用拖拉機耕6.8公頃棉田,用了4天,照這樣計算,再耕13.6公頃棉田,一共需要用多少天?

        A:13.6(6.84)B:13.6(6.84)4

        C:(13.6+6.8)(6.84)

        (4)一個筑路隊鋪一段鐵路,原計劃每天鋪路3.2千米,15天鋪完,實際每天比原計劃多鋪路0.8千米,實際多少天能夠鋪完這段路?

        A:3.2150.8B:3.2 15(3.2-0.8)

        C:3.2 15(3.2+0.8)

        (5)某化工廠采用新技術后,每天用原料14噸。這樣,原來用7天的原料,現在可以用10天。這個廠現在比過去每天節約多少噸原料?

        A:14710-14B:14107-14

        C:14-14107D:14-14710

        四、課堂總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五、課后作業。

      【實用的教學設計方案合集5篇】相關文章:

      實用的教學設計方案模板合集7篇12-11

      實用的教學設計方案范文合集七篇01-03

      實用的教學設計方案模板集錦7篇12-13

      實用的教學設計方案模板集錦六篇12-12

      【實用】教學設計方案模板匯總5篇12-12

      觀潮的教學設計方案02-19

      《觀潮》的教學設計方案02-07

      《背影》的教學設計方案01-24

      背影的教學設計方案01-21

      實用的教學設計方案范文集錦5篇01-05

      久久亚洲中文字幕精品一区四_久久亚洲精品无码av大香_天天爽夜夜爽性能视频_国产精品福利自产拍在线观看
      <menuitem id="r3jhr"></menuitem><noscript id="r3jhr"><progress id="r3jhr"><code id="r3jhr"></code></progress></noscript>
        亚洲精品俄罗斯在线播放 | 欧美日韩日本在线观看A | 亚洲色老汉在线观看 | 亚洲va成高清在线播放人 | 亚洲另类日本欧美专区 | 日本免费中文字幕喷水 |